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美术教学思考(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对于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于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的具体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可以帮助提升初中美术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近些年,我们国家新的教育理念越发的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中关于学生艺术方面的学习和培养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模式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其中初中美术教学所开展的师生合作教学就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之一。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并且更加适应当前教育制度的要求,是一种十分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美术的学习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建立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有益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学习美术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目前来看,大部分初中开展的美术课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画,学生来模仿。这种教学方式十分的枯燥和单调,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走神,并且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也不符合当前教育制度的要求。而本文提到的师生合作的美术课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互相帮助的思想,有效的提升了初中学生多个方面的素质,完善了学生们的人格。同时,这种教学模式更容易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师生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分组讨论
虽然师生合作学习需要进行分组的讨论,但是要注意分组讨论却不是师生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仅仅进行分组讨论是远远不够的,要加入更多的内容来充实师生合作学习的这种教学模式。
(二)合作也是学习的内容
之所以要进行师生合作学习,目的当然不会仅仅是学习,合作也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建立了交流和沟通,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迁就对方,学会了互相帮助。这也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三)注意合作的人数
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组的人数不要太好,也不能太多。一般来说7个人是比较适宜的,既要保证学生们能够进行充分的交流,也不能因为交流过多影响课堂的正常教学,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得师生合作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方式分析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想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模式,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加有自信,也更有展示自我的意愿。这种课堂氛围更有益于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所以说,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对于师生合作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配置适合合作学习的辅助工具
在师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适合这种教学模式的辅助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可以在教室里加一些落地灯,利用温和的灯光来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氛围。另外也可以在墙上挂一些图画,在教室的窗台上放一些花草,增加美术课堂的艺术氛围,提升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就可以非常有效的提升师生合作学习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注意对这些工具的替换,不然学生很快就会对它们失去兴趣,所以要用替换还保持住它们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三)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在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也十分的关键。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进行足够的沟通和交流,在能互相之间建立信任,这也是老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合作的前提条件。另外,老师和学生建立情感交流也使得学生更愿意与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也是学习投入的一种体现。无论是对于美术课的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率都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四)注重学生的合理分组和实际操作
在初中美术课堂上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其中对于学生进行分组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首先要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师生合作学习模式不但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教学,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更加符合当前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总结
总的来说,初中美术教学的师生合作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优化,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师生合作教学的必要性、师生合作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帮助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为初中美术教学开展师生合作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胡百珊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第三中学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学生欣赏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初中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欣赏技巧和知识,学生的美术学习才会更有内涵。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外,美术教学更肩负着提升学生艺术素质的重任,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则是其艺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当下初中美术教学实际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严重背离了美术教学的初衷和内在要求。教师的教学大多只停留在绘画技巧、作品介绍等表面内容上,忽视了美术鉴赏环节的重要性。总体来说,初中美术教学的基本情况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学 欣赏能力 主体地位
一、初中美术欣赏应融入人文情怀
培养初中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需要引导学生由外而内、全面感知美术作品的魅力,挖掘和感悟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和美好的事物之间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纽带,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只有具备了欣赏能力的人才能发现事物当中存在的美与善,感受到美术作品传递的深刻内涵。学生在培养欣赏能力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不断接收到美好事物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系和高尚的人文追求。在培养学生欣赏能力过程中融入人文情怀,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逐步培养对自然、社会的喜爱之情。
二、增强学生对美术欣赏的敏感度
研究发现,无论是美术学习,还是针对其他学科,学生感兴趣的程度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十分熟悉的学习内容,学生似乎难以再集中精力去学习和研究。此时,教师需要因势利导,不断挖掘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美术欣赏的敏感度。教师在挖掘新知识点时应倾向于选取一些视觉刺激强烈、内容风格突出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鲜明的知识诉求。例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梵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幅作品时可以首先从画面的色彩切入,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色彩的刺激;其次,再引导学生欣赏画家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综合运用各种技法的表现力;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探究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处境和内心写照。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从作者的思想意境出发。作为一名奋斗在初中美术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培养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重要性,这种能力的养成不仅有利于美术学习,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心理素质。另外,教师还应从美术作品的色彩构成、技巧运用等细节方面引导学生,将欣赏能力的培养聚焦于更加细微之处。
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应激发其创造性
