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师美术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和新目标。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美术教师的主阵地,需要充分重视核心素养,并以其为引领,带动多个教学环节的革新,让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高师美术专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师;美术教学;教学改革
一、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7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新理念、新要求,包含“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的素养。“图像识别”是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美术表现”是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审美判断”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创意实践”是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文化理解”是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实质是指培养学生对图像的感受与认识能力,使其学会在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美术表现能力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较高的审美品位,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在美术教育改革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为培养基础美术教育师资的主阵地——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目标。只有让美术专业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才能为基础美术教育打好基础。通过对核心素养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可以带动多个本专业教学环节的变革,实现专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将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高师美术教育的全过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师美术教学改革
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何种类型、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是高等教育各个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所以强调“始终”,是因为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这个培养目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具体到高师美术专业,核心素养的提出,让学校和教师对培养目标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首先,要根据美术学科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学科特点是培养目标制定的基础和前提,但是从实际看,受历史等原因的影响,部分院校还是将培养重点放在了美术知识和技能方面,这与高师美术学科的特点是不相符的。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将美术知识、技能转化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如果仅从知识和技能层面培养,那么培养出的人才容易是千篇一律的“匠人”。诚然,美术知识和技能是各类美术活动的基础,但其仅是基本目标,并非是终极目标。如果学生不具备审美体验和创造意识,即便是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也是徒劳的。所以,学校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引导,树立全新的培养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起来,而不再是之前的非此即彼和重技轻艺。其次,要根据市场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市场是人才培养的风向标,只有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中小学美术教师历来是高师院校美术院系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之一。当下,基础美术教育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新目标,作为今后的“准教师”,绝不能对此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相反,高师院校需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对于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射出当下培养目标的偏差;又是一个风向标,可以为全新培养目标的树立指明方向。
2.丰富教学实践
当下,在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学生的美术教学实践始终是一个短板。如,在美术学科理论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一些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既缺乏实践意识,又没有实践机会,成为了仅会纸上谈兵的偏才。当下,基础美术教育中提出的核心素养要求,为高师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环节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机,理应牢牢把握。首先,在学校内部,高师院校和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实践是美术学科教育的基本属性,而实践素质和能力则是从事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树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高师院校一方面应增设实践理论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则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定期的教学技能比赛、教育研习等。同时,高师院校应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各类教学实践场地、设施的添置和完善,保证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其次,在学校外部,高师院校应该与一些文化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将对方建设为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一方面定期安排师生顶岗实习,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一线人才进驻校园,或举办讲座,或担任第二导师,让学生对教育行业的发展有及时的了解,以顺利实现就业。核心素养的提出,从本质上说,是一项项美术实践活动,高师美术专业的学生只有全面参与各类实践,才能提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既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题中之意,又是专业建设发展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3.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以教师全面的素质和修养为基础。但是从当下看,虽然多数教师是科班出身,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可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但是,部分教师在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还是欠缺的。如,核心素养提出的“美术表现”,实质上就是开展美术创作活动,但是部分教师的创作实践教学开展得十分有限。又如“文化理解”,要求从大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以文学、历史、民俗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为基础开展教学,否则就无从谈起。所以,全面加强师资建设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提升文化修养。美术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集合体。美术学习者和创作者的文化修养越高,审视和思考的视角就越广博。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开阔文化视野,在学生面前起到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加强艺术实践。美术创作是美术这门艺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独立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是一名美术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所以,教师应将创作放在与教学平等的地位,全面参与各类创作活动。最终的结果并不重要,其意义在于这个参与的过程,可以使教师完善教学理念,锻炼教学技能,继而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要丰富生活阅历。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特别是对于美术来说,更是以生活为母体的,这要求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和体验生活,将个人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创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只有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才能落实到实处。
4.革新教学方式
当下,从高师美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看,部分学校采用“讲述+示范”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各高师院校应该将更多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如工作室模式,这是一种源于包豪斯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美术学科的教学。高师院校可以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以教师的名字命名工作室,如某某教师油画工作室、某某教师水彩工作室等,每个工作室以六至八人为宜,在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使学生全面参与工作室的运营。工作室可以开展专题创作,或者面向社会承接创作项目等,使学生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通力合作。如果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则可以用于工作室的再建设。看似一个小小的工作室,却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学生在参与一个个创作项目的过程中,既可以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又可以培养集体精神与合作能力。又如对话式教学模式,这也是一种适合于美术学科的教学方式,因为无论是美术鉴赏还是创作,都是一项个性化的审美创作,是没有是非、对错之分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部分教师自然地将个人的认知和体验强加给了学生,学生自身的感受和意愿却难以得到充分关注。而对话式教学模式则可以让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下,以交谈、沟通的方式进行教学,让每一名学生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引导,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所以说,高师院校要对比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主动变革和完善对教学模式,保证教学沿着既定方向发展。
5.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具有独特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却始终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核心素养的提出,则为该环节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机,可以使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均得到有效丰富。首先是评价主体方面。核心素养强调,美术活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其虽具有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当一名教师面对众多学生时,很难保证评价的及时与客观。所以,高师院校可以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学生互评可以让每名学生的审美视野得到扩展,而学生自评则可以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三种评价综合使用,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其次是评价标准方面。由于美术学科的个性化、创造性特点,以往的教学中是没有固定评价标准的,一幅作品的优劣没有统一的评价体系。而核心素养的提出,为评价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当评价一幅作品时,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整体评价体系,一一进行比对,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继而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核心素养的提出,不仅是对一线教师的要求,而且是高师院校美术专业教学的重要参照。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只有先了解核心素养,具备核心素养,才能为走出校园、走上讲台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高师院校美术院系应充分重视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出与时俱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和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要深刻认识到的是,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扎实迈进,才能最终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马小勇.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美术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艺术教育,2015(8).
[2]韩莹莹.论高师美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美术教育研究,2015(3).
[3]王胜彩.高师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脱节现象调查.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6).
作者:易安安 单位:韶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