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研讨(10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留守儿童研讨(10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研讨(10篇)

第一篇: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摘要: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依安县2所小学360名学生,其中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按1∶1选取,采用自编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收集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留守与非留守儿童180对。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的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了解留守儿童与否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习教育状况: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间关系、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在校成绩及是否参加补习班问题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受到严重忽视。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心理状况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一个新兴的名词-“农村留守儿童”因此诞生[1]。我国贫困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因其可利用的生活、医疗和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而成为留守儿童中格外需要关注的群体[2]。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有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综合关注较少[3]。我们于2016年3月对齐齐哈尔市依安县4~6年级小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其心理发展及教育现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6年3月,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所小学,以年级分层,每个年级抽取1~2个自然班。共调查360名学生,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名180人。

1.1.1留守儿童

选取父母双方或其中的任一方目前为在外务工或经商的农民,在外连续务工时间到调查时间为止≥6个月,儿童在当地居住的≥6个月(不论户口是否在当地)的儿童作为纳入标准。

1.1.2对照组儿童

选取父母双方目前均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在当地连续工作时间到调查时间为止≥6个月,儿童在当地居住的时间≥6个月(不论户口是否在当地)的儿童作为纳入标准[4]。

1.2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委托班主任发放留守儿童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方式,现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211份。剔除不合作对象31名,得到留守儿童180人;再按照学校、班级、年龄、性别等条件选取非留守儿童180人,按照与留守儿童相同的程序展开调查。对所有调查问卷严格复核,发现漏填、错填的调查表及时找到被调查者补填、改正。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基本信息、心理状况和教育状况。

1.3统计学分析

经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双人录入,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2组儿童父母亲文化均以初中及初中以下为主;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家庭类型、与父母关系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是否有自己房间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告诉谁、父母不在家时心情、身边好友个数及是否了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想法、父母不在家时性格转变及感觉身边人关心自己与否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状况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放学回家做的第一件事、上课迟到、在校成绩、是否参加补习班及遇困难找谁帮助问题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与逃课现象、父母是否关心孩子学习及儿童感觉学习快乐与否问题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对比的分析来看,家庭环境因素在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是因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是父母不在身边以及父母长期在外忙于工作;而对于家庭文化氛围及子女学习上遇到困难时,父母能否及时给予帮助的差异,这与父母是否陪在身边紧密相关,同时,重视文化教育的父母对于亲子教育愿意去实践,对于子女受到的教育水平也更加关注,常常以身作则[5]。除此之外,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大都不在身边,多由长辈照顾,而非留守儿童父母随时随地的跟进式教育,主要是以子女为中心的核心家庭,这也使得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产生差异。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的分析来看,父母与孩子的分离,使得留守儿童无论在生活上还是情感支持上都属于弱者[6]。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在外奔波忙碌,不能及时的与孩子谈心、交流,忽略儿童在成长中对于父母心灵上的依赖;除此之外,留守儿童的长期心理失衡状态,会使其负面想法无法疏散,因而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7,8],无法正常融入朋友圈;同时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贴心的照顾与呵护,留守儿童会比非留守儿童心思更加细腻,成熟的也较早。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学习教育状况的对比分析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多因生活工作压力大,与孩子很少交流,因而在遇到困难时留守儿童多数选择和老师沟通,非留守儿童除了选择老师之外,他们也同样相信身边的朋友和家人;留守儿童多由长辈照顾,大都十分溺爱,回家后活动自由,不受拘束。而非留守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要求严格,回家后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留守儿童父母多在外打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因而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普遍不理想,非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异者居多;同时,留守儿童的德智体美也不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该地区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家长及社会各界应予以重视,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积极与其沟通,共同为儿童成长创建真正意义上的“阳光”家园。

作者:孟繁君 张蒙蒙 王福春 张艺潆 祝丽玲 单位:佳木斯大学

参考文献

[1]宫相君,褚英,蒋立勇,等.徐州市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2):1293-1295.

[3]潘建平,古桂雄.儿童虐待与忽视[M].//古桂雄,戴耀华.儿童保健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230-234.

[4]杨武悦,潘建平.中国农村中小学生忽视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318-320.

[5]霍婷婷,祝丽玲,周宪君.佳木斯市城区6~11岁小学生儿童忽视现况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3):310-312.

[6]秦明芳,韩芳,潘建平,等.云南省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忽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0):1555-1556.

[8]杨文娟,潘建平,杨武悦,等.中国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忽视现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69-174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困境与矫正

摘要: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对其教育的影响入手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依赖自我调节、深陷行动困境、伴随环境异化;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矫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周期更短、间距更长,农村留守群体也随之扩大并逐渐成为乡村治理症结。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从市场规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所面临的住房、生存、教育等问题,是一个持久性过程;另一方面,留守人群主要由老人、妇女、儿童三大主体构成,要缩小留守数量必须从三大主体入手、由主到次,以便科学、高效制定方案。学术界对留守问题的研究偏重从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老年社会学和女性社会学等视角出发,而对留守儿童尤其是对他们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理论。本文选择以留守群体中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关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等问题进行教育社会学视角的解读,并探寻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成长过程的影响。

一、农村教育资源支持现状及困境

温恒福认为农村教育的基本含义就是农村里的教育。[1]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生育观念的转变、城镇寄宿制学校的兴起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村学生特别是初、高中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农村教育更多的是指向对农村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教育。

(一)农村教育资源支持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支持农村地区发展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教育费用支出数据显示,全国教育经费2007年投入了121,480,663万元,2011年投入238,692,936万元,期间共增长了50.4%左右;对农村普通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由2007年的18,834,664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7,975,040万元,教育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比重得到提高。[2]而从2011年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占国家总经费支出比来看仅为15.9%,农村地区的教育财政支出仍显不足。农村学校教师队伍中老教师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不在少数,其中不乏退休继续任教人员。据统计,1990年全国只有4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而农村中学绝大多数没有达标。[3]近年来,部分学校虽然配备进行网络教学的微机房,但由于班级较多、电脑有限、维护费用较高,学生对电脑技术的掌握,利用电脑搜集信息的能力仍然有限。而农村学校也处在整合之中,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由2005年的316,791所缩减到2013年的140,328所,其背后是社会大环境下农村人口流出、生育观念转变等原因带来的生源减少。

(二)农村教育困境的表现及影响

教育不仅为了给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也提升国民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觉醒,最终促进社会理性发展。而如今,伴随着农村问题的出现,农村教育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环境退化。“退化”一词本是形容生物物种的消极发展状态,与“进化”相对。农村教育环境的退化表征为农村辍学学生增加、在校学生人格和身体遭受侮辱、物质社会对农村学生的侵蚀更明显等现象。另外,农村在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反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下降,农村地区的教育环境退化问题已经显现;第二,教育资源挤压。农村学生所享有的教育资源与城市相比差距较明显,学校所获得的教育经费来源多限于县、乡财政划拨。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4]县、乡财政收入在教育经费支出上的力不从心,使得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经费及享有的条件方面落差较大。农村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使得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难以扎根下来,而本地学校原有教师又多选择往县城调动,最终造成农村师源匮乏;第三,教育观念滞后。师源匮乏和教学条件落后成为阻碍教育革新的现实鸿沟,学生搜集信息的平台与能力尚未有效培养、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第四,教育制度错位。制度建构的理念是让每个人能在公平、公正的竞争中获得均等的社会机会,我国的高考制度正是从这个初衷而建构。国家实行的全国统一高考制度,更是把农村的中小学生引上了应试道路,使原本就脱离农村实际的教育走得更远了。[5]这并不意味着对现有高考制度的否决,只是预示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在制度上的分裂和错位的可能性增加。可见,现有的乡村教育虽然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但与教育考核目标所提倡的对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的价值相背离,最终会导致农村教育在国民整体教育进程中的脱节。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农村教育主体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呈现出向县区、城市流动趋势。就资源支持而言,农村教育水平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远不及城市。一旦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严重脱节,这势必会影响到受教主体即留守学生的教育公平性,而其中,留守儿童作为势弱方在教育方面则会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加上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等外部因素,留守儿童的的教育困境也势必制约其群体的身心健康乃至农村教育发展。

二、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表征

留守儿童,主要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未成年人。[6]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是作为他们最直接监护人的父母由于外出务工而将他们交由亲属照料,甚至出现长子(长女)照顾弟、妹现象,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其身心健康令人担忧。而家庭教育缺场也成为其成长记忆中的断裂带;留守儿童所在农村学校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没有完全倾注,个别素质较低的教师反而成为伤害儿童的凶手,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保护的第二道防线的崩溃;同时,农村社会也遭到城市文化的影响,民俗、民风遭到破坏,原本安宁的乡村在城市化下沦为“空心”并成为犯罪高发地。村风低俗化、村落空心化、村规虚设化等一系列变化使农村社会秩序的维持面临困境,农村社会在保护留守儿童的角色中也必然缺位。教育作为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场地,伴随着“三缺”现象的出现,社会功能弱化,为留守儿童演化成问题少年乃至社会犯罪人员埋下隐患。

(一)依赖自我调节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身心智的提高、调节自我心理能力的提升和对外界认识角度的变化,特别是心理韧性的增强,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去主动适应不利的外部环境,。心理韧性,是指在显著不利的背景中积极适应的过程。[7]然而并不是每个儿童都有心理韧性,其产生及增强与儿童自身的意志、能力、遗传、后期教育情况密切相关。一个具有较强心理韧性、能够积极适应不利环境的留守儿童会形成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反之,一个孤独、胆怯、懦弱和满足现状的留守儿童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会加剧他们成为问题少年、越轨人员的可能。

