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应对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应对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应对策略

【摘要】当前,随着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出现了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热潮,带来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重点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探寻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引言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其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的现实条件和人们思想意识的因素,使得留守儿童在教育开展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针对这些问题找到解决对策,才能真正达到对其关爱和帮助的目的。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分析

(一)情感和心理教育缺乏

通过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我深感他们之中普遍存在情感发育不良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与人交流的主动性差、缺乏安全感等。且留守儿童由于年龄和成长环境的原因,还会存在自我控制能力较低,情感脆弱,渴望被关怀被爱护等问题,此类问题主要出现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层面上。

(二)安全保护意识不强

儿童本身自身防御能力就比较差,再加上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中,伴随其成长的大多数是爷爷、奶奶等长辈。一方面,其本身的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1]。另一方面,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在对其在安全保护方面实施教育的能力也非常有限,这种现状导致了留守儿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而且对科学的自我保护方式掌握不到位。

(三)日常行为约束和管理缺乏

在隔辈教育中,老人们关注的大多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对于其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并不进行及时的关注,这导致了一些留守儿童在出现日常行为失当的问题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教育,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不自知。

二、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陪伴与家庭教育缺乏

儿童时期,父母相应的陪伴和教育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主要动力。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在隔辈老人在陪伴中与儿童达成的真正有效的沟通交流有限,使得这部分儿童出现了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沟通交流能力不强的问题。

(二)教育者自身的能力缺乏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其成长中面对的长辈大多数是老年人,这部分人群在思想观念上比较陈旧,况且也没有正确而先进的教育意识,这种其自身能力上的缺乏,就造成了这部分教育者虽然扮演着陪伴留守儿童成长的角色,却无法履行和承担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2]。

(三)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由于缺乏管束,况且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对于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有限,他们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之农村地区自身的环境条件和社会组织结构在稳定性和质量上就存在着问题,所以他们生活中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本身也就更多,容易对孩子造成影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保护体系

儿童成长阶段,除了教育工作,对他们实施良好的安全保护是比教育更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况且由于城镇化规模的扩大,留守儿童的群体数量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起一个针对这一群体的保护体系,为其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具体落实的方法包括了学校寄宿制和教育管理统一化的制度和政策实施。

(二)文化教育质量的提升

虽然农村地区与城市相比,在文化教育的资源和能力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农村地域的教育教学人员,应当首先从思想上将文化教育这一基础性的工作重视起来,依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文化课学习计划,并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促进教育方面投资力度的加大。另外,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具体人员来讲,无论是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还是从事家庭教育的家长,都应当从思想意识上和行为上进行自身的提升和转变。

(三)通过宣传手段争取帮扶资源

这方面的对策实施,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政府方面应当不断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和保护的宣传力度,同时宣传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当在尊重其心理意愿且达成良好沟通,避免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出现。

四、结束语

总之,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系到农村这一地区的人员群体的素质水平和思想状态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弥补亲情的缺失,排解不良情绪,从解决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不断地完善教育工作开展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马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8):326-327.

[2]姚源松,黄世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师,2017(28):111.

作者:邓彦宏 单位:甘肃省正宁县永正镇永正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