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论文(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历史教学论文(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习环境变得轻松起来。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有著名教育学家曾经表示,每个人都有求知欲望,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其激发出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营造学生独立思考的环境,让其多多发言和提问题,能够有效发展其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拿破仑方面的内容时,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学生们畅所欲言,部分学生认为其非常杰出,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时势造英雄,还有人理智地认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对于学生的每种意见,教师都应该给予恰当的分析与评价,多加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氛围就比较热烈和民主。其次,多采用幽默的语言。比如在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全球化》章节的讲授过程中,若应用太多的经济学术语言,学生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需要运用幽默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比如,在对《美国独立战争》一课进行讲解时,就可以运用一些学生们非常熟知的网络语言:高富帅的华盛顿娶了玛莎这个白富美寡妇。这种语言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人物形象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表达方式。

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表现会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应结合课程内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首先,课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如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历史读物。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开阔后,就能更加有效地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虽然文学作品和历史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在阅读历史资料的过程中需要持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另外,学生对于知识类型有着不同的兴趣,教师应该从整体出发,科学安排教学问题。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应用过来,促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精彩,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选择的教学方式应是直观和形象的,如对课本剧进行编写和表演等。虽然历史早已成为过去,但是学生通过编排历史剧,使自己和历史故事之间的距离得到了有效缩短。比如在对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进行讲述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假装带领大家重新走一次长征路。学生只有对红军长征的年代、路线、人物等种种元素熟悉,方可以扮演好这个角色,因此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实践研究表明,通过扮演历史剧,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并且能够将不同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能得到拓展。课后,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吸收消化情况,通过鼓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应该对课堂中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加以肯定和表扬,鼓励其积极发言和思考,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会对同班同学产生带动作用。教师还应积极利用课下时间与学生探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是回答学生不懂的问题,这样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既可以获得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研究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能够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自觉主动地学习。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讲,需要依据学科内容,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纳入考虑范围,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力培养其探究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林华中 单位:广西北流市六麻镇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故事选择原则

一、历史故事选择的原则

1.真实可靠,符合历史本真。

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强调真实性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历史教学不可打破的底线,更是选择历史故事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教师在编选历史故事的时候,要做到以史实为依据,要有据可考。对于野史、传说与道听途说的故事情节是不能进课堂的,这极易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即便是为了增强故事的生动性所采取的虚构与想象,也不能信口雌黄、夸大其词。应该以史实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想象,尽量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

2.针对性强,服务课程目标。

历史故事的主要作用是为教学服务的,故事是手段,教学才是目的。历史故事不能脱离教学目标,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不能为了博得学生一笑而选择低俗的故事,我们也不能把历史课演变为故事会。历史故事的主要目的是以故事为依托,落实课程目标,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教师要在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紧紧围绕突破教学重难点而选择故事。通过故事,把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为具体的问题,把枯燥的记忆变为生动的讲述。这样的故事才能真正成为落实课程目标的有效工具。

3.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故事的最大魅力就是其生动性,生动的故事对于中学生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喜欢历史故事,但未必喜欢历史课,就是因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条古板,我们总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堆砌的知识点,把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泯灭无遗。所以,我们编选的历史故事要生动有趣。做到情节要曲折、人物要丰满、语言要感人,实现历史故事的动情的目的。

4.启发诱导,引发思维训练。

“学习历史更重要的是‘思’,教学中所选的史料(故事)要暗藏‘思考’的玄机,……要有思维的价值,这对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思维能力至为重要。”(赵士祥语)利用历史故事教学绝不是单单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已,最主要的是引发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探究历史本质与以史为鉴的思维方式。教师在选编历史故事的同时,要创设能够引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结合故事情节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二、历史故事选择的途径

1.从各种教材中来。

现行的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故事的宝库,也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这里所说的教材包括历史教科书、教师教学参考书、历史地图册、地方历史课程,这些资源中包含着丰富的故事素材。对于教科书中的故事要删繁就简,设计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对于教学参考书的素材还要改编为口语化的故事,使其生动形象,符合学生的语言特点;对于地方课程也要选择和课程标准紧密联系的故事进行运用。

2.从历史著作中来。

经典历史著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也充满了历史故事,是我们教学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中国古代史。像《史记》、《战国策》、《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都是传世之作。例如在讲楚汉战争时,插入“鸿门宴”和“约法三章”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探究刘邦胜项羽拜的主要原因。

