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学问题分析(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本文主要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结合自身多年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认为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美术教学的有序开展。为更好的让更多小学生感受美术和绘画的魅力,更好的提升基本素养,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分别为:加强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定位;给学生提供最优的美术学习环境;加强美术教学素养优化教学能力等。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教学;美术
今日新世纪后在中小学陆陆续续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本轮新课标的主要倡导理念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进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质人才。作为素质教学中美育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一直发展学生对美的认识,提升学生美的策略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美的追究更加深刻,使得美术教育的作用更加凸显。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在人生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黄金期。小学美术教育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机,以新课标的实施为重要契机,深化小学美术教学。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下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定位不足。
对学校教育进行改革在我国已经持续很多年,其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在每次的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中均会有官方文件强调小学美术教学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各级各类学校要保障美术教学的课时、教学器具以及教师的地位等等。但是现实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及在现实的小学教育环境中便可以清醒的认识到,美术教学的地位依然没有改善,特别是在很多相对边缘和贫困的地区很多学校存在,践踏小学美术教育课时,主干课程占用美术课时等情况,并且很多家长同志也认为,美术教学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未来小升初以及今后的考学等没有实际意义。使得现实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举步维艰,课时不能保障,教学器具欠缺,学生学习意识差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小学美术教学定位的问题,由于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法规中缺少对于现实小学美术教学的地位的定位,使得很多地方即使进行教学改革,也由于定位不清楚,使得小学美术教学很难开展教学。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物质保障存在一定问题。
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其专业特点便决定了美术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这一教学特点有别于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上述这些以知识传递为主的课程中,主要是依靠教师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演示和传递,所需要的物质保障相对简单,无非是粉笔、教材、教室等等。而美术教学主要教学过程多以实践形式进行,理论授课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在整节课内教室和学生需要不断的进行绘画演示和绘画创作,使得所需要的教学器具要求较高,也要求较多。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学生所需要的教学器具类似于铅笔、纸张等材料相对低廉,而在进行高年级的类似于国画等教学时,所需要的水彩、宣纸等设备需求量较大,这也给学校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反感,给现实的美术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二、新课标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定位。
由于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定位存在一定问题,使得现实的体育教学虽然官方文件多次强调非常重要,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却很难顺利开展。只有真正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定位评价,才能够更高的从根本上保障小学美术教学的有序进行,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够更好的保障教学课时、教学硬件等因素的保障。素质教育并非只是一句空话,要认识到素质教育对于国家以及学生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与作用。
(二)给学生提供最优的美术学习环境。
在教学计划中,要重点针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创造,观察在学习环境中是否存在影响学生美术成绩进步的因素,并定期的分析其中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从专业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合理接受的方法来实现专业知识的讲解,这样的课堂环境下学生才能够积极的学习,并更好的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日常沟通中,要养成学生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观察在结构中是否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解决的问题,绘画练习时遇到困难也能积极的向教师反应,这样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标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要与教材保持一致,常规教学任务完成后,也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补充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环境。经过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避免学生对知识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教学计划是由教师来制定完成的,而教学内容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未来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美术教学素养优化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是小学美术教学的直接负责人,其美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美术水平的高低,因此为更好的开展小学美术教学需要不断升级美术教学是素养,要不失时机的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开阔美术教师的认识,让其对于教学,对于美术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样通过美术教师水平和素养的提升来不断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绘画能力。此外在现实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读优化美术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导,尊重学生的兴趣与习惯,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诱导,使其更好的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更好的丰富学生所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语
美术教学是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及美育水平的增长具有积极意义。虽然新课标多次强调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意义,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美术教学的有序开展。为更好的让更多小学生感受美术和绘画的魅力,更好的提升基本素养,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分别为:加强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定位;给学生提供最优的美术学习环境;加强美术教学素养优化教学能力等。
作者:王敏娟 单位:赤峰市松山区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海东.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理念[J].小学时代,2010,07.
[2]蒋洲鸥.基于小学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J].时代教育,2010,03.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摘要:
人的思维方式决定做事方式,一个不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很难创作出独具一格的作品来,反之,一个创新意识强,作品有鲜明个性的人,其思维模式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而从低年级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不善思考、缺乏想象力、作品表现形式单一、形象呆板等现状看,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低年级;创造力;想象力
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和国际地位,在于这个国家科技发展的程度,而科技要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现代素质教育也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学的重点要求。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谈谈,在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一、从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反馈及一生发展看,在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有必要
1.一二年级学生喜欢画画,喜欢做手工,但表现作品的方式单一,比如《泡泡乐》这一课,可以用画、印、撕贴等方式来表现泡泡,可大多数学生却只采用画的形式,更别说去创造除这三种方式外的其他形式了。孩子的天性应该是喜欢新奇、好玩的东西,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却图方便、图简单,思维僵固呢?
