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外来文化给我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以更强的冲击,也有不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土的、不入流的,却又盲目追求外来文化,认为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是更主流的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学;意义;运用措施

一、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1.传统文化丰富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来自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呈现在教材中。但是,教材版面有限,学生能够在教材中获得的美术作品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师更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给学生呈现更多、更加丰富的美术作品,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作品的资源拓展中,我国传统文化的展现更能够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让学生以传统文化作品为基点拓展思维和想象力。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为我国保留了集聚智慧和美感的美术作品,透过美术作品,学生能够体验到时间沉淀下,我国古代人们对美的感知,并且从质朴的、豪放的、夸张的文化作品中,感知历史,体验经典。对此,在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更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从美术作品的广度、深度中体验经典,从美术作品的历史发展历程中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传统文化作品的展现中,随着学生感知的不断深入,随着学生鉴赏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便能够体验到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保留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印记,让学生体验到我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积极审美观念,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目前,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外来文化给我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以更强的冲击,也有不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土的、不入流的,却又盲目追求外来文化,认为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是更主流的文化。因此,学生的这种审美偏差导致我国传统文化保护愈加困难,在新一代学生的忽视中,传统文化的地位日渐低下。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价值观、情感道德观和审美观养成的重要时期,改变学生的以上错误认识和审美偏差,培养学生积极端正的审美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分析传统文化美感,更能够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竞争力,让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鉴赏中,提升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珍惜之情,让学生学会批判继承我国文化、保留我国积极的民族文化,有选择的认同和接受外来文化,避免学生盲目崇洋媚外。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措施

1.渗透美术历史,感知文化经典

缺乏整体感知的美术作品,在鉴赏过程中往往难以真正让人体验到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人们所能鉴赏的往往也只能浮于表面的线条、纹理、构图、形象等方面,但是却难以真正企及艺术作品的核心,也难以获得对美术作品更深层底蕴的触碰。对此,为帮助学生提升审美的深刻性、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文化感知,教师可以通过渗透美术历史的方式,让学生在美术作品前,感知美术作品的历史文化底蕴、感知文化经典。例如,在《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呈现我国古代绘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并且向学生渗透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溪山行旅图是我国北宋作家范宽的作品,作品情境取自于范宽的故乡陕西关中一带山岳,他的作品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成为宋画第一,善画山岳和雪景的范宽性情宽和,嗜酒好道,崇尚道家精神,终日与山为伴,与山群居,豪迈的性格在其画作中也有体现。通过以上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履历以及后世评价,学生再去领略这副古香古色的中国画作时,便能够结合作者豪迈的性格、广阔的胸襟进行鉴赏和评析,将会带着情感和思想,以更宽的视角再度审视其画作,聆听美感、解读画意,感受文化经典所带来的美丽,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体验美术情境,提升艺术美感

个体对于事物的感知,更容易受到情感的影响,爱屋及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也是帮助学生体验美术作品美感,提升学生鉴赏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崇高精神享受和艺术享受的重要方式。而在我国中国画画作中,更加注重神韵的描绘,注重意境的传达,这就更需要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将自身置入情境中,带有一定的情感赏析和感知,从而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美感鉴赏能力。如在《捣练图》这一画作的赏析过程中,教师渗透本画作的创作背景:该幅画作产生于盛唐时期,绘画兴旺,捣练图中的人物是在基于当时的唐代妇女在捣练时劳动的场景,缝衣工序繁杂,妇女们倾力合作,精心劳作。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图示中的场景中,在盛唐的时代背景下,你所看到的人物形象时怎样的?这幅画作中的女性形象与汉魏晋时期单薄瘦弱的仕女图有什么区别,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劳动场景中,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通过以上情境代入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第一视角、代入情感和历史感知经验赏析这一画作,学生便能感知到,盛唐时期的妇女体态丰腴、慵懒之态毕显,在富庶的唐代中,贵族妇女怡然自得,这是典型时代背景的映射,也是浓缩的盛唐生活。从美学上分析,捣练图在人物动作和神态上刻画精准,人物神韵跃然纸上,生活情趣丰富、人物形象神韵十足。

3.创作美术作品,表达思想情感

美术教学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帮助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可以说,创造美是美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帮助学生体验美术、感知美术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创造美术作品的条件,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聆听我国传统文化的美感,感知我国传统文化的美感和思想,同时也帮助学生获得除倾诉外的又一表达手段。例如,在《读书与藏书的情节》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纸板画藏书票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绘制、镂空、滚墨等方式制作藏书票。我国文人爱书,也常用书票、书签等藏书工具,此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现我国古代文人的藏书票,如石版画藏书票等,让学生在古朴的书票中获得灵感、体验美感。在以上内容呈现和技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工具制作藏书票,鼓励学生运用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制作藏书票,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古朴的文化质感,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感知、审美和创作能力。同时,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学生的潜能被释放,潜力得以挖掘,也便于学生个性化美术技能和技巧的提升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经千百年时间考验,经过时间的雕琢后、极具美感的智慧象征。对此,美术教学更要承担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体验我国传统文化美感的重任,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通过渗透作品历史、体验美术情境和创作美术作品等手段,丰富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教师作为一个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美的认知,培养学生发现美、感知美、鉴赏米、创造美的眼睛和品性,让我国传统文化在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鲁振芳.传统文化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开展的情况研究[J].科学咨询,2018,(10):10.

[2]李佳妮.有效渗透,只为无限精彩———传统图案、纹样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54.

作者:申堃鑫 单位:山东省无棣县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