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探析(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探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探析(5篇)

第一篇:自由式教学创新小学美术教学探析

一、植入自由式理念,努力在师生之间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爱心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学生的日常行为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秉承着最真诚的育人之心进行教学工作,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走进学生、感受学生、触动学生、启发学生,进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儿童就像一张白纸,你教他什么,他就在上面画什么,在孩子纯洁的内心中,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而第一印象的判断往往取决去教师对孩子的关爱和热情,而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及动力往往受此影响。教学实践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会因为对美术教师的喜爱而更喜欢美术课,更愿意配合老师积极参加活动。实践表明美术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情感的沟通对于教学而言有着积极的意义。穿着打扮是教师外在吸引力的最直接体现。在课堂上,教师的仪表和着装要尽量朴素大方、整洁素雅,不能太随意,更不能浓装艳抹,让人看了不舒服。如果教师的着装得体,就会增强关注度,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容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美术课也是一种美学课,一名美术教师的教学姿势、教学动作,也影响着学生的注意力及上课态度,相较于严厉训斥和激进的语言,温和自然的教学姿态,表情平和亲切,手势自然不夸张,眼神坚定专注,在实际教学中更能令学生接受知识。从课堂效果来讲,教师亲切的微笑会使课堂教学气氛舒适融洽,可以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画画水平。合适的教学态度是师生关系的融合剂。通过尊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尊重他们的艺术创作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他们创新和创造的机会,对不同的学习方法要支持和肯定。学生年纪虽小,但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批评与鼓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各异。教师要充分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不仅在学习上了解学生,也要在生活中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贴近学生,找到每个人不同的闪光点,进行因材施教,全面发掘学生的潜力。而不能以个人对好坏的主观评判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创新内容在内心有不认可的评价,更不能影响到作业的评判。因此,要做好教学工作,美术教师要不断的扩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全方位了解艺术美术的渊源底蕴,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从而在教学中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

二、打造自由式课程,创建灵活机动的学习氛围

自由的课堂教学形式日渐凸显其重要性,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机制,恰到好处的像学生提出疑问,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烘托出一个自主灵活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在彼此交流中,发散思维,多角度创意,多方面解决问题,努力成为讲授者、创造者、表演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和自由。学生经常对易完成的绘画作品产生兴奋点,而对于不易完成的作品兴致不高。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使用先简单后复杂的方式,先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绘画水平有所提高后,在逐步的增加难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上新的台阶。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领跑者。学生需要兴趣引领和培育,首先课堂要对学生有吸引力,从而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教师的认可跟加深了自身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更能加深对课堂的兴趣,,最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形成良性循环。美术教师要以积极鼓励的方式进行教学,协助学生获得自信。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绘画作品的肯定会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美术教学中,无论学生的绘画作品怎样,都要对其优点予以肯定,不断的鼓励他们,使其树立自信,并让学生在绘画中感受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培育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首先,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学生的作品,而不是从成年人的视角看待学生的作品,这样才能会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仅要重视教师对作品的评定,更要重视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这种评价并非是为了区分谁优谁劣,而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力。其次是运用好表扬的手段。小学的美术教师,要注重鼓励和夸奖的作用,对于学生要给予正面的肯定,也许老师一句肯定的话,就会让学生增强自信,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育,坚持赏识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重认同教育。

三、开启自由式思维,努力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展现自我的空间

新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美术课程历经改革,在美术教材的选择,知识的延伸,图形表达形式与时代进行了同步,对教学老师也提出了教学的新要求和新思维,因此,自由式课堂教学的出现,是时代的需要。只有采取自由式的教学方式,我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才能在表现形式上体现出他们的多样性,才能实现各取所需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表现自己,发扬身上的优点,最终得到赞赏与认可。在导入新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摆放的物品,然后提出自己的第一感受,最后,教师则要明确地指出这种直观的感受被称为相关现象关系。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身边的物品存在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并在美术的表现方式中,引导学生提出切实可用的表现主题。

作者:李卓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学情感教育探析

一、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所谓以学生为本,实际上就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其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其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学生是美术教学授课与学习的主体,故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与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和自主性,进而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发展。教师不应该也不能将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应该看成是参与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师生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尊重,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自主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氛围作为影响学生自主性的潜在因素,对于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合作、互助、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为教师开展情感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在教授三年级教材《我的暑假生活》一课的时候,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画和优美的旋律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放假后的快乐。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如“你打算如何度过这个暑假?是去旅游还是宅在家里?是去拜访朋友还是看望亲人?”等来引发学生联想,帮助他们建立绘画的基本模型,从而使学生画得更好。总之,通过这种富有引导性的教学语言,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反之,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公平公正,重视课堂教学评价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师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使自己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并要保证其公平性与公正性。因为一旦学生出现反感或厌恶教师的心理,那么师生之间的交流难度将大大增加。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连结教师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因此,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给予某个学生适度的肯定性评价,将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此外,教学评价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对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价值观和情感态度进行关注。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需要注意评价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切实确保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教师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课堂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可采用分层次的评价策略。所谓分层次的评价策略,实际上就是将班级全体学生根据其自身的学习能力、智力及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进行分层,然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判方法和手段。将班级学生进行分层次处理可以提高教师对于班级学生的管理力度,如在留置作业时,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留置不同程度的作业。

