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学浅议(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注重在教育中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目前被广泛地实践于全国的中小学课堂当中。美术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性格。既然美术对于学生的意义如此重大,那么怎样教好美术这门课程,就成了广大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人们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主要深入探究美术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笔者总结出来的策略大致有以下几点:美术情境的创造、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以及营造美术创造的氛围。
一、美术情境的创设
良好的艺术情境是美术创造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美术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创设美术情境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保证学生在受到周围事物、环境、气氛的影响时,马上就能产生出丰富的感情,这对于学生的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创造出美术情境,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确定教学计划,善于应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打开学生的思维。如利用讲故事、猜谜语、表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讲授“我喜欢的鸟”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歌曲、视频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倾听视频或者歌曲中的鸟鸣声,将学生“带”出课堂,带进大自然,和可爱的小鸟一起互动、一起玩耍。通过这种音乐创造的方式可以引领学生认识鸟类、认识自然,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每个小学生都拥有的特征。教师应该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而不应该去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持续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如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好奇心。例如,在教授“美丽的拉花”这一节课时,当学生在完全掌握好拉花的技巧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新奇的、有意思的拉花作品,如一些小动物、饰品等,用这些道具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去根据自己的意愿制作喜欢的拉花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比,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鼓励学生质疑
鼓励质疑,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好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灌输知识,更多的应是鼓励学生去质疑、去提问,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知识,这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可爱的动物”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动物画下来,再向学生提问:“如何做才能让纸上的小动物更加生动、更加逼真。”提出问题后,学生的回答可能会五花八门,学生也会绞尽脑汁地来解决问题,学生之间还会互相探讨。这样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还能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四、营造美术创造的氛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创造,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创造,是否懂得创造。在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创作。例如,在教学“花的世界”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创作好的花展示出来,再让学生思考这些花除了可以让人们欣赏之外还可以干什么,学生可能会想象出很多的用途,如美化教室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作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五、总结
总之,学生在美术的创作中可以找到很多生活的乐趣,也可以在美术创造中启发自身的创造思维。每个人的作品都会体现出不同的韵味,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陆琴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邓玉云.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
[2]张秀跃.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20).
[3]黄英英.引生活之水灌美术之园———谈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的链接[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09).
[4]江丽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J].成功(教育),201(03).
[5]周建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6]庄丽娜.浅谈评价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1(07).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
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养成、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及美术学习信心的提升。文章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当今多元化的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创新 能力 方法
研究巧妙的美术教学方法设计是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条件和必要内容,也是促进教育者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指导和锻炼其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创新符合实际课堂需要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让美术课堂更加活跃,更好地达到全面锻炼和提升小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将美术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良好结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应成为提升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
一、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的时候可以提问,然后让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很全面的思维转换、分析、推测、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这些活动进行整合,创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答案,这就是求异思维。这样可以让学生突破书本的局限,参与知识的分析,形成不同见解和答案,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动物园”绘画任务时,可以一个故事展开任务,让学生自己想象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情感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打下基础。美术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临摹的画作中,通过想象创作出的画不仅更富有创造力,而且具有独一无二的美。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掌握情感推动,鼓励学生想象,而且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深藏的美。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是关键,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从而使其作品更具创造性。
三、仿生、仿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在进行美术课程设置时,教师不能禁锢思想,不要将课堂局限于室内,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通过自己对事物的观察作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生活是学生学习知识不可或缺的认知导师。小学时期,学生刚刚对一些事物产生懵懂心理,对新鲜事物极其好奇。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带到生活中,使学生在联系实际生活的同时学到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的视觉疲劳,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性,一味的课本教学很难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快乐。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活跃、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美术学习离不开观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进行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真情实景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产生一定的美术情感,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美术来源于自然和生活,为培养创造力集聚更多更好的素材。
四、保护好学生独有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要想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就要保护好他们的个性。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创造有利于自由想象的环境和氛围,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审视,用自己的方式将情感融入作品。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绘画成果给予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完成的任务具有满足感和自信。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分层管理和引导。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审美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鼓励,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因此,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是为其日后的创作积累创造能力的过程。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整体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方法,真正将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达到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个性化潜能的最终目的,才会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并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的美术创新能力。小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他们独特的个性中深藏着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培养他们对美术课的持久兴趣,提升其想象力,激发其创造力,让创造的种子在美术课堂上慢慢萌芽、生长、开花。
作者:周月红 单位:江苏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小桃.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小学),2014(12).
