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心理资本农村留守儿童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心理资本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含访谈被试、预测被试和正式被试,其中访谈被试包括留守儿童、监护人及教师。依据“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概念,采用问卷法筛选出生活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中且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受访儿童20名,他们同时满足以下6个条件:(1)来自完整家庭;(2)父母现在都在外打工且由祖辈监护或仅父亲现在外打工且由母亲监护(这两类儿童占留守儿童总数的90%以上);(3)在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问卷上的总均分高于“轻度不利”的下限值2.50分;(4)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孤独感量表上的得分均低于一般儿童平均分(M抑郁=1.85,M孤独=1.91),且最近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位于班内前1/3;(5)对同学关系、在家表现、在校表现、与实际监护人关系四方面的总体自我评价均为“比较好(融洽)或很好(融洽)”(例如:最近一年内,你感觉你和班上同学相处融洽吗?①非常融洽②比较融洽③一般④不太融洽⑤很不融洽);(6)儿童提供的成绩、人际关系、表现等信息能从监护人和教师处同时得到印证。受访儿童中,祖辈监护、母亲监护的儿童各10名,男生8名,女生12名,平均年龄13.95±2.02岁,平均留守时间6.89±2.65年。受访监护人14名、教师12名,对儿童的日常表现和思想状况均较熟悉。预测被试为某县农村1所小学和1所初中的133名4-9年级留守儿童,其中,男生65名,女生68名;初中生59名,小学生74名。正式被试采用社区取样,主试为经过培训的98名农村籍大二学生,利用寒假对家庭所在地村庄及周边村庄的儿童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在规定的一周内完成。施测内容除自编问卷外,还包括韧性问卷、乐观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希望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孤独感问卷以及问题行为问卷,以检验自编问卷的效标效度。施测时,主试将问题逐个读给小学生听,助其理解后作答;初中生在主试讲解指导语及注意事项后自行作答。发放问卷1380份,获得来自完整家庭的有效被试共1037名,其中,父母均外出且由祖辈监护的儿童375名(简称双留守儿童),父/母中一方外出且由另一方监护的儿童329名(简称单留守儿童),父/母曾外出6个月以上的儿童61名(简称曾留守儿童),父母均从未外出的儿童272名(简称一般儿童)。本文仅对单、双留守儿童数据进行分析。3个月后对单、双留守儿童各40名进行重测。

1.2问卷理论结构的初步建构

在仔细研读心理资本整体结构、心理资本要素、自立、儿童逆境信念等文献基础上,通过编制访谈提纲、开展深度访谈、分析访谈资料等工作,初步建构出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儿童访谈提纲主要包含3个问题:①与父/母在家时相比,他们外出后,家庭抚养环境发生了哪些不好的变化?②这些不好变化对你的学习、心情和行为产生过哪些不好的影响?这些不好影响随父/母外出时间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回忆的同时,请在访谈员的指导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对儿童学业/心情/行为的不利影响的发展趋势图”中(横坐标为留守时间,纵坐标为影响程度,6点记分,从“无任何影响”到“影响很大”),用点将这些不好影响的影响程度依次描出来,然后用线段将各点连接成曲线图并找出变化的拐点。③拐点的出现以及你目前表现出来的积极成长态势(由取样条件确定),说明你有效地克服了不利家庭抚养环境给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你有哪些特点、观点和做法帮助了你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中积极成长?请举例详细说明。访谈员为3名心理学专业人员,对研究意图和访谈提纲十分熟悉。访谈在安静的房内进行,访谈重点为第3个问题,时间一般为55-70分钟,访谈时无他人在场。监护人及教师访谈的主要内容与儿童访谈内容相同,访谈时适当变换称呼及措辞,方式为入户访谈或电话访谈。经受访对象同意后,对访谈进行全程录音。4名本科生将录音逐字转写成文本。由于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资本的结构,故仅呈现第3个访谈问题的文本编码情况。反复通读了相关文本后,参照烜侯方等的编码过程,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开展如下工作:首先,从每份原始文本中提取出含义清晰且单一的条目。提取方法是:对含义清晰且单一的语句予以直接保留(例如,不喜欢斤斤计较),将包含多重含义的语句拆分成多个条目(例如,将“她能吃苦耐劳,内心有一股奋发进取的强大力量”拆分成“吃苦耐劳”与“奋发进取”两个条目),对同一个人多次提及的含义相同的条目进行合并且不计算频次。3名研究者对各自提取的条目进行了详细讨论,在统一条目的表述后,共提取到初始条目659条。其次,对不同文本中的初始条目进行同类项合并及精简。具体做法是:对表述完全相同的条目进行合并,并计算重复出现的频次;对内容相近但表述不同的条目进行二次合并(例如,将“不让父母失望”、“不伤爸爸妈妈的心”、“给父母争气”合并为“不让家长失望”);删除与心理资本“类状态”特性不相符合的条目(如“脾气好”)。经合并及精简,剩下39个条目。再次,对条目进行归类和类别命名。基于各自的归类结果,3名研究者经过讨论,并参照已有心理资本结构,一致同意将39个条目分为5类,但对其中3个条目的归类无法达成一致。删除这3个条目后,剩下36个条目分属明理感恩、自立顽强、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类别。最后,请课题组外的3名专业人士将36个条目归入五个类别。结果显示,27条被3人完全一致地归入预想类别,7条被2人归类一致,2条被3人归类完全不一致。删除归类完全不一致的条目,剩下34个条目在所属类别中被提及频次。