三、挖掘教材中的情感资源

美术教材是教师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并最终促使学生得以发展和进步的工具。我国现行的美术教材内容中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也包含着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和民族特色等内容。而这些情感资源的挖掘需要美术教师对所教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探讨。只有对教材中包含的精神内涵进行彻底领悟,教师才可以将教材所包含的各种情感因素挖掘出来。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情绪变化等,将教材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其与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如美术教师在教授五年级教材中《在快乐的节日里》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为学生讲解一些节日的特色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气息、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道德风尚等内容,让学生在生活中享受节日的欢乐。通过上述讲解,学生对于民族艺术方面的知识会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民族艺术方面的绘画艺术。

四、总结

总之,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态度及文化观。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将情感教育引入教学中。

作者:汪金萍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颜单镇中心小学

第三篇: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一、美术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潜能,只是开发的大小不同而已。心理学家做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瓶子里,然后在瓶子上面罩上一个玻璃板,青蛙一跳就被撞回来,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之后,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就算你把玻璃盖拿走,青蛙也跳不出这个瓶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特别是小学生不要限制学生能力的发挥,要积极引导、挖掘学生的潜力,注意保护小学生的特异性。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建立在对现实形体的感知和把握中,在具体实物的基础上产生主观的意象。意象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忆、分析、概括后产生的类似原型又异于原型的事物,很多艺术是借助人们创造性思维进行发挥和描述出来的,所以说小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象的生成,创造性思维又促进美术的发展。另外,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美术是一门丰富性的学科,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多样,这样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其次,小学美术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异性思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想象力和灵感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二、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以及德智全面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刚刚开始发展,还没有被束缚。这个阶段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而且小学生的思维性可塑性比较强,比较容易培养其创新能力。所以,美术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塑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呵护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想象力非常丰富,好奇心比较强,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经常会问为什么。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学生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积极发挥学生独特性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决不能禁锢学生思维,抹杀学生想象力。比如,曾经有一位教师在讲课时问学生:“雪融化过后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说是春天,这时教师应该表扬这位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但是事实却是教师批评这位学生思维方式有问题,大大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这种严重带有禁锢思想的教育方式在美术教育中是最忌讳的。其实,每个人的创新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潜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才能萌发。好奇心在小学阶段发展的尤为明显,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进而产生无数的疑问,这种好奇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探索未知事物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得以发挥,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扩散思维的融入

发散性思维是根据现实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和信息,人们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对其进行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得出不同的答案,它是一种发散性思维,也被称为求异思维。那么,如何把这种扩散性思维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中呢。首先,依据不同阶段小学生所具备的特点不同,教学方式上也应该有所不同,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天真无邪,在美术课上往往表现的无拘无束,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多多鼓励,对于学生的不同答案和表达方式给予大力支持。具体上课时,教师可以拿学生以前的作品表扬学生画得很好、很有想象力等类似鼓励的话,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然后教师缓慢地引入今天的上课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学生会想到什么,把所想到的东西画下来。这时学生会积极发散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画的事物也是五花八门,有太阳、戒指、地球、眼睛、数字0等,还有些学生的想象力比较特殊,画出的东西让成年人都汗颜。通过这样的一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课堂环境

小学阶段学生对外界认识水平不高,仍然处于感性阶段,他们认识外界通过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外部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比如,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带学生回归大自然,带学生去植物园、动物园等充满大自然气息的地方,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去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形态。在学生接触了一年四季的大自然变化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素材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大自然景象,同时课可以利用各种美术工具创造大自然中各种景象,教师鼓励学生多接触、多尝试,丰富学生感性经验和素材阅历,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合理评价学生作品

