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课后校内托管模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后校内托管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留守儿童课后校内托管模式

[摘要]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留守儿童的数量随之持续增加,留守儿童放学后监管“真空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农村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发挥志愿服务组织作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内托管;课后教育

近年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文件精神,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减负”。在充分考虑小学生接受知识时效的基础上,大多数小学放学时间集中在下午3点到4点,然而这一为学生减负的做法却造成了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时间的错位,给许多上班族的家长带来了不少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大多数城市已经开展了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免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城市学生放学后问题,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这一问题更为严峻。《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农村共有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1726.29万人,他们放学后大都处于管理真空、随处嬉玩的状态,极易引起溺水、触电、打架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尊重和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刻不容缓。本文以江西省某县5所农村学校为调查样本,对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的状态情况进行阐述,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留守儿童放学后的现状和问题

(一)形式单调,活动匮乏

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课余和寒暑假时间多是“与伙伴玩耍”(32.10%)、“在家学习”(31.48%)和“去父母那里”(24.07%),这些就是放学后活动的主要内容。另外,被调查的留守儿童均没有参加课外特长班。有34.57%的留守儿童经常会帮家人做家务,16.67%的留守儿童每天都会做家务。由此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课后活动是比较单调的。

(二)设施落后,条件简陋

调研发现,留守儿童课后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其次是自己家里或户外。本次调研的5所学校均未建标准化操场和音乐、美术、计算机等专门的教室。其中,有3所学校没有专门供学生娱乐游戏的设施,有1所学校虽有健身器材,但设备老旧且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使用。另外,在走访和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5所学校所在的村落也没有专供青少年游玩的场所和设施。

(三)隐患突出,事故高发

调查显示,放学后有89.51%的留守儿童会和同学在一起,他们除了写作业就是结伴在户外活动。我国农村多山地、河流、湖泊,这些自然环境对尚未具有完备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的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地广人稀,路上少见行人,因此儿童发生意外时,并不能及时得到救治,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居高不下。

二、江西某农村小学的做法与启示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和平小学距离省会南昌市城区40余公里,是一所典型的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偏僻贫困乡村小学。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方法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曾是这所学校的真实写照。2014年以来,为了丰富农村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该校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以及爱心志愿者的共同帮扶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设免费音体美兴趣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一)持续开展大学生支教项目

和平小学长期缺乏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的专业老师。为了丰富学校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校长主动与省内多所高校领导接触,希望得到关注和帮助。高校领导被校长的真诚和执着打动,决定选派支教大学生到和平小学进行支教,该校先后迎来近百人次义务支教。如今,和平小学每天下午放学后开设音、体、美兴趣班一小时,这一小时是学生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出现了学生由过去不喜欢在学校到现在舍不得回家的有趣转变。

(二)创造典型经验上升为政府政策

源于和平小学开展了六年的志愿者支教项目,成效明显,经验值得推广,2017年6月,江西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招募高校音体美专业大学生赴边远农村小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试点的通知》,文件要求将支教志愿服务与教育实习结合起来,立足本省师范类院校在校学生,实行“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方式,从师范类院校音体美专业大学生中选派志愿者到江西省留守儿童比例高的边远农村小学从事为期1个学期(半年)的支教志愿服务。作为试点学校的和平小学今后将定期接收音体美专业支教大学生,留守儿童“三点半”问题迎刃而解。

(三)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

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和平小学的课后兴趣班能够顺利进行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新建区教育局、江西师大体育学院以及南昌市众爱公益协会、南昌市义工协会等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为学校铺设了塑胶草坪小型足球场,购置了运动器材及装备,捐赠给留守儿童学习用品等,社会各界的帮扶为和平小学课后兴趣班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

实施校内托管模式建构的思考在全社会倡导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的问题迫在眉睫。笔者借鉴城市里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及其政策的相关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从查阅的各类资料来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大都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的领导,没有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建议由乡镇一级相关部门建立由民政办、共青团、妇联、学校、公安派出所、村两委等部门参加的协调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发挥村党组织作用,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共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二)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组织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纵观国内外课后托管的发展可知,仅由政府出资的课后托管服务往往由于资金的原因而受阻。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由政府购买服务的课后校内托管多出现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农村地区尚没有条件铺开。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鼓励政府机关、党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积极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承接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领域的志愿服务,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校内托管服务的开展。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议政府财政资金向农村倾斜,支持建设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新路径,建构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与农村留守儿童课后活动协同模式,破解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难题。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聘请兼职人员,在寒暑假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专业培训。还要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培养并发展留守儿童的兴趣与特长,全面提高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监护人的指导与培养下,在大自然中掌握劳动的技能,体会劳动的甘苦;在农村手艺人的教授下,就地取材学泥塑、剪纸、柳编等技艺,培养留守儿童的造型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实行课后校内托管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托管问题既是教育管理问题,又是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农村留守儿童课后活动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是乡村教育难题,只有解决好乡村教育难题,才能服务好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嘉 邱波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