2.低年级学生创作命题画时,不管主题如何,画面中总少不了太阳、云朵、树木、房子、花草。像《顶天立地》《快乐的舞蹈》《杂技高手》这类以人物为主体的课,不少学生把主体人物一画,就开始添云、草和树,而少有人添画的背景是生活场景。而且人物形象和其他形象存在雷同化,人物形象大都是大大的卡通眼睛,嘴巴一条线或一个半圆,而太阳就是圆形加几条斜线的光芒,为什么会这样?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现在的孩子受漫画的影响太大,平时也喜欢临摹漫画,以致作品严重模式化,无个性特点。二就是早期家庭美术启蒙教育的内容单一,不少家长甚至直接买本简笔画的书,让孩子去照着画,孩子画得像就觉得画得好,画得不像就觉得孩子不会画画。正是成人的这些评价模式定势了儿童的形象思维,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缺乏对具体的事物形象的认识和掌握能力,因此,表现出来的形象都是概念化的形象。
3.想象力缺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低年级的学生正是想象力蓬勃发展的时期,成人要尽力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尤其美术课堂上,只有让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联想力,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事实是,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上,即便是低年级的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也较为匮乏,像《剪刀添画》这一课,虽不乏优秀的作品,但更多的是模仿教师范画和书上优秀学生作品的作业。这种现象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苦恼了很久,也想了很多办法去引导、开发那部分学生的想象力,但收效甚微,因为这部分人从思想上就拒绝创新,只想简单的完成任务。可见,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就要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只有当他们具有了创造性思维,才会从行动上去创新,作品质量才能得到改善。
4.学生作画时不大胆,用笔谨慎。根据多年来对众多一二级学生的观察可知,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学生在幼儿园阶段接受的美术教育及0至3岁阶段在家庭里所受到的美术启蒙有关。一个从来没有被禁锢过想象的思维,没有被刻意教授过太阳、云朵、人物该怎么画的学龄前孩子,他的画面是随意、大胆、充满童趣的,虽然在某些大人的眼里不知道画了什么,但这样的画才是孩子的作品,才是大师毕加索穷其一生想要模仿、达到的境界。可我们的孩子,大多的时候被成人的评价模式所牵引,走向了成人眼中希望成为的样子,如能把某个人、动物或植物画得很像,颜色涂得很均匀等。在这样的环境及教育下,孩子作画时自然就谨慎小心,因为担心画得不像,担心被笑话。但纵观整个美术发展史就不难发现,美术创作历来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的过程,如果儿童时期就被遏制了创新的意识,那成年后即便绘画技巧再高超,创造力也会比较薄弱。
二、创造性思维在人类发展史中起着重要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性与心理发展》中指出:“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发展儿童运用自己的技巧创作作品的能力,而不必用他人规定的模式或方法。”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从中可看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美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的一些观念,更新陈旧的教学方式,注重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个性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很重要的。
作者:刘晶莹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星沙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叶玉仙.论思维方式与美术教育[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3]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郭东歧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三篇: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摘要:
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是全社会的呼唤,也是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徐州本土民间美术作品千姿百态、流光溢彩、绚丽夺目。自本世纪初,江苏各地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民间美术进课堂”的活动,徐州市教研室美术教研工作者们依托汉文化资源,围绕着徐州的画像石画像砖,在各县、区也开设了有关本土民间美术的特色课程。目前,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今朝尚属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徐州美术教育工作者去摸索更多的常识内容和教学方法,从简单的综合保护到开展钻研、融入讲授,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以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民间美术教育体系。
关键词:
徐州;民间美术资源;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在面对未来的国家教育理念中,如何使青少年面对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传统从而去相互尊重、认同、理解、包容,以及在新时展中相处和谐,这应当是关系到未来社会命运的情感基础教育[1]。”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民间美术是每一个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智慧的创造,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通过少年儿童的美术教育来培育新一代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认知是有效的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途径之一。
一、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的现状
及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近况地域民间美术作为活态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群体共同创造的传统,它的功能和艺术魅力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是与创造者的生存信仰和文化习俗连在一起的,是一种为“真”“善”“美”精神需求的艺术。徐州地区蕴藏着浓郁的两汉文化,人们常说:“明清看北京,先秦看西安,两汉则要看徐州。”徐州地域的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墓等驰名于国内外。有关美术教育专家学者、院校等对徐州地域民间美术的美学价值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并且共同去挖掘徐州本土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和承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白庚胜在《徐州民间文化集》中写道:“徐州民间文艺秉承楚汉文化粗犷雄浑的特点,既保持民间化、生活化、多样化的特征,又兼具开阔、大气的文化特色。这里有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儿童画之乡’‘全国农民画之乡’‘全国武术之乡’,有屡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民间舞蹈、民间剪纸、烙画等[2]。”徐州当地有许多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及民间艺术爱好者,他们一向非常努力地保护与传承徐州的优秀民间文化。徐州本土民间美术作品千姿百态、绚丽夺目。例如邳州农民画:题材丰富,构图饱满,装饰性强,生活味浓,通俗易懂,大胆运用变形、夸张、抽象等当代表现手法,强调色彩鲜艳、明快,喜用原色,其描绘家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生动的农家生活、欢唱的节日庆典等,质朴大胆,色彩鲜艳、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生动地表现出作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期待一种幸福和谐的生活,紧随时代变化,具有当代生活的特色。徐州民间剪纸不仅具有北方剪纸豪迈大气、粗犷的特点,而且具有南方剪纸圆润秀丽、精细的风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传统取材范围和艺术特点的,表现形式有窗花、灯花、枕花、鞋花面等;一类是套色刻纸,主要是“门吊子”,又称“门笺”。剪纸的造型多趋于写意和传情,多采用意象的、象征的、夸张的手法。徐州面塑的题材广泛,以塑为主,把动态的过程用静态的手法给予表现。着色为辅,既不用条件色,也不用固有色的规律去表现,而是运用阴阳强烈对比,高反差手法,其造型纯朴,色彩绚丽。