[2]王芮朦.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才之路,2014(12).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四结合法运用
【摘要】
文章通过以“讲”为主渠道的教学,“看”的赏识性教学,“谈”的双辅性教学,“练”的技能性教学四结合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关键词】
四结合法 小学 美术教学
美术教育是一项服务社会、美化生活、塑造人类心灵的教育工程体系,是人才教育模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儿童绘画教育的成败,是关系到美术教育完美与否的基础和关键。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如何结合当前素质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艺术创造能力,成功地对儿童实施绘画教育呢?通过多年摸索,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实施“讲”“看”“谈”“练”四结合的创新尝试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四结合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各种参与能力,给学生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以“讲”为渠道的尝试教学
对于一般的美术理论概念、常识,教师要通过详细、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欣赏,帮助他们进行分析,使之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两点:①“讲”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②应灵活掌握“讲”的时间和内容的繁简。此外,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还要注意针对性,应善于抓住学生对欣赏内容的真实想法,以便对其进行重点剖析、概括。要想使“讲”取得明显效果,教师就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在美术课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通常情况下,美术教学分为欣赏课和绘画课两种。在欣赏课中,教师要讲清作品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教给学生欣赏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接受教育、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而在绘画课中,教师则应注意绘画语言的使用,只有用专业语言来传授知识,才能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绘画技能,实现绘画能力的提升。
二、以“看”为主进行欣赏性教学
“看”是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是对“眼”的锻炼,它是儿童绘画的创作源泉。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总也离不开感情的共鸣,在美术课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美的情感,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而欣赏好的绘画作品,恰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丰富其自身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看”符合视觉艺术的特点,它有利于从视觉感知升华到本质的认识,且通过直观地“看”,既可以发展形象思维,也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一件美术作品,教师一般可以指导学生从这四个方面去“看”,去欣赏:
1.对于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如《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画的是耶稣和门徒共进晚餐,当耶酥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这句话时,众门徒显现出表情不一的惊异神态。
2.对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在欣赏艺术品时,应着重对画面的构图、色彩、透视、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欣赏,其中主要是绘画技巧。如徐悲鸿大师创作的《八骏图》,采用国画水墨技法,通过线条的干湿、粗细、浓淡、疾徐,将骏马奔腾的气势鲜活地表现出来。在欣赏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就色彩搭配、线条粗细等方面进行赏析,并在绘画中学会运用。
3.对作品相关内容的讲授在欣赏作品时,教师还可就艺术家的生平、传说、爱好、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比如,在欣赏齐白石的画时,就可以讲齐老在30岁才开始学画。他为了画好画,就在家里养了很多花鸟鱼虫,经常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对照动物写生,最终有了很高的绘画造诣。由此,在学生心中形成榜样作用,使他们深入到绘画学习中,从而提升自身的绘画技能。
4.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如雕塑《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途中,一个红军小鬼被悠扬的笛声所吸引,而依偎在老红军身旁的画面。但它表现的绝不仅仅就是这些,其实作品更加歌颂的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的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出了红军战士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与憧憬。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地“看”,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激发他们对艺术的追求与探索精神。在欣赏佳作时,能够让学生凭直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此时,教师再鼓励学生把想法大胆地说出来,就可以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由此,通过留心看,用心想,大胆说,环环紧扣,一气呵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而且对于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其对绘画的兴趣和对艺术美、生活美、自然美的热爱,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以“谈”为主的双辅性尝试教学
在一节美术课中,师生之间要经常用语言沟通各自对美的心灵感受,在感受交流中,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其认识能力。在欣赏课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又要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帮助其用艺术语言把欣赏后的感受表达出来。然后,教师再用总结性、概括性的语言对学生的感受进行相应评价,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创作画教学时,教师则可根据创作主题,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支持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探讨,解答问题,进入绘画情境,深化绘画主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比如,在就“可爱的家乡”这一主题进行创作时,就可通过“家乡什么地方可爱?”等问题展开师生互谈、讨论,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进入描绘的具体情景中。这样,学生的作品自然就能做到画之有物、画之有情、画之有理。
四、以“练”为主的技能性尝试教学
美术课大部分都是技能性的内容,学生要依靠练习才能掌握技能课中的理论性讲述。因此,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结合技能训练的实际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练的机会。通过在美术课堂中的练来开发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之在身体力行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作为基地,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从兴趣入手,遵循讲练结合,精讲善练,以练为主的教学原则,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到知识。在绘画课(临摹、素描、色彩写生、透视及记忆画、创作画等)中,就应遵循讲练结合、精讲善练、以炼为主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如何表现物体的艺术美感,增强学生学习绘画的自觉性和自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自己熟悉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讲得精、透、快,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时间,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添画”“临摹”等,以中国画的线来临摹西洋画,或改变所临摹画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就可画出更多富有情趣的作品来,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培养了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训练指导,要把正确的技法传授给学生,无论是写生课还是临摹课,都要让学生掌握整体的绘画方法,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绘画公式。
