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应激与希望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日益严峻。本研究以分析希望感在生活应激事件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为目的,采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和儿童希望感量表开展调查,对所得数据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生活应激事件、抑郁和希望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在生活应激事件对抑郁的影响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生活应激事件;希望感
1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与教育现状正在逐渐地受到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其所在家庭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被破坏,比普通儿童更容易出现抑郁[2]。儿童抑郁与生活应激事件联系紧密,相关研究[3]表明,负性生活事件对农村中学生抑郁情绪影响较大。希望感是“一种基于内在成功感的积极的动机状态,包括意愿动力和路径思维”[4]。诸多研究发现“个体内在希望水平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相关”[5],高希望感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健康状况[6],他们更能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紧张事件[7]。综上所述,本研究拟检验生活应激事件对留守儿童抑郁的预测作用,以及希望感对应激与抑郁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以期为降低留守儿童抑郁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湖南耒阳地区两所中学的1315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2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25%。其中男生582人,女生710人,年龄为11岁-16岁。
2.2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量表如下: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用于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主要用于评价当前的抑郁症状、频率;儿童希望量表(CHS),用于评定儿童的希望感得分情况。2.3数据处理运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生活应激事件、希望感与抑郁的相关分析
表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与生活应激事件各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与希望感动力因子、路径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生活应激事件各因子、希望感各因子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生活应激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丧失因子以及其他因子与希望感中的动力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
3.2希望感在生活应激事件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分析
采用多层回归分析预测希望感在生活应激事件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中是否存在调节作用。表2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希望感得分能解释抑郁水平方差变异的1.0%(F(3,900)=3.954,P<0.05),生活应激事件各因子能解释抑郁方差变异的43.5%(F(9,894)=78.202,P<0.001),希望感与生活应激事件各因子的交互作用能解释抑郁水平方差变异的45.4%(F(15,888)=51.075,P<0.001)。且引入交互作用项“生活应激事件×希望感”后新增解释量(△R2)也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引入交互作用项后对抑郁差异量的解释增加了2.3%。
4讨论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遇到的生活负性事件越多,学生的抑郁水平越严重;希望感的增加能有效缓解学生的抑郁情况;希望感的增加能有效缓解负性生活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可推测,希望感可以有效缓解生活应激事件以及抑郁症状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希望感在生活应激事件对抑郁的影响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所以说希望感的增加可以缓解生活应激事件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消极影响,从而间接降低抑郁发生的概率。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拥有更多生活应激源,较之常人他们会遇到更多的负性生活应激事件,这些生活压力会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但希望感高的农村留守儿童在面对学习上及生活上的挑战,更多的是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能够降低他们所获得的挫败感,能够有效降低抑郁的发生。因此,我们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心理问题时,应该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到三者之间的关系。此外,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都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5结论
(1)生活应激事件、抑郁和希望感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农村留守儿童的希望感在生活应激事件对抑郁的影响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2]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8-240.
[3]俞杰,徐美玉,季建玲,等.农村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状态与应激源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68-69.
[4]陈灿锐,申荷永,高岚.应对方式:希望与幸福感的中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2):172-175.
作者:滕雄程 凌宇 黄磊 赵娜 贺郁舒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