睢宁儿童画:乡土气息浓厚,想象丰富,色彩明快,活泼清新、天马行空的想象充分表现出单纯善良的儿童少年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徐州民间工艺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有:布艺、纸扎、糖塑、石刻、石雕、泥模、木雕、风筝、彩灯、烫葫芦、刺绣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现代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小学生文化意识发生改变,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呈现历史性的断层。如今越来越多小学生会玩电子游戏,晓得变形金刚的远远多于通晓民间玩具的,更少有小学生领会民间美术的,比方徐州的小学生不晓得徐州是全国儿童画之乡,不晓得邳州农民画,不晓得徐州的汉画像石。张彤在《对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思考》一文中指出:“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美术,最有效的是全民性的(包括中、小学生)文化意识的转变,其关键问题在于教育,在实施全民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将民间美术作为中小学义务教育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3]。”为了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些珍贵的民间美术资源,“民间美术进课堂”的活动在江苏地区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徐州地区的各小学也开设了有关汉画像石、画像砖等具有本土民间美术特色的课程。目前,徐州美术教育者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引入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课程资源正处于摸索阶段,更多的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有待于去发现,以促进当地独特的民族民间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
应用小学美术教学的必要性“20世纪后半叶,多元化在各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已受到相当重视。在德国、美国等国家中,都同时并存着几种艺术教育的倾向,其中最突出的倾向是重视传统文化[4]。”2004年6月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变化之一:加强了“民族民间美术”的比重,以突出美术课程在“为国家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的现代公民”方面的作用[5]。现如今人们对自己本身所在地的民间文化关注是很少或者说根本不领会,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乃至还停留在丝绸之路、宏伟长城、四大发明上等。很多时候,我们还不清楚中华文明其中就包罗我们的本土优秀的民间文化。在本土民间美术中有着独特的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故事等内容,丰富和美化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素质、性情品格及审美价值。美术教育的功能就在于用人类创造出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文化价值去帮助少年儿童发掘潜能与创造力。据了解,通过我国很多地区的实际教学,小学生们对民间美术课大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少年儿童的作品中所特有一些简略的外形与色彩经常被与民间艺术或部落艺术中近似的风格所联系起来。因而,要加强本土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扬必须从儿童少年抓起。小学美术课程具有灵活的特色,具备多棱角的立异性与方向性。小学生具备无邪的童趣、丰富的想象力,他们通过对本土民间美术的初步接触与了解,势必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本土民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将来会有更多人加入保护和发扬民间艺术行列。固然,本土民间美术内容是直观的、易懂的,它的朴素美也是非常适合少年儿童审美的启蒙,也适合现代小学生寻求本性的心理、活波跳跃的赏识角度以及从简单到复杂的熟悉进程的特色。7~13岁这个年龄阶段是大多小学生们的普遍年龄阶段,此时的小学生们仍处在脑功能发育期间,如今信息化时代里的青少年更多缺乏一种动手实践的能力,小学生进行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可以增强眼、脑、手等并用的协调能力,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和想象力的提高。通过徐州本土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能够让徐州当地的小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本地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从而对家乡文化具有归属感并树立科学、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与此同时,开发利用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也有利于满足徐州小学美术课程的自身发展及地方美术教育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徐州地方学校和美术教师更要积极主动地应用本土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去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美术教学活动,将当地的本土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再创造出新的具有徐州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去实现徐州本土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三、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
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的措施分析民间美术的艺术实践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认知方式,对于少年儿童群体的传统文化认知和文化启蒙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美术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灵活性与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将会更有益于学生民族文化情感的形成以及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将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有效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首先要遵循教学与日常生活、节日习俗、社会发展等方面相结合;教师在引用本土民间美术资源时要能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徐州当地小学生从生活中认识民间美术,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更好地领悟徐州当地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内容去创作表现;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关传统节日美术教学活动,比如儿童节、母亲节等,引导学生运用本土民间美术的元素,动手制作精美小礼物;美术教育者可以从网络上搜集整理大量有关本土民间美术的图片与影像资料,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给小学生,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其次,在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允许美术教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带领学生去相关展厅、民间作坊等地实践参观,或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来讲述和示范。最后,组织学生学习原汁原味的民间美术时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联系现代生活中的艺术创作元素,创造出新颖的美术作品。
四、结语
将民间美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徐州本土民间美术是徐州地域艺术发展的灵感源泉,也是徐州当地美术教育的主要资源。徐州地区各小学美术教学从当地优秀民间美术中汲取丰富营养,促进小学生民间美术审美观与价值观的形成,促使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身边的优秀文化,认同家乡文化,喜爱家乡传统优秀文化。将徐州本土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具有传承与发扬民间优秀文化以及促进徐州的民间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作用。
作者:邓刘敏 单位:上海大学
参考文献:
[1]乔晓光主编.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16.
