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融合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必然趋势,但很多实践还停留在丰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环境的层面上。缺乏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联接,没有嵌入专业学习的系统中去。本文尝试利用现代信息及数字技术的最新成果深度介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调整课堂教学结构,探索数字化创新融合的教学新模式。以期实现智能高效的美术教学新局面。“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战略。国家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配置教育资源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融合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018年4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不仅从政策和投入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提出从应用融合发展,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指出信息技术运用不能仅停留在学习环境,更要嵌入学习系统中去。美术教育是培养审美能力和人文精神为导向的视觉艺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当下,视觉形象的创造和传达已被强大的数字技术覆盖,从丰富的电子图像取代传统的手绘广告到先进的VR虚拟现实颠覆传统的场景绘制,无不展现着现代科技不与伦比的优势。数字技术背景下的新媒体艺术形式不断刷新着对视觉艺术的认知,深刻地改变着视觉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美术教育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在美术应用领域取得的成果,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改革持续创新发展。对推动艺术教育现代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1.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过程的创新
美术教学一般都以写生练习、欣赏、创作为主线,培养造型基础和创造能力为目的。不同阶段实现的教学目标不同,着眼于学生艺术能力成长的系统发展需要,会安排紧密联系的课程计划。传统的做法是以高密度的训练完成对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基本素养的认知、体察和能力的培养。这种强调教师主导,机械、重复、封闭的训练方法有悖现代教育理念,与艺术教育初衷脱离了方向。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艺术教育更注重学生开放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会为美术教学开拓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途径。无论是美术基础知识的习得,还是绘画技法的领悟以及艺术语言的锤炼和艺术风格形成都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实现教学方式创新型变革。(1)高效、针对性地利用网络资源。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提供了海量的知识信息,但也会鱼龙混杂。如果利用中没有清晰地教学目标定位很容易陷入碎片化的迷茫和焦虑。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搜集更多的资源辅助教学,而且应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科学灵活地制定教学策略,组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课程资源,如多媒体课件、微课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则在教师有计划地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途径实现自主、协作地学习,成为知识能力主动的构建者。以期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2)信息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美术学科技艺性特点需要加强学生绘画技能训练。写生教室的场地局限需要安排分组写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很难为每组学生分别作示范。以往全班所有学生同时围在老师身后观看作画过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师示范的位置安装录播设备,每组写生练习前面安装显示屏幕,同步播放教师示范步骤的画面。学生不离座位就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进行绘画练习,实现师生同步学习,达到电视会议般的高效共享效果,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作品点评也可以通过手机拍照然后投屏到显示屏幕上,减少了收集作业讲评的繁琐步骤。通过数字技术设备的巧妙运用,优化教学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过程环节,增加课堂容量,大大提升教学时效,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目标。(3)信息化教学手段重建课堂结构。“新的技术运用使课堂教学流程得以再造。依据美术课业性质,针对欣赏和创作类课程要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技术优势。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和创作思维的发展有赖于相互交流和思维碰撞。基于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课堂教学管理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很好解决方案。如“课堂派”、“学习通”等都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每个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可以先行对作品进行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介绍,然后对作品的评价展开讨论。通过课堂管理系统很好的掌控学生的互动和反馈情况。尤其是抢答发言环节的设计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容易形成思维碰撞,拓宽思维广度,构建完整认知。美术创作课程更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全面训练。通过教师命题释义,学生自主搜集素材,再经历师生互动交流,得到多轮讨论和评价,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释放。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课堂互动平台具有传统教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2.数字技术对美术教学内容的介入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构建教学环境层面上,而要深入到美术教学内容维度上,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改进对美术知识和原理的认知。作为视觉艺术伴随着人类视觉经验的成熟而得到不断发展。对视觉观察的记录和再现的历史过程经历过“透视法”、“印象主义”等革命性的变革,折射出科学技术进步与艺术发展的密切联系。同样,技术进入数字化时代,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也深刻地影响着视觉图像的生成、存储和传播,对绘画原理理解和技能形成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1)运用三维制图软件直观、生动地理解形体结构原理。造型基础训练离不开对形体结构的认识。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曾总结出:在自然界里的一切,都可概括为类似球体、立锥体和圆柱体等。所以对基本几何形体的认识就成为训练造型能力的基础。虽然在传统教学中通过几何体教具帮助学生认识和描绘几何体结构,但数字三维软件具有更直观、互动和显示模式切换功能,能实现快捷高效地理解和掌握物体形体结构特点。(2)虚拟现实空间直观动态地展现透视规律。共所周知,透视教学一直是造型基础训练的难点。由透视原理推导出的透视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需要借助学生空间想象力完成对透视规律变化的认知。因相对抽象的特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学习绘画的兴趣。数字三维软件大都具有创建三维场景的功能,参数化三维空间特征描述会直观地映射现实中的物体透视状态。物体三维属性形成的透视辅助线会随观察角度改变而得到动态呈现。对理解透视规律提供了互动、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对抽象规律的理解和把握。(3)数字色彩调色工具提供了强大的认识色彩规律和调配色彩的功能。色彩是美术表现语言里的重要元素,对色彩原理的学习会涉及到光学及色立体等更多自然科学知识。色彩调配传统训练也是通过物理颜料反复描绘来增强感性认识。无形中增加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效率低下。如今众多数字制图软件都集成了调色器功能,色相环直观还原色彩结构面貌,色相种类定义更是达到百万级标准,这是现实颜色无法比拟的。只需通过调整或设定参数瞬间得到预想颜色。并且可以不断刷新和调整配色方案,经济高效不言而喻。数字技术在美术应用领域的成果都是基于美术原理开发出来的,反过来指导美术内容的学习,定会发挥便捷高效的作用。虚拟现实及人工智能技术直接桥接美术教学内容内核,使得新技术融合美术教学得到创新式发展。
3.信息技术对美术教学形式的拓展
随着“慕课(MOOC)”、“微课”等更多在线课程形式的推出,引发了课程形态、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促生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开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力地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方式开展混合式教学实验,取得一定成效。克服了MOOC(慕课)只提供资源,教师难以与学生进行单独交流,缺乏教学互动的弊病。针对美术学科特点开展模块化教学资源建设,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精选核心知识点制作教学视频、录制技法示范过程,便于学生自主的在线学习。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设计练习作业,根据学生学习反馈调控课程进度和节奏,由学习支持系统和学习评价系统促进课程有效开展。及时关注学生的困惑,整理学生不同需求,实现课上答疑和教学互动。因教师对学习过程介入,更有效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学生增加了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有效交流和形成性评价,美术教学得以创新高效地开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延展也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QQ”、“微信”等大众社交软件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及时联系。由此衍生的“群”更加精准地细分人群之间的交流,合理利用有助于线上学习和师生随时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宽了美术教学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结构得到创新,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深度融合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教育、数字化校园、数字课程、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一系列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都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创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实现创新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关注学生发展,科学运用最新技术手段的教学实践探索“永远在路上”。
作者:王树义 单位: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