(二)深陷行动困境

心理适应、调节并不是留守儿童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只有认识向行动、心理向行为的顺利转化才能提升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才利于其健康成长。而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失防,没有对留守儿童尽到保护的责任,使得留守儿童在自控能力、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践行价值等行动方面都产生消极趋向。而周宗奎等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上的问题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学校纪律。[8]正是因为教育对留守儿童规训功能的弱化也造成留守儿童人格、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积极的教育引导、行为模仿等范例缺乏,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丧失应有的理性判断,陷入行为暴动,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摆脱所面临的困境,不能通过积极行动获得优质的社会支持。

(三)伴随环境异化

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异化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失防的必然结果。与流动儿童不同的是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速度更快、受社会环境尤其是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更明显,更易诱发他们心理和行为异化。实际上,留守儿童受环境的异化从父母外出就已经开始,并在学校演化,到社会集中爆发,并将成为社会治理对象。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异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祖父母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在性格方面较为叛逆、认识问题较为极端;而亲属教育下的留守儿童则更为自私、隐忍。寄宿学校的留守儿童如果具有足够的自制加上学校的管理,异化的可能性会降低。寄宿制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不少,学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学生之间不良习惯的模仿、内部帮派林立、结交社会闲散人员、学生遭受性侵等都将使受害的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生异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异变,从而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态度。而当这种异变群体成长为社会力量,拥有社会影响之后又会作用于社会环境,促使社会环境与这类群体之间互构异化。

三、留守儿童的矫正路径

“矫正”一词主要应用于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亚健康病人、社区、越轨群体、犯罪人员等。从社会学视角看,矫正主要是作用于问题个人、群体而进行的恢复功能,其主旨在于保护对象心理、行为稳定,以维护良性社会秩序。社区矫正旨在实现矫正对象恢复社会功能、顺利回归社会的目标,恢复性和回归性是社区矫正的典型特点。[9]事实上,对社会问题所采取的矫正治理能够帮助对象恢复和回归,有利于将社会的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力量。留守儿童教育失防,需要对其心理进行调控、干预矫正,行为进行规训、范式矫正以及社会的帮扶、支持矫正,从而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实现社会价值。

(一)心理矫正

留守儿童的心理重塑是矫正首选路径。对他们心理的调控与干预需要其直接监护人父母介入,给予他们家庭式保护教育。成长期的儿童与父母生活会获得更多的照顾和教育机会。[10]农村父母在承担儿童教育的同时还需面对经济上的困难,他们中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将子女的成长寄希望于他们并不具有操作性。但可以尝试先让留守儿童转化为流动儿童,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就近入学,等父母有足够的能力在城市定居再固定学校,这样可以使儿童与父母保持沟通、加深代际感情和对家庭的归属。只要父母双方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即使是留守儿童,也会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11]此外,在中国许多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兴起,使得教育与流动人口进一步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也植根于家庭制度的变化。[12]寄宿制学校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方面承担重要角色,学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宿舍管理机制,重视对儿童心理的安慰、呵护,开展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此外,还需搭建家长与儿童之间的联系平台,利用节假日组织亲情交流会,利用学校的网络、电话帮助学生与家长沟通。最后政府与教育部门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组织社会力量、农民工单位帮助留守儿童与农民工父母,为农民工父母提供交通经费,节假日优先给他们安排休假;需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保护措施,借助政府力量建设儿童精神家园。

(二)行为矫正

青少年只知道不能怎么样,却不知道做了会怎么样,也就难以形成成熟、健全的人格。[13]而儿童不但不知道行为的结果,还不知道怎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长期缺乏关爱、保护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发生偏差、越轨、犯罪行为。由此,对留守儿童的矫正不能忽视对他们所作所为的教育介入,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与青春期少年不同,儿童时期孩子的心理认知、行为规范更具可塑性,因此,对儿童行为的正向引导、积极示范能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长效的规训作用。首先,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虽然不能长期陪伴在孩子身边,但要通过电话、节假日适时向子女传递做人、做事的基本理念。对于孩子所犯的错误要以批评教育为主,适度惩戒为辅。必要的时候可以带留守在农村的子女去自己工作的城市去感受一下现代社会的文明,开拓他们的视野和胸襟,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而敦促他们努力勤奋;其次,学校要制定一定的校规、校纪以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要杜绝留守儿童与社会闲杂人员接触、防止他们沾染社会不良恶习。任课教师的言谈举止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且往往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老师需身正为范,树立师德、师品。另外,学校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宣传校园好人、看望留守老人等以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良知,对他们的行为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最后,针对那些僭越法律规范、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劳教儿童,政府也不能放任不管,要积极联系学校收留他们并尊重孩子的隐私。对于无心学习、惹是生非的留守儿童不能仅仅依靠惩罚来强制他们遵守规范,可以尝试把这类学生调离原来的关系群体,以换班、换座位等方式来循序渐进式引导。一些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政府需要发挥其服务职能,为这类儿童提供相应的政策照顾、经济援助和人文关怀。

(三)社会化矫正

由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复杂,涉及的关联群体多样,暴露了农村社会在转型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裂变,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介入性矫正乃至对整个农村社会的探索性治理必然会触及社会深层的结构、心态、价值观等领域,从制度、文化等方面形成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融合的良性发展机制与氛围,强调政策的公平性,在环境建设与教育资源投入上给予弱势儿童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14]从社会制度层面看,改革现有的城乡分化的教育体制,使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更公平的竞争机会是切实之举。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不仅是教育机会、教育保障、教育条件、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等的公平,还应包括农村教育政策、学习环境、招生比例和农村毕业生的社会评价等的公平;从社会结构层面看,农民阶层的“市民化”和城市各类学校的兴起有能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城市教育。在城乡一体化逐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是必然趋势,而伴随着城市结构设计趋于合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取消、城市接纳农民的门槛逐步降低等,流动农民转化为市民阶层的数量将不断增长。从文化层面看,有必要对留守儿童幼教期给予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他们认知社会、遵守规则,塑造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其社会归属与社会认同感。此外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在留守儿童表现为,他们既习惯于乡村生活又憧憬城市文明,到城市上学又产生诸多不适应。因此,需要将乡村与城市进一步联系起来,加快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的融合步伐,村民与市民双向互动、增进了解,使农村学生能够融入城市、城市学生也能充分尊重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了解到共存,由共存到共生是应对留守儿童成长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切善之举。

四、结语

总之,关注农村社会变革、探索农村未来发展趋势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主题之一,而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农村的未来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企业、社会组织、政府、市民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不但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成长环境,也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作者:许君 单位:中共六安市委党校理论教研室

参考文献:

[1]温恒福.农村教育的含义、性质与发展规律[J].教育探索,2005(1):43.

[2]国家统计局.教育经费年度数据[DB/OL].[2016-10-08]

[3]耿德英.浅谈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614.

[4]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0.

[5]冯广兰.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及解决对策:国际比较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6.

[6]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6(3).

[8]周宗奎,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1):74.

[9]方舒.我国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机制的检视与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3(3):143.

[11]郑英霞.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J].教育评论,2014(10):99.

[13]段炼炼,毕宪顺.问题青少年教育矫正管理的三重境界:兼论问题青少年矫正的困境[J].东岳论丛,2014(7):183.

[14]何玲.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现状与辨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3(7):39.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及回归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田野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的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其原因主要为: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不重视,监护人缺乏体育价值观,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的认识欠缺。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关键词:

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回归

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社会急剧转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半年及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监护照看,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1]。2013年,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留守儿童6102.55万。龙岩市地处山区,全市户籍人口约300万,农村人口210万,约占70%,外出打工74万,约占农村人口的35%,且农村进城务工人数不断增多,虽然有些孩子随父母进城就读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还是有很多家庭因进城成本高,只好把孩子留在农村,由(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照看,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心理等问题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如何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是当前民生值得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是落实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一直处于淡漠和被忽视状态,在倡导教育公平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网站查询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分别设计了面向农村中学体育工作者及农村中学生的《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调查问卷》两份,对龙岩市28所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现状进行了调查。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并在问卷发放前请专家进行了效度检验。向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发放问卷1120份,向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发放问卷56份,共计发放问卷1176份。回收学生问卷1080份,有效问卷986份,有效率为91.3%;回收教师问卷56份,有效问卷为51份,有效率为91.1%。

1.2.3访谈法

走访了部分农村中学分管体育的领导、体育教师和留守儿童监护人。

1.2.4田野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实地调查了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的现状。

1.2.5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权利的了解情况

学生体育权利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确认和应享有的权利,是公民体育权利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更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化。更上一层次就是学生的人权[2]。《体育法》自1995年颁布以来已有二十多年了,学校作为传播知识的摇篮,有权利和义务普及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律法规。然而调查发现,在龙岩市农村中学留守儿童中,只有41人约4.2%的学生听说过体育权利,92.4%的学生从来没听说过体育权利,这反映出学校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法律法规没有很好宣传,对学生的体育权利重视不够,学生的体育知情权也受到侵害。

2.2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缺失现状

2.2.1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权利缺失

学校体育权利主要包括受体育教育权利、体育财产权、体育运动中人身权、参与体育活动自由选择权等。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2.1.1农村留守儿童受体育教育权利缺失

受体育教育权利是学生享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学生享有其他体育权利的基础。通过对28所农村中学学生的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学生每周上1次体育课的比例为34.4%;每周上2次体育课的比例为51%,只有14.6%的学生每周上3次体育课。这与国家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生每周要保证3课时体育课相违背。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体育课课时不足的很大原因是被其他科目占用,农村中学还存在轻视体育课现象,应试教育思想依然严重,学校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到初三,体育课基本被停掉或者被其他科目占用,这是对留守儿童受体育教育权利变相的剥夺。