加强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养成创造性的思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加强教学课程设计,重视备课环节,善于利用不同资源并进行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研究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初级中学李万海整合,吸引学生参与进来,并进行自主性地创造性学习。总之,教师要将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变成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除了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外,师生关系的营造和维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参与艺术鉴赏、发挥自身想象力的过程中,将受到心灵和思想上的冲击,教师的适时介入将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继续学习。基于此,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互动也将为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建立了空间,活跃了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外,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还应创新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保持高度的关注力和兴趣,充分发扬个性。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师还应加强实践教学,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来源”。
四、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应融入情感教育
美术欣赏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技巧上的提升,还应该获得情感上的独特体验,发挥情感层面的教育和指导作用。例如在鉴赏诗词《沁园春•雪》的美术作品时,除了领略作品中表现出白雪皑皑的宏大意境和祖国美好的山川风貌外,学生还应从作品中正在顽强行军的红军战士身上感受到情感上的深深震撼,感悟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情怀,起到了很好地情感教育作用。美术作品的创作内涵必然是丰富的、精华的,和学生的情感世界具有一座无形连接的桥梁。
五、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应尊重差异性
班级学生不可能都具备同样的美术欣赏水平,有的学生欣赏能力强,有的学生欣赏能力偏弱,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实行层次性教学。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养成基于牢固的美术基础知识,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美术欣赏方面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生。为此,初中美术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应首先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为了保证班级整体学习质量、平衡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让水平高、能力强的学生带领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六、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初中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重点是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形成来源于其对美术作品的充分认知,建立在牢固掌握美术知识的基础之上。初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既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的表达形式,也要引导其关注作品的核心内容,由内而外,全面地了解美术作品,不断提升美术鉴赏水平。
作者:李万海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大冈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志敏.谈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J】.教法研究,2010(08)
【2】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沈海驯.新课程名师创新教学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4
第三篇:初中美术教学问题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渐渐得到了重视,这门学科对培养学生审美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更加注重于对学生内心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学生更好地对社会进行认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和进步。本文对当下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初中美术教育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初中美术教育 问题 解决措施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曾经说过:“美术是最具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他认为,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传授学生看世界的“方式”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钱初熹教授在其作品《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中提到:“艺术教育理论要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钱初熹教授认为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两位名家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起到了主导作陈肖敏关于初中美术教学问题的探讨用,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是学生提升美术素养的关键。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问题的研究,注重于对教学方法的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初中美术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当下初中美术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对初中美术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主要以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为例,探讨了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中美术教学工作。笔者所在学校面对的初中学生,大多数为进城务工子女,美术基础较为薄弱,如何把握这些问题,提出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笔者认为,当下所在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美术课程在因材施教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变革,教学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进行美术教育,是120TEACHER当下美术教学工作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教学工作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部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能很好地抓住学生心理,未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导致美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美术教育中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美术教师由于没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提升学生能力这一问题不能很好把握,这是当下美术教学工作较为严峻的问题之一。第二,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美术教师大多数出身于艺术类师范学校,自身具有较高的美术绘画功底,但是教育理论较少,教学实践能力存在一定问题。美术教学工作不同于单纯的绘画,青年教师自身的绘画水平再高,若是无法将其有效表述出来,很难起到实际效用。这一点,在我国初中学校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同时,很多美术教师刚刚踏上美术教学工作岗位,缺乏教学经验。第三,学生自身存在一定问题。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进城务工子弟,其接触美术学习机会较少,缺乏美术功底。同时,美术这一门学科不是考试学科,学生对美术学习动力不足,很难真正投入到实际学习当中。城里的孩子大多学习过美术、舞蹈这些课程,有一定的功底。而笔者所教的学生们并没有进行过补习,底子薄,加之缺乏学习兴趣,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进城务工子弟潜意识中存在一种误区,认为美术这门学科并不重要,学好学坏对他们未来发展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会认真学习美术知识,从而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佳。在进行教学时,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美术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关于初中美术教学问题的探讨
综合以上所述,在对初中美术教学问题进行解决时,必须注重对实际问题的了解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才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工作时,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抓住和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授美术知识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发言,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善于与学生沟通,深入到学生当中,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除此之外,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式的应用,还要注重对学生内心世界的挖掘,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把握。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可能会对绘画产生兴趣,单纯的理论教育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感,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活跃课堂气氛、把握学生兴趣两点着手。进行绘画技巧传授时,也要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绘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扮演一个辅助角色,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绘画技巧,以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2.加强高素质美术教师团队建设
