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下中职美术课堂互动模式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引言: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互联网+”与教学的融合成为众多教师完善教育内容、构建全新教学体系的重要方式。对中职美术教学来讲,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围绕“互联网+”积极引入全新教学手段,利于改善当前教学现状,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美术综合素养,以此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本文就互联网+视域下中职美术课堂互动模式改革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相关看法,希望为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中职美术教育不仅培养了一批艺术工作者,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优秀、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美术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美术教学更为注重实践性。而在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师顺应时代发展,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互动课堂,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其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整体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美术人才。但是一些教师在围绕互联网+开展教学活动时,因其自身教育能力有限,导致既定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且学生综合素养得不到发展,基于此中职美术教师需积极探索,找到互联网+与美术结合的路径,进而打造互动式教学环境,切实深化教学改革。
1探究互联网+视域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符合最新教育改革需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素质教育要求中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技能教育,以此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审美素质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可以提升他们的道德、文化等品质。中职美术教育与审美教育、德育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有效结合,符合当前的教育形式,也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美术人才的需求。对此,更多的中职美术教师开始在教学中围绕互联网+,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为主的教学环境,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
1.2满足学生综合发展诉求
美术教学面向全体中职学生,学生具备良好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则可以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目前很多技术型岗位要求人才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审美素养,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需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意识,因此发展学生美术素雅至关重要。在学生这些需求之下,传统的知识讲解法显然很难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因此更多美术教师将视角放置于创新教学方式这一视角上。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微课等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助力学生核心竞争力发展,从而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互联网+视域下中职美术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互联网+教育获得长足发展,一些中职美术教师也结合自身教育经验落实了有效措施,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但是在构建互联网+下的互动课堂时,因一些特定因素,导致既定教育目标难以实现,且学生能力得不到提升。笔者认为,其主要有以下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学生综合化发展,其仅是要求学生完成素描、临摹等学习任务,课堂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他们也很难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其次,教育改革不彻底。当前,虽然部分教师开始重视构建互联网+下的互动式课堂,但一些教师仅是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如在美术作品的鉴赏中,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学生在之后遇到相关问题时,不能用有效的鉴赏技巧来欣赏,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难以实现。
3关于互动教学模式的解读
3.1互动模式的基本含义
互动的基本内涵是两个、两个以上主体之间彼此传递、交流信息,或进行情感交流,且都会对对方产生一些影响。这一概念映射到教学中则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结合班级学生特征,并运用有效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接受课堂学习内容,且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和学生互动、交流,构建类似课堂翻转的教学环境,从而发展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3.2互动模式的核心
结合实践情况来看,互动式教学的核心在于,教师在知识讲解过程中,师生需要积极互动与交流。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并在课堂上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学习过程。同时,教师需转变自身育人思想,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同时需要借助全新教学方式打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这一环境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而从学生角度来讲,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因此其在教师以及全新教学方式的引导下,能够合作、自主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从而发展自身思维能力,实现自身多元化、综合化发展。
4互联网+视域下构建中职美术课堂互动模式课堂的措施
4.1做好课前准备,开展线上预习
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可借助线上教育平台,积极开展线上预习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美术素养,切实实现新时期下的美术教育改革目标。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中职美术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在教学中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积极运用互联网+教育手段开展相应教学活动。不仅如此,在线上平台教师也可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或让学生交流、互动,使学生熟知教学内容,确保线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一节教学中,笔者借助线上教学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首先,笔者借助信息化资源库,搜集了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内容,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作品艺术特征、自学导学案、思维导图等,之后笔者将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上传到了线上教育平台,随后将平台生成的二维码分享至班级学习群,让学生通过扫码进入平台进行学习。在其了解大致学习内容并完善自测题之后,笔者大致了解学生学情,并在特定时间将学生拉至平台学习房间,让学生讨论文艺复兴具体是指什么?这一时期对绘画有哪些影响?之后让学生从绘画造型、神态、属性几个点来谈论文艺复兴时期与中世纪绘画的不同点。笔者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讨论结果进行整合,明确学生大致学情,以便线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4.2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在互联网+视域下,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搭建互动式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促使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发展。