2.2.1.2农村留守儿童体育财产权缺失

学生的体育财产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体育权利。《体育法》第22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学生有权利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使用体育场地和器材,但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和器材比较缺乏,标准田径场没有一个,学校基本上都有200米跑道,跑道用煤渣或者黄土铺设,且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每所学校篮球场基本都有1~2个,但有些场地还是泥巴场地,篮球架也破烂不堪,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在国家大力提倡校园足球运动的大环境下,龙岩市农村中学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足球场,极大影响了足球运动开展,这种现状应引起当地体育、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了解还发现,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很匮乏,破损很严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体育教学,造成留守儿童在使用体育场地、器材的权利缺失。

2.2.1.3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中人身权缺失

学生的体育人身权是学生实现体育权利的基础权利,是学生作为学校人所必须拥有的权利,人身权缺失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被教师辱骂、体罚上。龙岩市农村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辱骂、体罚学生的现象(见下页表4),经常受体育教师辱骂和体罚的学生占9.4%。虽然比例不是很高,但这也足以使这部分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甚至导致他们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影响其终身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对这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坚决杜绝这类情况发生。

2.2.1.4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自由选择权缺失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主要通过自由选择活动项目、活动时间、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来体现。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选择权受到严重的侵犯,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主要还是以体育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缺失。这种现象会严重压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打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有少部分体育教师采用放羊式教学,造成学生完全“自由”,影响教学质量。

2.2.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作为活动主体,为满足家庭成员自身的体育需求,以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家庭成员为单位而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体育活动[3]。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2.2.2.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时间不足龙岩市农村农民主要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农闲时间外出打短工,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带领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照看他们的长辈也没有时间和精力陪孩子锻炼身体;加之留守儿童初中阶段学业繁重,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完成大量家庭作业上,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更有甚者,少部分孩子回到家中还要帮助干农活做家务,使得家庭体育时间严重不足。

2.2.2.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开展缺乏体育设施和场地

农村家庭受先天条件影响,缺乏良好的开展家庭体育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器材,只能依靠周边的山坡、房前屋后宽敞的地方进行简单的锻炼,有些儿童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到村庄的河边或湖边游泳,常会导致悲剧发生———溺亡。当地农村地区的居民点比较分散,生活条件比较拮据,不可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参与家庭体育活动,乡政府和村委会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为他们创设良好的体育场所和设施。体育设施和场地缺乏也是造成儿童家庭体育权利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2.2.2.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文化交流缺失

家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家庭成员的整体身体素质,更可以有效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4]。这也是很多家庭热衷于进行家庭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家庭体育可以作为文化交流活动的形式,为家长有效缓解孩子心理压力提供桥梁作用,同时对孩子适应社会能力起推动作用。但从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来看,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的家庭体育教育几乎为零,他们没有机会与家长交流沟通,导致了留守儿童家庭体育文化交流缺失。龙岩市农村学校中没有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留守儿童有947人,所占比例为96%;受过家庭体育教育的留守儿童占4%;还有871人从未听说过“家庭体育教育”一词。

2.2.3农村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缺失

社区体育是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感情为主要目的,能随时随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5]。龙岩市农村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2.3.1社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不足

通过实地调查,龙岩市农村地区体育场地、器材缺乏比较严重,虽然有些村部修建有篮球场,因平时打球锻炼的人少,篮球场几乎成摆设,成为村民晒谷子、晒农产品的场所,而且年久失修,篮板腐蚀严重,村委会也没有相关经费维修。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没有对体育事业单位财政拨款,没有将公共体育设施纳入规划并合理布局。总之,政府对该地区的社区体育不重视,没有将社区体育落到实处,导致留守儿童社区体育权利受到伤害。

2.2.3.2缺乏专业社区体育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社区体育都由政府管理,管理内容较为笼统。调查发现,龙岩市农村各村委都没有设立相应的社区体育相关部门,缺少社区体育具体管理组织和执行机构,村委会负责社区的体育活动内容又少,没有贯彻“业余、自愿、多元化、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管理原则;作为专业人才的体育教师,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调查发现,只有三位体育教师在课外指导过村民体育锻炼,龙岩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约有3000名,但真正参与指导的人很少,少部分爱锻炼的人则成了村民体育锻炼的带头人,但他们易造成体育锻炼方法等方面的误区。在这种形势下,留守儿童社区体育受到严重的制约,社区体育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2.2.3.3社会体育文化交流缺失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性,他们平时与父母、社会交流相对较少,而社区体育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与外界交流的平台,他们在参与社区体育的过程中,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增强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培养他们开朗的性格,提升他们生活的自信心,使其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调查结果显示,龙岩市农村社区体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有些地区根本没有开展相应的社区体育,造成留守儿童社会体育文化交流缺失,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3原因与对策

3.1原因分析

3.1.1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

龙岩市农村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体育课是门不重要的科目,体育课常常被其他文化课挤占,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还很严重。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校为了规避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取消了很多体育项目,这实际上侵犯了学生的体育权利。体育法第十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学生教育权加以保护,事实上这一权益也常常受到侵犯,体育课被占用、学生在体育课中被体罚、辱骂等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体育价值观不强,法律意识不强,导致了留守儿童体育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3.1.2监护人重文轻武,缺乏体育价值观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质的厚度,体育锻炼能够为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直接监护人对体育教育认识不够,他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不理解体育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监护人关心的只是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考试成绩怎样,很少询问孩子今天有没有参加体育锻炼,有没有参加群体运动,总是担心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会影响学习。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普遍重文轻武,缺乏体育价值观。

3.1.3村委会干部对农村社区体育重视程度不够

政府对社区体育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导致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村委会干部对社区体育的认识比较欠缺,理解较为模糊,在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中未起到主导作用,没有把全民健身工程落实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中,对社区体育地位和作用的理解还跟不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乡政府重视经济建设,忽略民生发展,体育场地、器材缺损,社区体育形同虚设。作为特殊群体的留守儿童,无法参与社区体育,体会运动的乐趣,侵犯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体育权利。

3.2对策建议

3.2.1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权利意识

一个人的意识往往决定一个人的行动。留守儿童对体育权利的概念还很模糊,对体育权利的意识严重不足,当他们的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他们也意识不到。为了更好地维护和保障留守儿童体育权利,必须加强他们的体育权利意识教育,使他们在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利,加强学生对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其体育权利的维护和保障力度的监督。

3.2.2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加大监督力度

国家制定的体育法律法规和提倡的体育理念在农村学校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加强社会对体育法律实施的监督,确保关爱保护保障措施的实施,加强留守儿童、家长、教师以及政府官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管理机构的监督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保障机制,以确保留守儿童体育权利不受侵犯。

3.2.3加强和完善相关的体育权利法律法规

在现有的体育法律法规中,有关维护和保障学生体育权利的主题缺乏明确化和细节化。当学生的体育权利受到侵犯时,维权就难以有一个度的把握。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和完善与学生体育权利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学生享有体育权利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权利观,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

作者:廖金琳 黄庆彩 林锦福 单位:龙岩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宋义,梁建平.西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重庆留守儿童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2(5):100-109.

[2]郝彩云.赣州市农村中学学生体育权利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2.

[3]刘江南,周在平,刘永东,等.穗、深、港家庭体育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1999(4):77-80.

[4]李小进.制约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1):10-12.

[5]兰林,杨肇云.整合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资源共享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2008(1):124.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现状

摘要:

探讨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选取赣南地区留守儿童256名,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低。其中热爱感最低,幸福感较高;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中父母文化程度、与老师和朋友的关系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研究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明确指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设,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和心理行为的规划指导”[1-2]。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生活幸福感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所谓生活情感(Lifefeeling)指的是个体在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包括幸福感、珍爱感、热爱感和自强感等[3]。如今,学者对留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多,但对生活情感现状研究报道较少。该文以赣南地区“原中央苏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问题及影响因素为研究对像,为进一步促进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教育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选取赣南地区鹰潭市余江县、上饶市横峰县、弋阳县、萍乡市安源区、芦溪县256名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4名,女生122名。

1.2研究方法

参考刘伟等[3]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情感》问卷,测试题20道(其中2道测谎题),采取6点计分,信度和效度优,主要包括幸福感、珍爱感、热爱感、自强感4个因子。

2研究结果

2.1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总体情况

该研究中,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均分为3.26,4个因子均分为2.56~3.45,其中4个因子均分中,幸福感最高,热爱感最低。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较,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均分明显较低(P<0.05)。

2.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在父母文化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与老师和朋友关系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差异

单一样本F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除珍爱感外,与老师和朋友关系在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通过后期访谈后发现,通过建立与老师和朋友的可信度之后,留守儿童与老师和朋友关系会出现明显的“升温”,留守儿童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得分也有明显的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全国平均水平与赣南地区留守儿童情况分析

该研究发现,与全国青少年平均水平相比较,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现状很低,提示赣南地区有关的县市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该改地区留守儿童的关爱,认真履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和《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方针和要求。在生活情感的4个因子中,留守儿童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幸福感、自强感、珍爱感、热爱感。留守儿童幸福感相对较高的结果与以往研究具有一致性[4],这可能与幸福感被社会广泛关注以及社会提倡的频率高有关。同时,政府的两项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提升留守儿童的生活幸福感,这一积极的诱因促使社会、学校等机构对留守儿童幸福感的培养投入有所提升[5]。

3.2男女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差异情况

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和女生在生活情感及4个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全国平均水平中仅珍爱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生活情感无明显变化的研究结果相似[6-7],且这一研究结果与美国相关学者研究的结果相符[8]。男、女生活情感上的差异性的不同可能存在性别结构性差异,但这与总体水平上的差异有所不同,提示男、女生生理和心理及社会环境对生活情感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影响性。

3.3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情况分析

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方面,父母文化程度及与教师和朋友关系均分较高的留守儿童生活情感也高,这与相关学者研究相似[8]。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长会对其子女产生一个良性的诱导和产生榜样效应,对其人格发展也有积极作用。调查中发现,文化程度高的父母会积极的与留守在家的子女沟通和交流,其做法有利于其生活情感的发展。相反,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往往忽视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下降。相关学者研究指出,父母的文化水平会对子女健全的人格和生活情感产生一定影响[8-9]。与教师和朋友关系方面。首先,青少年儿童正处于求学阶段,学习活动中与教师和同学、朋友的关系是他们的主要行为轨迹,即会对其生活情感产生左右的作用,而且研究中发现这种影响具有相互作用[9]。良好师生和朋友关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情感有积极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余南宁[8]提出的与老师和同伴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幸福感有较好预测作用的结论相似。

作者:巫文辉 周丽英 蔡科 孙焱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Z].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3]刘伟,卢家楣,李玲玲,等.中国当代青少年生活情感现状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10(6):1319-1323.