美术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拥有着娴熟的绘画技巧,但是教学经验匮乏,是当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应注重建立高素质美术教师团队,具体可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第一,加强对美术教师的教学培训工作,让美术教师掌握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习美术进行积极、有效引导。这一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让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传授自身的教学经验。第二,开展美术教师交流会,让教师们进行教学工作经验交流,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很好的思考,并予以改进。教师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可以更好地交流教学经验,在交流过程中,有利于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三,贯彻落实新课改美术教学工作精神,让美术教师对新课改目标下如何进行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较好的认识,在日后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自身完善,从而更好地提升美术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团队建设,是当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校在进行这一工作过程中,要注重方法的实用性和适用性。美术教师自身的问题,关系到美术教学工作的效果,若是无法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无从谈起。学校要认识到构建高素质美术教师团队这一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切实推进这一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3.注重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钱初熹教授曾说过:“学生对学习美术是否有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实际成绩。”学生对美术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在进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自己内心进行感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一颗审美的心去看待世界,陶冶学生情操。学生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感知,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在进行内心感知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同时,这种内心感知,也可以让学生以一种审美的观点看待社会,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例如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尝试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以创新思维进行美术绘画,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培养,而不是表面绘画水平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先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后,再去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积极引导,不能急于求成。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问题的探究,注重分析当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我国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要注重学生对自己内心的感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审美观,提升审美素养,以促进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作者:陈肖敏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
第四篇: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分析
【摘要】
新课改之后,我国大部分初中已经开始转变教学理念,由2000年以来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诸如体育、美术等科目也逐渐得到重视,能够进一步发展。在笔者看来,即便是过去提倡应试教育,初中美术本就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到了现今这个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时期,初中美术更应该发挥其作用,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初中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笔者旨在促进初中美术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就初中美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
初中美术 素质教育 审美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观念对我国传统教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初中教学的发展。现阶段的初中教学提倡素质教育,即不仅看重学生的平时成绩,而且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过,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学生在体育成绩和艺术鉴赏能力上明显下降,尤其是在艺术鉴赏能力上和其他国家学生有着明显的差距,这一点与初中美术教育的缺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艺术鉴赏能力在初中美术上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审美能力。很明显,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在审美能力上有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如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重新通过初中美术这一学科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每一个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美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现阶段的初中教育已经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同时加强了对美术的重视,可是过去应试教育对初中教学系统以及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其他重点学科的教师依旧占用美术课的时间,或是学生自身对初中美术存在偏见。除此之外,初中美术教学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课时数目不足,课堂内容单一。
由于进入初中,学生要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也会着重给语数外等学科安排较多的课时,这就导致很多学校每周只有一节美术课,甚至有的学校将美术课分为单周和双周,更是压榨了初中美术的课时。同时,大部分美术教师在授课时,往往是重复一个环节,比如教学生画一幅素描,就单一地重复绘画,一方面导致课堂内容单一枯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于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最表层,不能让学生领略到美术更深层次的美。
2.未能规范课堂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其相符合的课堂关系也随之出现。如果说应试教育对应的是高容量的填鸭式满堂灌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则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将课堂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师只要充当一个引导者就足够了。尤其是美术课,更加要给学生一个相对放松和舒适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依旧采取满堂灌式的教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将关注的重点从教材转移到学生身上,投其所好,从学生喜爱的美术上进行引导,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3.初中美术课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很多初中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往往偏离了审美的培养,反而只是教教学生美术理论,这种流于表面形式的教育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提供了不小的便利,同时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一些耗时久的,或者没法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欣赏的美术,都能通过多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措施
1.美术教师抓住有限的教学课时,注重充实教学内容。
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很多因素有关,同样的因素在美术的不同方面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带着学生欣赏美术的同时,还需要传递给学生一种看到美术本质的思想,让学生学会通过绘画的形式、设计等因素,去感受美术创作者所寄予的思想感情,同时感受美术创作者自己对于绘画的理解和认识。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一些名家画作入手,选择一些比较特色的画作,让学生能够很轻松地感受到美术的语言,先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敏感度,然后再逐步加深,选择一些有深度的画作,逐渐培养学生的这份感受能力,藉此来形成最初的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然而,在笔者看来,每一位画家对于美术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理解,因此,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好方法无疑是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这种切实的美术活动来增加美术体验,在绘画的过程中来形成自己对于美术的一种理解。
三、结语
美术涵盖的不仅仅是画技和艺术感染力,它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带着学生欣赏另一种多彩的文化。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足够的熏陶,多让学生观看名家画作,能够通过名家的表现力来辅助学生进行理解,体会美术文化。美术的特点是极其富于变化,可以用于表达各种感情,学生审美就是透过画作的表现力来感受作画者赋予画作的感情。我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如同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门,门内是另外一种风景,是美术所带给人的美的体验。
作者:蒋继荣 单位:张家港市后塍学校
参考文献:
[1]石恙宏.美术教育改革中的美术审美价值导向[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01).