五、总结
总之,四结合法教学就是以创新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情境与氛围,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王兆云 单位: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增盛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大数据思维提升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探析
摘要:
“大数据”这个闪电般的出现到当下的生活,它似乎偶然的热词,但又是必然应该出现的一种新的生活和思维的方式,传统的事物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样当下的教育也遭遇同样的问题,是积极拥抱还是拒之门外?本文将做一个探究,关于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大数据之间的关联的研究。以下将重点讨论何为大数据思维及它对生活的影响、如何运用在我们的美术课堂、具体如何等几方面,来深入探讨大数据思维对美术课堂的有效性会有哪些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
大数据 美术 教学 有效性 运用 思维
一、大数据时代
相信大多数人对大数据这个词已经不再陌生,但是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多大,大众人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①例如,例子包括网络日志,RFID,传感器网络,社会网络,社会数据,互联网文本和文件,互联网搜索索引,呼叫详细记录,天文学,大气科学,基因组学和大规模的电子商务。②比如说,某人在淘宝网上买了化妆品,销售化妆品的商家买到这个消费记录对应的顾客IP地址后,留意其后续消费行为。一旦商家发现该用户浏览与自己有广告关系的网站时,马上就会弹出一个卖化妆品的广告,这样就很容易达成交易,最终结果是顾客、商家、网站、阿里集团都各有所得。③以上列举一些大数据的应用例子,从中可以看出大数据是资源,利用大数据所积累的信息找出网民的情绪与宏观经济的关联,利用顾客的购物行为分析顾客类型,利用企业交易行为建立诚信记录,利用历史统计的规律来预测未来。大数据是方法论,基于数据密集型科学可用类比来简化求解。总之,大数据思维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
二、影响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
影响中小学美术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等。其中教师方面的原因有:美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能力、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文化知识、美术教师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魅力、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学生方面的原因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现有学业水平、这三个因素的影响。教学内容方面的原因有:教学内容的量与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等两个方面的原因。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因素:教学环境的影响、美术教学资源两个方面的因素。
三、大数据思维如何提升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本文将重点讨论学生方面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的支配,也与学习兴趣等紧密相连。学生往往对觉得有兴趣、符合自身需要的学科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相反,则学习兴趣低下,不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在美术课堂上,因而造成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在本文前部分已经很明确的对大数据有诠释,它也正在被各行各业所广泛应用。那对于中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性的提升该如何应用,由以下几部分来具体探讨。
1)从学生方面着手。
第一步就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现有学业水平这三个因素,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再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人员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分类后得出结论。例如在大数据的统计下,学业水平一样的学生而又具有相似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动机的学生会被分为一类,然后再对这一类相似学生进行更详细的分析,包括(兴趣、习惯、偏好、选修课程、特长、性格等)进行细化的研究分类。这是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料处理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对下一步的正确实施至关重要。对学生进行数据分类的好处是能够为教育局和相关教育机构,提供有力参考可以根据数据分析人员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班教学或者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上课方式,避免教师所讲的学生并不关心,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从教师方面入手。
同样,数据分析美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能力、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文化知识、美术教师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魅力、这四个方面要重点收集统计资料。当然这个环节如果由单一的资料获取方式会有难度,所以要采取全面、侧面、正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收集教师四个方面的数据信息。再进行第二次数据分析出(哪些教师的实际教学表达能力超群,而哪些教师专业素养高明、还有哪些教师教育观念有待与时俱进)等信息。教育规划者可以根据数据分析人员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教师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这样就避免教师工作分配的不合理,从而导致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现象发生。
3)从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的量与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这两个方面的数据收集最关键的提供者应该是学生,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也不一样。所以有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法,而教师作为辅助的角色存在教学中。这样的数据收集数量大,面积广,但是收集渠道单一。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并不会产生过大的难度,教学管理者可以根据数据分析人员提供的分析结果进行调整,⑥为教育管理层选择教材、试点新的教育手段提供参考,也能明显呈现出教育末梢教学内容的偏差,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高效性。
四、总结
毫无疑问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思维是可以被广泛应与美术教学课堂的,教育从事者在教育过程中保持数据分析思维,当面对很多不同的学生时不再采用统一教学、管理、培养方式,而是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所想、所需、所缺。真正做到教给学生自身所需要的并且感兴趣的内容,自然学生会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大数据时代对世界各行各业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样对美术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机遇,如果正确的加以利用大数据思维能为中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王先旭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邬贺铨,大数据思维[J].科学与社会,2014.03.25
[2]摘录百度百科大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黄欣荣,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Vol.28No.52014
[4]转引自王王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4
[5]张丽霞,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6]王小鹏,大数据技术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J].Business&Operation,2014.02.05
[7]保罗.邓肯,大数据时代下的美术教育[A].华东师范大学,唐俊侃译
[8]钱初熹,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创新发展[A].华东师范大学,2015
