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代偿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面临的缺陷
1.经济地位劣势制约了儿童的交往面,全面发展受到制约
良好性格的养成离不开正常的交往活动。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人都具有一个基本上是积极的方向。”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倾向于创造,具有建设性,以及需要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的。这说明了交往在性格养成中的重要性。但是山区农村人居分散,自然条件的恶劣使儿童的安全存在各种威胁,极大地限制了儿童的交往活动。一方面“,留守儿童”的祖辈自我活动能力减弱,经济受限,不能为儿童提供好的交往条件,为确保孙辈的安全,只有极力限制他们与朋辈的交往;另一方面学校的师生交往仅局限于课堂活动,课堂外基本没有交往,加之许多学校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取消了学生的许多文体活动,运动场所基本没有,也极大地限制了学生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活动的缺失,使儿童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视域受到局限,不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人类有着无比的成为各种各样的人的能力……那种培养全面能力、灌输强效能感、创造机会结构、提供支持性资源和容许自我定向的社会体系增加了人们将认识到他们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机会。”但是,交往的局限会造成人的自我定向缺乏多样性,定向选择狭窄。如在“留守儿童”中极易形成“长大了去打工”的单一自我定向,因为在他们单一的交往视域中,似乎认为打工是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出路“,长大”后的体力成为能力的主要标识。在这样的人生定位下,常表现出厌学、弃学、逃学等行为,进而制约智力的发展。同时,由于缺少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就会处在防卫和潜隐的恐惧之下出现人际交往障碍,表现出恐怖、不成熟、退化、反社会、伤害等行为。
2.情感生活断裂、社会助长缺乏,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
首先,亲子间的直接情感交流缺失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父母的效能感和期望提升了孩子的教育抱负和他们的学业、社会和自我调节效能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与父母相处的日子微乎其微,亲子之间情感交流的缺乏极易形成不良的心理倾向和不良性格。一方面,由于缺乏亲子间直接的情感交流,父母的效能感和期望所能产生的作用微小,由在家庭承担配角的祖父母替代父母进行直接交流,由于祖父辈对孙辈一般都很溺爱,加之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深感责任重大,也不敢对孩子严格要求,这种隔代亲的现象极易使儿童养成“撒娇、爱哭、任性、胆小、没志气、在家里逞英雄而出门懦弱、神经质、依赖心强等性格特征”。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主要以通信为主,而通信交流中儿童往往成了“留守”的“原因”,父母与子女通信中最常用的话是“孩子,我们多挣点钱是为了供你读书”,这无疑增加了儿童对学业的心理负担。还有一些父母觉得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照顾他们深感愧疚,电话交流中只是一味地问寒问暖,也少有对他们的其他方面进行关注,更谈不上教育了,即使不关痛痒地问问学习之类的事情,也远水解不了近渴,儿童对这种“电话教育”听多了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也更加厌倦。更有一些儿童的父母在外出打工中产生情感破裂,家庭的稳定性问题对儿童道德情感体验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孩子忍受着被“父母抛弃”的情感生活打击。其次,社会交往成员弱势,缺乏社会助长作用,制约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山区农村留守人员基本上是老弱病残,大多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甚至是文盲或者半文盲,“弱势”特征明显,儿童长期与这些“弱势”群体一起生活和交流,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社会助长作用非常薄弱。在除了学校以外的生活中,留守儿童的主要情感交流对象就是祖父母和少量的同龄伙伴。在隔代的情感交流中,儿童只是被关爱的对象,缺乏平等的交流,加之隔代之间的“鸿沟”增加了祖孙之间平等“情感沟通”的难度,一些孩子在与祖辈共同生活时只能习得简单的生活常识和简单的“生产知识”,好奇心在祖辈的过度保护或呵斥声中消失,理智感得不到较多的赞赏。中老年在忙活完田地的农事后又要忙于孙子的吃喝,与孙辈情感交流的时间也有限。而留守儿童有限的同龄伙伴也基本上同是留守儿童,生活遭际相同,成长经历相似,在同病相怜的交往中,更多滋生的是对父母的思念和对生活的不满。儿童在这种社会助长缺乏的情况下,容易养成孤僻、敌意、攻击、不礼貌等不良习性,制约心理健康发展。
3.文化处境劣势和文化“断代”制约先进文化习得
文化习得的重要途径是社会成员经常性置身于文化中,在持续的文化作用下形成个体的“文化人格”,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文化处境劣势和文化“断代”的双重不利环境,习得先进文化缺乏指导,难以养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思维和能力。首先,文化劣势处境,阻碍儿童习得先进文化。山区农村文盲、半文盲比例大,封闭的环境造就文化积淀和文化创新都处于劣势。山区所沉积的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紧密相连的信仰、艺术、风俗、规约、道德和各种习惯,现代生产活动与传统生产方式难以融通。文化创新缺少青壮年的广泛参与,新的文化或异域文化会随着青壮年返乡不加筛选地传入,这些新的文化现象由青壮年从异地带入后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基础,与本地文化产生剧烈冲突,使成长中的留守儿童陷入迷茫。“青壮年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力,同时也是区域文化活动的核心。”青壮年外出打工不能参与家乡的文化创新,局部出现文化倒退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留守的中老年人仍然坚守着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陋习,诸如将婚嫁丧葬等纳入了与人攀比的范围,且愈演愈烈。这些陈旧文化遮蔽了儿童的双眼,阻碍了儿童的智慧发展,使社会文明进步缓慢。其次,文化“断代”,先进文化难以植入。所谓文化“断代”是指文化习得过程中,子代向亲代习得文化的环节缺失或不显著,隔代习得文化的现象突出。在家庭内部,“留守儿童”所习得的主要是祖辈承载的隔代“文化”,父母的“第一任教师”角色由祖辈替代。文化“断代”的后果要么是对原有文化的全盘抛弃,要么是文化持续不前,这加剧了不良文化的固化。留守儿童最经常的“文化活动”就是“看电视”,而由于祖父母文化程度低,不能正确帮助儿童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只认为看电视影响学习而不准儿童更多地观看,因而看电视这一简捷的“文化活动”也受到限制,更不要说享受同龄人所拥有的更为丰富的“文化活动”了,这严重制约了儿童先进文化的习得。一些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文化断代”中减弱,兴趣、爱好在单一的文化活动中收窄。
