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7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学论文(7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7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生潜能的一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样也是开发和挖掘小学生潜能的重要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模式,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容;在充分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热情和美术学习动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满足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因此,加强创新色彩的融入,能够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的启迪。

2.培养小学生形成创新的思维能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离不开对实际物体的把握。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观察,对美术作品和艺术产生一定的了解和个人体会,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发挥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和创新美术评价机制等方式来开展,以下对这几种方式具体论述。

1.创新美术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注重创新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独角戏”式的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美术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中的理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亲密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创建一个平等、民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为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三年级下册《漂亮的房间》教学中,可让学生说自己房子的特点,自己房间的特点,思考家具、物品为什么那样摆放,如何让室内的色彩协调起来。如此,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关注,对漂亮、美丽房间的感受能力,放飞学生的想象,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

2.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认识和创新思维是每一个人具备的思想,重点在于如何将这些思想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国外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置于一个瓶子当中,并为它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这时,这只跳蚤马上跳起来了,但是一跳却被透明的玻璃板挡住而撞回。在这只跳蚤经历了很多次努力之后,当人把玻璃盖拿开之后,发现它却再也跳不出来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不能长时间在一种条件中,要善于感受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不能用一个“玻璃板”束缚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指导小学生对小学美术苏教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春天的色彩》这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小学生播放《春天在哪里》等与春天有关的歌曲。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小朋友们,春天来了,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哪些变化呢?”、“小朋友们,春天为大自然披上了哪些色彩呢?”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欲望,带动课堂教学的氛围。接下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小学生播放一些其他小朋友眼中春天的画作,并为小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绘画的技巧,随后指引小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展现小学生的独特性格特点和创新能力。

3.创新美术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是检验小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和美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5-10分钟,组织学生开展美术评价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或者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或者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积极情感因素,多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另外,在小学美术期末成绩评定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融入综合成绩中,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在不断提升小学生美术素养和美术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展现小学美术教学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小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作者:纪友丽 单位:江苏省洪泽县洪泽湖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性与示范性浅析

1.简笔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简笔画主要就是指运用简洁的笔法,能够简单的概括出状物造型,简明扼要的一种绘画方法。从特点的角度上来看,简笔画吸收了多种绘画方式的特点,具有简洁性、概括性以及趣味性等多种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这是由于简笔画的生动活波与小学生的性格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形象的语言表达方法,在教学方面也更加直观。因此,在小学阶段应用好简笔画的作用,提升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2.如何发挥出简笔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性与示范性

2.1优化教学的具体方面

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师灵活的运用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来使用教材以及其中的知识,对教材中无意义的多余的内容自行删减,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制定学习范围,立足于简笔画的教学实际,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优化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的去记忆理解,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学生描绘出具体的作品,这种教学模式所用时间较长,甚至比较枯燥。针对这样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也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的优化,小学生大多数都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所以在教学上要避免枯燥,这样将会使学生丧失兴趣。针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应当潜下心来认真备课,针对学生的特点,用比较新颖的方式来授课。譬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来组织一些竞争活动,做到批评和夸奖的结合。与此同时,相关的教师还应做到教学工具的优化,利用新颖的美术工具,清晰直观的吸引学生。

2.2营造美术课堂教学之美

课堂情境的建设。课堂情境是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教师可以结合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和课堂环境氛围。这种举措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简笔画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知识。在美术教学上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将美术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卧室,布置些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作品。巧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老师可以创作优美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的认知,在情感中感知、认知、理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置不同的教学场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丰富语言方面的表达。语言是人类传递感情的一种方式,一段优美的语言,可以把人们带入到一段迷人的世界,同时一段语言的表达,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锤炼自己的语言,实现“精,情”的统一。讲究话语的明确性和简单性,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简笔画之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就是因为它很好地适应了小学生的特点。多余的废话就像是青蛙的叫声,乏味不堪,人们不会加以理会和注意。而简单明了的话语就好像是雄鹰的啼叫,寥寥无声,却能引人注意。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尽量用最少的话语来表明最多的问题。通过最简单的方法来使学生们加深对简笔画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学习简笔画。另外,教师语言的情也要表现在表扬学生,鼓励学生方面,老师的肯定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对于小学生们来说鼓励往往更加重要,小学是学生们开始学习生涯的起点,给予适当的鼓励对其未来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用一些无声的语言,以体态表意。一方面注意自己的姿态要平易近人,衣着得体,让学生感到亲切。同时利用体态语言与学生拉近距离,有时一个眼神便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些对于发挥出简笔画的有效性和示范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影响。