第五篇:微课对小学美术教学影响探讨
摘要:
微博、微信等软件的大量应用,开启了微课时代。微课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已经崭露头角,具有突出主题、明确指引的作用,其以一种简洁的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让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有效。
关键词:
小学美术 微课 互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多媒体技术被应用于课堂教学,各种微课开始流行。现在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等被人们大量使用,不仅仅是在生活中,教学中也频繁出现“微”这一概念。微课是以视频动画为主要载体而传授教学内容的课程模式,它与多媒体技术互相依存,教师主要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其对小学美术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微课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特点
微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新版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知识多以碎片化的形式出现,但是引入微课之后,教师能够将之前点状、线状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明确指向性、针对性较强的面状知识网络。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补充,由于它具有直接性、指向性的特点,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样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能够浓缩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加入大量针对小学生美术学习的范例以吸引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从而获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另外,微课不再拘泥于陈旧的授课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详细地讲解知识,这样知识重点得到了强化,也就节省了课外训练的时间。通过网络手段,教师能够在微课上引入丰富的、不同类型的教学元素,其资源形式多种多样,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课堂之外的相关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获得相关教学活动的反馈。现在很多软件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促进教学信息反馈,或者开展评教活动。学生能与教师讨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在课外时间还能够继续学习。
二、微课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影响
以往的美术课堂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提供模板,在黑板上绘画,学生观看示范,之后由教师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因为学生没有实践的经验,课堂教学相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果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创设课堂情境,通过导入谈话、猜谜等方式进行教学。微课一般只需要10~15分钟,因为借用了信息技术,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会在学习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特别注意,这样就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能营造一个相对活泼的学习氛围。微课能够节省教学时间,教师能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微课课堂有很多种软件可供选择的。如,教师独立录制微课的方式有DV+白板、手机+白纸、录屏软件+PPT、手写板+录屏软件+PPT等。教师还可以使用录屏软件CamtasiaStudio录制PPT课件,软件中的“画中画”功能能在屏幕上同时显示演示者和PPT,非常实用,录制的视频画面清晰,音效和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微课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教学是一种集整合性、完整性、浓缩性、多样性、趣味性等优点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方式。之前的小学美术教育都是一课一主题的形式,教师必须准备很多教学案例进行讲解,现在的微课可以改善这一情况。在微课教学中,教师通过视频演示能够压缩课件,这样教学的针对性更强,更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课堂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另外,微课教学还能够解决教学内容枯燥无趣的问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学生的练习时间增多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到的东西进行实践,再次体会教学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向教师请教,得到教师的指点,这样每次学习结束时,学生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最后,微课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其是相对开放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微课将自己平时没有充分掌握的内容进行整合,从而不断巩固学到的知识。
四、结语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是分不开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寓教于乐。微课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良好补充,通过视频的手段将课堂知识进行汇总,通过一种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小学生美术教学。这说明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韩朝晖 单位:江苏阜宁县阜宁师范附属小学
第六篇: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实施探究性教学
摘要:
艺术贵在创新,创新需要个性。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普遍技法单一,形式雷同,缺少个性,这是以往教学方式产生的典型后果。这种现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为尽快缩短差距,必须进行探究性教学,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主张及早把儿童置于学校教育的影响下,以利于智力开发和早出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实施以探究性教学为中心的美术创作教学的探索和试验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切合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具有研究价值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探究性学习 实施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说:“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探究性学习可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知识、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同时,试验的对象为在校学生,人数相对稳定,按计划上课,使用统一教材,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因此,试验探索具有可操作性。
一、教师授课新理念、新技巧的实施
笔者认为,在小学高年级教学活动中,探究性教学尤其重要。美术是一门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课程。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而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就会成为工匠而不是思维活跃的设计师。同时,学生对教师也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形成一种只会等知识而不是主动获取知识的状态,不会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学习活动中实施探究性教学非常重要。小学高年级学生能以美术的标准正确评价绘画作品,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对自己的作画水平有一定的认识和估量,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期望,在实际绘画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绘画,但是画出来的作品总是低于他们的“眼光”。在这种情况下,探究性教学就能较好地帮助他们理解眼和手之间的关系,能够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技艺、增加自信。由于美术课有绘画、剪纸、工艺、欣赏等不同的课型,针对这些不同的课型笔者设计了多种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指导学生学习,具体操作如下:
