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中职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教学中中职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美术教学中中职学生审美能力提升

摘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落实生本主义人文化教学理念的要求。在美术教学中中职美术教师要围绕多元知识、丰富资源、美术作品和生活情境,引导中职学生深入感知和体验美,增强其实践运用能力。探讨中职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是美术课程的鲜明指向,是促进其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中职;美术;审美;资源

中职美术教师(以下简称“美术教师”)要注重从中职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与人生成长出发,关注学生对于自我认知的积累,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观察美、感悟美与体验美,让他们的认知思维和情感富有深度、广度。因此,美术教学应从美术作品出发,突出开放性、多元化和趣味性策略,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和思维,切实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陶冶情操与开发心智的过程中形成多元理解,增强其审美综合能力。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美术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与幸福感。

一、活化多元知识:引导审美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视觉审美体现出一定的视觉美感效果,是多种艺术的结晶。以美术为基础,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能够促使学生真正获得深刻的认知。利用多元知识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意识。活化多元知识就是在引导学生主动融入相应的作品情境的基础上深入感知和领悟,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审美意识。美术教师应结合专业技能课程,从地理、历史、语文等多学科中找出与美术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有针对性的活用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引导学生主动从课程中找出相应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内化与生成。如,在学习有关雕塑的知识时,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学习:其一,从历史学角度介绍雕塑的相关历史,特别是雕塑的起源和中外雕塑的历史,让学生在了解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形成深入认知,帮助他们在真正了解雕塑的基础上生成相应的文化知识底蕴;其二,从美术学角度围绕雕塑对象的特征,从蓝图创作、空间生成、色彩搭配与运用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从雕塑对象的特征中获得深刻认知,并从相关美术知识中收集素材;其三,从地理学角度结合地域特征,引导学生从地域风情、民情风俗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从各自的理解中找到更多学习、运用的切入点和生成点。这些多元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能够让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在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要以开放化的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知,帮助学生在相关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并能主动将其转变为实践,从中获得相应的知识积累。美术教师在讲解时,应该多从学科的综合中收集相应的素材。在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可结合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策略和引导方法,让学生在主动融入美术课程的过程中积累感知经验。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美术教师要注重从作品的特征出发,以宽容的心态引导学生主动融入作品中深入感知;在写生课中,美术教师要带领学生多亲近自然、感悟自然、体验自然,激起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在参观各种场馆时,美术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历史、人文和艺术带来的心灵震撼,让学生从相应的作品中接受熏陶,从内心深处感受美的魅力。

