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一点关爱留守儿童也能高效学习数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立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从“教师课前多了解,把握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特点”、“教师课上多提问,关注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及“做好家校沟通,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做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进行实践分析与探索,旨在关注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促使其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实现数学素养的进步与发展。
当前,留守儿童无论是在身体成长、心理发展还是习惯养成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问题。因此,如何面向留守儿童更好地实施教育,引导他们更高质量的学习,获得更好的发展,便成为了摆在农村地区一线教师面前一道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1]。
一、教师课前多了解,把握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特点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对于实施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精准把握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特点,这样才能为课堂上高质量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工作[2]。例如,在数学课前,笔者便尝试着了解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情况。通过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并未形成端正的数学学习态度,由于受长辈老人的影响,很多时候都会认为数学学习甚至是学习都是无用的。面对孩子思想中存在的这种数学学习“无论用”观念,作为教师,笔者深深感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更应该从学生们已有的实际社会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创设熟悉且倍感亲切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促使留守儿童通过数学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反向促进孩子们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增强。当留守儿童具备了这一意识,他们内心的数学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自然也会被充分激发,愿意在课上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把握了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特点,便为农村地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助于教师高效率地开展教学。再如,有的留守儿童数学基础极差,且对教师较为枯燥的数学教学方式较为排斥,因为他们听不懂。如此一来,越听不懂越不愿意学习,越不愿意学,成绩越差,学习的积极性更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说,这是不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数学学习困境。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教学中首先从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尽量尝试采用富有吸引力的方法及其途径开展数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如在教学《10以内的分解》这一数学知识点时,笔者并没有单纯地向学生讲述具体的计算规则,而是带领着孩子一起学唱《好朋友》的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旋律简单、朗朗上口的儿歌很快就吸引了留守儿童们的注意力,大家积极学唱,且很快就学会了。如此一来,在学趣味儿歌的过程中学生们得以轻松地掌握了“10以内的分解”这一知识点,且记忆得格外深刻。这也充分表明,数学教师课前多了解,多思考,把握留守儿童们的数学学习特点以及实际数学学习需求,对于做好留守儿童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课上多提问,关注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情况
相较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留守儿童的性格相对较为自卑、胆怯,不敢当众说话,也害怕自己说错引得别人嘲笑。心理上的负担与压力使得不少留守儿童对待学习始终持有较强的抵触与排斥情绪,进而严重影响实际学习成效。对此,作为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在课堂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多提问,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当回答的次数多了,被肯定的次数多了,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自然会被点燃。更为重要的是,从留守儿童所给出的答案中,教师也能清楚把握其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况,以便更加有针对性地施教[3]。例如,在教学《平行和相交》这一节数学知识时,笔者便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面向留守儿童进行与本节知识相关的数学提问。有的学生们能快速而正确地回答出我所设置的问题,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们在课堂上发言声音较小,又或者是被点名叫到之后支支吾吾不敢发言。对此,笔者并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鼓励他们不要害怕、不要胆怯,要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勇于回答问题。在教师的耐心鼓励与引导下,留守儿童也能逐渐打开心防,在数学课上踊跃回答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教师给予表扬,回答错了也会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争取下一次正确回答问题。就这样,慢慢地,数学课堂上留守儿童们回答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大家都能积极发言,学生们的数学学习热情得到极大提高,高质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然也便变得水到渠成般自然。
三、做好家校沟通,促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外出打工,他们多由年迈的老人或者其他亲属代为照看,甚至更有些学生自己独自留在家中。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境,笔者心情复杂。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他们本应该正是在父母关心与呵护下成长的,如今却需要与父母分离。也正是由此,笔者更为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我注意到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重视学习,不注重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而是仅仅依赖于课堂上教师有限的讲解,这样他们实际学习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由此,笔者认为,要想切实引导留守儿童学好数学,教师应当先有意识地引导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对提升孩子们的学习质量、增强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对此,笔者认为,仅凭教师一人力量难以完成,实践中应该尝试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建立起联系,争取他们的帮助,双方携手共同促使留守儿童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笔者在数学教育实践之中,有意识地利用通信手段同留守儿童的父母建立种种联系,并借助他们督促着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例如,班上很多孩子都意识不到课前预习的重要价值,往往课前不预习,这便导致在课堂上对于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接受起来较为困难,甚至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阐述与讲解,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对此,笔者利用空余时间,首先一一与这些外出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分析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学习的一些建议。家长们远在外地,但都表现出非常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迫切心态,也愿意在老师的帮助下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关爱。甚至不少家长还会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叮嘱孩子要认真进行课前预习。这个过程中,虽然家长们并不会用专业的教育术语向孩子讲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但同样的话或者意思表达的次数多了,孩子们也会接受并落实到数学学习当中,并体会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慢慢地,在一些学生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开始课前预习,并逐渐发展到每个人都能做到主动预习新知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样一来,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孩子们通过课前预习这一过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大大增强。
四、结束语
相较于其他正常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学生显然处于弱势地位,父母不在身边,生活以及学习都面临着种种困难,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自然是难上加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轻易放弃,应当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尊重、理解和引导帮助,多和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然后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和建议,并在孩子父母的共同配合下,督促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多种方式,着力提升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
作者:薛炼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生祠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