1.学生在故事中学习欣赏课
小学生有着好动的天性,对枯燥的欣赏课兴趣不大,要想既使他们上好欣赏课,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又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天性,笔者便针对美术课本中的欣赏图片,设计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学生在有趣的故事里,感受美术作品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故事里,感受美术作品所反映的艺术风格。如,在上欣赏课《儿童工艺制作》时,笔者把几幅作品糅合起来,对学生讲了一个“去朋友家做客”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中和笔者一起欣赏课本中的作品,不仅兴趣浓厚,而且将故事和自己家的实际陈列联系起来,使欣赏课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一来,欣赏课不再枯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学生在浓厚的情境中学习绘画
美术课中最多的教学内容就是绘画。笔者设计了以下步骤对学生进行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类型的绘画课。第一步,创没情境;第二步,进行分析;第三步,从事操作。如,笔者在讲授《拟人化的卡通》一课时,先让学生进行面部表情表演,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然后,笔者展示面部表情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析,找到卡通面部表情设计的要点。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创作卡通面部表情。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全身心参与,思维敏捷,积极主动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工艺课
工艺课比绘画课要难一些,有很多技巧的东西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因此,笔者在工艺课中一般按照制作示范一提出问题一引导观察一学生操作的步骤实施探究性教学。如,在上《有趣的造型》一课时,笔者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用鸡蛋壳制作工艺品,其间的奥妙都在我的制作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说完,笔者就开始制作蛋壳工艺品,边制作边提示学生观察。学生在笔者的提示下开始观察,这个时候笔者再提出一些问题,如“如何利用蛋壳设计”“你们看看老师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蛋壳工艺制作的方法是什么?”“我使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学生在笔者的提示下有目的地观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学生在观察和研究、解决笔者提出的问题的同时,也学会了蛋壳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二、学生参与学习成果的评价
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评价别人的作业,同时倾听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到学生之间对作业、作品甚至对美术知识的感悟进行互评。学生在探究式评价中既巩固了美术基础知识,又锻炼了总结他人、自我总结、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试验效益及评价方法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和研究原则,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试验效益。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的内容,笔者预计产生以下效益:其一,学生创作个性强烈,表现欲望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评价方法:倾听学生的美术感触,了解学生的学习心得,观看学生作品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段和通过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其二,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思维敏捷,行为合理,心理健康,人格健全。评价方法: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在试验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笔者相信,通过以探究性教学为主导的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探索与试验,学生一定会形成独特而丰富的个性特征,理智而多样的学习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在美术教学园地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作者:许红燕 单位:江苏昆山市柏庐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钟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1).
[2]张爱年.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激发.美术教育研究,2012(5).
第七篇:小学美术教学合作学习运用与探究
摘要
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并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关键词小学美术合作学习运用探究二十一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优化,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同样发挥着它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大有裨益。
一、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满足教学内容的需要
小学美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一门比较有趣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画出很多美好的东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作学习是近几年才得到普遍应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它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平台,使其在小组学习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至关重要,因为不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适合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而且每种教学方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在教学《非洲雕刻艺术》这一课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欣赏类的,对学生的绘画要求并不高,只是作为一种增长学生见识的课程,此时没必要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非洲雕刻的重要性,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而像学习《雕萝卜》这一课程时,由于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掌握雕刻萝卜的方法,因而需要对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六个学生为一组,自由讨论。当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相互交流,最后由一个人来总结集体的讨论结果。对于这种情况,开展合作学习就非常有必要,雕萝卜工艺比较简单,对于小学生而言刚好在他们接受的范围之内。可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二、明确教师是合作学习中的主导力量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各方面知识非常有限,教师就是他们的指路明灯,给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虽然可在小组内自由讨论,但是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首先,教师需要做到合理分组。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个人的性格也是各有差异的,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组,最大化地保障分组的公平性。其次,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虽然不能一直参与某一个小组的讨论,但是要做到每个小组都要有教师的指导,这一点十分关键。教师可通过四处走动,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例如,在教学绘画人物的时候,教师可用《皮影戏》为例。《皮影戏》历史悠久,被人们广为流传,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教学题材。以《皮影戏》里面的内容作为教学题材,由于里面讲解的内容比较有趣,可以较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皮影戏》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对皮影戏有个基本了解,增加他们的见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皮影中的人物造型特征和美感,这点对于美术教学而言至关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不断展开课程的教学。而在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画一幅皮影人物画,然后将这些人物画编成一个小故事,这是对每个小组的基本要求。可能很多小组对于这个任务不能完成,这时教师就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如先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在此时间段内教师需要在班级内四处走动,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对于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通过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使得每个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才会不断得到提升。
