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和策略

摘要:幼儿早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留守幼儿的攻击性明显高于非留守幼儿。探讨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的危害,分析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自控力、教养方式、同伴交往以及大众传媒。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加强对留守幼儿的关注、培养幼儿移情能力以及家园共育、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留守幼儿;攻击行为;社会性;移情

引言

2013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留守儿童工作,给予广大留守儿童多方面的关爱服务,弥补亲情缺失,使其具有阳光心态和健康体魄,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同时也导致了部分儿童的留守,这些儿童长期得不到情感梳理和行为指导,易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使攻击性行为增强。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便是攻击性行为过强,这对于个体今后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以及良好品德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农村留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亟待解决。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危害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在其有意识的情况下,较频繁地通过语言攻击或侮辱他人抑或是通过肢体对他人进行侵害,致使他人心理或身体上受到伤害,并且不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行为。幼儿的推搡、打、骂、踢、掐等都是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通过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特点的研究可以从性激素不同以及年龄差异两方面进行划分,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性别的幼儿攻击性行为表现均有所差异。首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Hartup(1974)基于多项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在攻击强度以及发生攻击的次数上,年龄的增长与攻击强度和发起攻击的次数成反比。幼儿的语言能力在3岁左右开始逐步得到发展,当其遇到困难或想要解决问题时,因为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幼儿利用动作代替语言,运用行动解决问题时会产生一些本能性的动作反应,即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劳伦茨在他的研究当中也指出,喂食、攻击、逃跑、生殖构成了人类四大本能系统,说明幼儿的攻击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习得了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此同时,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逐渐明白攻击性行为是人类社会规范当中所不被接受的一种反社会行为。所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会逐渐降低。其次,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会受到年龄增长的影响而发生改变。Hartup(1974)在他的研究中也表明,出于攻击目的的不同,将幼儿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而伴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方式会发生改变,逐渐由工具性攻击转变为敌意性攻击幼儿早期的攻击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能在于争夺某个玩具或者是抢占游戏空间,为了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是达到某种目的而出现的攻击性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开始有意识地去推测对方的行为动机,开始了以人为指向的攻击,通过身体或言语对他人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这就形成了由工具性攻击转为敌意性攻击的局面。最后,性别差异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有研究发现,在言语攻击上,男女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可是在身体攻击上,男孩攻击性要明显多于女孩。由于男孩和女孩遗传基础和发展的差异性导致了他们攻击性行为发展轨迹的不同,在受到威胁或者被激怒的情况之下,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2],而且男孩较女孩更容易挑起事端或者说更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对于幼儿来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与发展无论是对生理、心理、同伴关系甚至是今后的社会适应都具有极大的危害。首先,会危害幼儿的身体健康,受攻击后的幼儿可能会出现疼痛、受伤、昏迷甚至是残疾等不可逆的身体伤害。其次,对于受到攻击的幼儿来说,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阴影。例如:惧怕与他人相处,产生焦虑、紧张、抑郁、自闭等一系列心理上的问题。最后,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那些遭受同伴间的拒绝或者排斥的幼儿,一定是攻击性较强的幼儿,当他们成为被排斥的对象后,会产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后果,在后期的成长当中很可能会辍学或是犯罪,并且心理疾病也会随之增加。最重要的一点,攻击性较强的幼儿在成年之后很可能不被这个社会所接受,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二、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基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以及危害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幼儿较非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突出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幼儿本身的因素,更多的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家庭教养方式、同伴交往经验抑或是大众媒体的传播。

1.自我控制能力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与其遗传因素有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因类型,而这种关联又以孩子易怒的气质为中介[3]。巴甫洛夫结合高级神经说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每种气质类型都有不同的表现,多血质、胆汁质类型的人,他们的表现大多比较外向,但也易冲动、暴躁,情绪不稳定,这就导致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这类幼儿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攻击性行为表现也可能越强。陆红梅(2013)在她的研究中也发现,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会影响其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幼儿早期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发育完善,其行为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性,当幼儿无法从成人或者同伴当中得到积极的回应时,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幼儿或许会采取攻击性这种消极的行为方式去获取他人的回应[4],这表明幼儿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2.家庭教养方式

根据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cubrnncr,1979)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可知,家庭环境作为幼儿早期经验、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等微观系统元素最基本的载体,能够给予幼儿最直接、最深刻、最持久的影响,其中直接指向并作用于幼儿的家庭教养是最不容被忽视的[5]。家庭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宽容型,农村留守幼儿大多数为隔代抚养或者是除父母外的其他照料者,隔代抚养者大多年龄比较大,文化水平有限,溺爱孩子,常常教育孩子“别人打你就要马上打回去”,不能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幼儿在无形当中选择了暴力的方法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留守幼儿,他们在其他照料者的养育下成长,这部分抚养者会抱有一种“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好多说”的态度,采取宽容型的教养方式,无论孩子做的对错,都不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打完人或者骂完人,抚养者都一笑了之。长此以往,幼儿无法形成正确的认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认为只要攻击就可以解决问题。有学者在“幸福家庭研究”中提出:孩子生长于接纳中,便学会了爱人;孩子生长于敌意中,便学会了攻击人;孩子生长于爱中,他将乐于生活。几句话概括了家庭对于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可见,家庭成员的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留守幼儿对于攻击性行为的认知,良好的教养方式会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祖辈或其他抚养者缺乏正确的教养方式及正确解决冲突的办法,这些都会影响留守幼儿之后的行为习惯。