就实际情况而言,多数中职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直接将实物摆出,随后让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虽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保证效果,但学生的思维能力犹如“笼中鸟”一般,始终获得不了自由,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从这一角度来看,美术教师不妨在教学中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积极与学生互动,从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例如,笔者在《色彩的感觉与象征》一节教学中,通过引入信息化教学方法,构建了有针对性的互动教学课堂。在本节教学开始之前,笔者已经借助线上教学,带领学生大致了解教学内容,同时笔者也知晓了学生学情,之后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了相关教学活动。在课堂上,笔者为学生呈现了《步辇图》、《星空》等著名艺术作品,随后笔者带领学生从色彩、线条以及构图几方面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可以了解到《步辇图》一作品的色彩典雅丰富、线条苍劲有力、构图错落有序,之后笔者为给学生权限,让他们借助线上平台任意选择一幅作品,之后在小组内探究作品的色彩、线条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4.3运用信息化手段,强化与学生交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教育教学领域注入新鲜动力,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发展方向。而在全新技术手段的支持下,中职美术教师可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知晓其学习现状,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结合学生所说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并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从而确保整体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深化美术教学改革,助力学生美术素养以及能力的发展,以此来深化美术教育改革。首先,教师可搭建微信公众号,并定期上传教学内容和专业发展情况等,之后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学习,当他们有不懂的问题时,则可以将问题留在评论区,等待教师解答。而教师也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以此来提升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学习差异,且一些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较大,因此教师可积极搭建线上沟通平台和交流板块,之后则可以积极与学生沟通,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美术素养,切实提升教育效果。最后,搭建学生艺术作品交流平台。例如,在素描作品分享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将作品拍摄好之后上传到线上平台,之后由各个小组对作品进行评分。一般而言,素描是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艺术,对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想象力的要求较高,而学生的想象里则有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际,各类生活情境、山水石林都可以作为学生素描创造的感知源泉。为此,教师通过这种形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助力学生获得全方位发展,以此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
4.4结合学生专业,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在未来大多选择直接就业,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结合学生专业情况开展相应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互动模式下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既定教育目标,并开展有效教育活动,笔者认为美术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全方位分析,之后通过了解学生专业情况,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助力学生美术素养、创造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发展。例如,笔者在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借助民族文化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以及艺术素养。结合我国服装设计领域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虽然依旧存在鹦鹉学舌的现象,不过在国民意识觉醒和设计领域人才涌现的今天,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已非常注重和弘扬民族特色的设计,其中不乏优秀的代表之作。因此,笔者选择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思考我国有哪些引以为傲的民族色彩文化,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说敦煌壁画,有的说神话故事,之后笔者为学生呈现了国内知名服装品牌上传统文化元素,随后让学生尝试创作服装图案以及草图,其中可以体现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这样,教师结合学生专业,为其打开创作四思路,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
4.5重视课后练习,培养学生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培养对美术教育来讲也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同时结合美术教育特征,这一内容可放置在学生的课后练习过程。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审美素养,助力学生多元学科能力以及素养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新时期下的教育改革目标。例如,在讲解完《血衣》这一现代美术作品之后,笔者结合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从画作赏析、背景研究以及内涵体会几个角度入手将相关的知识整合,随后开展课后练习活动。首先,笔者将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成一节微课,其中学生展示了这一作品及其绘画草图,引导学生赏析这种黑白对比的手法、奔放粗犷的线条,以及人物绘画方式的虚实处理。其次,第二学习板块为本艺术作品的作者,让他们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王式廓是一位热爱农村绘画题材的额现实主义画家,他的作品受到徐悲鸿大师的赞誉。他将忙碌的一生献给了美术绘画,曾参加过救亡运动,直到他离世时,手中扔紧握画笔。《血衣》是其宏伟的艺术工程,取材于我国土地革命的场景,浑厚的黑白色调汇成了震撼人心的控诉。在此之后,第三板块带领学生分析作品内涵。通过对作者的背景以及绘画风格进行掌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作品内涵,感受这一美术作品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深刻体会我国当代画家无私奉献的高尚奉节以及忧国思想,借助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学科素养,其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进一步提升,互联网+视域下的互动式教学改革目标进一步实现。
4.6多元教学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在全新教育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师同样需要完善教育评价,做到从多个角度、跟深层次评价学生。第一,围绕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如学习任务实情、学习时长等进行评价,督促学生加入学习过程。第二,线下学习情况。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为了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则会重视有效教学方式的引入,围绕这一内容,教师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参与积极性、调研成果等进行评价,将这些内容记录。第三,学生文化素养评价。对学生的职业意识、基础能力、艺术素养等进行评价。而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从而确保之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教师重视互联网+下的教学改革,积极构建互动式教学课堂,利于改善当前教育现状,并实现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全新教育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师需顺应时代发展,在教学中积极构建互联网+下的互动教学环境,以此来深化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多元能力发展需求。
作者:马亚谊 单位:东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