[2]殷召义主编.徐州民间文化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2.
[3]武魁英主编.中国民间美术教学大全[M].唐山: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419.
[4]张道森著.中外美术教育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35.
[5]钱初熹著.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3.
[6]尹少淳著.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1-344.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色彩教学效率提高
摘要:
色彩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使得其对纯度高和明亮度高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等颜色大加赞赏。但是先入为主的颜色偏爱是不利于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故而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引导小学生正确认知、辨别颜色,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游戏;观察
前言
色彩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面,人类面临的是五光十色的世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速度和色彩有明显的关系。澳大利亚心理专家根据大量的实验成果得出如下结论:即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与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尤其是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明显。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因此很容易受到明亮度高和纯度高的事物吸引,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灯颜色很容易得到小学生的认可。但是先入为主的颜色偏爱是不利于小学生美术学习的,故而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引导小学生正确认知、辨别颜色,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前提。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色彩教学的效率。
一、寓教于乐、善加利用道具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对事物的关注持续时间较短,大约是12——17分钟。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的色彩教学时可以针对小学生爱玩游戏的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到小学美术的教学之中。俄国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将游戏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还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色彩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授《形与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颜色鲜艳的图片,如水果的图片、植物的图片、动物的图片等等,红色的图片包括苹果、西红柿、石榴、红枣、枫叶、红狐狸等图片;绿色的图片包括猕猴桃、青提、青草、绿叶等;黄色的图片包括芒果、橙子、柠檬、梨、柿子、杏、枯黄的树叶、金色的小麦、玉米等;蓝色的图片包括蓝莓、蓝色大闪蝶、深蓝的海水、浅蓝的天空、马兰花、蓝色金龟子等等。教师将这些图片打乱,依次发到全班学生手中,然后给学生讲解游戏的规则,即教师说出某个颜色的某样东西,例如蓝色的动物,学生要将正确的卡片放到指定位置,比一比哪个学生的反应最迅速。这样在竞争的气氛中,学生们的颜色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能够安静的、认真的听老师讲课,并将自己的卡片争前恐后的放到指定位置。将游戏引入到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学生们不但学到了颜色知识,而且使整个课堂富有活力。
二、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细致观察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就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加工创造,人的大脑所储存的信息中有大约80%来源于其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在美术学习中不但伴随着思维与记忆的产生,而且是收集与储存美术知识的窗口,因此美术教师应当鼓励小学生细致的观察生活,为其后小学生的美术色彩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校园真热闹》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让小学生运用色彩彰显出热闹的校园,给人一种氛围热闹和色彩分明的感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校园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他们一天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校园里,对于热闹的校园也有所了解,小学生在完成该课的任务时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生活的具体事情,观察校园生活的各种场面,为了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课堂任务,教师还可以拍一些表现校园独特的、热闹的场景的照片,在上课时展现给学生,以便于学生更好的观察,同时教师也可以配上文字的讲解,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之下,尽可能的激发小学生记忆中的热闹校园画面,将其最喜欢的一幕使用喜欢的各种色彩勾画于纸上。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教师只要为其架好桥梁,小学生就能出色的完成工作。
三、音画结合、催动学生想象
灵感是小学生完成美术色彩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之一。美术教学是一种灵感教学,不是一种呆板的任务教学。将音乐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小学生勾画出的色彩更丰富、感染力更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也会被音乐调动情绪,注意力更加集中,对色彩的想象得到拓展。例如在学习《春天的颜色有什么》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看书之前先听一遍《春天在哪里》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让学生在聆听这首歌曲的过程中想象一下春天都有哪些颜色,教师也可以选取几个学生来说一说,例如翠绿的树林、红色的花朵、黄色的小鸟等等,然学生感受到春天的五彩缤纷和生机盎然。之后教师就可以问问小学生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颜色呢?应该用什么颜色来描述春天呢?让我们用我们的图画来展现吧,引导者学生涂抹出自己心中的春天的颜色,表达自己对春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将音画结合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美术色彩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灵感,使得声中有画、画中有声、色彩随音乐起舞的学习环境充满了快乐。
结语
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美术已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可以让小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思维更加广阔,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
作者:韩慧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晋晗.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写生色彩与主观色彩[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2]赵明.论中学美术课的色彩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3]骆文卿.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微媒体技术运用
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思维习惯等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微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发学生的感官功能,有利于教师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美术活动,从而调动小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刺激视觉感官,让美术教学活动趣味化
情境教学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把教学活动引入正题,还可以唤醒学生内心最真切的情感。因此,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积极利用微媒体技术中的投影、微视频、动画等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美术教学变得趣味化,为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有利条件和平台。
二、亲身体验,让美术教学活动具体化
对小学生来说,参与微媒体的美术活动既是一种学习,又是一种游戏,更是借以表现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方式。微媒体是具有快速性、覆盖性、组合性、可变性等特点的绘画工作界面,借助微媒体技术,小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工具配置图形和组合色彩,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微媒体中的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充分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在融入微媒体技术的美术活动中纵横驰骋,自由表达自己想要表现的事物。
