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学渗透(9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三观的培养,对其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情操的陶冶与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就要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本文主要探讨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理渗透方法。
关键词:
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渗透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年幼,思想不够成熟,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不强,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在此阶段就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其准确地分辨善、分辨美丑。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要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德育作用,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其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开展游戏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得学生参与到小学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接受美术知识,而且也有利于其个性化的发展,帮助其形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道德品质,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带领学生开展动手操作课程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纸拖鞋”。教师可设计游戏环节:首先,要向学生招聘设计人员。然后在班级中布置展销会,由被选中的学生对拖鞋款式进行设计。第三步是销售拖鞋。即请几个学生到讲台前对拖鞋产品进行销售。学生可针对个人设计的拖鞋进行介绍,或者是直接穿上拖鞋进行表演。第四步,购买拖鞋。由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互相的评价,互相欣赏,之后再将小红花粘贴在自己想要购买的拖鞋上。第五步,将班级中学生拖鞋的销售情况进行比较。选择出销售数量最多的学生,将其评选为最佳的设计师。通过这种游戏方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效地渗透了德育教育。
二、开展启发式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要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设置与规划,进而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抓住教学的关键与重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运用,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教学效率,并且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积极地渗透生态保护理念。可为学生播放一些PPT或者图片,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干旱对田地造成的危害、生活垃圾被人们四处丢弃、野生动物如大象等被人们肆意猎杀的画面与情境。然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提问:请问同学们,我们是否应该在马路上或者公园中随意乱丢垃圾吗?见到大象被猎杀的情景,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想?假如田地干旱、寸草不生,蔬菜粮食无法生长,那么农民伯伯又将如何生存?我们又能吃什么呢?由此使得学生充分的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到人们的破坏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生态保护。要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三、开展美术鉴赏课,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想象力较丰富。因此,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理地开展美术鉴赏课。例如,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国的古典文化,如雕刻、脸谱以及版画等。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艺术。使得学生充分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我国艺术的精华所在,从而使其更加地热爱祖国,为祖国感到自豪,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树立较强的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并且能够在今后充分地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良好发扬与传承。
四、开展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形式,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美术教师可根据一些重要活动以及重大节日等,带领学生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有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促进彼此的感情,得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即“调查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对此,教师首先要制定实践步骤:第一步要制定策划书、绘制活动的路线图。第二步是设计调查团的旗帜与标志,制定工艺的广告宣传画以及相关的活动口号等。第三步是设计调查团的帽子以及文化衫,使其可以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特点。第四步要合理地设计清洁袋以及清洁筐,以此收集垃圾,并且要充分加强环保节能的设计。第五步,提出“金点子”。即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出帮助家乡建设,使其家乡更加美丽的好点子与有效的措施,并且将这些点子采用绘画的方式表示出来。如此的活动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能够在今后更加注重环保节能,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努力建设家乡。
五、完善评价机制,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能够通过教学评价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那么教师就要对考核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设计。要充分地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要不断地完善评价体制。例如,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每个小组为单位,由小组的全体成员共同创作主题画作。在美术作品创作成功以后,教师在对学生的艺术美术作品进行评比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各小组的互评,再由各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教师也要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以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其他小组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对自己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公平公正、谦虚客观的良好道德品质,达到渗透德育教育的目。
总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程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合理地渗透德育教育。进而帮助学生充分体会到美术的魅力,提升其鉴赏能力、创作能力以及美术审美,促进其综合水平的提高。
作者:高超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何莉.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教学探究[J].祖国:教育版,2014,(08).
