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美术教学融合地方美术资源的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开始注重引入新元素、新资源。要想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高中美术教师就要不遗余力地开发并应用优秀的地方美术资源。通过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来进行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可以使美术课程更具多样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并使教师开发与应用艺术资源的能力得到提升,这对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地方美术资源;融合策略
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往美术课程在高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再加上美术学科在高考中的分数占比较低,导致高中美术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学校美术教学资源匮乏,学生在学习美术时缺乏一定的兴趣与积极性,影响了课程质量的提升。在此背景下,若想促进美术课程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教师就要提高对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视程度。地方美术资源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将其合理地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中,对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一、地方美术资源应用现状
(一)教师开发地方资源意识淡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术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眼中是一门普通的副科,学校、家长对其不够重视,有些学生虽然很感兴趣,却得不到相应的支持,久而久之便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教师方面,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根深蒂固,养成了依赖教材的习惯,并未形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这既不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除此以外,尽管少部分教师想要对当地的优秀美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可是缺乏一定的支持与指导,导致高中美术教学与地方美术资源的融合难以实现。
(二)地方美术资源应用方式单一
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师引入优秀的地方资源对学生的美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些地方优秀的美术资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衬托,也是教师进行导入的方式。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地方美术资源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但是,单一的融入方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美术资源的价值,彰显地方美术资源的魅力,学生只是对地方美术资源有了表层的了解,这种一带而过的应用方式达不到美术教学的预期效果,导致地方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价值大打折扣。
(三)地方美术资源与教材契合度低
教学贵在能够因材施教,教学内容需要有机融入相关的地方美术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在美术资源的辅助下,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同时,地方美术资源来源于生活,缩短了美术与生活之间的遥远距离,能够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然而,地方美术资源在融入过程中,与教材内容的契合度较低,甚至与教材内容的关联性不大,强行进行美术资源的融入容易导致学生的精力分散,以至于不能有效掌握教学Vol.122022年4月第12期内容,对地方美术资源的理解也停留在表层。同时,一些教师为了更好地展现地方特色,常常在课堂教学时融入了大量关于当地绘画、石刻、民间艺术品等的资源,导致学生眼花缭乱,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却偏离了教学的主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2]。
二、高中美术教学融合优秀地方美术资源的模式研究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想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提升美术素养,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可将美术单纯理解为“画画”。现如今,大多数教师和家长更关注升学率,更加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成绩,对美术教学缺少足够的重视,在教材选取和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以至于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眼中的美术教材是非常抽象且不好理解的。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时,应有意识地选择恰当的方式和便于理解的内容。首先,教师要深入了解并掌握学生对美术基础课程的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学观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感到亲切,让美术不再是抽象的存在[3]。基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深入挖掘优秀的地方美术资源,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人文风情入手,选择适宜的学习内容,将地方美术资源与教材内容、学生兴趣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中美术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阵地,让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
(二)深入调研可开发利用的地方美术资源
在融入美术资源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学校在进行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并未对当地的优秀资源展开深入全面的调查,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想到什么样的美术资源,就随便将其纳入课堂中,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也基本停留在浅层位置上,并未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致使开发与应用缺少一定的合理性,也不具备完整性,更不要说借助优秀地方美术资源这一途径,落实核心素养下的美术教学目标了。实际上,对优秀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中的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联系地方文化传承的需要,对彰显地方特色、可供美术教学的优秀资源进行发掘。人们生活的周边有着数不清的美术资源,只要人们善于发现,这些资源就可以被充分拿来利用[4]。因此,进行高中美术教学时,只要是符合课标要求,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显性或隐性美术教材,都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资源。教师要有效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来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首先对当地特有的美术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包括自然、历史、风俗等;其次,在教材中合理增添新元素,适当增加更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的延伸,让学生能够理解美术知识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效果;第三,开发、归纳、甄别、分类、整合丰富的地方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成为可用资源,为高中美术课堂增色,为提高美术素养助力。