三、趣味演示,让美术教学活动生活化
让美术回到生活,是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的常用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临摹作品,只要学生画得仔细、画得形似,就算达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严重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创造意识与综合能力。在当代社会,美术不应该只存在于博物馆或高雅艺术殿堂中,它也应该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微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呈现生活中易拉罐、饮料瓶、盆景、衣服等物品,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描绘、去表达。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微媒体技术展示有关大自然的素材。如郁郁葱葱的树木、飞翔的小鸟、清澈的河水、绿油油的田野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类主题活动,如艺术节、安全日等,让学生利用微媒体技术设计宣传海报,把美术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四、激发兴趣,让美术教学活动生动化
想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相关知识,掌握绘画技能,还要让小学生以美术活动为抓手,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让他们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在美术活动中运用微媒体技术,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愉悦的感受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活动。如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画小动物的美术活动中,笔者借助微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了《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动画片,然后让他们画出动画片中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种用微媒体导入动画的美术教学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不仅认真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还会不时冒出天真的话语,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快乐,富有意义。由此可见,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微媒体技术,有助于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五、构建和谐关系,实现学生的主体化
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运用微媒体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如笔者借助微媒体技术播放各类建筑和雕塑的视频,让学生感知实物的形状与特征,以此来开阔他们的审美视野。然后,笔者让学生运用微媒体技术进行创作活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始终都是课堂的主体,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要以肯定为主,不要吝惜鼓励和表扬的话语。这样,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作者:吴倩 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司铺小学
参考文献:
[1]徐广静.浅析“微时代”到来的利与弊[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2]吕信.浅谈微时代下的教育模式新趋势[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2)
第六篇: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游戏研究
摘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实现教育与游戏的有机结合,赋予美术知识游戏化功能,发挥美术游戏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游戏
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使其更加有效地接受美术教育。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游戏教学能够使原本枯燥的理论讲述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为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游戏教学。笔者结合自身近十年的低年级美术教学经验,分析开展美术游戏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利用美术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学生在游戏的驱动下,会在游戏氛围中集中更多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相关的技能。如,在《画汽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汽车玩具带到学校。在美术课堂上,每名学生拿着自己的汽车玩具到台前展示,让其他同学认识。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画自己印象最深的汽车玩具,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的,这样在完成绘画后可以由学生相互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评价其他学生的作品,了解哪些地方画得好,哪些地方有欠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美术素养有良好的作用。通过这种游戏教学手段,学生会更加愿意学习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二、利用美术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美术教学游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想象能力。如,在学习《手型的联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型联想的游戏,两名学生一组轮流展示手型,让另一个人进行联想,看看两个人的想法是否一致。这种方式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小组学生还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进行想象能力的拓展。同样,在学习《纸盒变家具》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纸盒,然后制作出有特色的家具,这样的制作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一些简单的家具结构,从而对于家具有一定的概念。学生完成之后在班级内进行评比,选出最漂亮、最有特色的家具。采用这种游戏模式,能够使学生在竞争意识的驱动下更加积极、努力地制作家具,从而使其想象能力得到激发,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认识,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利用美术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游戏凭借其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生动活泼的氛围能够更好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对于情境的感知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同时,通过小组探究合作,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如,在《面具》一课的教学中,因为每名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面具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不同。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面具制作比赛,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最具有创造力的面具。这样学生能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被点燃。然后,在小组评比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可以得到有效地激发,每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面具最具有创造力,所以会充分运用学到的知识制作面具。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实现创造能力的激发,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游戏教学能够使学生积极调动多种思维,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开展创作,实现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
结语
结合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应用游戏开展美术教学时,应该保证游戏与美术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同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游戏教学时,还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兴趣和游戏的驱动下发展思维能力,更加热爱美术学习,从而提高美术素养。
作者:刘园园 单位:江苏徐州市睢城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林巧凤.小学低年级美术趣味性教学的策略探讨.新课程(上),2015(10)
[2]惠娜.美术教学游戏:为小学低年级美术教育架设一座桥.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2).
[3]陈敬梁.探析游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华夏教师,2012(10).