[2]孙宏.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3]王雪峰.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管窥[J].新课程导学,2015,(25).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应用
摘要:
美术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鉴赏、创造美的能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参与的重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逐渐在小学教学中得到应用。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还能使课堂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因此受到了家长和老师们的重视,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就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做出阐述。
关键词:
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教育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课堂中学习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性格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每个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俗话说得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团队共同努力,合作完成,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美术教学作为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以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及创造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教育课程。美术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在小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蔡元培说:“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然而,现阶段仍有多数教师认为,美术课程为“辅课”,是一门较为轻松的学科,学生只需要按照课本作画就可以。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理念,缺乏对美术教学的深入认识,极易对美术教学的效果造成影响,使得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缺乏激情,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不高。另外,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经常以自己为中心,缺乏相应的交流,也缺乏团队协作的思想,因此,老师应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以增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使学生之间的沟通更深入,更能充分地了解同学之间的需求,了解个人,使合作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因此,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现如今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现今较新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实施合作学习时不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是现今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1.分组不合理。传统的合作学习分组并没有根据学生个人的爱好和擅长进行分组,难以促使小组中各个成员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发挥,一般都是根据座位的顺序进行分组的,这样的分组难以有效地促使学生成绩提高,从而难以达到分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2.各组间的合作时效性不高。合作学习就是为了能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更好地和别人合作,不仅提高学习效率,同样使学生之间深入了解。如果合作本身并不是自愿组成的,而是为了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合作,那么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并不能更好学习。
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美术作为一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的学科,虽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往往也会有一些学生并不喜欢美术,故而,上课的时候难以积极配合老师参加互动,认为与自己无关,并不是自己所需要认同的,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负面影响,降低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率。
4.课堂安排不合理。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对提高教学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术教学中加入合作学习需要老师能够对课件熟练掌握,还要能够将课堂的每一分钟最充分地利用,对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合理的安排。
5.课堂总结没有做到位。老师本应在课堂结束后对小组进行总结评价,但是老师往往只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点评或者对不理想的小组点评,这样对其他小组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加以纠正改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三、走出困境,方能高效学习
1.合理分组,提高效率。在美术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分配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人的爱好、兴趣、能力等分配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要合理,2-3人的组合最佳,不仅能够使每个小组的学习更合理,还能使小组成员间得到更好的交流,有利于充分发挥小组成员自身的优势及能力,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之间的交流,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2.做好课堂合理安排。在开始上课前,教师应认真备课做好上课准备,做好合理的课前安排组织分组,合作学习的分类主要有想法的分享、调查等。因此,老师需根据课堂中所要讲述的内容做好学生的分组类型,将合作学习的时间确定下来,这样不仅能使合作学习的效率提高,还可使课堂秩序井井有条,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3.激发学生兴趣自古以来老师的鼓励都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的要素,有老师的鼓励和帮助,可以使合作学习更加规范。所以老师应在课堂中给学生以鼓励,听取学生自己的想法,合理地对其进行改进。合作学习是一个整体,老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对其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进行帮助,这样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水平。每个小组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样能使大集体得到更好发展。
4.加强合作学习分组的评价。在小学美术合作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对其小组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使小组能够更好地得到发展,老师就要对合作小组的学习进行点评。点评的内容,老师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纠正其错误,奖励其正确的地方,合理客观地进行评价,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还使自己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不仅能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强,更能使教学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5.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往往更能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课件的合理选择和讲述,老师合理地提出一些问题,增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学习能力,相互合作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交流,有不好的地方可以自主改进,使团队得到更好的发展。
6.课堂总结,综合点评。老师应做好课堂的总结,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价值,还能使美术教学的意义得到体现。因此,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老师的评价等做好总结,优化教学,增强合作能力对合作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合作学习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等做出总结。在合作学习中,小组的合理分配能使教学得到更好体现,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对学生的思想、课堂中学习的积极性,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改善现阶段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今后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也能起到长远的作用。
作者:林笑玲 单位:龙岩市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刘超,崔加良.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6(8):100,106.
[2]郭萍,赵胜启.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6(17):63-64.
[3]秦恒.“个别教学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浅谈美术课堂中分层模式教学的初步探索[J].新校园:中旬刊,2016(7):98.
[4]王建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14.
[5]于福琴.开发民俗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罗源旅游民俗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12.