[4]匡仪,吕飒飒,刘枫,等.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2016(6):919-921.

[5]陈曙,王京琼.体育参与对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9):93-100.

[6]夏维海,蔡昭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现状与展望[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1):23-27.

[7]史沙沙,崔文香.留守儿童健康问题研究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2(6):757-758.

[8]余南宁,薛甜,林平安.安徽省留守儿童生活情感的现状调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6(1):103-106.

[9]翟莉.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原则与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6(1):44-47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体育治理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回顾近年来发生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有关留守儿童的事件很多,而且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让人很是心痛。通过文献检索法,梳理有关留守儿童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留守儿童大都存在着生理或者心理健康问题。不过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人均收入的增加以及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留守儿童的生理健康问题得到较好的改善,然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变得突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否能健康成长,是我们社会应该关注的重要事情。体育作为改造人自身的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类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积极发挥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

体育功能;留守儿童;可能性

2015年6月9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发生了农村留守儿童死亡事件,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毒自杀。公众焦点再次集中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上。在国家大力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体育作为一种对人的健康发展具有特殊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可以发挥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值得去研究思考。

1研究目的及方法

1.1研究目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社会在急剧转型。而在转型过程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规模在近年来不断扩大,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在最近几年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目前特殊城乡二元结构等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了制约。目前,在政府积极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体育治理作为社会公共治理的一部分,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

1.2研究方法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找法,通过在中国知网等期刊数据网站查找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及体育治理等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2农村留守儿童

2.1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

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问题,周福林在《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一文有详细的描述,他指出:要严格定义留守儿童,需要确定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和孩子的年龄界定3个要素。学界对第一个要素达成共识,但是对第二个、第三个要素没有达成共识。因为此文是研究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结合周福林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综述,所以该文将农村留守儿童界定为农村地区单方或双方均外出,由别人监护或者独自生活的儿童。

2.2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

2012年由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发表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根据对《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报告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超过6000万,相比较2005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了242万。同时,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占总数的38.37%。另外,近1/3的农村留守儿童与祖父母在一起居住,而且有3.37%农村留守儿童单独居住。农村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在安徽、四川、河南等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广东、江苏等发达省份比例也很高。从这些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很大,而且还在继续扩大。而且其中很多人与父母其中一方或者两方不能长时间在一起。缺少父母关爱呵护必然会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因素,进而导致各种问题。

2.3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现有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他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3.1缺乏父母的家庭教育,导致生活缺少照顾

根据《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2010年我国0~11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占总体的70.38%,其中0~5岁为2342万,相比较2005年增加757万。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时间外出打工,对急需父母呵护成长的低年龄段孩子来说,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他们生活无法自理,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

2.3.2学习成绩不理想,逃学等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缺少父母的监护,而且有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都要生活自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对学习的态度缺少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学习不认真、逃学、沉溺于网络等现象比较普遍。

2.3.3行为容易出现偏差,与人交往能力较差

由于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时间不能陪在自己身边,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时候需要自己去处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和所面临的诱惑,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自主判断是非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容易出现偏差,走向极端。

3体育治理

3.1体育治理的界定

对体育治理的界定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本身事务的治理,例如体育体制、体育市场行为的治理等;二是将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治理其他事务。例如,该文研究的是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可能性,就是把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探究是否可以通过它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积极作用。

3.2体育的功能

熊晓正在《体育概论》一书中指出:体育作为改造人自身的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已经不仅仅是改造人的自身,强身健体这么简单,而是影响着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因为该文研究视角的关系,所以这部分体育功能主要讲述的是体育作用于个体的功能及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功能。

3.2.1作用于个体的功能

首先,体现在强身健体上,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会增强人的身体机能,使人体更加健康。其次,是人际交流功能。体育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交流手段。不同的人在一块交流自己对体育的认识,会促进健康人际交往。最后,是塑造人格,娱乐身心的功能。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等是体育精神的重要内涵,经常参加锻炼会增强人的道德水准,健全人格,养成公正的精神。

3.2.2作用于社会的教育功能

在我国,体育一直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所要培养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同样在其他国家,体育也得到广泛重视。通过体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促进,体育的教育功能得以实现,具体体现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促进人的社会化两个方面。

4结论

从以上的描述不难看出,将体育作为一种手段来治理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上的问题,具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性。体育的功能可以帮助改善以下这些问题。

4.1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

这是体育最基本的功能。政府应该加强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育的作用,一方面是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学校体育作为大众体育的源泉,大力推广学校体育也有利于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

4.2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化

农村留守儿童有时在课堂上学习并不能得到缺乏的亲情,而体育可以增加他们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通过提高友情来弥补缺失的一部分亲情。另外,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会化,为他们提供一个社会角色尝试的计划等。

4.3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向上流动的机会

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校体育背景下,在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的地方开展体育活动,或许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摆脱贫困的机会,形成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机会。既然存在体育治理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干预的可能性,那我们就应该积极去做、去实施。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创造有利条件,支持体育更好地进校园,保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社会来说,应该更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支教的公益组织可以适当增加体育运动的教学。积极拓展体育治理的内容,更大发挥体育在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干预中的作用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问题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管家磊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王莹.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J].学海,2005(6):25-29.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

[3]陈晓荣,罗永义,柳永荣.公共治理视域中的体育治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23-27.

[4]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5]熊晓正.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62-80.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

摘要:

采用亲子同伴依恋问卷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江西地区247名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初中生进行亲子、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是否留守不影响农村初中生的亲子、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受亲子依恋质量的显著影响,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与父母双方均不能形成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最差。

关键词:

留守初中生;依恋;社会适应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许多研究者纷纷开展了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关于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社会适应的外显行为还是内隐行为上,留守儿童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1-4]。然而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受留守方式而不是留守本身的影响,与父母联系频率高的留守初中生其社会适应不良水平较低[5]。依恋理论告诉我们,儿童依恋形成于人生的早期,随着个体的发展,依恋也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影响到儿童的社会化,并最终形塑个体稳定的依恋模式。亲子依恋作为儿童的最主要依恋形式,是儿童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对自我价值感的认知的起点和来源,与父母的安全型依恋会使儿童认知到外界是可信的、自我是有价值的,他们会因此能深感安全并能自信地探索和应对各种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与父母的长时间和远距离空间上的分离必定会对个体的亲子依恋产生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可能会导致儿童认知到外界是不可靠和不值得依赖,自己是无价值和不值得时时关爱的。因此影响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可能并不是留守本身,而是由于留守带来的情感支持缺失、安全探索港湾缺乏、人际交流与沟通的典型榜样和有效指导缺位导致的。本研究旨在以农村留守初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与父母同伴的依恋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江西省几所不同的农村中学,选择初一、初二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由本人及当地学校经过培训的教师一同施测。施测时,统一指导语,集体施测,问卷当场回收,收回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82%。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2-17岁,平均年龄14岁,其中男生132名,女生为115名。留守学生148人,非留守学生99人。

(二)方法

青少年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ofParentandPeerAttachment,IPPA)采用由王争艳等2005年修订的IPPA量表[6]。该量表最初由Armsden和Greenberg1987年编制[7],由父、母亲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组成,王争艳等200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使之适合中国国情。本研究每个分量表各由25个项目和信任、沟通与疏离三个维度组成。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5点计分(1表示“从来不是”,5表示“几乎总是这样”)。本研究三个分量表及各项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范围为0.67-0.89.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由心理学家郑日昌编制,是一个包括20个项目的单维结构,采用Likert3点计分,得分范围为-40到40,总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强[8]。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76。

三、结果

(一)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依恋关系的基本状况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是否是留守儿童并不影响初中生的亲子依恋,也不影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质量,是否留守对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亦无显著影响,这与肖聪阁等人[9]的研究结果不同。进一步比较父、母亲和同伴依恋,结果发现农村初中生在亲子依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同伴依恋(F=5.42,P<0.01),即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农村初中生与父母亲形成的依恋较与同伴形成的依恋更为牢固也更为重要。

(二)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比较

对不同性别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在母亲依恋上得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信任和沟通维度依恋得分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在以上维度上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形成的母子依恋质量较女生形成的母女依恋质量高,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男生表现出对母亲更高程度的信任,男生与母亲的沟通也好于女生与母亲的沟通。另外从整体上看,男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好于女初中生,差异显著。

(三)不同社会适应等级农村初中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得分比较

根据初中生在社会适应量表上的得分,采用郑日昌的方法,并根据样本的特点将农村初中生依社会适应能力的好坏划分为四个等级:社会适应能力良好(得分在29分及以上);社会适应能力一般(得分在17~28之间);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得分在6~16分之间);社会适应能力很差(得分在5分以下)。结果各种等级的人数分布为: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0人(占比4%),社会适应能力一般53人(占比21%),社会适应能力较差75人(占比30%),社会适应能力很差109人(占比44%)。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初中生总体社会适应能力偏弱,社会适应能力有待于整体加强。由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被试人数较少,为满足相关统计的要求,最终根据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将被试划分为三个等级:社会适应能力较好(一般及以上),社会适应能力差和社会适应能力极差。对三种社会适应等级的初中生在亲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上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不同社会适应等级的初中生与母亲依恋各维度的得分均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与父亲依恋各维度的得分差异不显著,在同伴依恋上,只是在同伴疏离维度上存在统计学上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事后检验表明,社会适应能力等级较好的初中生,在母亲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得分较高,而在疏离维度上得分较低。