第七篇:小学美术教学误区及策略
摘要: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小学美术课程在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灵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误区需要我们警惕。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误区;模仿;策略
前言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我国如火如荼的推行,素质教育已然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小学美术课程在激发学生创造性和灵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素质教育改革已经有些年头,但是当前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着一些教学上的误区需要我们警惕。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下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误区及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
(一)模仿多于创新
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着重于让学生进行仿画,而不是让学生在原有画作的基础上放飞自己的思维,进行创新。有很大一部分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根本不给学生讲解美术基础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习画“简笔画”,让学生去对某一指定物体进行快速描画,学生画的较像的时候,教师就认为学生掌握了绘画基础,在绘画上也有所成就了。其实恰恰相反,学生在快速描画某一物体时,根本不会细致的观察和思考,只是单纯的模仿这个物体,长此以往会让小学生距离绘画艺术越来越远。素质教育对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时学生要具有发现美的能力,学生应当在细致观察、用心钻研的基础上开展绘画,不能单纯的对某一物体进行简单模仿,而是要发散自己的思维,放飞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急于求成
在当前这个“速食”时代,任何工作都希望在短期内就能得到回报,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出现教师为了在短期内呈现教学效果,忽略了小学生的绘画积累,而是在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绘画时就大量的传授给学生绘画技巧,企图让小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一幅成品画。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确可以让小学生在短期内就完成一幅作品,但是这幅画仅仅只是一幅画,而不能称为一件艺术品,小学生在创作这幅画的过程中也没有思维的发散。众所周知,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作者的绘画灵感来自于其几十年的日积月累,而学生在短短时间依靠技巧完成的绘画远没有那种艺术特色。对于小学生来说,绘画活动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活动的呈现而不是一种技巧。我们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万万不可本末倒置。
(三)限制学生思维
当前很多学校的美术课上的教材都使用一种涂色书,书里面包含有很多的内容,有哪些图案、出现在什么位置、图案的大小、使用什么颜色进行涂抹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学生只需要在指定的位置用指定的颜色进行涂抹就可以了。这种工具书的使用属于有百害而无一利,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严格的限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学生在进行填色时为什么不能把颜色涂到框框外面,为什么规定填空必须是蓝色的,叶子必须是蓝色的,规定好的作品不能称之为绘画,那只是小学生的复制动作而已。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为什么就不能出现绿色的天空、红色的树叶呢?这些颜色的背后其实代表着小学生的某些想法,但是长期沉浸在日复一日的填色中,小学生的创造思维会被消磨殆尽,最终不利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学误区的解决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学应当鼓励学生观察生活
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加工再造,是生活的反映,同时素质教育也要求小学美术教学要体现生活,揭示生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将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加工创造并由画笔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画房子时,不能在课堂上立即开展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去观察房子,如屋顶的形状、墙砖的颜色、大门的设计等,之后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大胆的想象,画出形状各异但是符合建筑规律的房子。
(二)小学美术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发展特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因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应当将其教授的对象的特点了解清楚。针对其发展特点,适时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针对小学生的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去,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几张标注颜色和物体的卡片,老师在讲台上说到某个颜色的某个物体时,那个小组的学生能最早分辨出来交到教师手中算赢,比如教师说红色的植物等,这样小学生在游戏中增强了自己辨别颜色的能力,同时还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气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美术教学应当提倡自然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应当倡导自然发展,而不应设计形形色色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应当订制统一印刷好的画册让学生涂抹颜色。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应当具有开放性的思维,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手段,不对学生所要开展的画作进行颜色、形状的限制。让学生在完成画作时发散自己的思维,倡导美术教学的自然发展才能营造活泼的美术课堂。
结语
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小学美术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误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善于使用教学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韩慧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三刘庄小学
参考文献:
[1]周建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2]江丽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J].成功(教育).2010(03)
[3]黄荣玲.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12期
[4]顾萍.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5年10期
[5]许欣.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及其改进对策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10期
第八篇:小学美术教学情境导入探析
小学美术课是一门普遍受到学生欢迎的课程,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美术课的教学现状存在着内容的丰富和教学课时的稀少、形式的多彩和教学方法的单调等诸多矛盾。情境导入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情境导入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对情境导入有很强的依赖性,情境导入的效果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小学生“德、智、体、美、劳”中对于“美”的发展需要。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让小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提高小学生理解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现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情境导入教学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催化剂。
一、情境导入教学的迫切性
在21世纪这个重视知识和创新的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紧跟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不断将新理念、新思想引入到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之中。虽然在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上面,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中,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知道思想都不同程度的偏离了教育教学方针,造成了学校教育对于人才培养的片面性,既影响了学校基本育人功能的发挥,又不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和谐发展。小学生是一个乐于思考,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殊群体,“满堂灌”和强化技能训练的教育方式往往限制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注重情境导入教学的素质教育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导入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圣贤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做一件事情,只有把它看作一种快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教育也是如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适当的情境导入,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探求新知欲望强烈的小学生能够受到相关情境的吸引,注意力更加集中于课堂;教师关于情境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更加主动地去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对于情境提问学生的回答,采取鼓励性的方式,可以使小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他们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更加感兴趣。
(二)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习的心灵
教育学上的陶冶,主要指的是给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体验以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可以用“无言以教”“里仁为美”来概括。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是陶冶小学生情感的重要因素。情境导入教学的陶冶功能如同一个过滤器,可以剔除情感中的消极有害的因素,保留积极有益的成分,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中,使用情境导入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感染性,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用相关情境辅助小学生的认知。例如,在进行《剪窗花过新年》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学习剪窗花,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喜爱。
(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
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最终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环境和教育这两个因素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既被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也是为了环境而接受教学和教育。小学课堂教学中适当的情境导入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暗示性。由于小学生的思想很单纯,可塑性非常大,他们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情境导入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小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对于美术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的描绘、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游戏、分角色扮演童话故事等都是将教学内容寓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积极的思想感情,启迪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情境导入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材料愈新奇,学生对于知识探索的内驱力就愈强烈。例如,在讲授《多变的石头》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在不同光线下颜色发生改变的石头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其次,情境导入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和主动体验,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此外,情境导入教学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设置合适的情境,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小学生乐于参与教学环节。例如,在进行《陶艺脸谱》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用脸谱表演的方式导入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或协作完成绘制脸谱的任务。