第三篇:高清电视机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摘要:
大屏幕数字高清电视机与投影机、计算机、音响等构成的多媒体设备相比,具有一些独特优点,尤其适合辅助小学美术教学。越来越多的小学在装备多媒体设备时选用大屏幕数字高清电视机。总结了利用大屏幕数字高清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利用大屏幕数字高清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应用方式对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数字电视机;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改革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成为美术教学的基本设备和手段,并极大地影响着美术教学的方式[1]。目前,小学教室一般都配备多媒体设备。由投影机、计算机、音响等构成的多媒体设备,虽然屏幕尺寸大,但成像清晰度较差、色彩失真较大、设备价格较高,适用于课堂人数多的大教室的一般教学。对小学而言,教学班人数不多,教室不大,随着数字电视机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画质音效越来越好、功能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低,因而配备多媒体设备时越来越多地学校选用大屏幕数字高清电视机(以下简称“数字电视机”)。数字电视机已成为许多小学重要的现代教育装备。数字电视机具有的图像清晰、色彩逼真等独特优点,尤其适合辅助小学美术教学。所以,研究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有普遍的实际意义。笔者在连续4年间,对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相关探索与实践。
一、把握在教学中的定位
将数字电视机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首先须准确把握数字电视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定位。《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定了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又设定了美术课程标准的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出发,设定了各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还提出了4个学习领域的学段目标,将9个年级分为4个学段,每个学习领域在每个学段都有相应的目标[1,2]。上述相关目标是美术课程教学的指南。围绕相关目标,根据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结合小学美术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可以得出明确结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数字电视机应该只起辅助教学作用,过度依赖数字电视机是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误解误用,是无法实现相关目标的。研究表明[1],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必须处理好以下3种关系。一是处理好“人机关系”:任何现代信息技术都必须依靠教师的科学设计、恰当地应用才能发挥其效能;计算机永远不可能代替教师对学生情感的交流、人格的影响。二是处理好美术技能与计算机技能的关系:计算机绘画、设计软件永远不可能取代美术操作(如剪纸、泥塑、工艺等)和表达的体验,而这是发展学生眼、脑、手功能以及相互之间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扬长避短,把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三是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与自制教具的关系;美术教师既要能开发研制具有高新技术的计算机多媒体软件,也应会做简便易行、直观形象、价廉物美的自制简易教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组织教学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实践中,有少数美术教师利用数字电视机播放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部分替代或完全替代课堂讲解与示范。这种做法失去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教师无法根据课堂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授课节奏、方式及内容,更谈不上因人施教,教学效果差。甚至有少数美术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利用数字电视机让学生长时间观看视频或图片。教师轻松,学生高兴,但教学效果很差。这些做法都是应该禁止的。出现这些做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能准确把握数字电视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定位。
二、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
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美术教学演示(演示文稿)、计算机绘画及计算机美术欣赏。为了充分发挥数字电视机在辅助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必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对每一课,何处适合辅助、辅助什么内容、辅助内容怎样引入、预计效果如何等问题,都应该考虑仔细。据笔者的实践和体会,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紧紧围绕美术课程标准的目标,注意4个学习领域的区别与联系和各个学习领域中不同学段的递进关系。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贯穿教学设计全过程。(2)尽量借鉴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案例是同行的教学研究成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笔者借鉴了《有趣的彩墨游戏》教学设计[3],又重新设计了其中“感受点、线魅力和彩墨浓淡干湿的变化”环节,引入了数字电视机辅助教学。用数字电视机向学生展示一组精美的以点为主的彩墨作品,指导学生比较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点的神奇魅力,如点的不同形状、大小、浓淡、干湿的变化等。用数字电视机播放教师示范用不同方法来画各种各样的点的视频,全部学生都能看清楚示范要领与效果。用数字电视机向学生展示一组精美的以线为主的彩墨作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感受千变万化的线条及其魅力。在学生领略了毛笔作画的神奇效果,初步体验了不同点和线的画法与效果后,再用数字电视机一起欣赏外国抽象画大师波洛克的一幅点线结合的抽象画作品和中国彩墨画大师吴冠中的一组彩墨画作品,一起感受点线结合的魅力及彩墨在生宣纸上的浓淡干湿变化,体验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之美。这样,充分发挥了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势,全部学生聚精会神听讲,认认真真模仿,学习热情高涨,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笔者还借鉴了《手套小玩偶》教学案例[4]、《迷人的夜景》教学设计[5]、《我的成长变化》教学设计[6]等优秀教学案例,并精心引入了数字电视机辅助教学,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3)细节可能决定成败。基于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一般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尤其是数字电视机显示的精美画面对他们有很大吸引力。笔者在《认识线条》一课中,将各种线条及大量由线条组成的自然物图片和用线条表达的绘画作品图片储存在计算机中,并制作成一套能将自然物和绘画作品与相应的线条进行超级链接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利用数字电视机展示给学生。简化了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只是在后续的示范讲解时,未及时关闭电视画面,影响一些学生集中精力听讲,最终教学效果不好。未及时关闭电视画面看似一个小细节,但影响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考虑到细节。
三、培养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人类已进入网络时代,迈入信息社会。一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具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是对现代年轻人的基本要求。培养年轻人的这种能力应该从儿童做起。笔者尝试利用数字电视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建议学生在家长或他人的帮助下,在互联网上查找、下载一幅与上课内容有关的图片,抄录或复制图片的标题及简要说明,并将图片传至教师的邮箱或QQ。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图片,在课堂上用数字电视机向全班学生展示,请相关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图片和收集图片的过程与心得体会,表扬学生的行为。其次,建议学生在家长或他人的帮助下,利用Windows的画图板,从画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逐渐画精美的贺卡,并将自己画的最满意的一幅作品保存下来,传至教师的邮箱或QQ。教师挑选一些画得好的作品,在课堂上用数字电视机向全班学生展示,请相关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绘画过程及心得体会,点评作品,鼓励同学。再次,要求全班学生在学期末,创作一幅自己最满意的美术作品,写上姓名、年龄、年级、日期等信息。用家长或他人的手机或数码相机,将作品连同自己的头像拍一幅照片,传至教师的邮箱或QQ。教师较长时间保存这些照片,并挑选部分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照片整理到一起,用数字电视机向全班学生展示,凸显这些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最后,对少数优秀学生美术作品加上教师的点评,于学校美术展览室长期展出,并推荐参加各级美术比赛。经过上述过程,越来越多的学生知道利用互联网可以找到很多有用的资料,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对利用互联网学习的兴趣大增;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了利用互联网学习和与人交流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对利用互联网学习与交流的信心大增;很多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和美术水平都有明显提高。用于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的数字电视机与家庭或其他场所使用的数字电视机,在性能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上都有不同,需要注意合理选型与安装,必要时可咨询相关专业人员。
四、结束语
