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新形势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高师美术学专业为突出师范教育特色,提高办学质量,发挥美术教育作为审美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培养具有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学科专业建设对课程教学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加强课程教学实践,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是地方新建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地方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要着眼适应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扎实美术技能基本功、和美术理论知识过硬。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强调入职前教师培养过程的新型应用型人才。1999年后随着高等师范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我国采取合并升格或扩建师范学院的办法,使教师教育从数量增长到质量提高,转变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培养适应社会持续性发展,具备现代社会竞争力等基本素质的教育性人才高等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成为扩招后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这些变化都为我国高师美教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照。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从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计划上看仍然是大美术概念的,教学的模式依旧延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体现美术师范教育的特点。然而“师范教学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学科定位的基础上,在此基础上复合培养“学术研究型”和“社会应用型”的美术人才。地方新建本科师范类高校的地区,以贵州地区为例从贵州高师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特别是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模块设置,缺少严谨而科学的市场调研、规划与论证。
一、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课程体系构建不适应高师美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模块设置等方面,直接从全国各大高校相关专业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生搬硬套,基本安专业型院校开设课程。缺少地区专业特色。2.课程教学模式的传统单一在贵州地方高师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仍然延用传统艺术类院校美术教学模式,强调技能技法的培养,忽略理论知识和核心价值的培养,师范生人才输出实用性课程的比例不足。课程内容与地区基础中小学教育无法衔接,人才培养输出目标无法精准支持地方基础美术教育发展。3.输出人才衔接断层不注重实习实践教学技能精准支持地方基础教学的发展的“教育型人才”培养。学术难度广度又无法支撑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实习实践,缺少创新创业培训,无法支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几难局面。4.缺少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对贵州高校校情把握不准,没有深入挖掘和利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的发展利用空间,办出地方特色。
二、贵州地区教学模式改革路径设想
实践教学是提高实践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地区除了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毕业生实习实践外,学校可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共建实训基地,形成高等美术教育与基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衔接的具有优势互补、发展的动力机制。开展各阶段符合课程要求的美术教学主题教学实践,一方面增强学生阶段性实践教学的多样性,一方面了解地区基础美术教学的特点,能够促进高等师范类院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可根据地区情况制定美术学“校外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对于部分美术学非(师范)生专业的学生实践基地多安排到具有可操作的企业单位中去,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活学活用”培养真正可用的“应用型”人才。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训基地等进行改革探索。挖掘贵州地区地域文化民族特色,发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文化教育理念,挖掘开发地区民族文化元素,融合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丰富国家对于美术教育的审美核心价值的内涵。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前景的运用,培养具有针对地方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建立美术教育多元化评价体系
1.建立多元的美术教育评价体系。实施多主题评价,在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应关注学习效果,还应关注知识技能评价、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研究技能的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有利于完善和修正教师、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正确判断。2.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定位不应是培养专业艺术家和专门的技能教育,目前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忽视了相关学科的链接,在提倡“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并不意味着排斥知识传授和学科教育,忽视应用艺术。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通过汇集文化学科,实现知识的广度、深度、综合性来培养提高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近十年来,我国艺术教育在办学规模和数量上突飞猛涨,这就对美术教育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一方面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立足于高校美教专业课程现状,不断地总结发展过程的经验。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新兴美术教育人才。
作者:杨旻子 王晓芳 单位:贵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