三、结语
关于情境导入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正如花如荼地进行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是影响美术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情境导入,需要教师从学术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周围生活的世界,有意识地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事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既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深化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这才是情境导入教学最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金晓光 单位:长春市双阳区第一实验小学通阳校区
第九篇:小学美术教学误区思考
美术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可以给人带来美的心灵感受,美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也可以完全地融于生活,融入人们的内心。美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创举。因为有了美术,人们不再单一地去欣赏画面的景致;因为有了美术,人们不再局限于画面的本身;可以说美术造就了世人独具的慧眼,开发了我们内心灵魂深处的鉴赏能力。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美术这门学科对于小学教学课程来说只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并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这不代表这门学科不重要,这门学科的教学效果可以改变学生很多地方。小学美术可以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激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
注重简单抽象的模仿。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的时候忽略了美术的基本功,单一地教给学生画简单的抽象画,让学生自己去模仿、临摹,认为绘画出一个简单的抽象物体就算是基本掌握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是存在弊端的,对于学习任何东西来说,基本功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基本功不扎实,后期的学习就会很吃力,无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想象力等。对于初级美术教学,这种只是单纯的模仿,不经过自己主观能动来思考的绘画,不能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的艺术美感。比方说:在教学《我的汽车》时,我讲解完其中的简单要领之后,让学生自己绘画,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有的汽车奇形怪状,有的甚至无法下笔,没有老师的示范画,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去构思和想象。第一次的绘画是失败的,没有达到我的教学目的,这很正常,并不出乎我的意料。第二次我从家里带来了一个小汽车的模型,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加以想象。有的学生看到汽车模型之后说:“老师,我发现汽车的车灯像人的眼睛”,有的则说“我觉得汽车的后视镜挺像人的耳朵”等等,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引来了所有学生的奇思异想。我很欣慰,这起码说明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在不断提高。我顺便借着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去构想汽车的四个轮子,前后挡风玻璃等等一些难一点儿的部件构造,加深了学生对汽车外部构造的了解,更加深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引导,学生勾勒出了不一样的汽车模型,有的相似度很高,有的虽然相似度不高,但是也是有形有色,都设计出了不一样的汽车绘画,每一个作品都是值得表扬的。我们教师要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引路人,在他们困难的时候要指引方向,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作才能共同进步。在美术教学的时候,学生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的个体,有些活动和学习内容可以让他们一起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多学生都是单一的在家里独自完成,有时候作品不尽如人意,学生的心理就会起伏很大,认为自己没有完成好教师的作业,十分懊恼。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多下功夫。现阶段的美术教学,通力合作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布置的训练中,学生都有统一的目标,可以进行两两分组,分工完成,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比如陶瓷艺术课上,我们给学生布置的训练是做一个茶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学生分好小组,让他们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样在小组里面,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有的捏茶壶嘴子,有的捏茶壶盖子,然后一起塑造成型,最后加工打磨,形成独特的茶壶造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学习者,而是团队中重要的一员。大家一起合作,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小学美术的教学思考
建立美术教师考核制度。小学美术教学虽然简单,但是也必须要经过筛选和选拔,必须是专业知识技能过关,有教师职业证书的。不能将其他科目的老师抽调过来代任美术教师,这是对学生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可以让学校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服务,让学生在艺术海洋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贯彻美术教学以人为本理念。教学以人为本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美术教学也要秉承这个理念。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强加给学生,要让他们自己自由地去体会艺术的真谛,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学会扩散思维面,理解美术真正的意义。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力挖掘学生对艺术的思考。学生的作品都是最棒的。大力培养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独特见解,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每个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不论好坏,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褒奖。对于作品本身来说,最具有意义的并不是作品本身的优劣,而是在这里面,有学生自己的思想,有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具有自己思想和头脑的人才,而不是一个模仿能力强的学生。艺术是多变的,美术教学也各不相同,我们需要的是以人为本,发掘学生内心的真善美,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尹永清 单位: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
第十篇:中小学美术教学课程资源开发
[摘要]
美术课程资源在现阶段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进行有效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是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美术课程资源是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和提高美术教学方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但在现阶段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中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旨在为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我国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有效开发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现阶段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是我国提升国民素质的有效方式。美术课程资源又是美术课程的重要载体和依据,是进行优品质教学的重要保障。
1美术课程资源
在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有效开发课程资源的必要性,使我们认识到美术课程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课程资源是美术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是提升教师教学手段的有效方法。课程资源始终贯穿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对美术教学起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作用,优秀的美术课程资源对美术教学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的特点,对于资源的用途并没有具体学科的划分,同一个资源可能在不同学科中加以应用,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它的价值和魅力。
2美术课程资源的特点
2.1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关键所在,是一门学科通过一定的教学所要达到的某种教学效果,是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使学生达到某种认识能力。中小学的美术课程目标是由教育部制定的,旨在使学生参加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制作,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因此,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和美术课程目标保持一致,积极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美术课程开发时要注重选择那些优秀的、向上的、具有优秀民族精神的课程资源和素材,在此基础上加以改善和再创造,成为可以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课程资源。只有与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相符合,美术课程资源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
2.2本土性与多样性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为美术教育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注重多样文化的学习和归纳,万不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不可用一种文化作为美术课程开发的全部内容,也不能用一种文化来否定其他文化,要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虽然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地区性文化相互交错,在本地区会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和本土特色。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注重对本土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在美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加以传承与发扬,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有便利的人文条件和物质条件。不要一味地、盲目地认为只有外来文化才是好的,而忽视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学习。
2.3综合性与探索性
由于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美术课程资源会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一种资源不会有具体学科的划分。例如,对一棵古树,语文老师可能会启示学生对它悠久的历史进行讲述,用优美的语言对古树的形态、枝叶进行形容;也可以在美术课上作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对其形象进行刻画和描写。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时,要注重多种优秀文化和精神的吸收与借鉴。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综合性特征,这会丰富美术课程资源的内容,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美术课程资源也具有探索性,在众多的文化与资源中归纳与总结出适合应用于中小学美术课程的资源,其资源必定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起到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其中的奥秘与知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探索欲望。