[2]代百生.德国的美术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改革的启示[J].美术教学研究,2007(01).
第五篇: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摘要]
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意义,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沟通交流机制,适当延伸教学内容,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
初中美术 情感教育 情境教学
新课改打破了传统教学重视学生智商培养的局面,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对学生智商与情商进行双重培养。为此,针对初中美术教学,合理渗透情感教育是新课改深化的必然趋势。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丰富,使学生的观察洞悉能力更加敏锐,这对于学生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力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提升自身对情感素材灵活运用的能力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其基础是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美术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悟到美术学习的魅力所在,并使学生的审美情操以及心理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并挖掘美术情感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其综合学习水平。
二、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发挥其美术情感教学的主导作用。美术学科是一门与审美有关的学科。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美育的责任。由于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导向作用和人格魅力,并密切关注学生的美术情感教育,对教学手段进行科学的调整,充分发挥初中美术情感教育的效果。将教学内容贴近富有神秘色彩的大自然是教师取得成功的情感教育的途径之一,只有基于生活的情感教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形成和谐的师生沟通交流机制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离不开和谐的师生沟通。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沟通交流机制,把学生当做教育的主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接受审美熏陶。另外,构建和谐的师生沟通交流机制还要求教师以情感作为教育的载体,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保护,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各抒己见,实现师生之间无障碍沟通,融洽师生情感。长此以往,学生在和谐的师生沟通中,形成美好的品质,形成审美能力。
四、将美术教学进行适当的延伸
具备发现周边事物美的能力,就是一种积极生活的表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具备这种能力能够养成积极感悟周围事物的习惯,促进其学习的进步。以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课余时间开展了民间美术作品参观的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该教学活动,了解了年画、窗花以及剪纸等民间艺术,对民间艺术品的审美性与实用性功能进行有效整合,更好地感悟了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结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热情,并能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实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美术情感教育目的。
五、科学运用情境教学法
教师在进行相关美术技巧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提升美术学习热情。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需要激活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教师利用课堂情境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如音频情境、悬疑情境、视频情境或游戏情境等。这种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丰富学生的美术想象力,使学生的消极学习思想得以打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为培养素质型人才贡献力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心理特点等方面,在美术教学中不断融入情感教育,从而使素质教育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使初中美术教学的价值得以有效体现,并进一步促进初中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形成。
作者:傅国栋 单位:江苏东海安峰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陆春.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1(9).
[2]胡艳群.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36).
[3]周之云.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2014(9).