数字电视机已成为许多小学重要的现代教育装备,尤其适合辅助小学美术教学。用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准确把握在教学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学生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注意合理选型与安装。用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用数字电视机辅助小学美术教学值得积极探索与大胆实践。
作者:周倩 申冠程 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羊山外国语小学
(本文的写作得到信阳师范学院周胜海教授的悉心指导,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杨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李仁杰.《有趣的彩墨游戏》教学设计[J].中国美术教育,2008(6):30-32.
[4]谭莉.《手套小玩偶》教学案例[J].中国美术教育,2007(5):58-60.
[5]江艳.《迷人的夜景》教学设计[J].中国美术教育,2010(4):27-32.
[6]吕月琴.《我的成长变化》教学设计[J].中国美术教育,2006(3):54-57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
摘要:
在小学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促进美育水平提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直接阻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因此,作者认为,相关人员有必要针对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主要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进行个性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个性培养;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个性培养,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并增强美术教学成效。所以,教育教学中,应对个性培养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近年来,部分小学美术教师虽然能够意识到个性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培养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所以,相关人员应加强对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问题的分析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问题
新时期,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十分重要。当前,虽然部分美术教师意识到个性培养的必要性,但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首先,在个性培养中,未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导致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缺乏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甚至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束缚性的审美标准框架,扼杀小学生的灵感和抹杀天赋。其次,在个性培养中,教师干预较多,难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个性培养中,学生的意识中有教师的个体思想意识,对小学生产生思维干扰。最后,对小学生的个性审美能力培养中,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使个性培养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个性性格未能得到科学培养,对小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有不良影响。可见,个性培养问题较多。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个性培养的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更加提倡以人为本,即促进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全面发展,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具有重要性。小学美术学科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在其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和推进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
(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对小学生加以个性培养,必须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国外有研究表明,想象力能够赋予小学生以动力,与小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密切联系,如若不能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则难以更好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个性培养。首先,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期以来,美术学科作为副科存在,往往不能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对小学生想象能力培养有影响。所以,在增强小学生学习兴趣时,应使小学生领悟学习的快乐性和感受学习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应主动引导小学生从综合视角思考问题,根据小学生已有认知能力,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而教师应积极走进小学生的心灵世界,给予其以鼓励,增强小学生自信心。最后,在美术教学中,可借助第二课堂的魅力,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写生,既能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又能使小学生获取一种感性的语言,可增强个性培养的成效。
(二)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应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个性审美能力,确保小学生对审美有着一定的认识和见解,以获得整体美感。在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美的形式,包括线条、色彩等,但受小学生年龄特点因素的影响,如若在无人引导的前提下,小学生难以发现生活中的美,更无从谈及提高自身的感知能力、欣赏能力等。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审美能力。首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小学生以自由的审美表达机会,使小学生在长期锻炼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倾向,打破传统审美标准限定性束缚,引导小学生进行审美探究。其次,教师鼓励小学生针对美术作品积极发表自身的审美观点,达到个性培养的目的。
(三)创新个性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个性培养,应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为美术教学增添活力,而且能够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首先,在美术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氛围,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享受学习的乐趣,对个性培养有利。其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而开展教学活动,既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又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最后,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积极搜集课外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效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同时对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在个性化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小学美术教学效果能够得以提升。如此,为个性培养奠定基础条件。
(四)培养学生的个性性格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美术教学具有无功利性,主要为小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在学科教育中,作用于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指引小学生健全人格。首先,在美术教学的个性培养中,帮助小学生解决一系列心理方面的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对小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致使小学生可能产生恐惧、厌学等不良心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培养小学生的个性性格,能够使小学生投其所好,更为主动的参与学习,规避不良的心理问题。其次,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可在潜移默化中打破思想桎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情感体验等,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个性性格,为个性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小学校积极开展美术教育,而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是尤为关键的环节,不仅能够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个性培养问题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策略,如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个性审美能力、创新个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个性性格等。
作者:李亚雯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第一小学
参考文献:
[1]王丽枝.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
[2]刘超,崔加良.试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22).