(四)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与亲子依恋相关分析

1.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比较

依据Beyer的依恋类型划分方法[10],根据被试的亲子依恋得分将被试划分至四类不同的依恋模式组别中:①完全不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母亲的依恋均为不安全依恋);②只与母亲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亲不安全依恋、与母亲安全依恋);③只与父亲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亲安全依恋、与母亲不安全依恋);④完全安全依恋模式组(与父、母亲均为安全依恋)。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得分,结果表明四种依恋类型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显著(F=8.99,P<0.001)。事后检验表明完全安全依恋模式组及只与母亲安全依恋模式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显著高于完全不安全依恋模式组及只与父亲安全依恋模式组的农村初中生。

2.不同依恋类型与不同社会适应等级初中生人数分布比较

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依恋类型农村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的人数分布,并检验其差异。不同依恋类型初中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完全安全依恋初中生适应能力总体较好。相比较而言,只与母亲安全依恋的初中生比只与父亲安全依恋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强,完全不安全依恋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最差。进一步检验表明,农村初中生的亲子依恋类型在性别及是否为留守儿童上没有差异。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分布也与性别及是否留守儿童无关。由此可以看出依恋类型影响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否留守儿童却并不影响农村初中生的依恋模式,也不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

四、讨论

(一)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亲子、同伴依恋一般情况

本研究中农村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亲子及同伴依恋状况与非留守初中生之间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整体高于女生,差异显著。在母亲依恋的信任与沟通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男生整体母亲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即一方面农村初中男生较初中女生社会适应能力好,另一方面,男生形成了更高质量的母子依恋,他们信任母亲,与母亲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从整体上看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偏低,这与章鸣明等的研究结果类似,再次支持了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偏低的结论,也说明对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社会适应能力干预和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农村初中生亲子、同伴依恋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

不同社会适应能力等级农村初中生在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疏离三因子及母亲依恋整体维度上得分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同伴疏离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社会适应能力等级一般或良好的初中生在以上因子的得分都高于社会适应能力等级为较差或差的初中生。研究还发现没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的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明显不足,而仅与母亲建立安全依恋就能显著增强农村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说明良好的依恋关系特别是良好的母子(女)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即使他们与母亲长期分离,这种依恋模式仍然发挥着作用,并对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与父母、同伴关系越亲密、沟通越密切的农村初中生,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得越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时间也更短。而与父母、同伴沟通不足的农村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差。这类初中生一旦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困难,则易怨天尤人、消沉不振,他们常常难以适应新的环境,甚至有时虽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也难以适应环境,结果他们常常感到困惑,并因为与周围事物的格格不入而苦恼万分。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总是显得拘谨,羞怯,手足无措。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各种问题,并不是因为来自父母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低,而是他们对支持的利用度低[11]。对当今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往往并不缺乏来自父母的物质支持,他们更缺乏的往往是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本研究表明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与母亲的沟通交流是使留守儿童在与父母亲长时期和远距离分离时仍能维持良好的亲子依恋并能保持和培养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特别是与母亲的沟通交流,也许是解决留守儿童众多心理和行为适应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以上解决方法的前提是留守儿童在留守之前已经与母亲建立了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有大量的研究提供了此类证据,有研究表明父母和同伴支持均与心理复原力呈显著正相关[12]。与父母沟通不良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较差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容易出现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12-14]。留守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抑郁水平受留守方式的影响,与父母沟通密切频率高的儿童较少会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其抑郁水平也较低[5]。因此,良好的父母、同伴依恋为儿童提供了安全基地和避风港,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在面对问题时能放下后顾之忧,不惧外界的挑战,勇于探索,表现出热情、乐观与自信。对留守儿童来说,成功应对留守生活的挑战和压力的基本力量是来自于对依恋对象的信任。当留守儿童没有建立对依恋对象的安全依恋时,他们对依恋对象没有信任感也难以相互沟通交流,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自信而积极乐观地加以应对,行为表现在外便是退缩、攻击、羞怯、消沉或手足无措[7]。本研究再次支持了儿童的留守状态并不必然造成适应问题,引起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儿童能否与父母同伴特别是母亲建立积极健康的相互影响。关注留守儿童,应着重关注留守儿童的亲子互动,尤其是与母亲的互动。

五、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在家庭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儿童与依恋对象特别是母亲之间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只有当儿童对母亲产生了信任、愿意与母亲进行积极交流与沟通,才能使儿童在面临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时,充满自信,积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增强处理问题的积极信念和能力方法。因此过早的留守是对儿童的发展不利的,因为过早的留守使儿童难以与母亲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故在幼年期,儿童若能与母亲长时期相伴,社区及教育服务部门对母亲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教育培训,让广大的即将外出打工的母亲能在儿童幼年期能以良好的方式与幼儿互动,建构安全型的母子(女)依恋模式将极为重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曾被认为是相对稳定的,然而近年来的深入研究发现,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会不断因新的经验和新发展出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而不断得到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即使他们暂时未能与父母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模式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成为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只要新的经验和认知使他们感受到来自重要他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使他们重新获得对他人的信任并获得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同,从而重新设定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也能使他的内部工作模式得以重新形塑。

作者:梁凤华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71-79.

[2]刘霞,赵景欣,申继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1,(6):6-9.

[3]张晖,刘静,陈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4):87-88.

[4]张德乾.农村留守儿童交往问题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3714-3715,3728.

[5]章鸣明,曹召伦,顾晨龙,汪凯.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2,(10):875-877.

[6]王争艳,雷雳,刘红云.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J].心理科学,2004,27(5):1056-1059.

[8]郑日昌.初中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222.

[9]肖聪阁,陈旭.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92-96.

[11]叶一舵,申艳娥.应对及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25(6):755-756.

[12]王坚杰,张洪波,许娟,王敏,吴泽俊.合肥市小学生心理复原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3):162-164.

[14]方晓义,林丹华,孙莉.亲子沟通类型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0(1):18-22

第七篇: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技术探究

摘要:

文章从心理问题、学业问题、安全问题、道德问题4个方面简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针对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加以分析,最后基于信息技术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策略进行设计。

关键词:

信息技术;留守儿童;关爱;策略

伴随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受制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无法随迁进城,而成为教育实践中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农村留守儿童难以获得正常的生活照顾、安全保护及教育培养,逐渐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提供了创新的实践思维和丰富的技术手段。在短期返乡就业及随迁进城难以实现的背景下[2],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概述

我国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留守儿童因而占据了留守儿童的主要比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3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3]。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儿童出于户籍、经济、入学等因素限制,只能留在农村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1.1心理问题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缺乏亲子交流的机会,难以获得父母的适时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亲子关系表现疏离。留守儿童的苦闷、烦恼、压抑、恐惧等情绪往往积压内心,无法找到倾诉出口及途径。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留守儿童对外部世界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自信心不足,少言寡语,胆小懦弱,害怕与他人交流交往,以至自我封闭,变得自卑孤僻[4]。

1.2学业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离开父母,托养于祖父母等亲人、亲戚、朋友甚至独立生活。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无暇关心和顾及孩子的学业状况。另一方面以祖父母为代表的托管方,更多着眼于孩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在面对孩子的学业问题上,由于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而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因而极易对学校产生疏离,出现孤立感、无意义感、无力感和无规范感[5],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缺乏,厌学、逃学,不求上进,不服管教;学习习惯不良,自觉性较差;学习基础薄弱,学业发展产生重重困难。

1.3安全问题

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天性好动,生活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较差[6]的特点,极易陷入各种风险之中;其次,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及安全教育减弱,留守儿童被拐卖、受侵害、意外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最后,学校教育由于侧重文化教育,加之学习资源缺乏,面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实践薄弱,留守儿童所应具有的安全风险意识及风险防范知识较为缺失。

1.4道德问题

由于父母常年离家外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十分缺乏。家长难以通过身体力行,点滴示范,树立榜样,实现有效的道德引导,进而影响留守儿童正确是非观的树立,具体表现为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横行霸道,任意妄为。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极易养成不良生活作风及行为习惯,误入歧途。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优势分析

2.1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形式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补充、延伸和创新传统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活动,基于留守儿童关爱创设虚拟、多媒、开放、共享的协作交流、资源获取、工作管理的社区平台。活动开展形式更具时代性和技术性,使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更为灵活、高效。

2.2突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时空限制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能有效地突破时空限制,增强信息交流的直接性和便捷性,为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学校三方之间提供随时随地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创立多维的沟通交流体系,为留守儿童关爱提供了畅通的信息交流基础。

2.3弥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

以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图、文、声、像多种媒体素材的高度集成以及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传输。其能满足关爱留守儿童、关爱实践工作需要,提供多媒化的留守儿童宣传素材,加强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效果,营造关爱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此外,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和关爱需求,充分利用各种信息终端,设计和开发立体化、形象化、网络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文化教育资源、安全教育等资源,从而丰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实践资源,增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策略设计

3.1打造家校合育互动平台,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要实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共同努力。以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为基础,创建家校合育互动平台,实现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之间多维、开放、高效沟通交流,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健全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首先,家校合育平台为留守儿童和家长提供了在线团聚功能,双方可利用平台的文字、语音、视频功能进行聊天、留言、评论等交流活动。多媒体信息传递,缓解了子女与父母间的思念之情,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留守儿童在突破时空限制的沟通交流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无奈,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疼爱,进而获得心灵抚慰。其次,家校合育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过程性记录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便于家长受孩子成长点滴,及时进行评价和鼓励。“家校在线交流”功能实现家长和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开展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深层次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家校协助共同解决孩子教育问题。最后,家校合育平台为留守儿童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功能,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当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无助、苦闷压抑时,可在线求助学校教师,通过倾诉和对话的方式,及时排解心理不适,进而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之中。