作者:罗美玲 单位:东营市胜利第十六中学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误区与思考探析

一、小学美术教学的误区

(一)比较注重模仿

一些美术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时忽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单纯教学生画“简笔画”,认为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学会描画一种物体,绘画的基础就有了。殊不知,这种不用观察、思考,只需模仿的方法,只会让小学生离艺术越来越远。当代美术教育讲究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鼓励他们用心钻研,主张表达,讲究标新立异而不是简单模仿。因此,美术教师要认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要懂得绘画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技术转变教育理念和方法,保护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认为可以速成

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都需要很深的艺术功底积累,大师名作的灵感也许只是一瞬间,但是那一瞬间的福灵心至是靠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日积月累的磨练,由量变积累成的质变。教师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而一些小学美术教师为了在短期内体现出教学效果,往往会在从一开始就传授学生大量的绘画技巧,让学生脱离了艺术的本身而去追求繁琐的画工。的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期内学会完成一幅画,但那时候就仅仅是一幅画,而不是一件作品了。绘画本身是没有技巧可言的,它是人们心中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绘画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思维活动。我们所运用的各种笔法不过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不要本末倒置才好了。

(三)力求达到规范

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一种涂色书,给学生们准备好了参照物,不仅仅是图案、大小,甚至该用什么颜色都有明确的规范。一幅印刷的色彩清晰的图画,旁边把颜色去掉只留白,然后让学生照着填色。笔者认为这种图书绝对不能采用,因为它对小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学生不能把颜色涂出框外,为什么要有框?为什么要有颜色限制?谁规定天空必须是蓝色的?谁规定每一片树叶经络分明才算是好的作品?那不能称为作品,仅仅是复制而已。学生的画里运用的颜色,往往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绿色的天空、彩色的树干后面隐藏的是他们想对这个世界表达的思想,而这些就在日复一日的填色中被消磨殆尽。当学生不能用语言文字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绘画;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学生通过色彩的渲染来宣泄快乐,通过形的描绘来构建自我认知的空间,通过与身边伙伴的互动,来学习与他人相处,然后开始步入社会生活。

二、对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一)美术教学应该走向“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使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生活的技能,在观察、实践、思考中抽象出事物的特性,并用画笔艺术地表现出来。笔者已清醒地认识到“艺术生活化”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力求达到生活化。例如,笔者在教学生画砖墙的时候,不是在课堂上立即教学,而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观察砖墙是什么颜色、砖块垒砌有什么特点等。在课程开始后,笔者先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有的学生说砖墙是青色的,有的说砖墙是红色的,有的说是彩色的;有的学生说砖是一块叠一块垒砌的,有的说是一层砖和一层砖是错缝垒砌的。此时,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砖墙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出砖墙的特点。在学生对该事物有了清晰、完整的认识后,笔者才开始一步一步教学生砖墙的画法。

(二)美术教学应该关注“人文性”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在传授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内在情感的表达和净化,它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教师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可以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例如,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采用明快的颜色,说明他的内心充满喜悦;如果学生的美术作品充满暗淡的色调,则说明他的心情是灰暗的。此时,笔者会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心思,如果发现该学生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就会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三)美术教学应该启迪“灵性”

灵性是指人所具有的聪明才智,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绘画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力,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提升。在美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灵性”,是要求教师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智慧,从而使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四)美术教学应该呈现“开放性”

教师思维的开放性、教学手段的开放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构成了美术教学的“开放性”。要想美术教学活泼生动,必须使其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不断吸收外界新的信息,定期重组所有的环节、因素和关系,构建和“生长”新的知识体系,保证教师的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常新,促使教学功能不断优化,确保美术教学健康快速地发展。所以,笔者在美术教学中特别注重为学生营造动态的、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逐渐变成自己的“血肉”。

(五)美术教学应该突出“自然性”

在现代美术教学课程中,简单的“传授—接受”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美术课程内容纷繁复杂的状况。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最好的教学方法是不断整理、概括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美术知识,运用最“自然”的教学方式渗透到学生内心,进而使其外化为学生对艺术审美。这种教学的“自然性”,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三、总结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要摒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尊重教学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作者:方炜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龙王庙小学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德育参透研究

