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学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民族背景的文化交流碰撞,使得教育在全球化的基础上受多元文化影响深远。中学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生涯的重要阶段,美术教育的多元文化改革也应与时俱进。分析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多元文化;美术教育;中学
“多元文化”这一概念发端于20世纪的美国,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碰撞,新的文化模式不断形成,多元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当然,多元文化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经历了较为曲折的过程。社会发展初期,文化发展不均衡,存在某一种或某几种文化占主导地位,而压制其他形式文化发展的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意识形态不断改变,原有文化态势不断被重构,主流文化展现其包容性,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形成新的平衡。元与元的差异性突显,象征着社会发展的巨大变革与人类进程的跨越,原有的平衡被打破,社会语境因多元的文化冲突和碰撞形成新的一轮进程,并循环往复。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发展,美术教育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新的探索。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也变得更加丰富,美术教育从改革开放初期重视技法培育逐渐升级为对学生美术素养以及文化修养方面的培养。
一、多元文化背景对美术教学的要求
在我国中学美术教材既包含了艺术形式、艺术历史和理论现状,也涉及了一些艺术作品的鉴赏内容,针对美术鉴赏方面的学习方法,现行修订的方案要求教师知识储备、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方面要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知识的学习不仅要求掌握技能技巧,更要提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美术教育要增加文化的分量,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了解艺术的社会性,更深刻地认识历史和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中学生学生心理发展和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阶段,因此美术课程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建设和正确世界观的培养,中学美术教育在开拓高中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审美能力、激发右脑潜能,均衡理性与情感、完善人格品性方面,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1、多元文化背景及各国艺术教育概况。二十世纪经济全球化带动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物质文明带动精神文明的建设,世界各地的学校越来越多地看到来自各个民族文化背景的学生。从国家到社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广泛沟通互动,多元文化逐渐形成并成熟。文化的多样性也成为衡量国家和名族开放、包容乃至进步的一个标志。九年义务教育将视觉艺术、艺术与人文等内容纳入范畴;大学艺术教育开展改革注重多元化内涵,强调多元面向、朝向后现代艺术教育的思维。日本在多元化艺术教育方面也有相应举措,强调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关注自身经验积累并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同时重视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美国出台了艺术教育标准,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音乐、舞蹈、视觉艺术、喜剧四门课程综合学习。澳洲的艺术教育注重循序渐进的多元艺术培养,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全面地制度,此外澳洲各区政府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地编制艺术教育课程规范,充分体现其自身教育特色。英国将学科课程设置为国家和整体课程两类,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相关社会组织在当地教育局的引导下对艺术教育进行协助,推动美术教育发展。
2、多元文化与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关系。中学美术教育应结合多元文化的时代特点,在学习本民族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和精神,这离不开一线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引导。目前我国中学美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综合化”培养,重视艺术技能的学习和对人存在的理解、反思;不单纯依赖集体教学,更突出讨论艺术范畴下的学科联系,培养学生的通感技能。我国美术教育通常只重视对学生绘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但是中学美术教育尤其特殊的针对性,作为很多学生的美术知识提升阶段,中学美术也应该注意多元形式的教育,注意汲取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学生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不仅增长见识,还开拓视野,提高美术素养和文化修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丰富提高,中学的美术教育一方面从教材包含的内容发面进行变革,另一方面对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也提出更高要求,这些变化是符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艺术教育策略的。同时,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应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知识,把握时间与时俱进,将有益的文化知识内化于身。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美术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学的意义。文化的内涵丰富,在不同时代所体现的内容是不同的,对中学美术教育的研究也必须依托特定的文化环境。不同民族在自身文化体系的影响下呈现丰富的发展状态,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必须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先进的理念,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丰富人类的审美标准,中学美术教育也在这样的影响下不断成长,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首先,美术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作为文化而学习”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以更加动态的视角看待美术,不仅要学习历史和传统,更要着眼于未来美术乃至艺术的发展及其包含的文化知识。其次,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正在优秀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是包容开放的,以中华文化为例,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各民族、地域经过漫长的发展积攒了丰富的文化宝藏,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借助美术视角更深刻的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次,美术教育可以加强学生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古至今,各个国家民族都很重视美术作品的教育教化作用,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到“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强调美术的教化作用。任何文化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美术教育亦是如此。美术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带动知识的学习和创新。
2、存在的问题。“以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为媒介,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力,发展智力和创造性,获取一般教学意义之功效。”我国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美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现行教育体制运行时间短,对于我国美术教育特殊性的相关研究并不充足,许多观点不能贴近国内中学生的特质,偏离了美术教育的初衷,对中学美术教育的理论构建不够完善,规律把握不够准确,一定程度上催化了中学美术教育偏重应试技巧轻视文化教化的现状;此外,对美术特长生的教育也缺乏针对性,从而加剧了应试培训产业乱象,有悖于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知识固化,教授内容单一。中学阶段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而美术教育的互动过程也离不开学生个性情感的表达。然而在现实实际中,大多数中学美术教育的一线工作者生活模式简单,对文化的兴起和变革敏感度不高,自身的教育经历也大多数是接受国内传统教育,因此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趋于固化,对知识的理解偏重传统,这些都造成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局限性,教学模式刻板化,文化历史、发展与当前知识产生割裂,其后果可能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个性以及失去对美术乃至艺术继续追求的动力。(2)学生美术基础较差,美术教育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二十世纪初,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受到重创,文化也在一系类政治变革下受到影响,被批判甚至否定,西方的政治科技文化渗入,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推崇西方美术教育,质疑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到新中国成立初,我国艺术教育长期以西方标准为标杆。同时,国内美术教育较为落后,虽然现今很多中学设立了美术课程,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普遍以素描能力训练为主,忽视学生对其他美术艺术形式的了解和动手能力,这导致了一部分学生逐渐养成了对美术作品单一认识的审美习惯,而另一部分学生,美术课程是在被其它“主要课程”的占用中度过,他们对美术作品的认知是在想象中逐渐形成的,对“艺术”的陌生感随之带入了高中美术鉴赏的课堂。中学美术的目标,是旨在提高学生对美术的感知,提升艺术素养,由点及面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将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提高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应用,做到活学活用。艺术源于生活,它不是高居庙堂之上的事物,不同时代的艺术都多多少少地承载着它们所处时代的人的生活和观念。而我国的中学美术教师大部分重视经典艺术甚至神化艺术经典,只强调美术作品的审美特性,同时把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与其所处时代及时代关系割裂开来,这会导致学生认为艺术与自身和现实无甚关联,从而限制了学生对艺术的多元感受并遏制其对的艺术创作欲望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陶蕾韬.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价值认同———以全球化为视域[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波,高丹.浅析高师美术教育内涵[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5)
作者:樊娟 单位: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