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对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疏导,音乐则是疏导留守儿童心理的有效资源.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性格孤僻、遇事偏激、唯我独尊,紧接着探讨了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利用音乐疏导留守儿童心理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巧用音乐资源、搭建音乐桥梁、开展音乐治疗、举办音乐活动等.
关键词:留守儿童;音乐;心理疏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乃至小城镇中青年群体选择外出打工,这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农民工子女难以像城镇职工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就使得农民工子女必须在家乡农村或乡镇小学就读,隔代教养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隔代教养相比于亲子教养而言,普遍存在着教养方式不科学的现象,非常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音乐则有着很好的纠正作用.文章基于此,就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价值与策略做了相应的研究.
1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以为在世界上没有人会关心他们,所以可能导致他们对这个社会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这个社会不近人情.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性格孤僻
留守儿童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是其典型的特征.留守儿童多为隔代教养,父母不在身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龄偏大,且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也不知道如何与留守儿童展开交流,这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孤僻的性格.具体而言,就是班级教育中不愿与别的小朋友打交道,也不愿参加到班级活动中,集体意识相当薄弱.不仅如此,离群的生活方式也导致别的小朋友不愿与他交往,社会交往能力得不到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学习成绩.
1.2遇事偏激
留守儿童平时父母不在身边,缺乏父母关爱,当看到别的儿童有父母陪伴时,就会产生羡慕乃至嫉妒的心理,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会转化成自卑心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沉默寡言,遇到困难也不好意思向同学老师倾诉,唯恐别人嘲笑.不仅如此,自卑心理通常又和敏感密切挂钩,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被别人善意的玩笑或无心的举动所惹恼,甚至引发打架斗殴的现象.事实上,在基础教育阶段发生的打架斗殴事件,大都是留守儿童造成的,而这和遇事偏激的性格有着重要关联.
1.3人际交往能力较差
留守儿童因为在小的时候跟父母没有进行一定的沟通与交流,所以他们的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就会比一般的儿童差.而且,经过调查显示,很多留守儿童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些儿童是对集体活动一点都不感兴趣,另一些儿童可能参加了集体活动,但是不是很配合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他的同学会看不起他们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有一定的自卑感.
1.4唯我独尊
父母的管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非常容易出现疏于管教的现象,典型的表现便是缺乏基本的社会礼仪知识,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面有着非常多的不足之处.不仅如此,隔代教养中普遍存在着溺爱现象,祖辈对孙辈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非常容易滋生“唯我独尊”的自私、自大、自傲心理,一些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中不服管就是这种“唯我独尊”心理的反应,他们心目中既没有校规校纪,更没有老师同学.
1.5学习能力不强
父母对于儿童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光光可以教导孩子为人处事,还可以在学习上进行一定的辅导.但是如果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就缺少父母的管制,如果孩子的学习自主性较差的话,那么他们对于学习可能就不是那么看中了,他们会认为父母又不在身边,他们也管不到自己,甚至会觉得父母不会管他们学习成绩好不好.这些思想进行恶性循环之后,会导致留守儿童的成绩越来越差,会使他们进一步讨厌学习.
2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价值探讨
心理疏导除了依托于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艺术,尤其是音乐艺术,也有着非常独特的疏导价值,对于留守儿童负面情绪的消除,积极人生态度的树立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
2.1情感共鸣,宣泄情绪
心理研究表明,是否具有合适的情绪宣泄渠道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关键.相比于一般儿童而言,留守儿童面临的生活压力更大,所承受的负面情绪也更多.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始终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便会留守儿童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甚至会对心理健康乃至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良影响.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具有较好的情感宣泄作用,留守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会出现情感共鸣的现象,进而将内心的负面情绪转移出去,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2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是基础教育阶段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本身也是留守儿童陶冶情操的有效载体.音乐以审美为根本特征,能够在拓展留守儿童认知视野的同时,逐步发展期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的提升能够转变留守儿童看待外界事物的方式,消除留守儿童心中存在的负面情绪.不仅如此,好的音乐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在起到审美教育作用的同时,也能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对留守儿童心灵的净化有着非常突出的效果.
2.3积极引导,乐观面对
逆境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有一颗勇于面对的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处境相比于一般儿童而言,是逆境,但这并不应该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负面因素,相反,如果转化得体,还会成为留守儿童成长的积极元素.音乐作为直指人心的艺术形式,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作用,尤其是那些情绪高昂、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更是促进留守儿童奋勇拼搏、不断攀升的重要精神资源.换言之,音乐是引导留守儿童走出人生困境,笑对人生的有效载体.
3利用音乐疏导留守儿童心理的策略
如前所属,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并不容乐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对此,音乐则有着很好的疏导作用.巧妙地利用音乐不仅可以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还能提升其审美修养,一举两得.
3.1改善音乐的教学质量
我们都知道音乐能够舒缓人的激动情绪,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看出音乐能够缓解人的心理问题.所以,音乐的教学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对留守儿童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能够对音乐上的认知度非常高.但是在农村中音乐并不被大众所认可,他们认为音乐是副科,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太多的帮助,因为有这一方面的阻挠,导致音乐的教学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及时的更正家长们的想法,让他们接受音乐,这样音乐的教学才能有所改善.而且,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要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让家长认为孩子不是每一天都在玩,他们是劳逸结合.