3.2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克服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

学业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核心任务,学业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实践的关注焦点之一。纵观诸多因素,学习动机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业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基于信息技术视角,在文化学习中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能实现儿童学习动机的有效激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学业问题,实现学业成绩提升。首先,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使信息化教学实施与推进成为可能。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时、合理、有效地引进信息化教学,以新颖、先进的教学形式吸引留守儿童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应科学、有效地实施信息化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内容的多媒呈现与高效讲解,激发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帮助其建立牢固的知识基础,获取学习成就感。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内容学习,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应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习的意义所在,进一步激发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变革学习形式,实现从以听讲为主的传统学习形式向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逐步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与自我规划能力,强化人际交往能力。在新型学习形式中,留守儿童初始由于学习形式新鲜参与尝试,随即在过程中获取学习成就感,体会知识学习快乐,学业成绩逐渐得以上升。

3.3巧用信息化学习资源,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

由于缺乏父母的日常监护,人身安全是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传统实践上,提升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风险普及和风险知识获取,是以学校为主体,实施安全教育课程。其实施形式单一,以课堂教授、专题讲座等说教的形式为主;学习资源较为单一,以课本、简单音像材料为主;内容呈现缺乏情境性、可参与性以及可视化特征,忽视了从留守儿童学习需求及学习特点出发,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各种基于学习者视角,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新型学习资源不断涌现,例如目前流行的教育游戏、微课等。教育游戏以传统游戏活动为原型,通过多媒化、情境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将安全教育内容以游戏活动形式进行呈现,有效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疑、通关、奖惩等学习环节,实现留守儿童对安全教育内容的深入认知和理解。微课则是基于某一知识点或主题内容颗粒度,以一般不超过5~10分钟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媒化、网络化的自主学习资源。可将留守儿童需要了解的安全教育知识加以碎片化,形成安全教育专题系列微课。其不仅适合教师用于拓展安全教育课堂的内容及资源,而且合适农村留守儿童通过计算机、手机等信息终端,在课外进行安全教育学习的延伸、强化与巩固。富媒体化、情境化、教学设计精细的安全教育微课,有效契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需要及特点,有助于深层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微课中内嵌的问题思考、模拟操作、练习评价便于营造安全风险场景及氛围,通过多次重复播放帮助留守儿童提升安全风险意识,深化安全教育知识的认知与记忆。

3.4建设思想道德微信平台,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关键因素。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修养,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为开展思想道德课程教学。为拓展和延伸思想道德课堂,可利用当前快速发展的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社区。平台设置思想道德学习、名人成长传记、同辈榜样掠影、励志名言警句、思想交流论坛、思想变化日志等栏目。通过多媒化、可视化的信息资源推送,回顾课程讲授,感受名人成长,学习同伴事迹,感悟励志文字,让农村留守儿童浸润于思想修养的正能量环境中,进而抵御不良思想和风气的侵袭。通过思想交流、思想记录与呈现进行自我反思,提升道德修养。

4结语

关注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心理、学习、安全、道德各个层面关爱留守儿童,最大限度地弥补情感关怀和教育缺失,才能促进其健康快乐发展。

作者:廖倩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5)[2016-02-14].

[2]赵延东,石长慧.用信息技术缓解“留守儿童”难题[J].当代广西,2016(5):6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2-25)[2015-7-30].

[4]卢利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症候探析[J].求索,2016(11):57.

[5]倪凤琨.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疏离感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4):12.

[6]李新.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刍议[J].人民论坛,2012(3):82.

第八篇: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文献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人口流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这个群体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与矛盾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研究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学科视角三个维度,对1993—2015年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梳理和分析,展现已有研究的深度及广度,并对现有研究的总体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旨在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问题;文献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着留守儿童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留守儿童在安全、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2016年4月,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旨在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效。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应该更确切地被界定为文化和教育极度匮乏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源于亲情的缺失,更在于文化生活的匮乏。了解在父母陪伴长期缺失的情境中,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有哪些,文化能力如何,如何消除留守儿童在文化知识获取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让留守儿童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优秀文化,缩小城乡儿童之间的文化能力差距,培养和提升留守儿童的文化竞争力,对留守儿童本人、所在家庭,以及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统计方法

为掌握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状况,笔者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检索源,以“关键词=Left-behindChildren”为检索策略,检索获得1993—2015年发表的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外文文献135篇。文献梳理发现,SwansonJ于1993年开启国外学者对留守儿童研究的先河,他指出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需要整个社会体系引导与支持,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等层面,从而共同塑造儿童未来。[1]同时,对135篇文献进行计量操作,选出高影响力文献进行内容分析可知,国外文献主要基于横截面数据和实际调研数据,研究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留守儿童成长教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和亲情关怀缺失下的儿童个性等问题,但极少以留守儿童文化竞争力和文化能力培育等主题为研究着重点,缺乏系统研究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以国内学者对中国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状况为对象进行综述分析。在中国知网中检索1993—2015年发表的题名中同时包括“留守儿童”和“文化”的研究文献仅66篇,其中报纸文献8篇,考虑到报纸载体的特殊性,不将报纸文献列入研究对象。

2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内容

2.1实施主体对留守儿童文化需求的研究

自古以来,图书馆就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提升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教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等职能,现实环境下也确实有众多的图书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始终如一、实实在在地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搜索显示,将图书馆作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责任主体的研究文献数量有15篇,约占研究文献的26%。这些文献的作者多来自于图书馆领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强调图书馆要立志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文化权益方面给予留守儿童与其他儿童同等的待遇;[2]②探讨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文化信息服务上的作用。[3]如,杨文东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中分析了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指出图书馆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建立农村文化服务站、建设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图书室等实实在在的举措针对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扶贫和关怀。[4]叶爱香[5]、刘云英[6]等人也提出了图书馆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的观点。马爱玲提出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图书馆并将之建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以充实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7]邓倩、胡登全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样本,深入调查分析其精神和文化生活特点,提出建设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为平台提升留守儿童文化素养的建议,[8]刘国钰也表达了通过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服务的观点。[9]傅斌[10]、李忠实[11]则分别论述了图书馆应该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平台为留守儿童服务。从留守儿童中大部分属于学龄儿童的具体实情出发,将学校纳为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培养实施主体的研究文献有10篇,占17%。这些研究探讨从校园音乐文化[12]、体育文化建设上对学龄阶段的留守儿童开展文化教育,形成良性的互动。师文月提出,可以依托校园体育环境特别是社会人文环境的教育功能,借助阳光体育活动这一平台,提高留守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调节他们的情绪状态,让他们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从而保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13]查玉兰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关爱留守儿童,营造团结友爱的校风,促进校园德育文化建设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相辅相成、共同发展。[14]胡淑娟认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应该形成良性互动。[15]廖幸鸿通过对所在学校的调查,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学校观,并介绍了所在学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办好家长委员会等模式,践行让儿童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该校针对留守儿童建立了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定期召开留守儿童代管人会议,总结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利用亲情视频聊天室,帮助学生与家长沟通,这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6]

2.2留守儿童家庭对其影响的研究

这类文献主要从监护人、家庭文化水平及教育方法上来研究留守儿童的家庭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且以调查研究方式进行研究的仅有1篇。江莉莉在2010年以所在城区某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家庭为研究对象,针对他们的文化程度及不同类型家庭对留守儿童采取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研究,希求通过第一手材料寻找到一条针对城区小学留守儿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17]

2.3文化资本对其影响的研究

社会学界的研究者在这方面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通过检索获得关于该研究内容的文献有10篇,约占17%。何瑞菲试图从文化资本角度来论述留守儿童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竞争力的培养,认为留守儿童在文化资本的获取上先天不足,必须通过后天培养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文化竞争力,从而使这一群体在早期的社会化过程中掌握和获得更多文化资本。[18]袁艾兰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文化资本拥有上的缺失是导致其处于弱势地位的根本原因,其文化资本缺失表现在具体化文化资本先天不足、客观化文化资本极度缺乏、体制化文化资本营养不良等方面,要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多渠道保障他们家庭的文化资本:①政府在财政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②呼吁政府、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区开设乡村儿童图书馆,使留守儿童能够获得足够的客观化文化资本;③以社会工作者为桥梁,进行有效干预和普及,让家长知晓学校和社会无法代行家庭教育的职能,让从而使父母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④文化资本匮乏的家庭应不屈服于现状,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激发孩子健康的成长动机和培养进取心来获取文化资本,弥补不足。[19]李丹丹则采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资本(CapitalCulturel)理论的分析框架,论述农民进城后文化资本发生的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如对其留守在家的子女的知识掌握、学习观念、学业成绩、能力与认识、文明行为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其父母后获取的新文化资本的影响效果等问题。[20]