1.3问卷项目收集与整理

首先,以上述34个条目为语义基础来收集问卷项目:①直接引用或适当转写访谈资料中的条目。如将条目“能忍受各种困难”直接引用,将条目“感受父母付出”转写为“能深刻感受到父母为家庭生计所做的种种努力”,共获24个项目;②从成熟问卷(本土化心理资本量表、青少年自立人格问卷、逆境信念问卷、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中共选取与编码条目含义一致的项目10个。如依据“保持好心情来看待事情”条目,选取了“我凡事都看得开,几乎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项目。其次,由于心理资本反映的是积极心理力量,故访谈资料均以肯定陈述句呈现。为了避免乱答,根据各维度内涵编写了6个负向题。例如,用项目“我对自己的前途看不到希望”来反映“自信进取”。通过上述途径,共收集到40个初始项目,各维度7-9条。将项目按维度分类排列,请11名大三、大四本科生对项目逐一进行讨论和修改;在此基础上,将问卷送3名相关专家评估和审阅。根据专家意见,对少数项目表述进行了修改,形成初始问卷。将项目随机排列,5点记分,1为完全符合,5为完全不符合。

1.4问卷预试及进一步完善

使用初始问卷对8名留守儿童(小学与初中男性、女性儿童各2名)施测和集体访谈,根据他们的理解对5个项目的表述做进一步修改。例如,将“我期望能早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修改为“我常想将来要好好报答父母等长辈”。将修改后的问卷对133名预测被试施测以初步考察项目的区分度。频数分析结果显示,被试对所有项目的回答不存在明显偏向(即答案仅为1、2、3、4或2、3、4、5)。据此形成正式调查问卷。

2结果

2.1项目分析

采用的指标为2个:①计算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②将问卷总分前27%、后27%的被试划分为高分组、低分组,然后考察两组被试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结果显示,各项目的题总相关均大于0.30,高、低组被试在各项目上的得分差异均在0.01水平显著。所有项目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

2.2结构效度分析

2.2.1探索性因素分析(EFA)

采用随机选样程序选取约50%样本(351名)对40个项目进行EFA。结果显示,KMO=0.89,超过通常认为的“好”的标准值0.80,表明适合做因素分析;初始特征根大于1的因素有10个,其中前5个因素共解释了42.18%的总体方差,每个因素解释的方差超过3.89%;从第6个因素起,各因素解释的方差均小于3.00%,与前5个因素有明显差异;同时,碎石图显示第5个因素为拐点。综上,宜抽取5个因子。因此,后续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DirectOblimin斜交旋转方法提取5个因子,并删除共同度低于0.30、因子载荷低于0.40、跨负载之差低于0.20的项目;每删除一个条目,重复做一次因素分析。经过多次EFA,共删除15个条目,剩下25个条目分属5个因子,共解释总体方差的47.33%,条目载荷在0.49~0.74之间。根据因子所含项目的内容,五因子依次命名为:F1自立顽强:反映能自觉抵制诱惑,遇事能周全考虑、力求独立应对;同时,在艰难困苦面前表现出较强的承受能力;F2明理感恩:反映对父/母外出打工能给予理解、对父母的艰辛能感同身受,并能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等长辈的付出;F3宽容友善:反映在人际交往中不斤斤计较,能接纳不同性格的人,能主动化解矛盾,与人为善;F4乐观开朗:反映处事乐观、常往好处着想,对不悦能很快释怀,不易沮丧;F5自信进取:反映相信自己的能力、对未来充满信心,确信努力对前途有益并能为实现目标发奋努力。

2.2.2二阶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五个一阶因素均分再做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探讨其二阶因子结构。结果显示,特征根大于1的二阶因子仅1个(特征根为2.76),能解释55.21%的总体方差,各因素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68~0.78之间,表明五个因素拥有一个共同的潜变量。

2.2.3验证性因素分析(CFA)

