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核心素养课堂建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智慧课堂环境主要指多种支持智能教与学活动的媒体设备增能的虚实混合的课堂环境,有效推动美术核心素养课堂的变革与重构。然而,笔者在教育见习中了解到,基于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在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中存在问题,据此,本研究探讨了智慧课堂环境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支持作用,即深化视觉性学习内容、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促进游戏化学习过程、完善质性学习评价,并提出“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设计建构模型,以浙美版一年级下第15课《热带鱼乐园》一课为例,阐述具体教学设计模型建构和应用方法,在教学设计实施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技术支持、避免教学设计的程式化。
关键词:智慧课堂;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课堂建构
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兴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成为重要趋势,《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应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1],这一理念表明,智慧课堂环境是融合新时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学习环境,在教与学中,有效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可以推动各学科课堂的变革与重构。2018年,全国高中课程标准颁布,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各学科课堂逐步转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美术学科本位的核心素养课堂变革与重构迫在眉睫。智慧教学环境是视觉文化时代孕育的产物,人工智能交互、情境感知技术(VR)、与交互式白板等多种虚实混合的信息化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的教与学提供了技术支持[2],深度融合新兴信息技术和美术课堂,可以有效推动美术核心素养课堂的变革与重构。因此,本研究建立在小学美术课堂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智慧课堂环境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支持作用,并提出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的构建模型,以浙美版一年级下第15课《热带鱼乐园》一课为例阐述构建和应用方法。
一、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美术课堂的现状与问题
(一)学习内容:缺乏直观性视觉感知。“图像识读指的是对于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表现指的是运用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图像”[3],两者指对视觉形象的识读和表现,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无法脱离视觉感知而存在,然而,笔者在实习中发现,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部分教师脱离视觉形象进行讲解,学习内容整体呈现出缺乏直观性视觉感知的现象。
(二)学习资源:缺乏多样化学习资源。“调动各种资源,使课程内容丰富多样。”[4]这一理念表明,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强调整合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课堂朝着多元化发展,然而,笔者在实习中发现,由于学习资源众多,教师采用纸质作业单、学习单等拓展资料等方式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时代,图片、视频、语音也可以成为学习资源。
(三)学习过程:缺乏主动性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与机能”,由此可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鼓励在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中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学习过程是主动的,然而,笔者在教育见习中发现,教师设置的学习任务单一枯燥,学习过程缺乏自主探究性。
(四)学习评价:质性学习评价不完善。基于美术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课堂提倡注重质性学习评价,“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展示交流等适应美术学科教学特征的评价方式”,然而,笔者在教育见习中发现,一件美术作品的完成需要多重步骤,教师通常在无法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个步骤的完成情况,由此可见,质性学习评价依旧不完善。
二、智慧课堂环境及美术核心素养课堂支撑作用分析
(一)深化视觉性学习内容。相较于传统课堂,智慧课堂环境利用先进的技术促进学生的视觉化感知,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课堂是基于视觉形象的感知和识读进行美术表现,从而促进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由此可见,新时代信息技术为分解和感知视觉形象提供了有效支持,例如,在中国画《清明上河图》的美术欣赏课堂中,利用VR技术将清明上河图动起来,学生通过感知视觉形象,理解宋代的风俗文化。
(二)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相较于传统课堂,智慧课堂环境具有多样化的富媒体资源,如微课、网页、图像、视频、语音等[4],由此可见,智慧课堂环境为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课堂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中国传世名画》一课中,教师将有关于中国传世名画的学习资源上传到信息化平台中,其中包括视频、图片、网页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保证,学生通过信息平台主动探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另外,智慧课堂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三)促进游戏化学习过程。“智慧课堂环境的构建基于云、网、端”互动智慧化学习环境”,为小学美术课堂活动环节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学习过程的游戏化,营造自由、轻松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图形的联想》一课中,利用平板电脑,教师设置主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图形,将拼摆结果即时上传并评价,教师设置趣味活动,利用智能化手段支撑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习过程的游戏化。