[3]孙传云.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区教学,2010,(02).
[4]李传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J].赤子(中旬),2014,(01).
第五篇:小学儿童画美术教学
摘要:
儿童画作为小学美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画的特点即能够表现儿童的感官世界,不拘泥于现实的景物,充分融合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由此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以及发掘其潜在美术天赋有着重要的影响,还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绘画热情。
关键词:
小学教育;美术教学;儿童画
1前言
美术课堂由于其趣味性和丰富性历来受到大多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大部分小学生对于美术课堂都充满了兴趣与热情。儿童在绘画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官来创作,没有绘画技巧和其他的私心杂念,只是借助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官特点,因此,儿童画在比例、色彩及形状等方面能够凸显儿童的想象力。小学美术的重要意义不是在于教授学生多么厉害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其意义更在于引导学生对绘画的热情与兴趣,更多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文章将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特点,重点介绍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画的教学。
2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环境与创作情境的创造
2.1创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师要能够意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从美术教学课堂与学生自身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充分研究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对于在绘画方面的天赋差异科学合理的授课。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差别展开差别化教学,还要根据小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展开区别教学。在此基础上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不同需求,增强学生对美术课堂的积极性。
2.2创设情境,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课堂的特点之一即充满创造性和趣味性。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获得灵感和创造想法。首先,美术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描述特定的情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儿童阶段通常对故事比较有吸引力,且儿童的思维比较发散,想象力丰富,通过故事创设情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用其想象力展开美术创造,给予他们足够的发散空间。在这种状态下,学生通常能交出富有童趣和想象力的作品,充分的显示出儿童画的有趣与魅力。除了故事方式之外,还可借助音乐创设情境,借助音乐的感染力与韵律来为学生提供绘画创作的灵感。通过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音乐来帮助学生营造情境和绘画基调。
3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画的教学策略
3.1启发引导,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绘画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在小学阶段的儿童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点,积极对学生的绘画进行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感官以及绘画等多方面能力。在特定主体的绘画教学中可以围绕绘画主体提出一些引导性等问题,让学生自由的去想象与思考,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给予空间让儿童自由的探索与发现。例如一节课上,美术教师带来了一束鲜花想让学生进绘画,学生倍感压力无从下笔,美术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进行观察,解析花的结构与特点,花瓣、花叶和花茎是什么样的,儿童感到新鲜都围着花叽叽喳喳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片和一些儿童画作品,让他们观看其他人的绘画效果,然后引导他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花朵形象,没有任何绘画规则和要求,可以自由大胆的进行儿童画创作。借助这种方式,学生对绘画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能够更加自由的进行绘画的创新和发挥。
3.2借助媒体教学,丰富儿童想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方式也在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广泛的利用在教学中,美术课堂教学更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技术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多媒体能够将一些作品更为立体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能与音乐、文字和动画等内容相结合,对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兴趣和想象有着重要作用。多媒体既提升了美术课的乐趣又有利于开阔儿童眼界,提升儿童想象空间。例如在有关春天的绘画创作中,由于儿童对春天的理解不够充分或者没有具体的概念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春天的视频或者富有代表性的图片来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将春天的一些景色呈现到儿童眼前,这样有利于加深儿童的印象,在感受春天美好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儿童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学生思维与想象的发散,引导儿童在春天主题的创作者获取更多的灵感和想法。可见,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儿童绘画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4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阶段的教育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美术教学作为小学教学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美术基础和启蒙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能够重视美术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文章简要的对小学美术中儿童画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朱守业 单位:山东省临沂第四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曹培敏.基于创造力培养的小学美术有效教学实证研究[J].教育观察,2014(21).