第六篇:初中美术教学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摘要:
新课程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正顺利进行着,与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相比,新教育囊括了众多新鲜的元素,无论是从教学理念上还是从教学模式上都有了全新的改善。新教育要求中学美术教学从知识、方法和情感三个层次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组织全面、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作者着重以初中美术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氛围教学互动美术是一门美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能够从专业层面感知美术所传达出来的艺术,更要从人文角度诠释美术所带来的艺术感。因此,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美术学科具有明显的艺术性和人文性。教师需要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美术学科的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更好地理解美术,提高美术综合素质。
一、在美术教学中营造互动的氛围
虽然美术是一门以审美为基础的艺术性学科,但是如果在美术课堂上仅凭教师单方面的言传身教,是无法让学生获得美术的真知的,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互动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让师生在美术课堂上尽情动起来。要想在美术教学中营造互动氛围,首先就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容易冲动,容易敏感,如果美术教师不能在这一关键的时期做好本职工作,那么很容易造成师生隔阂,出现不和谐的师生现象。为此,教师应该充分了解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继而在此基础上找到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如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一些教学之外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眼中并不是只有美术教学这一个目的,美术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聊天、玩笑、游戏,一起畅谈人生,美术教师也可以成为学生最好的朋友,可以说美术教师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彻底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从而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时不时地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互动情绪。例如在进行“我为校园添颜色”内容的教学时,教师不要一开始就让学生为校园添上五颜六色的色彩,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一些小问题,如“同学们认为我们生活的校园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你理想中校园的颜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你们可以通过哪些有效的方式来为我们的校园增添最美的色彩呢?”,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之前对教师的问题逐个思考,再完整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师生便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更好地交流,更好地互动,从而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我曾经在美术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你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吗?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我们不禁要问:学生们不是最喜欢画画吗?为什么会不喜欢上美术课呢?究其原因,便是教学已经遗漏了美术学科所传达出来的独特的魅力。学生们喜爱画画,是因为画画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颜色的冲击和形状的感知,但是美术课堂却是以应试教育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是可以理解的。在美术课堂上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是实现高效美术教学的必经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改传统教学中不利的教学因素,通过不断尝试和探索改进美术教学,和学生一起寻找快乐的源泉。例如在学习“春天的畅想”时,教师可以领着学生走出教室,与春天来一次亲密的接触,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春天的氛围中受到更多的感染,从而得到更多的启发,在春天的海洋中进行创新。再如在学习“校园艺术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手制作作品,为校园艺术节作出一份贡献,这样学生才能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最真实的快乐。
三、在美术教学中营造美术的氛围
一定的美术氛围可以为美术教学增添不一样的色彩,与小学美术教学相比,初中美术教学更注重美术审美和欣赏能力的教学,也就是说,美术教学不再是仅仅传授一些美术绘画的技巧,更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一定的美术氛围会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将校园走廊和教室布置的充满美术的氛围,如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美术大家的作品和名言,可以在板报上搜集一些与美术作品有关的信息,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美术拓展的信息,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自己正处于美术的氛围中。与此同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为学生拓展更多的美术课外知识,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事先将搜集好的美术信息录入到课件中,然后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有关视频和音乐,这种在多种感官、日积月累的刺激和感染下,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审美和欣赏的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一些与美术有关的校园实践活动,如参观美术展览、做小小画家、我是小小艺术家、美术我最大、绘画比赛等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这些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由此逐步感染学生的美术情绪,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四、总结
为了落实和巩固素质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广大中学美术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营造互动的、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美术,感受美术学科的真实气息。教师作为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者,可以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美术海洋中尽情遨游,进而使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在良好氛围的感染下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美术综合素养。
作者:陈运 单位:邳州市占城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永英.构建情趣、自主、有效的美术课堂[J].教育科研论坛,2009(07).
[2]刘源波.新课程改革为美术教学带来的几个“转变”[J].科技信息,2009(13).
[3]陈清华.新思路、新方法激活美术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7).
第七篇:初中美术教学应用和实践
摘要: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灵活熟练地运用的程度,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生主动地“学”,再加上学生积极地“做”,学生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课堂的高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做合一;授之以渔;做中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人。”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都在纷纷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和做,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了,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探究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教师科学地“做上教”,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1.教授学习方法,授之以渔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对于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掌握学习方法。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当学生对学习有着浓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时,教师再教他学习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面对任何美术知识都能够迎刃而解、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富有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现《江山如此多娇》的图片,指导学生首先从近景进行欣赏,让学生看到近处的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其次让学生欣赏中景连接南北的原野;最后让学生透过近景和中景看到远处的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通过学生一层层地进行观看和欣赏,学生就会欣赏到图片中的美丽景色,而且掌握欣赏的方法,由远及近或者是由近及远,帮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眼光进行鉴赏和分析图片中的美景。通过学生的鉴赏,学生学会了讲画面上的景物和画面融为一体,使学生掌握作者的创作性和图片构思,从而了解图片的表现技巧。
2.针对问题讲解,有的放矢