基于上述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建构了二阶单因素模型,即假定一阶五因素形成了一个二阶因素。使用余下约50%的样本(353名)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良好:χ2/df=2.559,NFI、RFI、IFI、TLI、CFI五个指数依次为0.979、0.975、0.987、0.985、0.987,RMSEA=0.049。各条目在一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46~0.69之间,各一阶因子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71~0.83之间。

2.2.4维度与维度及总分的相关

维度与维度的积差相关系数在0.27~0.49之间;维度与总分相关在0.68~0.79之间。上述相关系数均在0.01水平显著。参照相关程度强弱的划分标准,维度间相关多为中等正相关,维度与总分相关均为强正相关。

2.3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以测量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的四个问卷(含乐观、希望、一般自我效能、韧性)与自编问卷的相关作为效标关联效度的指标。从整体上看,自编问卷各维度与西方各分问卷的相关在0.15~0.38之间,为弱正相关(P<0.01);自编问卷总分与乐观问卷呈弱正相关(r=0.24),与其他西方问卷呈中度正相关(0.42≤r≤0.47)。

2.4实证效度分析

按问卷总分前27%、中间46%、后27%将被试划分为高、中、低三组,在此基础上考察三组儿童在情绪、学业成绩以及问题行为上的得分差异。MANOVA分析显示,在总的结果变量方面,组别的主效应显著(wilks,λ=0.788,F=20.90,P<0.01)。进一步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孤独、问题行为方面,高分组得分显著低于中间组、低分组,中间组得分又显著低于低分组;在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方面,高分组得分显著高于中间组、低分组,中间组得分又显著高于低分组。

2.5信度分析

自编问卷总的Cronbachα系数和重测信度依次为0.88、0.85;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76之间,重测信度在0.78~0.84之间。

3讨论

3.1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

理论结构是编制测量工具的依据,而结构确定又取决于理论概念。本文紧扣“留守儿童心理资本”概念,综合问卷法和访谈法获得的结果,选取了20名心理社会适应良好的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教师作为访谈对象,从三个不同信息来源视角详细探讨了“留守儿童的哪些特点、观点和做法帮助了他们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中积极成长?”,获得了全面而丰富的访谈资料,为系统准确地建构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奠定了基础。从建构的结果来看,留守儿童心理资本包含自立顽强、明理感恩、宽容友善、自信进取、乐观开朗五个类别,与已有心理资本问卷的结构既有一定相似性又具独特之处。具体而言,乐观开朗与西方心理资本问卷中的乐观的内涵基本一致;自立顽强、自信进取涵盖了西方心理资本问卷中的韧性、自我效能与希望三要素的某些重要特征;明理感恩与企业员工人际型心理资本分量表中的感恩奉献、大学生心理资本问卷中的感恩维度均体现了“对他人帮助应表示感激和回报”这一要义,表明知恩图报已经内化为我国文化背景下各年龄段人们的心理价值取向;宽容友善则兼具有本土化人际型心理资本量表中包容宽恕、尊敬礼让两维度的基本内涵。不仅如此,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结构亦揭示出留守背景下儿童健康成长所需的独特的积极心理力量。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与帮助、缺乏亲子沟通和有效的行为监管,整体上处在不利的家庭抚养环境之中。这对身心处在发展中的儿童既是挑战也是磨砺。本研究提示:引导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和艰辛给予理解,鼓励留守儿童以顽强的意志独立、主动地应对困难和挫折,培养留守儿童在逆境中树立积极进取的信念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水平。

3.2留守儿童心理资本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从问卷的效度来看,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的维度结构与质性研究建构的理论结构在整体上完全吻合,从而在定量研究层面进一步确认了留守儿童心理资本结构是由自立顽强、明理感恩、自信进取、宽容友善、乐观开朗五个因素组成。进一步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由一阶五因素形成的二阶单因素模型,其整体拟合情况良好,且项目载荷在0.46~0.69之间、一阶因子在二阶因子上的载荷在0.71~0.83之间。相关分析发现,维度与总分相关在0.68~0.79之间,表明各维度较好地反映了整体概念;维度与维度相关在0.27~0.49之间,表明各维度既有差异又有一定的一致性;各维度与乐观、希望、自我效能、韧性的相关在0.15~0.38之间(P<0.01),表明各维度与西方心理资本各要素有一定相似性,但不可互相替代。此外,问卷高分组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与学业成绩显著高于中间组、低分组,孤独、问题行为却显著低于中间组、低分组,表明自编问卷的实证效度良好,亦显示心理资本对留守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具有促进作用。从信度来看,自编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各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在0.65~0.76之间,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5,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78~0.84之间,表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较为理想,且稳定性良好。综上,问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以用于相关团体测量。

作者:范兴华 方晓义 陈锋菊 黄月胜 张尚晏 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科院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