二、丰富社会资源:体验美感

美存在于世间,是各种资源的综合,也是学生获得多元认知体验与真切审美感知的重要基础。从丰富的社会资源中挖掘可欣赏的美,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深入钻研和积极探知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体验美感的切入点。借助丰富的社会资源帮助学生深化识记,让他们在真切的体验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审美意义,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相应的社会资源,便于他们在体验美感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美术教师引导学生在主动体验美感的过程中深入探索,便于学生在参与认知体验的活动中掌握相应的技能。充分运用好丰富的社会资源,便于学生在多元化和开放化的社会背景下找到可体验的触发点。美术教师在指导学生利用社会资源时可从学生的身边资源出发,帮助他们在接触社会资源的过程中产生深刻的美感体验。美术教师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应该关注以下三点:其一,利用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主动欣赏,从中职校园中的美术教学资源出发,如校园中的园林、雕塑与画像等,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季节中仔细赏析,获得深刻的理解;其二,运用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从校园文化时装秀、美食节等活动出发,主动融入相应的活动,感受时代的发展变化,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美感;其三,利用当地特色自然景观,从当地公园与自然风光出发,组织学生分析其中的美学问题,运用结构与韵味、线条与色彩等,丰富学生的认知与感悟,便于其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强化运用。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中主动观察与体验,用心倾听和感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审美感知。教师可结合学生在多元化资源中的发现,鼓励他们在资源中找到可学习和运用的部分,促进学生在情境中转变认知方法,帮助他们在深入物象的过程中发现美,让他们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教师要多从丰富的资源中筛选具有一定美感的信息,组织学生在跟进学习、观摩欣赏、写生描绘等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展示自己,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活用多元化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聚焦核心要点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理解,提高其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巧借美术作品:切磋审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维灵感,是当前美术教学的重点。通过赏析特定的作品,能为学生提供直接、客观的审美信息,帮助学生在主动融入相应情境的过程中丰富感知。通过赏析作品,学生可以唤醒自己的探索意识,感受美术的高雅气息;同时,赏析也能为学生提供对话作者的载体,让他们从作品中找出自己的发现,在点评中相互切磋,增强审美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通过作品赏析的方式活化理解与认知,从而带来更多的艺术灵感和表现方法。如,在欣赏齐白石的名作《虾》时,笔者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画家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现虾?这些虾各有什么样的神态?从画家的表现手法中学到了什么方法?”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在主动聚焦虾的神态和动作的过程中产生深刻感知。一些学生围绕虾进行白描,在黑白色彩的搭配上找到虾形体的显著特征,如虾头、虾须、虾钳、虾眼等都运用黑色和青色,但在运用程度上有所区别。以虾在水中的动作,如蜷缩、张开、抖动等表现虾的神态,能够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知体验。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能够让他们从艺术表现手法中发现有关动态物体的表现方式,从而唤醒学生主动学习艺术表现技巧。在欣赏之后,笔者从市场上买回了几只活虾放在玻璃鱼缸里,请学生观察并现场作画,让学生主动揣摩和深思。通过这样的延伸和补充,不仅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美术知识,而且能使学生在活学活用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理解,便于其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深化自己的认知。在组织学生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可根据作品的内容深入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说出各种不同的想法。在欣赏过程中,可建议学生以小组讨论、现场绘画比拼等方式进行深入拓展,帮助他们从相关欣赏中归纳和总结方法。学生围绕虾的不同之处,设想自己在绘画中的表现手法,从而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有针对性的运用方法,让他们真正聚焦作品中有价值的内涵部分,满足他们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感知。

四、关注生活情境:发掘美源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艺术不仅是对生活的再现,而且是对生活背后美感的挖掘和延伸。聚焦生活情境,便会发现任何美的事物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学生也都能在认真关注中获得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学生对美的感知不仅受时展潮流和个体认知积累的影响,而且受生活认知的影响。“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挖掘作品蕴含的形式之美、情感之美,深层次品味其中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深思中感受艺术表现的气息与价值,以此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如,在学习有关雕塑的表现方法时,应该从认识造型开始,从作品的外在形式美中找出相应的元素,让学生通过线条、质感、色彩、肌理等艺术语言呈现其内容,挖掘其中的艺术信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形式美元素增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为作品注入情感因素。在对情感的理解上,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作品本身呈现的形象特点中深入挖掘,引导学生在主动聚焦爱国情、家乡情、亲情、友情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作品。此外,美术教师可以建议学生从其他角度深入观察,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创作形式体现作品内涵,让他们在聚焦表现特点的过程中形成有效理解,发现美的来源。如,在泥塑作品《喂鹅》中,很多学生观察到鹅的健康、活泼、好动,联想到喂养人的喜悦,感受到争先恐后的鹅群能够给主人带来的价值。同时,学生在观察中也能发现人与动物应该和谐共处。而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认真思索与提炼。从生活中发现美的来源,需要学生具备细致的观察力,需要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良好习惯。基于生活的创作不仅能唤醒学生对物体的真实感知,而且能够让学生带着好奇与主动走进生活,产生多样化的理解,在参与和琢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认知情感。多从生活中发现美术创作的元素,能使学生不再拘泥于美术表现手法,并能在多元化、开放性的展现中形成有效认知,切实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能力。从培养学生的美感出发,多给学生自我观察和深入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在主动融入美术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在实践体验中深化感知。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职业发展角度出发,多以生活中事物为切入点活化教学引导,便于学生在融入情境的过程中产生有效认知,在主动丰富感知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形成丰富的综合技能。从审美角度深入剖析,唤醒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可以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观。

作者: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