[2]韩凤莲.儿童画基本特点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3]陈莉.还给孩子“画语权”—在美术活动中关注幼儿自发表现力的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3):14-15.
第六篇: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摘要:
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美术课程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综合性的探究学习,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可以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创新并解决问题。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实践能力
一、创新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美术学科是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必须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探索、创新。在目前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破教学定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适应知识创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加快课程改革的速度。小学美术教育长期受到固有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创新力度不够,甚至有些美术教师错误地认为美术就是临摹,认为在课堂上教师怎么画,学生就怎么画,临摹完成就算完成了美术教学目标。这样的观念和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小学美术课应该生动有趣,充分满足学生表达自己独特想法的欲望,改变枯燥乏味的固有教学模式。重教材、轻实践,重模式、轻创造,这样的美术教学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小美术教学必须进行创新。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方法
1.在思维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
小美术教学中对创新思维的启发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美术教师应该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训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摆脱单向思维的束缚。通过发散思维的有效训练,改变以往的临摹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创造的学习模式。如,小学美术课堂中画树,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只会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黄树。为什么不可以把树画成紫树、红树?这时,美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和表现手法,只要画面需要就可以。学生有了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才敢于运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课程实践证明,为了摆脱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发散性思维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必要。
2.在观察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美术是一种观察的艺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是小美术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第一,美术教师为学生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引导他们仔细观察作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用画笔展现出来。第二,装饰画面时要引导学生比较各种形状和大小,认真、仔细地观察。第三,通过观察找出相同和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起画两种或两种以上特征相似的动物形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动手练习绘画。课堂实践证明,观察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作画水平,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3.在评价中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第一,学生评价。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美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在互相评价中使学生受到启发,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第二,教师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评价占有重要的地位,正确的教师评价方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情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美术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不同的情感评价,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4.在想象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美术是学生特别喜欢的科目。美术创造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进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可以充分体现创新思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有了想象,思维自然就会更加开阔,语言也会随之更加丰富。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多组织并开展创造性活动,使学生融入其中,产生探究欲望,进行创新。
结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美术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潜能并进行挖掘和引导。当前,新课程标准在美术教学中得到了进一步深入贯彻,随之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深入探索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白晓菲 单位:哈尔滨市解放小学校
参考文献:
[1]徐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2014(8).[2]陈小玲.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9).
[3]吴晓娟.浅析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7).
[4]石岩峥.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爱明天,2015(4).(作者单位:哈尔滨市解放小学校
第七篇:小学人文性情感美术教学
【摘要】
美术是小学教育中最具有人文艺术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将从引导学生学习逐渐过渡到了解美术文化背景层面上。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人为性情感教学一方面满足学生情感需求,一方面也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学目标。本文则从运用寓教于乐、创设情境教学、加强师生交流等方面分析人文性情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望给予美术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人文性情感;应用;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小学美术教师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将美术与情感有效结合,陶冶学生性情和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可以说情感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热门话题之一,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幼儿园和初中之间的关键阶段,借助情感教育必须要结合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运用寓教于乐构建人文性美术教学模式