教师的教不能够面面俱到。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哪里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分析。教师要少讲、精讲,挑学生在美术欣赏上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从而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挑学生不会的进行讲解会提高课堂效率,做到有的放矢,也提高了学生探究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例如在学习《描绘我们的校园》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首先进行自主探究,并且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发现学生在鉴赏和美术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地发现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探究,学生普遍对于视点、心点、视平线、取景构图这几个概念还不是很理解,因为是刚刚接触,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学习和指导,理解起来还是有些困难。教师发现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就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分析了。教师可以细致地给学生讲解:“视点:观看者眼睛的位置。心点:画者中央视线与画面垂直的相交点,位于正常视域和视平线的中央。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为了让学生理解取景构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双手做取景框取景。构图时,一般把景物的主体部分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画面的三分之一的交互线上。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实现学生知识上的突破和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自主地“做上学”,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体
1.构建艺术思维,自主探究
“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使课堂学习呈现出了无穷的生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和主体,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思考来理解、掌握并灵活地应用美术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会在大脑中构建出自己的艺术思维,形成自己的艺术修养,从而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色彩的魅力》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探究不同的颜色会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生活中每一种颜色都象征着什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启发下去感受不同色彩的魅力,增加学生探究的目的性。教师的问题会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给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带来了动力,从而让学生参与到了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发表自己观点,合作学习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改变传统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学生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师设置的问题或者是任务中,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你一言,我一语会在彼此的沟通和交流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促进活跃课堂氛围的形成,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发表自己的观点,实现学生视野的开阔和学习兴趣的增加。例如在学习《校园小伙伴》时,本课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亲自动手来测量一下小组内不同学生的基本比例。通过学生的合作学生就像是在做游戏一样,会感觉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活跃课堂学习气氛。通过学生的实践和学习,学生会归纳总结出人体比例的一般规律,从而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究就会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可以在参与中提高自己对于美术学习的认识,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动手去“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学生动手实践,巩固知识
“教学做合一”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他倡导以“做”为中心,指出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重视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进行学习提高自己。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通过做来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在做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提高和改进。例如在学习《校园艺术节——广而告之》时,教师就可以在学习之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让学生参与到操作中,带领学生一起亲自动手为“我的梦,中国梦”演讲比赛设计一个宣传招贴画。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学生会了解招贴画的图形、色彩、文字、创意、构成要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构思和设计会更明确招贴画的内涵和本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制作中更好地进行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做中得出成果,循环开始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恰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来练习和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时给学生设计的实践活动要难易适中,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实践活动太难学生会失去探究的欲望,实践活动太简单也没有探究的必要,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难易适中的活动和实践,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在“做”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就会在做当中得出成果,产生新的行动、思想、价值,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实力,然后这个行动的成果就是下一个行动的开始,一种循环,促进学生不断地提高改进自己。学生有了实践就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和提高自己,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不断地提高自己,提升自己。
四、总结
总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学生有了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在美术课堂上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在“做中学”,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做”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作者:陈彩云 单位: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洪波.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J].保定师专学报,2010(9).
[2]李明涛.浅谈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5).
[3]周利民.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10(3).
第八篇:初中美术教学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
美术是一门富有神秘色彩且充满美感的学科。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逐渐受到很大重视,而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对于课堂教学与艺术的融合,欣赏教学都是有很大作用和意义的。根据实际情况浅析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关键词:
欣赏教学 初中美术 现状问题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一直占据很大分量的艺术,欣赏教学也是提升学生审美的重要教学手段,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美术的内在,品味其深刻之美,还能培养一种深远的鉴赏眼光。下文通过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美术教学中关于欣赏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目的过于散漫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普遍和有效果的教学方法,然而在当今的义务教育中,这种方法的应用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其中最突然的就是教学目的过于散漫。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通过欣赏让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与掌握游离在美术表面。为了让欣赏深入课堂与学生内心,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宗教画时,教师可以先对宗教画进行背景描述,然后举出九龙图这一实际例子让学生细致欣赏,从而达到感觉明显的效果。
二、不突出重点,广度不够
欣赏教学是一种相对笼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感,但也是利弊相随的。在当今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能在采用这种方式时突出重点,从而形成广度不够的现状。例如,学习毕加索的画作时,很多教师会注重欣赏本身,而不是把重点放在笔法与内涵上,或者很多教师只是就画言画,不能在欣赏的同时更加扩展地引领学生,这是目前初中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欣赏形式过于单一
除了上述两个显要问题外,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方面还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欣赏形式过于单一,不能真正利用欣赏教学的优势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美术。例如,在学习中国画时,教师通常都是把画作带到教室,在简单的描述后让学生简单欣赏,然而对于像中国画这种极富精神意义与内在含义的画而言,欣赏教学不仅仅停留于表面,例如对于《清明上河图》,美术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的同时讲述画作背后的意义,从时代的背景出发去授课,还可以让学生以作业或者演讲的方式从多个方面领会精神内涵,从而改善这种欣赏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
四、总结
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只有把欣赏教学更好地运用到美术授课中,才能真正带领学生走进艺术。
作者:唐波 单位:长春市第七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孙丽荣.欣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及解决问题[J].现代教学,2014(04).