2.4文化及环境对其影响的研究

阐述环境对留守儿童文化养成的研究文献共11篇,约占19%。江立华的研究指出,当代文化的冲击,导致现实中的乡村文化与传统的乡村文化、乡村历史影象呈现断裂状态,农村陷入较为严重的文化、伦理及秩序危机,乡村文化逐渐衰落,乡村社区缺乏健康活力,乡村文化价值体系被迫解体,直接导致了乡村儿童精神世界的荒芜,加剧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他认为需要从重建乡村文化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两个方面同时展开努力,通过建设乡村公共文化、重建乡村价值认同等方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21]夏治禹论述了亚文化,尤其是犯罪亚文化和亚群体对留守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传播主流文化和价值规范、控制亚文化传播,消除留守儿童的“差异化交往”,引导留守儿童社会化健康进行,积极提供机会,使之得到向善的社会互动并融入主文化群体。[22]韩亚旗以河南省某中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得出如下结论:低俗文化对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影响非常恶劣,由于缺少有力监管,留守儿童接触低俗文化的机率大于非留守儿童,在文化养成教育方面受低俗文化影响的程度也大于非留守儿童,倡导从创造高雅健康文化的浓郁社会氛围、强化学校在防御低俗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留守儿童自身的免疫力、发挥家长教育引导作用、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等方面防御低俗文化对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23]此外,陈运普从城乡文化冲突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教育进行了研究;[24]张婵通过对湖北省某村的乡村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了乡村文化变迁对留守儿童产生的影响;[25]王秋香探讨了农村集镇文化对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正反向影响,提出了净化农村环境,让留守儿童实现正常社会化交往的若干措施。[26]上述研究均肯定了建设健康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对健康的精神环境有助于留守儿童早期文化养成教育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尚有部分研究者从其他方面对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马燕?子以安徽省一个自然村为调查的田野点,对“留鸟”留守儿童和“候鸟”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采访和调查,从文化描述的角度进行了详细叙述。研究指出:针对“留鸟”和“候鸟”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运用多种手段、方法,力保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使他们心智得以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整个社会及留守儿童归属家庭既要意识到实施良性教育儿童的重要性,更要致力于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能使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的美好环境。[27]张硕等人则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在留守幼儿的现状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实施以“田野调查”为前提、以“非正规化教育”为途径、以“教育文化补给”为目标的留守儿童教育援助行动。研究认为在科学组织管理的前提下,可以实施留守幼儿教育文化补给的大学生志愿者模式,让留守幼儿获得成长助力的同时,也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极佳的平台,实现双赢。[28]

3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方法

归类分析58篇文献可知,学者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较为全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田野实践;既有个案分析,还有区域调查。思辨研究是大部分文献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学者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的首选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有:王晓京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分别从家庭与学校两个层面对阻碍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29]罗建生、吴晓蓉从文化适应的视角分析,认为促进留守儿童适应文化是解决问题的根源[30]等。采用调查研究的文献有16篇,是使用较广泛的研究方法。这类文献以某一学校或者某一地域为范围进行研究,如:李华成等对湖北省某村留守儿童文化权进行调研,分析其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邓倩、胡登全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研究通过建设农家书屋来满足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需求;潘?等人调查了湖北省某县四所学校的留守儿童文化现状;[31]李忠实以开县图书馆服务实践为例,阐述了文化资源共享的重要性。采用比较研究的文献有3篇,研究者通过对城乡文化的比较、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来研究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如,刘玉梅分析了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文化差异,对如何让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实现彼此融合做了深入探讨。[32]

4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学科视角

对检索到的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类分析,可以得知,研究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进行问题研究。从教育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24篇,约占41%;从文化和社会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31篇,约占53%;从心理学视角研究的文献有2篇,占4%;从法学角度研究的文献仅有1篇,占比不到2%。

4.1教育学视角

留守儿童的年龄决定了从教育学视角对其文化问题进行解读的比例是较高的。在某种意义上,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其文化能力的培养过程。大多数研究者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正好契合了教育的三大责任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处于文化弱势的根本原因应归结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有学者提出了从非正规教育途径对学龄前留守幼儿进行文化教育援助的模式。[28]尹文波从极端文化方面剖析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令人担忧的处境。[33]李振堂则用“三喻文化”传递现状来分析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改善家庭德育教育、学校德育教育和社会德育教育的解决途径。[34]

4.2文化和社会学视角

文化养成教育是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阶段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文化问题是必备的。吴桂彬、龚剑从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剖析,分析了留守儿童行为失范的诸多表现,认为留守儿童主要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和社区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本身就蕴含着三种不同特征的“亚文化”,这些文化以各自独特的特性对个体施加着各种影响,而个体也从中接受不同的文化规范,逐步取得社会人的资格,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而留守儿童由于其自身特殊性,在接受不同文化传递的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弱势”地位。[35]

4.3心理学视角

从心理学角度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的有师文月和仲彩霞。两位研究者均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事关重大,认为健康的心理是留守儿童顺利获取文化信息的保障。

4.4法学视角

从对所有文献的分析中得出,从法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的文化权利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不多,仅有李华成等人通过对湖北某县某村的调研,分析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对策。[36]与受教育权、生存权、平等发展权等众多越来越受重视的权利相比,留守儿童的文化权还有待得到更多关注和保障。

5研究总结与后续研究展望

综观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研究的现状,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内容指向是多维的,文化问题仅是其一。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使得社会和政府在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生存、教育等问题的同时,也显示了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关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同时,不同领域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将会使该主题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研究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出台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实际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能促进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解决。

5.1加大研究力度,完善研究体系

实现文献数量上的合理增长,逐渐扩大研究规模。与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献数量多达2854篇相比,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文献数量仅为60多篇,对比悬殊。虽然这与儿童是教育的主要受众密切相关,但我们也要知晓,教育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加大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一样不容忽视。综观本领域研究,可以看出,仅从学校教育、图书馆服务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研究的文献占据了研究数量的大多数,绝大多数调查研究对象的地域为内地省份,如湖北、湖南等,对边远省份、沿海省份中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几乎空白,需要在体现这一研究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上下功夫。

5.2加深研究层次,提高研究水平

通常来说,文献发文刊物的等级是文献学术水平的表现。分析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问题文献的发文载体可知,受研究者的学术背景限制,在权威性刊物上发表的文献廖廖无几,且有相当部分文献是发表在非学术性刊物上,因此,需要呼吁更多学者,尤其是研究功底深厚的学者加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引领研究方向,提升研究层次。

5.3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的学科视角

在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研究者对研究的总结和验证还不够,多停留在设想层面。在今后的持续研究中,研究者可试着改变对研究方法与视角的被动选择,尝试新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提高个案研究、比较研究、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的运用比例,注重样本的选择,使之更具代表性;在比较研究上可以考虑对东西部区域和同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进行对比研究。在研究的学科视角上,加强基于其他学科视角的研究,如多从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研究视角,丰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系统研究。将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置于法学视域下进行研究是当前和谐社会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期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法学研究者对此进行关注。从心理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把握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问题,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障,这将会成为今后留守儿童研究的重点之一。毫无疑问,多学科、多元化、多视角对留守儿童文化问题进行研究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李露芳 何义珠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浙江丽水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2]傅尔玲.关爱留守儿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1):14—16,80.

[3]毛太田,彭丽徽.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2):18—21.

[4]杨文东.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图书馆的文化关怀[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4):99—102.

[5]叶爱香.论高校图书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关怀[J].河北科技图苑,2007(3):15—16.

[6]刘云英.图书馆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文化关怀[J].图书情报研究,2013(1):43—45.

[7]马爱玲.建留守儿童图书馆繁荣农村少儿文化[J].中外企业家,2012(11):178—179.

[8]邓倩,胡登全.留守儿童文化生活需求下的农家书屋建设研究———以重庆市留守儿童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3(4):78—81.

[9]刘国钰.客家传统文化与面向留守儿童的农家书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5):33—36.

[10]傅斌.依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72—74.

[11]李忠实.共享文化资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开县图书馆服务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3(2):99—102.

[12]叶长浩.丰富校园音乐文化使“留守儿童”不再孤独[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11):33—35.

[13]师文月.论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C].西安:2012国际体育科学与学校体育学术会议.

[14]查玉兰.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问题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254—255.

[15]胡淑娟.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82—84.

[16]廖幸鸿.农村校园文化建设:留守儿童的视角[J].小学教学参考,2011(12):6—6.

[17]江莉莉.关于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及其教育方法的调查———以城区某小学一年级留守儿童监护人为例[J].新课程(教研),2010(11):14.

[18]何瑞菲.社会学视野下的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留守儿童与文化竞争力培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9—41.

[19]袁艾兰.农村留守儿童发展困境的社会学分析———以文化资本为视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4):7—9.

[20]李丹丹.农民工文化资本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1]江立华.乡村文化的衰落与留守儿童的困境[J].江海学刊,2011(4):108—114,238—239.

[22]夏治禹.亚文化理论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初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16.

[23]韩亚旗.低俗文化对农村留守儿童养成教育的影响与防御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1.

[24]陈运普,董惠玉.城乡文化冲突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31—33.

[25]张婵.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6]王秋香.农村集镇文化与“留守儿童”社会化[J].湖湘论坛,2007(4):61—62.

[27]马燕?子.“留鸟”还是“侯鸟”?[D].合肥:安徽大学,2015.

[28]张硕,等.留守儿童教育文化补给的田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3(11):44—79.

[29]王晓京.阻碍留守儿童文化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7.

[30]罗建生,吴晓蓉.农村留守儿童文化适应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6):25—27.

[31]潘?,鲁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文化现状调研报告———以湖北省阳新县四所学校为例[J].考试周刊,2013(55):178—179.

[32]刘玉梅.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文化融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4.

[33]尹文波,翟翔宇.好莱坞大片极端文化解析———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教育视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4—17.

[34]李振堂.从“三喻文化”视角看农村留守儿童德育[J].天中学刊,2012(4):71—72.

[35]吴桂彬,龚剑.文化传递缺失与留守儿童行为失范[J].现代教育科学,2007,(10):15—16,8.