3.从文艺作品中来。

文史不分家,许多文学作品都取材于宏大的历史场景,许多文学家本身就是史学家。浩瀚的文学作品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故事资源,包括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小说、戏剧、对联、民谣、谚语、快板、成语等。例如,结合讲解“风声鹤唳”和“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能够生动描绘淝水之战中前秦苻坚战败而仓皇逃跑的狼狈情景,进而探究前秦失败的原因。

4.从经典影视中来。

影视作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且和学生的喜好比较接近。影视作品也为我们选择故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当前的很多历史剧充满了戏说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精心选择,对于不符合历史真相的情节要删除,并且要给学生说明,正本澄源。我们尽量选择纪实片为主的影视故事,像《国宝档案》、《探索•发现》等。选好历史故事是故事教学的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拥有坚实的史学功底,更需要历史教师广泛阅读,厚积薄发;善于积累,左右逢源。

作者:曹传和 单位:平原县第三中学

第三篇: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

一、采用历史教学影响学生的必要性

1.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总的来说,就是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才,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学生在学校教育中需要得到智力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也需要增长文化知识并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历史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了解历史人物及事件,增长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探索,从而形成优秀品质,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因此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完善改进,关注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学生对于历史的认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课外读物,历史电视剧等也是学生了解历史的来源。处于效益需求,很多历史电视剧以及读物中出现了擅改历史的现象,甚至有些作品还对封建思想加以肯定。这显然与现今社会的历史观,价值观等相悖。学生在这种作品的长远影响下,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历史观,甚至在自身思想素质上有消极影响。学生的年纪还小,他们的判断力还不强,需要他人的正确引导。历史教学能够给予学生完善的教学,引导学生以正确的观念看待历史,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应当重视历史教学的多重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

二、采用历史教学影响学生的策略

1.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悠久的历史画卷中,虽然一些杰出的人物对于历史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但是绝不能产生“英雄决定历史”的错误观点,教师要始终坚持科学的人民历史观,同时使学生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以科学的观念看待历史,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多。例如,在学习建筑奇观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书中所显示的各种优秀建筑,虽然很多是由统治者下令建造的,但却都掺杂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汗水。比如秦国的长城,建筑宏伟,能够抵御外敌,是由无数人民合力建造的,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这些普通的群众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奇迹,但是却没有在历史的丹青上留下点滴痕迹。这正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平凡与伟大,同时也是对人民历史观最有力的说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深对人民历史观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

2.推动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有些人物的身影十分耀眼。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以及坚定的意志,从人民以及国家的利益出发,不断奋斗,为自己的理想付出时间甚至生命。教师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讲评,能够引导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为这些历史人物的人生观,价值观所影响,从而推动自身身心的良好发展。例如,在学习这一章节时,可以看到谭嗣同,康广仁等人为了改变当时国家内外交困的状况,积极寻求变革,不畏强权,最终为此牺牲。从他们身上,学生能够看到坚强爱国的品格,从而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再比如,在学习贞观之治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了解和认识李世民这个人物,学生通过学世民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能够发现他礼贤下士,勤政爱民的优秀品质。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过程中为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努力向他学习,形成乐意接受建议等优秀品质。所以教师对于历史人物的讲评能够影响学生,推动学生不断完善自身,努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3.激发学生的民族以及历史责任感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见,有数不清的历史人物为了民族为了国家而奉献自己的一生,不畏艰险。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希望。历史教学应当通过鲜明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关事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以及历史责任感。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教师能够带领学生认识孙中山、黄兴、蔡元培以及孙武等许多的革命人士,他们不满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为了民族以及国家的崛起而不断斗争。通过对于这些人物的认识以及事迹的了解,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调动他们的民族以及历史责任感,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也可以将时事政治与历史教学相结合,拉近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代入感,从而激发学生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并付出不懈努力。所以历史教学中教师的精心组织以及科学引导能够激发学生民族以及历史责任感。

4.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学习历史,则能够让学生与很多高尚的人对话,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历史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够增长学生做人的学问。优秀的历史人物能够给学生形成标榜,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通过对历史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看到大胆直谏的魏征,英勇牺牲的刘胡兰,不畏强权的林则徐。通过对于历史事迹的详细了解以及对人物的深刻认识,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优秀的思想品德。对于历史的不断学习,能够让学生不断了解各种优秀人物,认识到他们的思想,品格以及情感,从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并最终指引学生的行动。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言行,努力克服不良嗜好,从而不断进步。所以历史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总结