3.2巧用音乐资源,培养兴趣爱好
心理教育实践表明,多元而高级的兴趣爱好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们疏导人生活中的压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和其日常生活的单调性、枯燥性有着密切关联,对此,音乐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化解作用.并且,当留守儿童养成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时,会主动地利用音乐来宣泄情绪、陶冶情操,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因此,在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中要善于运用各种音乐资源.为了发挥音乐对留守儿童的积极效益,必须首先培养留守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留守儿童只有在具备了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才会主动接触音乐,音乐也才能走进其内心,起到教育作用.对此,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中的音乐资源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比较而言,留守儿童更喜欢的还是生活性强的流行音乐.因而,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一方面需要发挥好既有音乐课程的平台作用,另一方面还要依据留守儿童的心理,从流行音乐中发觉教育性强,能够给幼儿带来正面影响的音乐资源,如周华健的《朋友》、郑智化的《水手》等.
3.3搭建音乐桥梁,强化儿童联系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一方面依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合力推动,另一方面更依赖于留守儿童自身.事实上,留守儿童之间的联系并不少,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但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的介质多为乡间游戏,如果缺乏成人在场,极易导致安全事件,比如溺水事件等,严重威胁留守儿童的生命健康.音乐则不然,音乐作为高级趣味,需要固定的场合,如此避免了留守儿童因无人照看而产生的安全风险.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经典、优美的音乐会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带来冲击与震撼,促使他们沟通、交流,比如,针对同一首歌,如周华健的《朋友》,留守儿童如果都喜欢这首歌,就会找到知己的感觉,无形中会加大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亲近感,强化彼此之间的联系.不仅如此,音乐桥梁相比于其他桥梁而言,具有更多的正面效应,还能发展留守儿童的审美能力.
3.4开展音乐治疗,化解不良倾向
音乐疗法是心理疗法中的重要手段,并且,相比于其他治疗手段而言,音乐疗法更为隐蔽,它借助音乐的情感性来打动听者,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其缓解焦虑的情绪,化解其心理中的不良倾向.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也要善于开展音乐治疗,提升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的作用.音乐治疗的方式较为多元,一般而言包括以下两种:第一、聆听式治疗.音乐欣赏是音乐育人最为基本的途径,因而,聆听式治疗也是发挥音乐心理疏导的重要手段.对此,学校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间以及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播放节奏舒缓、情绪健康音乐作品,改善课程学习中的紧张气氛;第二、创造式治疗.创造式治疗指直接让留守儿童参与到歌曲的表演之中,换言之,就是让儿童自主歌唱.众所周知,唱歌是宣泄情绪的最佳方式,留守儿童在歌唱环节中可以逐步将心中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改善生理心理.对此,学校要利用好音乐课程这个平台,加大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比重.音乐治疗是潜移默化式的治疗,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是和风细雨式的,不会引发留守儿童的抵触心理,这一点也相当重要.
3.5利用音乐的教学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信赖心理
留守儿童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就是缺乏跟人们的沟通与交流导致他们的性格比较孤僻.我们希望通过音乐上的学习,使他们了解到与人沟通、交流的快乐,同时让他们的性格慢慢地变得开朗起来.而且,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为,我们在音乐学习的时候,可能会进行合唱的形式,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合作意识,这样的一首歌才能够达到合唱的效果.另外,老师在儿童欣赏音乐的时候,做好引导工作,让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及时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以及当时的内心感受,加强孩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会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融洽.
3.6举办音乐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留守儿童孤僻心理的形成,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父母不在身边而导致的父爱、母爱欠缺固然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但留守儿童自身生活的枯燥性也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多人过着两点一线生活,白天上学,完善回家,与周边同学的交流极为欠缺,课余生活相当寡淡而乏味.如前所述,创造式治疗作为音乐治疗中的重要形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对此,学校以及社会要为留守儿童自我疏导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而举办音乐活动则是最佳的选择.首先,学校在充分利用好音乐课程这一平台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多开展形式多元的音乐活动,比如班级间的音乐比赛,让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参与到比赛环节中,这样既能丰富其课余生活,还能发展期社会交往能力,一举两得;其次,社会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主体,也应在学校之外承担相应的教育职责.无论是城市中的社区还是乡镇街道乃至村委会,都要做好留守儿童的统计工作,为留守儿童课外音乐活动创设环境,促进留守儿童更好的发展.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问题根本是父母不在他们身边,因此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在老师肩膀上,因为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中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希望老师和学校重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通过开展音乐治疗,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琨、张晓军.音乐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大众文艺,2015(20):259.
〔2〕方丽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运用研究[J].音乐大观,2014(12):33-34.
〔3〕秦莎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中音乐教育途径探析[J].小学科学,2015(2):80.
〔4〕钟达.浅谈音乐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都市家教月刊,2016(06):55-56.
作者:闫春雷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