[36]李华成,等.农村留守儿童文化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对策———基于对湖北省L县B村的调研[J].广西社会科学,2014(6):196—200

第九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探索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涌入,逐渐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度不够,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社会问题,使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的又一现实课题。

【关键词】

农村教育;留守儿童;弱势群体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6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SKL-2016-102)成果。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一起共同生活,而将他们远留在家乡长期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亲戚代为照顾的这一特殊儿童群体。基于生活所迫,农村的很多父母不得不外出到城市里谋生,养家糊口。由于收入有限和工作条件的约束,很多农村父母不得不将年幼的子女留在家乡,与子女分开生活,处于成长期的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了父母应有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沟通,思想和行为的形成也得不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在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上,将产生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深远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许多留守儿童跟父母一年能在一起团聚的机会屈指可数,有的孩子一年只能与父母见一面,短短的几天团聚又匆匆离开。子女与父母长期不能面对面沟通和交流,平时与父母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通电话。父母为了赚钱长期不在孩子身边,长期的分离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们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得到父母应有的爱护与关爱,遇到成长问题与困惑时,不能与父母及时面对面交流,父母也不能及时了解与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身心发展和心理变化,缺乏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引导。虽然这些孩子多由亲属代为管理,亲属作为监护人,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是任何亲属无法代替和弥补的。由于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程度有限,平日这些孩子的教育很多只靠学校一方进行,只靠学校单方管理,不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面的严重缺失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长期以往,许多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教育与关注,成长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缺失。[1]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在和谐而美好的家庭环境中形成。然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缺乏父母的理解与关爱,缺乏亲情的温暖,容易产生胆怯和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有话不敢说,有想法不敢真实表达,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性格会越来越孤僻。还有一些留守儿童与亲属生活在一起,长期得不到更多的关爱,就会对一切丧失信心,性情变得自私与冷漠。这些孩子在缺乏温暖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容易缺乏安全感,易形成消极冷漠,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也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不公平和遭受欺负后,容易产生仇视社会、仇视他人的病态心理,使得他们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价值观扭曲,逐渐产生报复社会,报复他人的心理[2]。甚至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早早辍学,自暴自弃,他们抱着追求自由,强大自我的心理,跟着社会上的闲散人员学做一些扰乱社会、违法乱纪的事,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严重危害。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疏于父母的家庭管教,无法感受到父母在亲情上给予的关爱,因此,在这些孩子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价值观念的形成上,都缺乏相应的规范与指导。留守儿童多与亲属生活在一起,大多数亲属只重视生活上最基本的物质满足,不重视思想道德与价值观的教育与规范,家庭传统教育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上容易产生不良表现。一些留守儿童思想叛逆,不服从学校和家人的管教,厌弃学习,在学校常常违反校规校纪,不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对这些做法不以为然。他们常常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抽烟酗酒,偷人财物,扰乱公共秩序,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近些年来,刑事犯罪的留守儿童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孩子正处在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的人生价值极易产生偏离,将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和谐幸福家庭,强化家长监护责任。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身心发展和成长成才至关重要。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能够有效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沟通与交流,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家庭教育方面:一是提高父母监护人责任意识。许多外出打工的父母认为,在外只要能给孩子赚足够多的钱,供起孩子上学,就是对孩子负责,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爱与教育,这种责任不仅仅是对物质上的满足,还要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形成负责。二是父母应多与子女沟通交流。亲人之间良好的沟通是孩子养成良好性格的关键,如果缺乏沟通就会使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通过电话、书信、微信视频等方式,多与子女进行沟通,倾听孩子之所想,及时解决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三是尽量缩短与子女的分离时间。在外务工的父母要尽可能抽更多的时间与子女在一起,逢年过节多与子女团聚。在经济和住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接子女到身边上学,即使不能让子女留在身边,也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将子女接到自己身边生活。亲子之间相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健全学校管理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管理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一是学校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与帮助。学校不要总认为管住学生在学校不出事就是教育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作为班主任,在注重学生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多加强沟通,做留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二是班主任要主动与家长多联系。班主任要给班里的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父母打工的信息、联系方式和监护人具体信息等。班主任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取得联系,反映孩子在校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父母清楚和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向父母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意见和建议,帮助父母共同教育管理孩子。同时,班主任定期去留守儿童家里进行家访,与监护人面对面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帮助和指导监护人形成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三是重点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规范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培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3]

(三)依靠政府力量,建立社会长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除了解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国家要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政府要保证对农村学校教育的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校配备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优质的教学设备。政府支持学校建立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多开展积极向上,形式丰富,乐观活泼的文体娱乐活动,减少青少年去网吧的机会。二是政府大力发展农村本土经济,支持农民工家乡创业。要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就要先解决留守儿童父母的就业问题。依靠政府的力量多引进外商到本土投资办企业,扩大当地经济商区,给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政府要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大力提倡并鼓励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积极回家乡创业。三是政府要发动省市妇联部门,建立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继续为农村留守儿童做大量而有富有成效的工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幸福之家”、“爱心乐园”、“欢乐殿堂”等等,联系企事业单位对留守儿童实行一对一扶贫帮困,开展爱心助学、扶贫帮困结对子等活动。

作者:王姗姗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宣传部

【参考文献】

[1]毕菁.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8:150~151

[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江西教育科研,2006,2:29~32

[3]肖正德.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进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6,1:246~249

第十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摘要】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长期与父母亲分离,使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来自于父母的教育与关爱,这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在文中结合具体案例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分析,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1.社会背景

不容置疑,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农民工,再加上在城里务工,收入与农村相比高出甚多,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家,出去打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也就越来越高。有的父母双双出去,把孩子留给老人,甚至是叔父帮管教,一年到头很少回家,电话也少打回来。处于这样家庭中的儿童被称为双亲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在性格及习惯的生成中,往往受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的影响。面临这样的一个社会问题,学校是留守儿童的集结地,留守儿童教育的难题自然就落在教师肩上了。[1]

2.具体典型案例

我任教的班级有这样的一位留守儿童,名叫黄明。他平时来学校作业懒得写,随便旷课,离家出走,还成了惯偷,很少说实话,大多是满口谎言。最为突出问题的是偷窃,有一次他的贼眼瞄准的一家人,为了很好地掌握偷窃的时间,他连续旷课几天,日夜察看那户人家,最终成功地进入那户人家偷走了一台手提电脑,还有几百块钱和一部手机。

3.案例分析

3.1家庭情况

黄明是四年级时由村小转到完小就读,是我接教的。第一个学期也许是来到了新环境,接触到新老师,他觉得新鲜,问题不大。到了第二学期,各种坏毛病就显露出来了。通过多次家访以及多方了解到:黄明家里还有个哥哥,他母亲妈外出打工好几年了都没回家,还想离婚,并且想带走一个孩子,他父亲死活不同意,直到目前婚没离成。他父亲为了挣钱养家也外出打工,把两个孩子留给老人看管。黄明转过来的第一个学期,我就发现有些问题,但却联系不到他的家人,开学注册所给的电话也打不通,刚开始以为是他记错电话号码的,然后我又去找他哥哥注册时所填的电话,发现号码是相同,可就是打不通,问他们两兄弟都说家人就给这个电话了。

3.2宠孩子

黄明父平时生亲怕孩子喜欢跟妻子亲,于是什么都依着孩子宠着孩子惯着孩子。家务也不让孩子做,铸造孩子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性,一懒什么都懒,书懒得读,作业不完成,老师说多了的就厌学,甚至干脆逃学,做了小偷小摸的事儿,村里人或老师告状他父亲还袒护着孩子。

3.3家长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

黄明爸爸没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没有想孩子的将来,只顾眼前,一味地宠着孩子。等到孩子慢慢地长大了,养成懒惰、偷窃恶习,并且越偷越大,才察觉到事态的严重。于是又从城里回到农村工作,想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孩子长期没有家长的教育,单纯的说教也不不起作用。做父亲的心急,孩子只要一犯错,就采用暴力教育孩子,如此一来,孩子觉得家里缺少父爱与母爱,没有温暖,只要一被打就选择离家出走,甚至露宿甘蔗地里,饿了仍然去偷东西。

3.4家长不想跟老师沟通

家长等孩子离家出走找不到孩子慌了,才来找老师,那时才肯给老师真实电话联系,这样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4.对策

4.1学校里的德育有待加强

针对个别学生在校内的不良行为,老师们应当尽职尽责去进行引导,每学期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老师的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不能及时跟进和矫正。要让每个学子成为有用之人,学校的德育工作,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仍要加强。

4.2对症下药

针对黄明同学懒惰、随便旷课,离家出走,还成了惯偷,很少说实话,大多是满口谎言的坏习性,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一定时间内的与他谈心,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平时让同学们找找他的优点,多表扬,让他慢慢地融入班集体、成为受人欢迎的同学。现在,黄明同学也能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每天按时来到学校上课,还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作业,他的学习成绩在逐步提升,老师和同学校们都夸他。得到别人的欣赏,成为这个孩子学习的动力。对于留守儿童,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思想教育。于是我平常鼓励班上的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喜爱学校,眷恋校园。上课时尽量运用幽默或感人的小故事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听课。针对留守儿童的偷窃行为我利用每周升旗时间或班会时间讲一些真人真事的故事.慢慢的,黄明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与其他同学交往范围也相应地扩大了,再也不是人人讨厌的小偷了,他找到了自尊与自信,恢复了儿童的天性,同时也明白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小善小而不为”等做人的道理。

4.3想方设法与家长联系

黄明家长在我们的老师的诚心爱心引导下终于解开了心结,我还联系到黄明的母亲,动之经情,晓之以理,让她为孩子的未来着想,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终于,孩子的母亲明白了老师的苦心,愿意和老师共同合作教育孩子,还回到了家里,陪伴孩子成长。在我们多管齐下,这个曾经让邻里乡亲厌恶,让老师头疼的孩子,终于渐渐走上阳光大道。

5.案例反思

在农村,由于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农村的老人们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无法胜任的,很多未成年人成了学校的问题学生,甚至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更为迫切。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学校老师要针对留守儿童不同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帮助他们改掉不良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面对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也许他们有一些污点,但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作为家长,作为老师,学会尊重孩子,不能一味强行灌输,使用暴力,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更多的时候是需要爱心陪伴和耐心教诲、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策略,才能放飞一双双翅膀。[2]

作者:刘德学 单位: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团阳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新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03):26-27.

[2]蔺淑琪.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J].青年与社会:下,2013,(2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