(四)完善质性学习评价。“智慧课堂环境通过高效实时的双向交流,实现系统可视化反馈和师生间的即时评价”,强调小学美术课堂评价的过程性与即时性,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师生反馈,完善了质性学习评价,。例如,在《色彩的魅力》一课中,教师为解决学生的色彩表现问题,设置了循序渐进的三个表现任务,帮助学生分步骤完成作品,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及时上传每个步骤的创作图片,记录学习过程,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从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完善质性学习评价。
三、智慧课堂环境下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构建
(一)基本模型。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是指用新型手段支撑教与学活动,实现具身融合。据此,笔者结合美术课堂的特点,从课前、课中、课后的角度,构建三段式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设计模型,并直接体现了智慧课堂环境的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
(二)模型解析。1.课前阶段。课前阶段的核心是了解学情和学习预习,信息化学习平台提供了学生学情调查和学习资源共享的便捷渠道,帮助教师了解学情,方便学生学习预习,以《热带鱼乐园》一课为例,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课程调查,提前掌握学生对于热带鱼的了解情况及学生绘画的基础情况,在师生互动中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教师通过学习平台微课、网页、文档资料等学习资源,学生提前预习查阅,为课堂学习做充分的准备。2.课中阶段。课中阶段分为导入、新授、作业和升华四阶段。导入部分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促进视觉感知,VR技术为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营造沉浸式氛围。在《热带鱼乐园》一课中,通过VR技术构建立体三维的海洋空间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环境中各种鱼类的特点,感受海洋环境氛围,主动提出问题,为后续的绘画创作做准备。新授部分的核心在于趣味任务,形成游戏化过程。交互式白板为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的多样化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递进的游戏化的学习过程可以增加学生经验。在《热带鱼乐园》一课中,为了解决学生创作热带鱼的问题,教师设置了循序渐进的形状、花纹和色彩任务,利用交互式白板,创设拼图游戏、头脑风暴和上色游戏环节,引导学生在做中思考,形成游戏化学习过程。课堂作业的重点在于即时反馈,优化质性学习评价。信息化学习平台为学生随时记录作业情况,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即时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并进行讲解,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质性评价。在《热带鱼乐园》一课中,教师将一幅作品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表现任务,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记录每一次表现任务,并通过终端上传,教师及时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记录学生的创作过程,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升华阶段的关键在于联系生活,促进情感升华。基于美术学科的视觉性特点,教师利用先进技术营造生活情境,学生在直观环境中思考,促进情感升华。以《热带鱼乐园》一课为例,教师创设环境污染的生活情境,学生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海洋环境污染,引发学生思考,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3.课后阶段。课后阶段的重点在于拓展资源和自主探究,智慧课堂环境为小学美术课堂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微课、视频、图片等资料,学生在学习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方向,进行自主探究。在《热带鱼乐园》一课中,教师在课后拓展了环境保护的内容,并将热带鱼文化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上传,学生在学习平台上,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源的形式和内容,帮助学生自主探究。
四、智慧课堂环境下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构建注意点
(一)避免过度依赖技术支持。智能技术是嵌套在教学过程之中的某种辅助工具,体现技术与人的具身性融合特点,智慧课堂环境追求技术与人之间的自然融合,智能技术仅仅只是技术支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以师与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再联系智慧课堂环境遴选最优方案,避免过度依赖技术支持。
(二)避免教学设计的程式化。智慧课堂环境包括多种支持智能教与学活动的媒体设备增能的虚实混合的课堂环境,本论文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媒介,探讨了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课堂中技术与人的深度融合的策略,然而,教学设计是灵活而动态的,教师在实施中需要综合考虑美术课堂教与学的主体活动,自主寻找合适的技术媒介,从而避免教学设计的程式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Z].2018-04-13.
[2]彭红超.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深度学习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奚传绩.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张艳明,桂忠艳,李巍巍.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0(12).
作者:寿南茜 单位: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