1课堂渗透

1.1欣赏课

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做的就是,让学生在观察欣赏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开拓眼界,丰富想象力,陶冶情操。现如今教育部门的美术课本中基本上都是饱含德育内容的教材,另外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有针对性选择一些符合小学生阶段的美术素材,展现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欣赏。我们教师所要做的是让学生学会去欣赏,而不能让美术成了“漂亮的插页”。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除了能够从色彩、构图等技法上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也要能够深刻认识美术作品的内涵、寓意,包括作品的历史时代背景、作者的创作背景,来解析作品所要表达内容,另外关于作者的一些有趣故事也可穿插讲解,提高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

1.2绘画课

在基础绘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各种优良品质。如:中国画是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体现了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齐白石、黄宾虹、吴冠中等知名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可利用绘画中的命题创作,如《我的家乡》《未来的世界》等课题,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探讨和启发,发挥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用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1.3手工课

手工制作有包装、折纸、纸塑、树叶拼贴画、贺卡制作等等形式,是一种通过构思、想象,并利用一些简单工具,制作而成的手工作品。手工制作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感悟劳动和协作精神,分享成功的乐趣,培养与人交流、互助合作、珍惜艺术作品的意识。课堂是个集体,课堂学习是集体活动,集体是力量是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美术课堂中,孩子们画画或做手工时,经常忘了带这样工具或那样材料的,这时我就建议孩子们合作完成作业,你借我的水彩笔,我借你的剪刀,互相帮助,大家都能做出好的作品来,或者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孩子们大多数时候都合作得比较和谐、愉快。有时有腼腆的孩子不敢向别人借东西,当老师去问情况时,马上就有周围的孩子主动大方地拿出自己的东西说:“我借给你!”其实,孩子是很单纯的,只要正确地引导,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在动手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美育的培养,还能进行感情的交流,体验团结互助的乐趣,感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活动渗透

实践活动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实践活动能使美术教学更具育人功能。可配合学校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抓住重大节日、重要活动等契机,适时推进情感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既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又沟通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融,一举两得。具体方法如下:

2.1抓住重大节日进行教育

很多重大节日都是喜庆的日子,教师如能抓住此机会,适时推进一些情感教育,既能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又能沟通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交融,一举两得。如:母亲节时,我们可以播放教育学生感受母爱的动画短片,观看完后一起交流一下感受,体会母爱的表现,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回报?又如:通过“端午节”画龙舟、“中秋节”制作彩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美术学科也可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类重大节日庆祝和宣传活动,如国庆节、劳动节、建党节、元旦新年等,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绘画活动、主题海报展示,展现少先队员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精神面貌,也可参观同类艺术馆、名胜古迹,游览名山大川,让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

2.2开辟课余活动进行教育

美术学科除正常的教学以外,可引导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美术类的兴趣小组,定期参观学习优秀作品,让学生从中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纵横驰骋于艺术的殿堂之中,从中受到审美教育。例如:美术老师在学期一开始,就可以积极组建兴趣小组并开始活动。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书画训练。为提高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书画作品展示,让学生同其他书画爱好者切磋技法、取长补短。在每次活动后,组织同学们一起交流,在本次活动中,除了基础知识外,自己还学会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道理?

3教学环境渗透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了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教师非常重视美术教学环境的布置,让学生能够进入美术学习的氛围。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如校园内的黑板报、橱窗、宣传板面、电子播放器等宣传阵地可供利用,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爱国教育、传统文化、科学卫生等为主任的画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渗透。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教师可以给学生当前环境污染状况的资料,并将资料图片在校园展出,然后呼吁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设计或创作环境保护题材的画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学校可以请市县级的书法、绘画、剪纸、雕塑等民间高手到校园开展作品展览,并交流成长、成材的经验;为了让学生了解社区深厚的文化积淀,教师可以把他们带到大街小巷进行调查、了解,用写生、默写或融入其他绘画手法表达自己获得的认识。