第九篇:初中美术教学评价亮点
【摘要】
中学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并非简单的是对学生美术技能与技巧的培养,关键的是让学生具备个性化的创作能力与创作精神。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美术教学中经常被教师所忽略的评价环节,对中学生个性化培养却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积极探寻美术教学评价“亮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个性化 美术教学 评价 亮点
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呈现出了一片新的景象,新形式、新方法层出不穷,但让更多教育者所不知的是,被他们忽略的美术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占据着重要位置。素质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美术教学评价,已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好”与“差”的简单评判,而是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为综合因素进行的,具有建设性,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评价。积极探寻美术教学评价中的“亮点”,让学生个性化更加鲜明,创作更具激情,是新时期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全面探析。
一、让评价充满“赏识性”
“赏识”并不是单纯的赞赏与鼓励,它是对学生行为结果的一种认可,也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唤醒”。它既是让学生个性得以舒展的教学艺术,同样也是让学生将自身能力得到极限发展的最佳方法。赏识评价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让他们在“品尝”到学习快乐的同时,迅速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这无疑是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最好的动力与引力。如在“端午节”一课中,让学生们自制与端午节相关的作品时,某位同学用不同颜色的废旧衣服接链做的“套娃粽子”非常有创意,得到大家共同的好评,那么这件作品到底好在哪里?老师并没有急于进行评价,而是“邀请”其他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甲说:这个“粽子”颜色很丰富,很漂亮,让我们见识了五彩斑澜的粽子。教师提示:那么仅仅是颜色漂亮吗?这时学生乙说:用废旧衣服的拉链当做材料,既有创意,又环保!教师给予赞同:该同学想到了“环保”,非常好!还有其他的看法吗?同学丙继续评价:把中国传统的粽子与俄罗斯传统的套娃结合在一起,中西合璧,体现了世界文化大同!这时教师已经开始非常惊讶了,惊讶学生们的视野竟然如此开阔,思维亦如此敏锐。而这部部作品的创作者,听到这么多中肯且真诚的赞赏之后,其快乐、满足之心溢于言表。教师不要把中学生当成小孩子来看,他们中很多人具有着比成人还要敏锐和成熟的情感,对于赏识是真心还是敷衍,他们一目了然。所以,无论是来自于教师的赏识还是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时,务必要将“真诚”摆在首位。
二、让评价带有“建设性”
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那些毫无建树的评价教师应果断摒弃,及时、合理的给学生以“建设性”评价,让评价真正发挥“导向”作用,成为实现学生良性发展的指路明灯。如在让学生认识了“老房子的美”之后,进行构思创意时,某学生提出想做一个象艾菲尔铁塔式的房子,教师可以温和的提出自己的建议:“你的想法很不错,大胆且具有创意,但是今天我们主要是想感受一下传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房子,我们将创作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上好吗?”当然,教师的评价“亮点”还应体现在学生产生问题的时候,如“你的作品很有想法,但是不是在衔接上稍微差了些?看起来这个房子好象不太稳固。”,或者是“这个房子的造型真是形象生动,如果构图能够再大些就完美了!”这种委婉的但同时具有引领作用的评价,一方面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他们得到的并不是强硬的否定或者批评,而是有价值的引导;另一方面这种具有建设性的评价,恰恰为学生接下来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三、让评价体现“三维性”
评价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综合不同个性、不同基础的学生实际来进行。如在让学生们设计“有趣的文化衫”时,可以提供“设计”和“绘制”两个作业内容让学生选择完成。要与课本的教学目标相契合,在完成要求中建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我创作相结合的形式,以期为接下来的客观评价做好准备。评价时则可以采取作品展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等方法,让学生们在不同的意见与建议中实现交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在反思中成长。这种作业设计形式,既有个人独立完成的内容,同样还有小组合作的共同设计,充分体现了评价的“三维性”——设计一件作品(文化衫)是基础目标;设计一件充满新颖创意的作品是提高目标;设计一件有趣活泼的作品则是体验目标。而教师进行评价时,可以将学生们的设计“草稿”用投影仪进行课堂展示,然后采取分组评价的方法展示各自作品。有的学生直接穿上了“作品”进行展示,体现了美术的实用性与审美性;还有的学生在设计元素中添加了中国传统的诗词、书画等,让趣味性和创意性更浓厚。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感到美术的有趣,学习的乐趣,精彩的评价随之而来,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重要的改进意见,成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勇敢创新的源头活水。
四、总结
个性,是所有艺术创作的灵魂,美术亦不例外。罗丹曾说过:笨拙的艺术家永远载别人的眼镜。新课标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并不是想要培养出“笨拙的艺术家”,或者培养出只能够跟着艺术家跑的追随者,而是通过倡导个性,激发出学生的灵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艺术创作者。
作者:郭秀芬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明德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杰.如何建立初中美术教学的评价标准[J].课程教育研究,2015,0(13):207-208.