二、学校教育代偿的艰巨性和必要性
所谓学校教育代偿是针对儿童成长中存在的缺陷,学校组织教师代替社会和父母给予儿童教育补偿,以期弥补缺陷,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受社会委托,承担着国民基本素质教育的任务,无疑要协调多方面力量保证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1.学校教育代偿的艰巨性
代替社会和父母实施教育补偿无疑会增加学校的工作难度和工作任务。其艰巨性表现在:第一“,留守”形式多样,工作难度大。“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复杂多样,从家庭结构可分为“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两类“留守”,从双亲婚姻状况可分为“双亲家庭”“、组合家庭”和“单亲家庭”三类“留守”,从就学方式可分为在校“寄宿”、亲人租房“陪读”、乘校车和走读四类“留守”,从家庭经济状况可分为一般和贫困两类“留守”。不同的留守形式从不同角度影响儿童成长。儿童的心理需求复杂多样,每个儿童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教育工作难度大。实施教育代偿还面临时间、财力、物力等诸多困难。但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容不得半点含糊,学校必须知难而进,勇于去克服各种困难,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证。第二“,留守”比例高,工作任务重。山区农村经济滞后现象突出,是“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区域,高于全国平均“留守”比例,甚至一些山区学校的多数儿童处于“留守”状态,补偿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缺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学校教育代偿的必要性
山区农村学校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扩大儿童的交往面和交往频率、为儿童的情感交流补缺、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文化习得机会、给予儿童缺少的精神关怀补位,是当前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工作。第一,山区农村学校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具有文化活动相对丰富、组织程度高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山区农村儿童日常生活的社会化环境脆弱,学校是最佳的社会化场所,学校的高组织化能保证学校教育代偿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实施,能有效克服自发社会对儿童无序影响的弊端。第二,在儿童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有效承担家长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儿童在与老师的交往中能体会到父辈的关爱,教师的家长角色在儿童健康成长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第三,学校教育代偿可以充分发挥政府对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倾斜政策的作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是教育倾斜的重点对象。这种倾斜政策的最好执行者还是学校,“留守儿童”是我国山区农村现代农业所需新型农民的重要来源,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实践者,是未来山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重点向他们实行教育倾斜,才能保证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才能基本实现教育公平。
三、实施学校教育代偿的措施
1.改变学校运行方式,将学校建设成为儿童的经常性活动场所
首先,学校常年开放,为所有儿童提供活动场地。山区农村人民群众文化活动场地有限,学校常年开放能为儿童业余活动提供条件,也为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提供方便。学校常年开放不是常年上课,也不是给学生补课,而是利用社会资源,在学校平台上开展儿童业余科学活动、业余兴趣活动、业余社会活动和业余“生产活动”等。一是学校要常年对所有儿童开放,杜绝利用学校开放给学生补课,增加学生学习和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二是要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指导学生开展假期各种业余活动,在活动中启发帮助儿童;三是寻求社会力量支持,给予教师一定的业余补偿教育津贴,鼓励教师业余志愿为学生提供服务,防止任何形式的变相收费;四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物力作用,既要防止学校公共资源损失又要防止资源闲置。
其次,吸纳社会力量参与,鼓励社会各种能人参与学校指导儿童的业余活动。社会生活中不乏各种各样的“能人”,儿童业余“生产活动”等应吸纳这些“能人”参与指导,为儿童提供广泛的活动内容。一是要吸纳真正的社会“能人”,所选“能人”要有一定奉献精神和热心公益事业,鼓励他们为指导儿童活动提供义务服务;二是发挥“能人”动手能力的指导作用,尤其要吸收科技“能人”,引导儿童的业余科学活动;三是要调动广大社会成员参与,形成社会舆论支持,并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机会,为社会成员参与学校经常性活动提供便利;四是为各类志愿服务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其三,学校要在教学计划外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将学校变为儿童的活动乐园。增加学生课外活动时间,为学生在校开展活动提供时间保证。近年来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了儿童在校时间,也为学校开展学生活动提供了便利。广泛开展各种课外趣味活动和学科活动,能有效提高师生之间、儿童之间交往频率,扩大儿童的交往面。广泛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不仅是在学生上学期间为学生提供活动,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在学校开展各种活动。一是除了开展新课标设计的学科活动课程之外,需要学校教师根据儿童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趣味活动和儿童“科学探索”活动,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突出活动课程;二是以学校为平台纳入各类青少年活动,弥补农村校外教育空白;三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设计、组织课外活动要以现代科学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要突出体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现代科学技术活动,提升活动的组织程度,激发儿童各类奇思妙想。在活动中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发展心智。