4美术教学德育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4.1选择德育时机,淡化德育痕迹

德育应该在小学生道德观开始逐渐形成时切入,并且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做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美术教师进行德育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注意改善与学生的关系。我们研究教育,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做到寓理于事,以理服人。淡化德育痕迹,就是要根据学生接受的能力,因势利导,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如一次美术教学中,我发现一个小学生在开小差、做小动作,暗示几次都不改正,我将他叫上讲台,请他在黑板上左手画正方形,右手画圆形,并且要求他要左右手同时进行作画,那位小学生尝试了多次后一脸无奈地表示画不出来。我问:这说明什么道理?学生回答:一心不可二用。借事明理,让学生懂得了道理,没有批评、训斥。

4.2注重德育内涵,避免走形式

美术教学的德育渗透,如果偏离美术教学的规律,没有美术教学作为载体,就难以进行。在教授学生技能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到教学当中来,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不能把人生道理、价值规范等生搬硬套地硬性渗透,也不可只做一些板报、视频、条幅等宣传材料,让学生们被动接受。德育渗透的重点是要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形成。

4.3注意褒贬结合,正确引导

美术教学的渗透德育,应注意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对学生错误就以点带面,不可一味否定学生的动机和行为,让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过度打击;对学生良好的成绩和表现,亦不可过分夸大宣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因此我们一定要用仁爱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走路。

4.4注重学生的自我完善

美术教师在评改学生提交的作业时,针对不同绘画等级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既要能够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又不能过度批评打击后进生。在指导学生们完善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领悟哪些是做得好、继续发扬,哪些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改进。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定更高、更合理的要求,发挥他们的特长,引导他们戒骄戒躁,进一步提升绘画水平,以实现自我完善。

4.5注重师德,做好表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美术教师,除了做好美术的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已的言辞、举止来传递正能量,真心关爱每个学生成长,杜绝一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行为。

5总结

我们教师也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也要与学生共同进步。因为有了这些孩子,我们的教学方法及想法才能不断的进步。在教学中,在与孩子们的合作中,我们也会有所收获的。德艺双馨是我们做教师的追求,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我们从教的宗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促进学生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作者:赵继强 刘建全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董楼小学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洪桥学校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一、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人文气息

(一)通过绘画写生去认识与表现生活

美术是人生活情感抒发的一种体现。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程度相对要高,他们的情感体验都来自生活。小学美术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甚至走出校园,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勾画出心中那份情感,增进对自然的热爱。所以,小学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通过线条、色彩、空间、明暗等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从而品味生活,增强人文情怀。

(二)通过作品欣赏去感悟与品味生活

美术作品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从美术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人生,看到情感。小学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比如在欣赏油画《父亲》时,学生在看到作品的那一刻,就会无意识的和自己的父亲作对比。感受到父亲的爱,想到父亲的幸苦,内心深处那份人文情感就会被激发出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三)通过工艺制作去体验与创造生活

每一件工艺作品都需要作者把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融入进去,实现人文、情感、观念的交汇。小学美术工艺制作课,要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比如在工艺制作时,会让学生去感受身边那些生活气息浓厚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去制作自己内心感受到的东西,这也在无形中对他们进行了人文熏陶。

二、引导学生感受文化中的人文情怀

(一)善于运用其他文化学科的知识

实践证明,通过把小学美术和语文、自然、数学等其他文化学科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例如,鉴赏美术作品时,可以让学生把感受用文学叙述方式进行表达,像《向日葵》这个作品,学生就会用一些语文词句如“梵高是用心灵和燃烧的情感在作画”“梵高的画里有着生命在调动”等等,此外对于中国山水画欣赏,也可以引导学用诗词表达出来。这样就把美术和语文结合的淋漓尽致,在完成美素教学目标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美术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氛围。通过校园的各种生态体验,通过校风校貌对学生的无形影响,都能启迪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我认为美术和校园文化的结合无处不在,比如校园的结构,校园文化建设的相关文化活动,都包含着人文底蕴,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书法、画像、工艺作品等宣传、展示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让学生的归属感、集体感得到培养。

(三)利用民间文化设计美术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学生对自己的地方民间文化还是比较熟悉的,接触得也比较多,美术教育要把这个优势和特色发挥出来,要积极开发利用好地方人文资源,设计有趣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体验美术,感受民间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三、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之心