[2]胡菊妹.“四步五察法”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优化评价的小试验[J].新课程:教研版,2014,0(12):210-211.
[3]黄赛丹.浅谈初中美术课业多元化评价的实施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5,0(1):218-218.
第十篇:初中美术教学需渗透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众多教育分类中的一种,既不同于常规的智能教育,也不同于大众化的体能教育。情感教育也是一种将态度、情感作为教学中心的教育理念,美术教育可以与之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作为升华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陶冶学生情操。
一、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现在的初中美术教育摒弃了传统单一教学目标的形式,增加了美术理解和美术情感等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美术认知和感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美术成绩。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有所转变,教学越来越看重学生美术情感的激发和挖掘。教师通过将现实中生活化的客观形象进行艺术化表达,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进行美术学习和探索。在具体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氛围变得和谐美好,教师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或诉求,学生更加亲近教师,乐意与之探讨任何美术相关话题,这种现象的产生为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情感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
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针对美术课堂实践,教师在进行美术教材具体内容选择时,应该遵循四个原则,即具有价值性、具有教育意义性、具有延伸性、具有情感通性。同时,为了迎合学生喜好,还应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进行教材编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挖掘,从而促进美术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具体实行。由江苏省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的美术教材就非常优秀,其选编的内容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内容的选择有利于缩短学生与美术间的距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美术情感。以“身边的物品”一章为教学案例,学生在学习该章内容之前,就可以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研究,绘画技能高超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物品速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充分训练学生的绘画技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心爱的桌、椅等物品进行语言描述和绘画体现。根据心理学研究,学生对自己心爱的东西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记忆力和情感寄托。通过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的观察和绘画,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情感迸发,将情感与美术进行充分结合,从而达到美术与情感的同步有效教学。
2.加强情感在课堂实践的渗透
从艺术层面上讲,美术就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手法,不仅可以完整表达出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还能直观呈现出人们现实的生活经历。这种利用客观形象进行的情感、经历、诉求表达形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是至关重要的。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有着其他阶段学生无法比拟的敏感和细腻,这种情感特点能够让学生轻易捕捉到美术作品中极其细微的情感表达。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多元化美术教学,让学生在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元素的刺激下,更加自由、放松地进行美术理解。例如,在学习《中国山水画》一节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在网络上搜索我国山水画家的相关经典作品,下载之后作为播放素材,在课堂上对这些画作进行简单赏析,以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美术修养和美术情感。这些画作虽然对初中生而言,理解起来会有很大难度,但这并不影响作品对学生美术情感的吸引和激发。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学生的美术情感和美术个性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3.美术结合情景进行情感教学
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师还可以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将美术与情景进行结合,通过情景设置、气氛渲染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情感丰富,从而达到美术教学和情感教学同步进行的目的。如电影情节中渲染的一样,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下,搭配固定的场景,再辅以意境相似、需求相同的音乐作为背景,将故事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充分表达。美术教学亦如此,将美术和情景进行有机结合,一定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学习苏教版“走进古人的生活”一章时,教师可以播放故宫、颐和园等古代建筑的纪录片供学生欣赏,播放纪录片时,也可以适当配上意境相近的古风歌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融入古代,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人的惬意生活以及精致的生活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直接组织学生到北京故宫、浙江横店等极具古代特色的地方进行切身体会。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的美术情感油然而生。这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加强,还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极有好处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将美术教育和情感教育进行充分融合,使二者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作者:罗蔚姜 单位:江西宁都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