(三)民间艺人进学校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民间美术,而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其存在。因此教师不仅要借助图片的方式,将民间艺人和艺术品进行展示,还应聘请专门的民间艺人走进学校。民间艺人大都非常善于发现、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并将其创作成艺术品。而多数民间艺人并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在开展民间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通常会采取夸张变形的形式来呈现民间美术形象,基本上都是以物象本身的特点作为切入点,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对其进行描述和表现。因此,民间艺人创作的美术作品往往非常生动、简洁,并且具备极强的原始美感。此外,民间艺人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还非常关注情感的表达,常常会将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融入作品之中,带给观察者一定的审美愉悦。不仅如此,针对色彩的处理,民间艺人也有其独到之处。他们往往善于结合材料特性展开创作,从而更好地展现材料本身所具备的色彩美。虽然民间艺人可能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或是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但是他们的生活感悟比较深刻,对社会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其作品中表达出的都是自身最熟悉的事物,并且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寄托其中。虽然民间艺人创作出来的作品很难得到文人雅士的赞赏,但在民间往往具有极强的欣赏和使用价值,是底层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由此可见,高中美术教师将民间艺人聘请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对民间美术形成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另一方面,民间艺人走进美术课堂,也给美术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内心的美术学习和创作欲望。
(四)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
科学、合理地开发地方美术资源之后,高中美术教师还应结合新课改下对高中美术教学的要求,促进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提升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培养高中学生的美术素养。首先,引入民间美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基于当前高中生美术学习兴趣低下的现状,面对美术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其相契合的民间美术资源,将其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此,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内容,也能够促使学生在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中,感悟到美术学习的趣味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我国各个地区都拥有丰富的美术资源,如剪纸、蜡染、花灯、书法等,这些都属于地方美术资源的范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其次,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地方美术。面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解放出来,对美术课堂进行创新和改进,结合当地特有的美术资源,积极构建开放性的美术课堂,以使学生更好地开展美术学习。以印江为例,由于该地区素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古法造纸术之乡”等美誉,教师在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时,应充分挖掘这一地区蕴含的美术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或民族艺术文化故居,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接受美术资源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感知能力,进而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最后,结合地方美术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面对高中美术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优化美术教学时,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美术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美术调查活动、参观活动中,感悟其中蕴含的美术元素,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主动探究能力,发展审美素养。
(五)增强美术课程联动性
教师在进行具体的美术教学时,还需要重视提升美术课程的联动性。艺术与人文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围绕美术课程和其他课程内容展开相应的联动,以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引导学生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学生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兴趣进行合理激发。例如教师可以将高中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鼓励学生给语文诗词配上图画,或是让学生给当地的民间美术配上对应的诗词,这不失为对高中美术教学方式的有效创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便能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新鲜感,逐步进行学科素养的渗透,从而使高中美术教学与优秀的地方美术资源进行更好的融合,以进一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六)积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
最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了高中美术学科的特征,即人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不仅要关注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教学,还应关注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育人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高中学校在优化美术教学、促进美术教育与地方美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中,必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一方面,学校应将不同的民族文化融入美术校本课程中。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艺术风格。因此,在开发校本美术课程时,应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民族情况,将与之相契合的美术资源融入校本课程中。例如,针对汉族地区,学校可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融入汉服、国画等美术资源;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可以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将少数民族中的服饰、头饰、建筑、工艺品等纳入其中。另一方面,学校还应结合不同地区的地域特色,选择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资源等作为主要的填充内容,使校本课程内容充满地方特色。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也能促使学生在美术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对本地区的文化、历史等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高中美术教学与优秀地方美术资源的融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优秀地方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应用需严格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展现地方文化资源的形成背景,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守就近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地方美术资源进行挖掘,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情境,并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以进一步发挥地方美术资源的良好教育价值,从而强化高中美术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作者:邢印彬 单位: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