当代美术不管是画种还是表现形式都较为多元化,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推进,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以培养学生人文性情感为主,借助教育心理学等原理不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表现等方式和其他学生展开合作,实现多元化教学模式。首先构建互补互动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心理和性格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偏于文静,就喜欢创作科幻类画作,有的学生喜动就善于创作国画。美术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活动展现个性和思维。例如在某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添画》知识时,就让两种性格学生相互合作创作图画,完全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实施互教互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促使学生为其他学生传授知识,双方相互学习,形成尊重思想的人文观念。例如在学习“纸飞机”一课时,就选取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折飞机技巧并动手制作,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其他学生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快速融入其中。
二、创设情境教学灵活应用人文性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美术教育不应再重复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即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学生只是单纯的听讲或模仿,这种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情感体验更不知从何谈起。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融入多种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不但接触美术作品,感悟作品中传递出的内涵美,必然会提升美术教学效果。例如某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给树爷爷画像》一课时,就创设了相关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并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因为树存在于人类常见的小区绿化带、公园、道路两旁等地方,且树的品种、高矮等都不同,所以教师就充分利用上述树的特征引导学生回顾现实生活中自己对树的观察,在纸上画出心目中的树。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描绘中各种各样的树,有的冬天被大雪覆盖的树,有的是夏天的枝叶繁茂的树,有的也是秋天萧瑟的落叶树,说明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各类树,初步对树产生了认知。此外教师还要求学生在树上添加表情,有的学生画出来的树面带喜悦,有的则面露悲伤,说明人类环境不佳,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感悟和思维能力,也加强学生环保意识。
三、加强师生交流丰富学生人文性情感体验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积极在课堂上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美术是小学教育重要学科之一,理应遵循上述原则,教师应在教学中和学生树立良好的关系并借助互动充分体现情感教育。例如某小学美术教师在讲解《向日葵》一课时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和以往直接讲解向日葵颜色和使用场合不同,教师直接在课堂上向学生发起提问:“大家都见过向日葵吗?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向日葵为什么是黄色的?它的名字为什么叫向日葵?”学生会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得到答案:‘因为向日葵和太阳是相同的颜色,因而取名向日葵,它生长的地方始终朝着太阳。’之后教师又提问:“大家通过向日葵能收获什么精神呢?”此时此刻大部分学生会回答:“向日葵代表温暖、向上、积极,多用于鼓励和表扬人的积极场合。”最后教师顺势引出其他颜色的含义和使用场合,例如绿色代表生命力,白色代表悲伤和纯洁,红色代表欢乐和热情,这种互动式教师一方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也达到良好的互动。此外还要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其中理智感是否满足探求真理需要。例如某教师在讲解《小圆点的魅力》一课时就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不同位置的黑点,之后问学生:“这个怎么画呢?”最后教师通过给学生暗示激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理智感等情感体验。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人文性情感教学效果显著,符合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育理念。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注入感情,必然会增加美术教学魅力。因为美术教学自身也具备较强的人文性,增加情感教育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美术作品蕴含的人文精神,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全面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作者:钟丽萍 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明山区东胜小学
参考文献:
[1]刘馨潞,刘显成.浅议人文性情感教学在小学美术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5(6):246-247.
[2]宋丽娜.美术教育“人文性”应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
[3]杨景芝,舒鹏.少儿创意绘画教学的人文性——材料的运用与组合[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3(3):14-19.
第八篇: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联系
摘要:
在当今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体验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
美术;生活;联系;探究
美术来源于实际生活,更是对实际生活的升华。美术新课标中提出:美术教育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美术新课标十分重视日常生活对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美术教育的生活化是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强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和学生实际生活是当代小学美术教育重要的教育理念。
一、在生活中发现美,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有效途径。众所周知,美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会被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发现美的习惯,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强大的催化效果。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所见才会有所感,入眼才会入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吸引学生的眼球,并逐步培养学生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如,在教学《花蝴蝶》一课时,教师先以多媒体形式展现课前收集的形态万千、色彩斑斓的、漂亮的花蝴蝶照片,让学生直观欣赏。在学生直观欣赏过程中,教师借机提问:这么漂亮的花蝴蝶都有哪些形状,它们翅膀上的花纹像什么。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学生在这一问题提出后,给出了五花八门、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发现周围事物所蕴含的自然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知能力。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欣赏生活中事物的乐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发现美的能力,这为美术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活中任何美的事物和现象,都能激发人的情感,使人在感官上和精神上得到愉悦与满足。然而,美术教育真正的价值在于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意识,为挖掘学生的潜能提供广阔的创作平台。
