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抗挫力训练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抗挫力训练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的抗挫力训练研究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弱势群体,由于经常缺少父母的关爱与培育,相对于其他儿童,缺乏良好的抗逆力,因而对其抗逆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个体内部因素为切入点,从认识挫折、树立目标、提升意志力、培养自信心和启发自我突破五个方面,通过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循序渐进地从内部探究并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

【关键词】留守儿童;抗逆力;个体内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地域发展差异日渐加大的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父母为寻求更好的物质资料而外出打工。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不在父母身边生活且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018年,调研团队在JS省HA市和SQ市进行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共抽取HA区3个镇、HY区1个镇、XY县1个镇和SY县ZX镇的6所中小学进行调查,覆盖人数达1?553人。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占在校生的33.9%,准留守儿童占37.5%,父母在家的儿童占27.5%。普遍存在留守儿童家庭结构缺失问题和父母情感互动偏少情况,超过半数留守儿童半年以上都未与父母见面。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学校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习、安全等教育活动都多于社区。

一、研究综述国内留守儿童抗挫力研究

尚处于起步阶段。李燕平和杜曦以农村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研究视角,发现留守儿童抗逆力具有保护作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同雪莉通过对秦巴山区留守儿童研究,发现促进留守儿童抗逆力提升,需要重构其照顾和保护体系作为首要目标,强化家庭社区联动,转变家庭政策,搭建学校保护平台。综上所述,有关抗挫力研究大致是从留守儿童内外部保护性因素和风险性因素分析。这些研究多数注重从留守儿童外部因素研究抗挫力提升的方法,而较少从留守儿童个体内部探究抗挫力提升路径,因此这就为探索个体内部提升提供了补充的空间。本文以个体内部因素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内部提升留守儿童抗逆力。

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6份,有效问卷率87%。问卷设计为基本信息、个体抗挫力强弱的表现和应对挫折方式三部分,其中个体抗挫力强弱通过从挫折中学习、化挫折为动力、意志坚强、自我肯定、独立人格和善于抒发情感等变量来测量,应对挫折方式主要通过沉溺于虚拟世界、冷静思考、分析问题、画画或写日记和转换目标等变量来测量。研究对象是HA市LS县参与抗挫力训练项目的留守儿童,分别通过量表进行前测和后测,采用SPSS21.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和交叉分析。

三、研究发现

(一)对挫折的认识改变。通过对数据的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经过抗挫力的服务训练后,总体对挫折认识有一定提高,主要表现为从挫折中学习、化挫折为动力、不沉溺于虚拟世界、大哭一场、冷静思考、分析问题这几个方面。项目的第二个活动中组织农村留守儿童观看《无手无脚演说家视频》,从尼克·胡哲身上学习克服非同寻常困难的方法,收获自身的成长,观影结束后,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理解人生的顺境和逆境?挫折是什么?”在积极的讨论和发言中,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遇到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取决于应对挫折的态度和方法。抗逆力是个体面对逆境时的能力表现,逆境是抗逆力的前提条件,没有逆境也就无所谓抗逆力。数据变化最大的一项是沉溺于虚拟世界,将前测和后测的此项数据与性别做交叉分析,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对于此负向不恰当运用的抗逆力都有认识上的提高,其中女生的比重高于男生,这与观影时女生的认真程度也有关系。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应对挫折带来的压力,本质上是对挫折的错误认识,没有意识到可以从逆境中获得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对挫折的辩证认识和抗逆力使用方向的正确引导,使自己的抗逆力用错了地方,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发展。

