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非美术教学学前教育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目前,一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仍旧遵循美术学院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照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实现美术课程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动眼、动手、动脑能力,注重提升其感觉意识。教师应提高学生创作思维的活跃性、发散性和创新性,使学生敏锐地发现生活之美,利用材料表达美,最终为内在精神妆点美。
一、探索体认教学,丰富感性经验
现代教育学观念主张师生角色反转,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仅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适时提问、适度带动,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研究的动力,而不是在一开始就倾囊相授。学生经过体认尝试,与生活经验发生思维反应,展开新一轮的感受、思考和重构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快速嫁接记忆链接,深刻掌握理论要义,并产生个性化的表达。美术本身集聚多种可能性,这使学生没有固定程式的羁绊,完全从感性经验出发,容易跳出藩篱有所创新,较之传统意义上的讲、授、练教学模式,效果会更直接与深远。这就是把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教学,采用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中的探究式学习。
二、综合教学形式,拓展多元化可能
每个学生的兴趣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单一化教学便很难吸引不同兴奋点的学生。为增加美术的趣味性,营造活泼的氛围,综合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极其必要。可使个体体验转向集体体验,鼓励更多学生与课堂教学环节产生不同程度的衔接,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介入课堂情境而受益。“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平衡、协同大脑两半球的相互作用。”可将美术“内源性”课程相结合,如简笔画与剪纸拼贴等多种形式的美术课程相结合,或与“外源性”课程相结合,如美术与儿童游戏、音乐、儿童文学等跨学科结合应用,配以创新的教学语言,学生才能综合联想与运用。
三、跨学科通感认知,延伸审美途径
在美术课中灵活运用通感认知教育方式,可促进学生多维度地移情审美并强化生活中的感受。但仅从美术领域获取情感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可试着跨学科地从文学、舞蹈、音乐的美学和视知觉理论中汲取养分,因为这些“是我们的文化中使具体的生活生动起来的最有力的手段。艺术正是这样使感觉升华”。人的各种感官既相通又交错,可以从某种感官体验到另外一种相似的感官体验。采用通感类比的教学方法,融汇各类专业背景知识,使学生更易意识到美的异曲同工的妙处,从而将此移情于创作中,形成作品的内涵。
四、鼓励社会实践,培养人文关怀
社会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社会活动实践和教学转换实践可整合美术技能与幼儿教学技巧,提升专业品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的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要亲近社会,以一技之长为社会作贡献。技能展示是其次,社会人文关怀和自我表达才是重点;美术实践是过程,推行人文精神的艺术运动才是目的。美术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以视觉进行批判的能力和人文关怀的胸襟,教导学生艺术教育影响的力量和所能带来的自由与责任。学前教育专业应调整教学评价标准和方式,除课堂创作,还应增设研讨会、展览、表演和美术教学实训等,并将其纳入美术课的考核范围。“不经过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是不可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在实践中,学生可获悉社会不仅对自己的成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自己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社会。如此,学生会因社会各界良好的评价而受到激励,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对美术教育的研究。
五、结语
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索美术课程“以情移情”的创新教学,正是直面现代幼儿美术教育体系的更新,间接补充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也是隐性地普及美育和人文关怀,为大学公共美术战略转型打开一扇新窗。其深入长久的创新美术教育理念研究和实践探索,定能打破现有的教学僵局,让美术课堂成为浪花激荡的,而绝不是一潭平静的死水。一言以蔽之,美术教育应以情致胜。
作者:袁菁嶷 单位:重庆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