追求真善美,是育人的本质所在。培养小学生的审美之心,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首要前提。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美”的表现形式产生知觉,把美术客观抽象的东西转化成主观具体的能被学生感知的事物。例如,每个人对“色彩的美”的感知力又很大差异,画家往往都是经过训练后产生对色彩丰富的变化形式上的感知。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色彩融合的道理,可以通过使用颜料让学生动手去感知色彩的变化形式,就像我们服装一样,不同色彩的搭配,能带来不一样的美感,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感知色彩的形式美和内涵美。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通过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能唤起学生内心的丰富情感,在美的熏陶和感染下,人文素养自然会得到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感性的认知,让他们内心情感受到美的启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情感也随之提升。例如在对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虾》等作品鉴赏时,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触发内心深处的感悟,从而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三)保证学生的审美健康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真善美的区分能力有待加强。不同的审美教育会引起学生人文素养的改变,对于小学生,我们必须严格把握美术教学的内容,要把健康的东西展示给学生,通过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审美愉悦,能够起到积极培养其人文素养的作用。

(四)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

小学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把无形的感知、情感等变成有形的事物,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例如,新教材《我设计的服装》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设计心里想要的衣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通过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间接地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总结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学增添更具生命力的内容,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

作者:赵同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第六篇:小学美术教学自由式教学理念创新

一、植入自由式理念,努力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爱心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秉承着最真诚的育人之心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走进学生、感受学生、触动学生、启发学生,进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儿童就像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在上面画什么,在孩子纯洁的内心中,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第一印象的判断往往取决去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热情,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及动力往往受此影响。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对美术教师的喜爱而更喜欢美术课,更愿意配合老师积极参加活动。实践表明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情感的沟通对于教学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穿着打扮是教师外在吸引力的最直接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仪表和着装要尽量朴素大方、整洁素雅,不能太随意,更不能浓装艳抹,让人看了不舒服。如果教师的着装得体,就会增强关注度,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容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美术课也是一种美学课,一名美术教师的教学姿势、教学动作,也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及上课态度,相较于严厉训斥和激进的语言,温和自然的教学姿态,表情平和亲切,手势自然不夸张,眼神坚定专注,在实际教学中更能令学生接受知识。从课堂效果来讲,教师亲切的微笑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舒适融洽,可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画画水平。合适的教学态度是师生关系的融合剂。通过尊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他们创新和创造的机会,对不同的学习方法要支持和肯定。学生年纪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批评与鼓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各异。教师要充分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不仅在学习上了解学生,也要在生活中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贴近学生,找到每个人不同的闪光点,进行因材施教,全面发掘学生的潜力。而不能以个人对好坏的主观评判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创新内容在内心有不认可的评价,更不能影响到作业的评判。因此,要做好教学工作,美术教师要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全方位了解艺术美术的渊源底蕴,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

二、打造自由式课程,创建灵活机动的学习氛围

自由的课堂教学形式日渐凸显其重要性,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机制,恰到好处的像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烘托出一个自主灵活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在彼此交流中,发散思维,多角度创意,多方面解决问题,努力成为讲授者、创造者、表演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学生经常对易完成的绘画作品产生兴奋点,而对于不易完成的作品兴致不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使用先简单后复杂的方式,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绘画水平有所提高后,在逐步的增加难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上新的台阶。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领跑者。学生需要兴趣引领和培育,首先课堂要对学生有吸引力,从而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教师的认可跟加深了自身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更能加深对课堂的兴趣,,最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美术教师要以积极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协助学生获得自信。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绘画作品的肯定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美术教学中,无论学生的绘画作品怎样,都要对其优点予以肯定,不断的鼓励他们,使其树立自信,并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培育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品,而不是从成年人的视角看待学生的作品,这样才能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仅要重视教师对作品的评定,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这种评价并非是为了区分谁优谁劣,而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其次是运用好表扬的手段。小学的美术教师,要注重鼓励和夸奖的作用,对于学生要给予正面的肯定,也许老师一句肯定的话,就会让学生增强自信,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坚持赏识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认同教育。

三、开启自由式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展现自我的空间

新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美术课程历经改革,在美术教材的选择,知识的延伸,图形表达形式与时代进行了同步,对教学老师也提出了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思维,因此,自由式课堂教学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只有采取自由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才能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出他们的多样性,才能实现各取所需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表现自己,发扬身上的优点,最终得到赞赏与认可。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摆放的物品,然后提出自己的第一感受,最后,教师则要明确地指出这种直观的感受被称为相关现象关系。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物品存在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并在美术的表现方式中,引导学生提出切实可用的表现主题。