三、重视学生合作成果的展示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时,在讨论一段时间之后,会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学生一起努力探讨的成果,他们自然很看重成果的有用性。教师对每组的合作成果给予适当的肯定,不仅可以让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促进今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因此,合理展示学生的讨论成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你喜欢哪个手提袋》这一课时,可以专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手提袋在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对它自然不陌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手提袋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想象思维,学生可以用剪刀、胶带和各种彩纸原料制作手提袋,然后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对手提袋进行装饰,这种装饰的过程是展示学生独创性的重要过程。手提袋的制作和装饰都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小组可以做出多个不同类型的手提袋,最后把所有的手提袋都放到班上展示,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手提袋(不能选自己的)。手提袋制作和装饰的过程不仅仅只是一个玩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绘画技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并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从这几方面加以控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而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水平。
作者:万桂君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
第八篇:电子互动白板辅助小学美术教学探究
【摘要】
小学美术活动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文化的继承和交流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教学中美术的作用十分重要,美术教师要努力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学会变通,引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小学美术 电子白板 辅助教学
美术是我国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从课程属性来看,应归类于艺术类课程。小学美术课程的作业及成绩测定多是以美术作品的形式进行呈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美术课堂应注重学生独特思维感受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平面及立体造型的理解。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变化,教学课堂也不仅仅是小黑板和三尺讲台了。新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教师行之有效地进行教学。其中,电子白板的出现使得美术教学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小学美术示范教学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多是教师进行示范,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来绘画。在传统黑板授课中,教师用彩色粉笔画画,学生则在画本上用彩色笔画图。事实上,粉笔只有几种色彩,教师绘画的水平也就局限在这几根粉笔上了,加上纸张篇幅有限,限制了绘画的水平。这些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美术这种学科的需求。有了新媒体教学,教师通过PPT把电子课件展示出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也不拘于纸张的限制而能够更清楚地看清图片。当然,一些绘画过程还是要通过传统教学方式,因为绘制的过程不能在多媒体上展现出来。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设备的出现便捷了小学美术教学。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完成后的作品,也可以展示声音、动画和图像,通过传统的粉笔和黑板把绘制的过程展示出来。小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相对缺乏的,对三维图像不能够清楚理解,此时便需要新型的教学媒介进行教学。例如,第七册“贺卡”那节课,便可以采用电子白板展示复杂的抽动式、异型式贺卡的内部构造,以往,这样的示范几乎不能解释得很清楚。有了新的电子白板,学生便可从各个角度清楚地看到贺卡,了解贺卡的构造。
二、小学美术电子白板的应用
1.关注师生教学互动
在教学示范上,电子白板的表现无疑是很优秀的。电子白板与学生互动的工作也是毫不逊色。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个人在三尺讲台上示范绘画过程,自始至终一个人把课程“表演“完毕,颠倒了课堂主体,学生变成了观众,只是机械地将教师绘画的过程复制下来,不能更好地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有了多媒体教学后,虽然展示方式多样化了,可是教师不能自由移动,既要操作电脑,又要讲课,还要在黑板上作画,与学生的交流少之又少。但是,电子白板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但具备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而且让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提供了一个师生自由交流的平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白板上绘画,还可以直接使用“橡皮擦”修改作品。例如,有一节“飞机”的课,笔者随机挑选了几个学生,希望他们把自己对飞机的想象绘制出来。学生有的画科技,有的画直升机,更有甚者画战斗机和航天器。通过电子白板,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增多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提高了。
2.便捷获取学习资源
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往往只是通过书本来实现,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有两个缺点:其一是信息量很小,只能通过口头交流,有限的时间束缚了交流的内容;其二是查阅起来相当困难。电子白板由计算机支持,通过这种新型的协作学习,学习者可以非常简单地查阅到要学习的内容。网络资源也有其缺点,资源混仑复杂,不方便读者筛选,真正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掩埋在了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平台学习资源门户的建立为学习者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内容,通过门户,学习者可以方便获取信息量丰富、结构合理、表现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
3.教学重塑示范过程
在小学美术绘画课中,依照其不同的目的性,示范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其中以技法与步骤、过程性示范较多。这样的教学示范是教师边讲边示范,通常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中途停顿则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传统形式非常不具备趣味性,造成了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到教师身上。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让教师示范的作用得到提升。例如,讲“你见过哪些飞机”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白板的电磁笔来示范绘画飞机,要求学生观察并记住教师的绘画过程。学生很大程度都会被设备吸引,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绘画细节,由此教师的讲解就从单方面教授转变成了学生的主动发现。回放功能可以在演示示范的过程中去掉教师身影的遮挡,学生能看到的只有神奇的笔在运转,宛如动画片一样再现教师的示范过程;还可以调节速度,让学生非常方便快捷地欣赏绘制的过程;使每一个步骤生动起来。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疑虑得到了化解,巩固了学过的知识。电子互动白板的回放功能辅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巧妙地化解了绘画步骤与技法难点,可以说回放功能绝对是教学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媒体与学科的整合慢慢变为现实,教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是如何更好地应用不断更新的媒体平台为教学服务,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运用最新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绘画教学示范的尝试,成为美术课堂示范的进步。