2.4人文性与艺术性
美术学科注重对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对审美情操的陶冶,使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美术课程资源具有人文性与艺术性。在对美术资源的选择与利用中,要注重资源的人文性与艺术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人文精神和人文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美术课程资源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性,这是由美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的,艺术性是美术课程资源的本质特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锻炼其美术的专业技能。通过对古今中外各地区、各民族艺术资源的开发,促进中小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为今后美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课程开发的现状
3.1学校、社会方面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教师教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肩负着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社会是一个大的环境,包含文人因素和自然因素等方方面面,是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对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已经提升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对美术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但是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对课程开发的力度较弱,开发的程度也不够彻底。或者是有些学校缺乏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致使学校的美术课程单一、枯燥,只是按照国家出版的固定教材进行教学,不但没有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还忽视了对校本教材的研发。在社会层面对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利用还很欠缺,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行为习惯,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也相对薄弱,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认知体系和态度,例如在社会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公共设施与公共文化的建设等方面都缺少对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帮助。
3.2教师方面
教师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主体之一。目前在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美术教师仍存在一些的不足。第一,缺乏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只是按照课本进行单一的教学,把课本当成唯一教材,缺乏对美术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没有把课程开发视为自己的责任,也没有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事业而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学习着想。第二,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对美术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总结、归纳的能力,这就必然导致在课程资源开发时出现诸多漏洞,或者无法开发和利用优秀的课程资源,例如美术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性、应用性和实用性,致使美术课程资源失去了原有的教学价值。第三,教师的创新意识不足,美术课程的性质使美术课程资源必然具有艺术性和创新性,教师创新意识的匮乏会对课程资源从收集筛选到实施应用都造成不利的影响,使学生无法在教学中领悟到美术课程的精髓,无法培养审美情感和创新精神。
4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课程开发的对策
4.1加大学校和社会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
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应积极贯彻和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和美术课程的教学设备,为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对美术教师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教学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与鼓舞,在执行国家教学方针的同时注重本校美术课程资料的开发、推动教学科研进程、加强校本教材的研发,保障优品质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社会要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地提供帮助,为美术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和学习场所,例如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完善公共设施和公共文化建设,为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课程资源,在日常生活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4.2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对课程资源开发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方式,提升自己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责任感。积极参与到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中,对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任务提供有效的、建设性的建议,把课程资源开发工作视为己任,为学校的教学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这样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中才能得心应手,对美术课程资源进行细致的收集、筛选、总结、归纳,吸收优秀的课程资源中的精髓进行完善使其应用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再次,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在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优秀的、具有创新性的课程资源,把多种文化带入课堂,供学生赏析和评价,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不同的角度和观念进行讲授,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
4.3有效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例如图书馆、美术作品展览处、美术教学设施与设备。在图书馆可以查阅相关的美术资料,如美术书籍、美术作品、美术杂志报刊、挂图、幻灯片、录像带、光盘等,通过对多种媒介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利用学校的走廊、门厅、教室等场所作为美术作品的展览处,展示学生或者教师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不仅可以美化校园,还可以营造氛围,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美术作品的展示可以促进美术教学的进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学校要对美术设施进行完善,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教师对美术课程的教授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有效地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例如公共文化设施、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艺术工作室和手工作坊。公共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等,利用这些校外课程资源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接受美术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的熏陶。而地方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更具有地方特征和民族特色,可以有效地对本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利用,使民族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继承和发扬,也使师生在对本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开拓眼界,提升对民族艺术的鉴赏能力。对艺术工作室和手工作坊资源的利用,也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参观工作室和手工作坊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更重要的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学习对多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使用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能力。
4.4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时要注重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多样性。在互联网上查阅美术资料、欣赏美术作品,能够了解到国内外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现状,便于我们吸收优秀的教学经验和课程资源。但是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其在为我们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信息,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取向和高尚的审美情感,以免网络上不健康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5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意义
对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可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优化课程品质。合理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丰富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师生的美术学习范畴,提高他们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为美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吸收和对美术技能的锻炼,为优质的课程教学提供有力的帮助。其次,有利于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只把课本当作教材的教学方式,将多样性、综合性、人文性、艺术性的课程资源应用于美术课堂,这对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手法,运用多种形式,对丰富的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对身边美的事物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再次,对中小学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以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通过对美术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总结、归纳,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及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同时,通过参加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能够增强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
作者:朱香霖 励峰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宣传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注(2011年版)[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2]巩平.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尹少淳.初中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赵郧安.中学美术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钱初熹.中学美术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