作者:李卓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七篇:小学美术教学有效教学探讨

一、课前备课预习,注重课程逻辑结构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前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备课,这是对于教师而言,对于学生来说,就要课前预习。备课,首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得知教学重点,其次要特别注意重难点的分析,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的方法,明确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时,老师要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改善课程结构方面,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要有主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老师则需要从教学的内容中,找到突破口,从而发现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激发学生的潜力。另外,学生的独立思考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教学课程的设计除了注重质量之外,还需要带动学生的独立思考,老师提的问题需要注意其质量,还需要构成结构,质量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有结构式的提问,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也能主要深层次地研究绘画,同时提问不能光从教学任务出发,视学生情况而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二、激发学生创作兴趣:以游戏为例

将游戏带入创作,创作来自于生活,更容易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爱。美术活动有别于其他课程知识的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相当于学生们玩游戏,传统的绘画工具是不够的,除此之外,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工具与材料也显得尤为重要,以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体验游戏的快乐。如蔬菜水果、玻璃球、车轮、积木、棉签等等一切都可以作为绘画对象的工具,以丰富绘画题材。我们还可以提供日常用品让幼儿进行立体作画,如在鞋子上作画,在衣服上印画,在瓶子、椅子、瓦块上作画,使幼儿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创作,享受创作的乐趣。以《过春节》授课为例,我们让孩子完全独立的自己动手设计创作来表现过春节这一主题,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都不陌生,所以布置教室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剪窗花、做灯笼等,而且过年的氛围带动学生们动手的激情高涨,跃跃欲试,不仅对美术创作产生强烈的兴趣,在动手过程中又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一举多得,效果定佳。

三、将创作置于情境之中,调动积极性

美术课的创作来自于生活,环境对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传统的美术教学都只局限于课堂,远离实际生活,学生对此不感兴趣,营造适合学生并有利于学生创作的环境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与主题相关而又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由此潜能被激发,课堂氛围也被带动起来,变得活起来。在《逛商场》一课中,教师模拟了商场的情景,虽然营业员,商场里的设施布局,商品都不是真实的,学生玩的不亦乐乎,但教学效果并不那么明显,他们完成的作品都是根据道具而模拟出来的,虚拟的东西毕竟区别于现实生活,未免有些失真,学生在创作的时候印象也没有真实的商场留下的来得深刻,这是这次情境设置的不足之处。笔者对此教学方案作了如下的改进,首先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到真正的商场之中,带领学生们与营业员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虚拟的就算再接近真实生活,还是有别于生活,影响学生创作的真实性;其次,调整教学时间,将美术活动安排在适宜天气的合适时间,在最大程度上为优化学生的创作成果做努力;最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次创造情境,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设置了小记者采访的情节,更能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采访营业员的同时体会他们的酸甜苦辣,又可以成为学生创作的素材之一。这次改善出来的教学活动,比之前的更接近现实生活,学生的创作也完成地更加容易、更加出色、更加直观真实,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高涨,积极性也由此被调动。

四、进行开放式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式开放教学是针对传统式封闭教学所提出。要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标,首先,教师要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走出校门,探索大自然,让学生在课外学习中增长知识。然而,一些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让学生参加这类的活动,这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其次,教师要不断改变自己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方向,了解学生的言行,优化教学模式。最后,教师要能够保持教学模式的先进性和开放性,改变传统教学对教材的过度依赖,转而选择一些活泼有趣、挑战性大的教学材料。同时,教师还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打破原先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旧模式,创建新模式,鼓励学生制作PPT,进行上台演讲,让课堂不再是只有教师一个人讲的课堂,增强课堂趣味性,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开放式课堂。

五、结语

现今的美术教学有别于传统的美术教学,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比较大,因此美术教学要善于变化创新,学生每天的课堂都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因而学生对美术课也是经常充满期待,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受益良多。教师也要经常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探索最能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课堂动起来,如果几十年如一日,也就难怪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又需要具备乐于探索的精神,针对学生的问题积极总结、探索,不断创新美术教学方法,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尽最大可能性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掌握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显著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开发,同时体验到了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更加勇于表现,敢于创新,为将来成功的艺术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邹亚萍 单位: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矿区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