4.评价注重学习过程
相比传统的合作学习,新型的电子教学方式不再把结果摆在第一位,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评价体系更能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评价方式的转变,学生逐步完成了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电子白板的运用,有效促进了白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互动,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与欲望,更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在美术课堂上,电子白板教学方式能够长时间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通过新型教学方式,学生上课容易走神的情况得到了改观,提高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例如,在“会响的玩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引领学生欣赏色彩美、形式美的玩具,具体详细地介绍各种材料的玩具,有泥塑的、卡纸的、塑料的,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体,大胆尝试自己在美术创造上的想象,同时发展了学生个性,开发了创造潜力。当然,电子白板是十分方便快捷的,通过它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的实现课堂的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
三、总结
当今,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正在不断研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如何让学生把美术课学好,怎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艺术的欣赏能力。除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还需要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通过这种外在的帮助,例如白板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电子白板一定能够大放异彩,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水平的发展。
作者:吴健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实验小学
第九篇: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在当代美术教育中,新课改强调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绘本常常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可以将其融入课堂教学,通过看画、读画、作画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关键词:儿童绘本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美术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将儿童绘本融入教学,通过绘本中多样化的色彩、丰富的形象和故事情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将绘本导入美术教学
儿童绘本一般通过视觉形象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满足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能够将儿童绘本生动地展现出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在进行《色彩心情》教学时,教师可导入儿童绘本《小蓝与小黄》。该绘本使用了抽象的表达形式,仅仅通过两个色块象征性地表现两个孩子,描述一个充满爱的故事。这个故事在色彩的表达上并不明显,但是学生往往都能轻松理解故事的内容,也能对各种色彩进行解读。随后,教师再讲解色彩的理论,学生此时基本上都了解了如何通过色彩表达情绪。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融入儿童绘本的美术教学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此外,不同的儿童绘本有不同的风格,教师要根据美术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如,立体式的儿童绘本可以被导入手工课教学,艺术家的绘本可以用于欣赏课教学,等等。
二、理解儿童绘本所表达的意义和感情
在通过儿童绘本进行美术教学时,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欣赏图片,并没有注重对图片的解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其仅仅通过观察难以理解图片所表达的意义。教师应当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对图片所表达的含义进行解读,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欣赏,逐渐适应听觉和视觉相互转换的模式。如,在使用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没有文字注释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教师所解读的故事情节,在脑海中模拟画面效果。虽然绘本的画面是静态的,但是学生的想象过程是动态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养成将文字转变为画面的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续写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不再将教学限制在某一幅图画上,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如,绘本《萝卜的故事》描述了小动物互相传递萝卜从而度过寒冬的故事。故事的篇幅较小,但是通过这个故事,教师能让学生了解友情的力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达到了智育与德育共同发展的目的。不同地域的儿童绘本能表现不同民族、地域的特点,能够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三、模仿儿童绘本中的绘画技巧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习惯用画笔表达内心想法。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让学生模仿儿童绘本的绘画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儿童绘本创作有多种绘画形式和技巧,所以学生模仿儿童绘本的创作技巧,往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此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了解绘本的表现形式。如,色调既可以表现环境,也可以表达心情;构图中既包括多与少的区别,也包括密与疏的区别。绘本《十四只老鼠赏月》通过色彩的变化对月亮升起后的环境进行了描绘,呈现出了纯净和幻想的感觉;《爷爷有没有穿西装》使用油画的形式,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一种压抑的情绪;等等。教师通过对儿童绘本作品的不同解读,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绘画手法。当学生了解了多种绘画手法后,教师让学生模仿绘本的绘画手法进行创作,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第一,让学生为一些寓言故事或童谣进行配图。通过将趣味性较强的语言和童谣结合起来并融入美术教学,用图画表现,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第二,鼓励学生以绘画的形式写日记,即将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以绘画日记的形式表现出来,将绘画、文字相结合,记录生活中的事物。如,让学生根据自己一天中的经历,进行绘本创作。通过这种方式,教师能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通过自己的方式表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结语
现代美术教育强调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可以将儿童绘本应用于教学。教师通过对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感情、绘画手法的介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夏莉 单位:江苏泰州市兴化周庄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智慧.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3(6).