2.学校各类人员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学校的社会助长功能
人的积极情感是在平等交流中养成的。儿童处于成长中,情感交流需要成人群体的引导、推动和指导。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些成人群体主要就是学校管理者、老师及后勤服务人员。首先,校内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构成的成人群体要开展与学生经常性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服务“三育人”作用,给予“留守儿童”一定的“偏爱”。在具体情感交流中一是要了解每个儿童的所思所想,倾听儿童的内心苦闷“,分享”儿童的快乐,避免一般化的引导;二是切实担负起家长角色,指导儿童生活,培养儿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三是经常性组织学生开展创造美、鉴赏美、展现美的活动,保证每个儿童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其次,学校要经常性地组织可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校环境。一是促进学生情感交流要回避刻意强调“留守”的身份,开展儿童互助互帮;二是学校生活中避免刺激“留守”儿童的伤痛;三是组织学生展现“能力”“、才华”,保证每个儿童都有均等的展现机会。其三,强化学校的社会助长功能,为所有儿童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条件。
保证儿童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一是建设高标准学校,改变学校仅能满足上课要求的局面,保证学生各种手工课、实验课、活动课开足开齐,并增加儿童动手机会;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力度,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设及建好学生阅览室、电脑房等,及时更新学校各类设施,提高教学设施使用率。学校各类人员在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为儿童提供直接的精神关怀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做法:一是学校要加强陪读人员教育,提供教育技能培训。“留守儿童”陪读人员以儿童的祖辈为主,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需要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技能培训。对不负责任的家长加强教育,让他们负起责任,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对极端不负责任的家长要动用社会力量进行教育,给儿童营造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二是建立师生日交流制度。除了安排寄宿生的生活指导老师外,建立教师与学生日交流制度,对儿童的进步及时进行精神鼓励,对儿童的“失败”和内心痛苦及时进行精神安慰。保证每个学生在校的每一天都能与教职工进行交流。三是建立走读儿童生活日检查制度,从学生的衣着、表情检查,洞悉儿童的内心困惑,及时提供帮助,而不是责备和批评儿童,杜绝对儿童进行各类指责。每天上课前分小组开展每日开心一刻介绍,组织儿童述说自己开心的事,以愉悦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学习活动。每天放学前分小组开展每日一鼓励活动,对儿童一天在学校的进步及时反馈,及时鼓励,让每个儿童高高兴兴回家。学校教职工的直接精神关怀会在儿童幼嫩的心灵深处植下大爱的种子,除了能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外,也能促进儿童间的友爱。
3.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延伸
首先,学校文化建设要围绕育人、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升。分布在我国山区的农村学校建校时间短,学校文化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在“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的特殊历史时期,加快学校文化建设尤其紧迫。一是切实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面育人。农村学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诸如生源稳定性差、布局变动大等,直接涉及学校的存在和发展,因而在发挥全面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全,诸如一些村小和教学点仅能满足主干课的开设,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在执行中经常遇到打折扣的现象,育人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稳定学校布局、提高质量、稳定生源,才能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所以需要重点加强中心小学、独立初中的育人环境建设。二是切实培育一支掌握先进科学文化技术的师资。要组织现有教师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传播先进文化科学技术,鼓励教师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三是提升学校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服务支持。鼓励教师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帮助农民提升文化水平,投入时间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在山区文化发展中起引领作用。学校文化建设的生产性是指要突出为生产服务,为所在区域的生产活动提供科学技术知识支持;生活性是要以学校为平台,积极进取,推动文化良性发展。突出生产性和生活性,将学校建设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中心,承担起为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的责任,助推先进科学文化向社会延伸。借助为社会成员提供文化服务,增强学校文化建设的“扩散力”,为儿童习得先进文化创造社会条件,最大程度地消除文化“断代”现象。
对“留守儿童”教育代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以学校教职工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黄吉武 李梅花 单位: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