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比较强,喜欢争强好胜,积极性比较高,但是这种积极型也非常容易被打击。所以,在美术课上教师不应该否定学生,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作品,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合理性。评价时尽量不要出现诸如“像不像、对不对等这些有依据样板的话语进行评价,否则在标准的约束下,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永远只会依葫芦画瓢,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扼杀在了摇篮里。教师在评价时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对于不同的答案应该给予不同的鼓励性回答,尽管学生的答案是错的,也要委婉地指出,多给学生创造的机会,培养学生想象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大胆创新。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教育至关重要,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注重小学生创型新思维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异于他人的作品,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作者:朱晓平 单位: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校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学分组合作学习应用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其一,拓展学生的思维。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个人天赋的发展,而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打破这种局限。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地发挥其先天优势。实际上,学习美术需要灵感,对于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要求极高,优秀的美术作品更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个性和创造性。其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自由性,有利于学生自行进行小组学习,并以此摆脱课堂上的束缚和压抑感,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不仅如此,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自身的努力下必定能获得不少成绩,而哪怕是一点点的成就感都能够使其增强学习信心。如,为了完成小学美术课上的某项学习任务,学生都会在合作学习中努力进取,不断为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努力,并且乐在其中,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其三,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当今,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宠爱有加,导致了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合作,甚至排斥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与人交往。如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特别是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就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为他们提供一个与人相处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其一,大组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分组合作学习方法,常用的就是大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主要是针对学习任务量大的课程设计的。由于学生个体不容易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只有通过应用这种学习模式,方可完成教学任务。具体地讲,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各组成员要共同努力,克服小学美术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最终完成分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如,在学习《纸盒造型》一课时,由于需要的材料非常多且形式各异,要求也比较随意,这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自带材料进行学习。毫无疑问,在这种学习情境下,学生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让所有的学生共享这些教学资源,不但可以拓展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而且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最重要的是,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大大提高了合作探究能力和团结互助能力。其二,小组学习。小组学习也十分重要,它主要是针对学习任务量小的课程而设计的。如果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采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具体地讲,应用小组学习模式时,教师常常会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可以是同桌为一组,也可以是前后桌为一组,等等。当然,小组成员不多,为了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直接交流,或组与组之间的合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找朋友进行学习,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技能。如,在学习《吹气投篮》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装皮鞋的纸盒子、各种彩色包装纸、小剪刀、胶水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选出组长,开始进行合作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需要弄懂“吹气投篮”装置的原理,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各个小组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方案,以此美化装饰,创出新意。然后各小组进行比赛,选出优胜组,给予表彰,鼓励优胜小组,同时也激励其他小组,达到共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会更加普及。这就要求教师将合作学习模式切实落实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全过程,相关部门还要不断丰富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督促教师科学地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此外小学美术教师必须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新分组合作学习方法,从而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姚丽萍 单位:江苏苏州市吴江区同里实验小学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审美素养培养

一、关注生活,让美感自然流淌

自然生活处处有美,美术学习也存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自然与人文美,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引来源头与活水。如感受建筑艺术之美,让学生动手画画动物房子、自己喜欢的房子是我们美术教育贴近生活的点。如在《童话城堡》学习中,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展示不同风格的房子,让学生认知感受房子的特点,说说画面中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理解的城堡特点说说应有的特点。学生在表述中,就能有感悟美、追求美的想法。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让他们就教材上的进行模仿画,也可以让他们将自己头脑中的城堡画出来。只要学生能画出别具特色的门、窗、墙的特点,我们都予以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对自己的发现感兴趣。这样,他们就愿意发现生活的艺术美,也能够愿意动手去表现和表达。新时期的美术教学,我们要激起孩子们爱美审美之心,改变教学模式,让他们能够有自我个性,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方式,从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思考和能力。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美术教学环境,开展游戏教学,提高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教学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启迪思维,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如在《会变的盒子》教学中,我们先让学生说说认识了哪些不同的形体,让他们快速的描画出来;然后结合学生所画图形,说说形体是三维空间的立体实物的含义,出示准备好的石膏形体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和体会形体的魅力;然后检查学生自己带来的诸如不同形体的废弃硬纸盒,运用剪刀与双面贴等工具照着教材要求进行尝试形体组合,激起他们主动去利用形体的组合创造图形,在充满乐趣中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可以提高动手能力,然后让他们谈谈自己设计和创作的意图,对自己的操作过程和作品进行一些描述和评述。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个性创造的能力,使得他们个人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有所提高。

三、注重方法,提升审美品质

学生只有关注生活的美,有兴趣参与学术学习和活动,才能有学习、观察和欣赏以及审美的动力。因此,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和谐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自由有活力的学习,让他们处于自由创造的主动地位去感受、想象直至获得审美感受与创新思维和能力。如在《大师画我也画》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上的内容,也可以让他们自主和合作探究的去欣赏不同画家的抽象性的绘画作品,或是与学生就一些作品形状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老师还可以示范,就某一作品的形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规则形状演示,让学生感受形的魅力和绘画的创作的过程。如此,课堂上学生能够活泼、互动,能够充满热情与想象地大胆去说与画。我们要改变先教后操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之后进行模仿,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尝试创作。这样,学生们就能够有意识地去感受作品的审美特质,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宽严相济,让审美成为习惯

我们的课堂要轻松,更要有效果。美术教学重视提升学生绘画能力,而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的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效果,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赏识教育,分层教学,更需要一些要求,毕竟小学生的一些基本绘画和美术认识的知识是需要强化记忆的。如在《大师画我也画》学习中,我就将班级中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并做简短的评价。而在展示一些不是很理想的作品时,让学生去说说。这样,他们能够懂得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好不好看,漂不漂亮,更在于有个性的思想和表现力,也就是有审美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基本能力的提升中要严格要求,不能出现学生没有掌握绘画要领,没有认真观察仔细,就匆匆动手,出现不顾整体与局部的顺序和布局特点,就“马虎”和“求快”开始实践的情形。这样,我们重视学生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对艺术作品对称、比例、整体、局部甚至透视、明暗、色彩、结构、构图的认识和感知,提高他们观察的准度与精度,能让他们获得对艺术作品和模仿对象的审读能力,形成审美习惯和意识。

五、总结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引导他们去有感性地观察,学会理性地获得审美体验,不断用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来丰富和强化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在练习或创作中发挥想象,表现出自己的审美形式和情趣。如此,我们的美术教育就能实现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也能达成应实现的教学目标。

作者:李静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西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