[2]谷大勇.浅谈结合儿童绘本的小学美术教学.美术教育研究,2012(16).
第十篇:小学美术教学课外活动作用分析
摘要:
课外活动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借助课外活动突破美术课堂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充分彰显其作用。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如何充分发挥课外活动在小学美术中的作用,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广大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课外活动的作用,将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效衔接起来,将其与提升学生美术综合素养融合,在全面优化教学模式的进程中彰显课外活动的魅力。文章主要针对这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延伸美术课堂教学
由于美术教学受到教学时间、空间等因素限制,有些时候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无法得到全面的满足,还有一些探究的兴趣,但是随着下课铃声骤然响起,学生学得意犹未尽。教师在课余活动时间可以运用课外活动满足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需求,使课堂得到延伸,这也是提高美术教学立体性的有效方式。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注重课外活动的设计,使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保持连贯性。在手工制作、绘画以及其他类型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都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特别要注意总结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兴趣活动,综合提升教学成效。实践证明,课外活动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使教学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二、课外活动能够有效突破美术教学难点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对有些章节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与学生缺乏美术基础和感悟能力不高等方面有关。如果完全利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有些目标任务则无法全面、有效达成,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作用,使学生将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得不够充分、理解得不够深刻的内容在课外环节进行有效的拓展,有效破解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如,笔者在绘画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画人的时候经常出现比例失调的问题,画出来的人物非常滑稽。对此,笔者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学生研究人体的黄金分割律,学生相互量一量身高以及头部、手臂、腿部的长度,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准确把握人体各部分的比例结构。有了这样的课外活动进行引导,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人体各部分的分割比例,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在人物绘画中对比例的把握也就更加精确。
三、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容易受情绪影响,为了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注重发掘他们的积极情感,推动教学工作。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学生的兴趣可能非常浓厚,课堂上无法满足的兴趣完全可以在课外活动中予以满足,教师应当强化这方面的研究,以课外活动为抓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向学生出示一些名家名作,如凡•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趣》、徐悲鸿的《八骏图》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精品,进入艺术世界,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艺术素养。教师在美术课外活动中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究各地的艺术表现形式,如非洲的木雕、铜雕等,通过这些趣味美术知识的补充,让学生拓展眼界、积累知识,充分感受到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四、课外活动能够有效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强化美术学科的渗透、引领作用,强化对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些方面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积极的帮助。教师应当强化研究如何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特别是体现美术学科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如,教师在课外可以根据图形对称等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建筑物、小区的规划设计和街道的两边布置等方面分析建筑物、街道的对称设计给人以美好享受的原因,是注重了对称美,注重在对称中创造和谐。这样的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并发掘美的能力。此外,美术在生活中还有良好的运用前景,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以及物品的布置等方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这些方面充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教给他们一些生活化的技巧常识。如,色彩怎样搭配比较协调,在什么场所、什么环境适宜采用暖色调或者冷色调,怎样布置房间可以显得错落有致而不凌乱,等等。这些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五、课外活动能够有效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当前教学素质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阶段,美术教师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既要抓好课堂教学,同时也要积极组织好课外活动。一方面,课外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立体化目标;另一方面,课外活动可以体现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与美术能力的提升,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鲜明观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知识、情感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借助课外活动的补充、拓展,学生能够增加美术相关知识,提高美术技能水平,培养美术兴趣爱好,这样的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拓展性,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看似玩耍,实际上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创造能力也在同步提高,寓教于乐的氛围能够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成效。
六、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大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将其与美术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在活动中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需求。
作者:朱岑岑 单位:东台市五烈镇廉贻小学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黄向荣.关于小学美术情知教学的有益探索.神州,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