二、在生活中体验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美术新课标十分重视生活对学生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美术教育生活化是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作为主要背景,加强美术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美术教育生活化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强调寓教育于学生的生活中。所以,重视学生及其多彩的生活是当代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思想。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地观察自然、感受自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述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审美意识,由此激发他们在欣赏与感受中自主地发现美,进而有个性地创造美。如,在教学《留住秋天》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描绘秋天的美景,并用不同形状、颜色的落叶拼贴新颖、生动的形象。面对一望无际的田园风光、硕果累累的枝头、蔚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小草等丰富的大自然现象,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感受、体验这些自然美和环境美,使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活,善于发现、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操,从而激发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欲望。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亲身到奇妙的大自然中观察和体验生活,不但能圆满地完成美术课堂教学任务,更可以让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学到教材中学不到的知识,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加浓厚。以此为基础,再引导学生以富有童趣的形式与手法大胆地表现大自然的美景,可以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在生活中创造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不衰的不竭动力。创造来源于生活。在孩子心目中,生活是鲜明的、强烈的、丰富的。喜欢画画是孩子的天性,每名孩子都懂得用他们稚嫩的笔法描绘出一幅幅生动而有趣的画面。无论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形象的事物还是抽象的图形,都是他们对自然美的真情流露。这种出自内心的绘画兴趣,将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和对生活不同的体验不断增加。正因如此,在当今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学会让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可以设计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整合资源的能力,最终提升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资源,使美术教学紧密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深刻感受美术就在生活中,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美术,并在美术活动中享受乐趣,丰富体验,让他们明白从日常生活中也能学到、用到美术,从而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作者:庄旭东 单位:福建泉州市惠安县第三实验小学
第九篇:小学美术教学动画资源运用
摘要:
随着互联网走进校园,小学美术教学手段有了很大的改善,动画教学逐步被引入课堂并且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教师可以在视觉、听觉等方面运用动画资源,为学生搭建起一座知识的殿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
小学美术;动画资源;运用研究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使用动画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在绘画、手工等方面不断创新。动画教学使小学美术课更加精彩,内容更加丰富。
一、讲述故事,理解内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在思维能力和表现手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绘画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不足。动画故事具有鲜明的视觉效果,夸张、拟人的动画形象具有强烈的视觉效应,能够刺激学生的思维,使其理解画面内涵。在讲苏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卡通?卡通》一课时,学生对于卡通画的设计手法缺乏深入理解,不知道拟人的手法和夸张的手法。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给他们播放了《雪孩子》的动画故事。学生通过欣赏动人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画面,知道了雪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动画中雪娃娃人性化的特点,知道了什么是拟人的手法。随后,笔者又播放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动画故事,看完后,学生将动画人物与现实人物对比,认识到为了突出动画的趣味性和幽默感,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头与正常人不一样,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学生通过动画故事理解了什么是夸张和拟人的手法,为卡通形象的设计奠定了基础。在完成的卡通作业中,笔者看到学生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各种水果生命,又通过夸张的手法使这些水果表情丰富、造型美观。通过动画故事,学生理解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美术术语,并将它们运用到形象设计中,使绘画作品形象、生动。动画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了绘画的内涵。
二、插入声音,激活想象
动画故事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动画声音则让学生享受了动听的听觉盛宴。动画的音效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绘画创作。在苏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动物朋友》一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把各种动物的声音剪辑到动画中逐一播放,让学生进行听音辨物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笔者让学生认真倾听各种动物的声音,并要求他们说出声音是由哪种动物发出来的,然后让学生试着描述动物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学生在游戏中能够准确分辨出小狗、猫头鹰、青蛙、小鸡、鸭子、牛、老虎等各种动物的声音,并能够说出这些动物的形象特征:青蛙身穿绿衣服,眼睛圆圆的、鼓鼓的,走起路来一蹦一蹦的;小鸭子的嘴巴扁扁的,脚掌像枫叶,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等等。在游戏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加深了对动物的认识,为画好动物的形象奠定了基础。把动画声音应用到美术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动画声音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化被动为主动。
三、展示形象,指导技法
动画教学可把有趣的内容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利用动画形象,让学生主动观察、发现,教学效果比教师单纯的讲解、示范更好。对于一些技巧性很强的内容,教师不妨利用生动的动画形象进行讲解。在苏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穿穿编编》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欣赏完穿编工艺作品后,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操作技法问题,不论笔者怎样示范、讲解,大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穿插操作。后来,笔者制作了纸编艺术的动画示范图例,采用形象、直观的动画形式,一步一步地演示了穿编艺术的制作技法。在学生观看具体手工穿编制作的过程中,笔者让他们考虑这种技法是否可以被运用到其他材料的穿编作品中、穿编的方法是否单一、可不可以把多种技法融合到一起。学生看完动画效果展示后认为,穿编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彩纸以外,还可以利用藤条、铁丝、毛线等身边常见的物品。在同一个穿编的手工制作中,可以运用到几种不同的穿编方法,这样做出的作品形象会更加多样、美观。学生掌握相关技巧以后,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编出了许多造型优美的穿编作品。生动形象的动画教学让美术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师利用动画形象展示操作步骤,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掌握手工制作的操作技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他们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将动画资源引入小学美术课堂,通过动画教学为学生搭建起一座知识的殿堂,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交流、主动思考,在美术课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作者:范星妍 单位:江苏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教育集团
参考文献:
[1]曹珍.浅谈网络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运用.美术教育研究,2013(6).
[2]张博.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小学),2015(6).
[3]吕思阳.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