(二)应对挫折方式的改变。1.保持理智,升华目标,超越挫折是转化的条件。通过SPSS对问卷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参加项目抗挫力训练后,面对挫折应持有积极态度以及合理处理挫折方式的认同感有所提高。通过诸多活动,深入地帮助留守儿童寻找到面对挫折合理的应对方式,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活动五中,通过“人椅游戏”来帮助留守儿童培养不同的应对挫折方式,当第一次没有成功搭建人椅时,积极引导他们,转换方法,调整心情,学习团队合作,最后成功完成游戏任务。每一个留守儿童选择应对挫折的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合理正确的应对方式来面对挫折从而提高自身的抗挫力,是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2.坚韧的意志是实现转化的根本保障。问卷主体的第三部分是面对挫折时的坚韧意志,通过SPSS对问卷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面对挫折的坚韧意志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留守儿童喜欢挑战,愈挫愈勇。在活动六中,带领他们进行“困难请走开”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释放压力的方法。在活动过程中,留守儿童通过踩爆气球的方式释放压力,了解到只有勇敢的面对困难才能够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数据中变化最大的一项是“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将前测和后测的此项数据与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交叉分析,可以看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坚韧意志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其中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意志力更强。留守儿童通过释放压力,重获面对困难的勇气,对其提高意志力有很大积极影响。3.自信心是促使挫折转化的内在动力。问卷主体的第四部分是面对挫折时的自信心,通过SPSS对问卷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经过抗挫力服务后,面对挫折时,自信心有了一定的提升。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而留守儿童往往缺失父母的陪伴与关爱,缺少能够倾吐情感的对象,致使他们缺少自信心。在活动进程中,开展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游戏,让其意识到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向他人求助,找到应对困难的不同方法,从而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自信心。此外,也鼓励孩子们面对挫折时,可以向父母、长辈和身边榜样学习解决困难的经验,而不是习惯于将负面情绪堆积在心中,当困难都迎刃而解时,儿童的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4.寻找自我突破的妙法是促使挫折转化的操作技巧。问卷主体的第五部分是启发自我突破,通过SPSS对问卷进行描述统计,经过训练后,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寻求自我突破的具体方法认同感有所提升,但不同的具体方法认同度存在差异。建立独立意识和擅于抒发情感两种方法认同提升度较高,而向亲友或有经验的人诉说的方式则认同度变化较低。通过“成长的印记”游戏,引导留守儿童记录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并表达真实情感,接着分享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擅于抒发情感”认同度提升较高,说明该活动对于留守儿童掌握擅于抒发情感的技巧颇有成效。分别对父母务工情况和寻求自我突破的方法作交叉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影响到留守儿童寻求自我突破方法的认同度,父母亲一方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寻求突破的正向变化更大,很多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结构缺失和自身原因,无法向亲友或者有经验的人倾诉。可以让留守儿童在“盲人摸象”的游戏中发现与外界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借助外界的力量寻求突破的方法。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农村留守儿童极易出现抗逆力不恰当运用的情况,虽然经过抗挫力训练服务后,留守儿童更能正确认识挫折,更倾向于正向应对方式,但尚未形成良好的抗挫力意志。在这一现状无法改变的现实下,必须从其他有利的角度、通过恰当的方式来培养留守儿童的抗逆力,以便他们在无法得到父母亲同时关爱和教育的前提下,更从容地面对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扰和压力,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从外部环境影响内部因素,对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提出几点建议。

(一)家庭要拓宽亲子互动渠道。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生活压力,不得不选择到城市谋生,但家长对儿童抗逆力的良好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应尽量利用空闲之余,多与家中子女交流互动,多了解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给予针对性的正确指导,让他们感受到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能时刻得到父母的关心和支持,这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也能为抗逆力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要搭建师生训练平台。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重要社会化场所,因此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对儿童抗逆力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班主任专业培训,指导他们科学评估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人辅导和团体辅导;二是可以开设相关训练课程,设置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突出留守儿童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己认识压力和面对逆境,依靠自身的能力作出良好的应对方式,对其抗逆力的培育起到教育引导作用。

(三)社会要强化多方联动机制。在全社会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现象的大环境下,对留守儿童抗逆力的培育是有重要意义的。高校可以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学业知识辅导,和他们一起参加文体活动。通过关心与陪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温暖。社会组织机构可以通过团体活动或个案辅导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支持和关心,请专家进行专业的挫折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应对挫折方式,为抗逆力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燕平,杜曦.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保护性因素研究———以曾留守大学生的生命史为视角[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6,35(4):69~74

[2]同雪莉.失衡与重构:留守儿童抗逆力重组研究[J].中州学刊,2019,7:82~88

[3]吴帆,杨伟伟.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1,35(6):90~99

作者:陆书敏 张嘉诚 赵海林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