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解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解析

摘要:文章旨在通过开展对徐州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找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问题根源,进而探求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2019年5月起,笔者先后在徐州的铜山、睢宁、贾汪等县(市)区的小学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一共调查了300余名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境况堪忧,他们面临家庭教育缺失、心理健康缺护、安全保障缺乏、道德行为缺管等突出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较好的教育,特别是外出打工的家长无暇顾及子女教育,从而导致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由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监护的占50.58%,由此可见,隔代监护是首要的监护形式,而隔代监护人思想上整体趋向于保守,文化上与留守儿童有较深的代沟,情感上分隔性较强,留守儿童面临着在生活上无法得到较好照顾、情感上无法实现沟通的困境。

(二)心理健康缺护

调查显示,徐州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心理状况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孤僻、自卑、内向、任性、缺少安全感等等,是非常让人担忧,更值得社会关注的。调查表明,由于缺少关爱、交流,留守儿童中有72.80%出现过忧虑、焦虑倾向,有59.60%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易怒,有43.80%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易与他人打架或争吵。与正常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关爱和贴身呵护,他们常常形单影只,往往有种被抛弃的感觉,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

(三)安全保障缺乏

父母的外出使得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细致的关怀与照料。他们一方面因临时监护人疏于照顾而缺乏有效的家庭保护;另一方面,他们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面临着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由此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日渐突出。根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每年农村留守儿童被水烫、被火烧、交通意外、溺水、被拐卖、被殴打等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四)道德行为缺管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祖辈一起生活,接受的是“隔代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难免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由于老人对孩子纵容溺爱,缺乏有效的管教,不能及时发现、纠正孩子身上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加之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行为出现偏差,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由于缺少管教,有些留守儿童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降低入学门槛。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法实行的是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的原则,适龄儿童只有在户籍所在地才能享受义务教育。这也成了农村儿童进城就读的障碍,因此要改变教育管理体制,简化留守儿童在城市入学的手续,保证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享受优越的城市学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使更多的父母能够带子女一起外出打工。2.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监管体系。一是加强农村社区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对家长进行再教育,组织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责任心。开展家庭教育研讨会、家教经验交流会,促使家长交流、学习成功的家教经验,改进不足。二是发挥农村社区的监管作用。提高农村基层领导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强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工青妇的作用。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工会、妇联、村委会和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监管体系,为留守儿童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当前农村教育经费不足,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构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体系,建立有规可依的运行机制;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乡镇地区,投入资金,建立留守儿童快乐之家,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请专业人员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成立留守儿童倾诉站,让留守儿童多一份“家”的温暖,保证留守儿童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二)学校方面

1.秉承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要改变学校只重视成绩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和合理需要,多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其个性差异,实现留守儿童个体身心素质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基础差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此外,学校应开设丰富多彩的学生教育活动,丰富其学习生活,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体现出人文主义关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给这些孩子更多的情感和精神寄托。2.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保障教育管理。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和家长的关爱。学校应该担当起“代管家长”的职责,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即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学校一般委派班主任、任课老师代行家长职责,负责做好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身体的监管。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把父母的一部分责任承接过来,做学生行为的监护人、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为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空间。3.建立留守儿童教育档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定期向家长汇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疏导。与此同时,学校应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开设心理课程,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早尽力、多尽力。还可以通过培养一支心理教育咨询队伍,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档案,设置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网站,及时发现和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使儿童心理健康地发展。

(三)家长方面

1.要重视孩子的情感关爱需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教育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父母的亲情关爱和全面关怀,任何委托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尽可能让孩子随自己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如果不能,家长应尽可能地与留守乡村的孩子及其老师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多加沟通,并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及交友情况,尽可能减少孩子离开父母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精神上给予孩子支持。2.提高监护人的管教水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问题十分堪忧,大部分监护人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不管是隔代监护、单亲监护还是寄养监护,都存在严重的重“养”轻“教”的现象。由于监护者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着隔代血缘关系,或根本无任何血缘关系,通常受委托的寄养监护人只会把孩子的食宿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品行修养尤其是心理和精神的需求却关注较少,而这些需求更是孩子所渴望的。因此,被委托人一旦承担了监护职责,就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真正放在心上,除了在生活上予以细心照顾,学习上予以尽可能的帮助外,更要在心理上加以正确引导;在管教方式上,不能采用放纵、溺爱的教育方式,尽可能地营造有利于成长的家庭氛围。

三、结语

全社会应形成共识,充分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要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监护质量;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整合社会各界力量,营造一个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环境。总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各方不断努力,构筑起更为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和服务体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剑慧.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亟待加强[J].学习月刊,2016,(03).

[2]张丽宁,孙国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5,(1).

作者:唐桂丹 单位:徐州市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