3.同伴交往经验

对于农村留守幼儿来说,他们的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常常将安全感寄托在同伴身上,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与同伴相处,而幼儿在早期跟同伴交往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正是由于幼儿恰巧缺少解决这些问题的经验,导致他们经常会采取攻击手段去解决问题;还有些农村留守幼儿,由于早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致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当中,一旦感觉到被忽视或者被冷落,他们的内心便不由自主地慌乱起来,这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

4.大众媒体传播

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攻击性行为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观察学习以及自己亲身体验后的强化而形成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且模仿他人,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幼儿的攻击行为不仅仅模仿家庭成员,更多地受多媒体的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对电视节目、游戏中的某些信息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和筛选。长时间接触暴力动画片或暴力游戏,会对幼儿的认知产生影响,幼儿会不自觉地对其中的动作进行模仿。特别是对留守幼儿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比较狭窄,社会认知获取的手段比较单一,看电视、玩手机可能就是他们娱乐的主要方式,不能很好地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把虚拟世界当中的一些暴力性行为应用到现实世界当中,而照料者又不能很好地给予纠正和筛选,使留守幼儿较非留守幼儿获取不良信息的几率有所增加,反社会行为增强,攻击性行为也随之增多。

三、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可以从幼儿的生理以及社会环境两大角度进行分析,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并针对形成的原因从幼儿园、教师和家庭角度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

幼儿早期的发展为幼儿一生奠定基础,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期”。幼儿时期,其语言、动作、想象等能力都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样,幼儿的情绪稳定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受其照料者的影响。在幼儿的早期发育中,用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对待幼儿,帮助幼儿形成稳定的情绪,其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会有所降低。众所周知,农村留守幼儿几乎为隔代抚养,这类抚养者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思想观念陈旧,对于幼儿更是放任自流,幼儿没有什么大问题就视若无睹;还有一部分父母因为长期将孩子留守在老家,难得与孩子相处时总想把所有的关爱弥补回来,甚至有的父母抱有愧疚之感,这样的心态导致其对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有所忽视。隔代抚养的骄纵加上父母的放纵,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愈演愈烈。所以,放纵型的照料者应改变过去的教育方式,在幼儿出现攻击性或者错误行为时要及时给予纠正,树立照料者的权威,让幼儿发自内心地信服,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特别是对于农村留守幼儿来讲,要呵护他们的心灵、情感,给予正确的家庭教育,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2.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关注

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早期教育,多数农村幼儿园并不能达到城镇幼儿园“两教一保”的标准,很多幼儿教师身兼数职,师幼比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教师没有充足的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只有当幼儿出现问题或者去寻求教师帮助时,教师才会关注并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干预。教师是除照料者外与幼儿联系最紧密的人,幼儿大部分时间要在幼儿园中和教师共同度过,教师作为幼儿的“重要他人”,其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对幼儿产生影响。在农村留守幼儿园中,教师应当给予幼儿更多的关注。在幼儿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延迟干预的方法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前提是幼儿可以自我解决,教师要在身边实时观察并在事后问清楚原因并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使幼儿意识到攻击性行为的危害。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行为观察记录表的方法,无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还是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教师都予以记录,然后引导幼儿自己进行对比,让其意识到攻击性行为带来的危害,帮助幼儿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农村留守幼儿移情能力

农村留守幼儿较非留守幼儿一个突出的特点在于留守幼儿的心理较敏感,但他们也更容易与他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谓移情,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客观对象上,能够站在他人的情感角度上去感受他人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将移情方法渗透其中。绘本是当前幼儿园活动中一种普遍的教育内容,教师可以将所要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或情感寓于绘本教学中。例如:告诉幼儿,“你打小动物一下,小动物会感觉到疼”。让幼儿乐于去感受这种情感,久而久之,幼儿会渐渐明白,“原来我攻击别人,别人也会感觉到疼,会给小伙伴带来伤害”。张哲(2016)在绘本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中也指出,绘本教育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幼儿绘本教育的引导,攻击性行为频率会有所降低,次数也会有所减少[6]。

4.家园共育,优化教育环境

农村幼儿园由于教育资源匮乏,在活动开展方面可能不及城镇幼儿园频率高、内容丰富,再加上留守幼儿的照料者对于幼儿的教育不像父母那样用心,与幼儿园交流互动比较少。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幼儿园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与家长沟通,留守幼儿的照料者大多年龄较大,对于手机、电脑的使用不够熟练,不能及时掌握幼儿在园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因此,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方式,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在此过程中不断更新隔代抚养者的教育观念,让留守幼儿享受更多的关爱。

结束语

农村留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幼儿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留守幼儿的心理问题却日渐突出,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更多地关注农村留守幼儿心理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不少幼儿会出现敏感、脆弱、自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特别是在被忽视的情况之下,这种心理问题会逐渐增多。有些幼儿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会采取一些极端做法,作出反社会行为,而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行为之一。所以,应当更加注重农村留守幼儿心理上的问题,特别是当他们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时,不论是抚养者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及时予以矫正。

作者:刘衍燠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