时代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对于教育教学也有着新的需求。过去的教学理念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未来的建设者,如果学生不能受到科学的教育,就难以成为优秀的人才,难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响应时代的召唤,历史教学也应当有所变革,积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历史教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当深入挖掘,精心组织历史教学,以灵活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去了解历史人物及事件,使学生受到知识和观念上的双重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作者:李学珍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元江三中

第四篇:初中学生历史教学探析

一、以图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初中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直观而形象的图片更感兴趣,图片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文字相比,图片更具直观性与形象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同时图片也是记录与承载历史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重视图片教学既能突出历史学科的特征,增强教学的活力,又符合初中生的求知特点与认知规律,这正是构建活力课堂,实施快乐教学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图片的运用,要善于运用课本插图、历史图片等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以激起小学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如在学习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教师做精练而生动的解说。这样的教学图文并茂,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描述或是阅读文字,而是让学生将文字材料与图片信息结合起来。直观的图片更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冲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更加快乐,同时图文结合更能让学生从直观的图片中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二、以多媒体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历史所讲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人与事,具有不可再现性,许多教师认为历史课就是要让学生记住这些历史史实,造成历史教学枯燥无味,学生不爱学,不乐学,而失去了历史的学科功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已发生过的人与事直观而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历史再现教学,这样的教学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结合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来理解历史,更加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计算机的特殊功能,从互联网巨大的信息资源库中选取相关的历史图片、影视剧片断等来将历史真实地再现出来,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之中,实现学生的快乐参与和主动思考。这样的教学跨越了时空,让整个教学更具形象性与真实性,更能将学生带入丰富的历史画卷中,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三、以问题增强教学的悬念性,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种好奇心正是推动学生不断求知的内在动力。通过巧妙地设计问题可以改变以往教师机械的照本宣科,而是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机械灌输、学生的被动参与,而是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基础上的主动学习与知识构建,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更能享受到历史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要善于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来巧妙地设计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主线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知识的主人,促进学生历史素养与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导入时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能否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如果只是平铺直叙,整个教学就会如同一潭死水,无法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度不高。而以问题来导入,更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从而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

(二)以问题来突出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重难点的突破一直是制约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来设计问题,更能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从而使学生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来达到对历史规律的理性认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以问题来进行课堂小结

既可以问题来总结本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又可以问题来延伸学生的认知,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为学生开辟更为宽广的认知空间,引导学生来展开更为丰富的探究活动。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引向生活,从历史引入现实,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加利于学生综合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结语

总之,历史是素质教育下的一门重要学科,肩负着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要责任。我们要重视历史学科教学,改变传统枯燥而单一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快乐而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爱上历史学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张雪松 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大五里乡大五里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历史教学社会热点运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的意义

一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热点本身就是学生较为关注的内容,他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些热点,而将其纳入教学设计之中,摆上桌面进行探究,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将更为浓厚。

二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来源于生活,与历史知识相比更具生活气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可以实现对历史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拓展。

三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社会热点往往是学生熟悉的内容,将这样的信息融入历史教学中,在分析探究和理解把握环节学生会感到更加亲切,能增强学生的感知体验。

四是融入社会热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历史学习中,可以将当前一些社会热点与历史教学内容相比较相结合,以极具震撼力的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的尝试

笔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尝试选取与教材相关的社会热点融入教学设计中,在教学组织环节加以灵活运用,效果非常明显。

一是在古今对比之中运用社会热点明晰道理。

古今往往有着许多相通之处,而提高学生思维辨析能力,可以借助于一些现代社会的热点并将其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晰道理。例如在教学《商鞅变法》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商鞅变法中的“徒木立信”和当前政治改革中的“一诺千金”相对比。在讲述商鞅变法惩治贪官污吏举措时,还可以结合当前巡视制度、纪检制度改革,纪委体系调整等诸多热点,让学生对当前廉政建设和国家改革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是在思想教育之中运用社会热点升华情感。

初中历史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升华学生的情感。例如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列举当前我国南海纷争、东海纷争,让学生对比分析为什么在南海、东海纷争中周边一些国家不敢蠢蠢欲动,并告诉学生那是因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国防实力有了显著的增强,中华民族不再是一头熟睡的雄狮,而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巨人。这样的社会热点对比强化了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从中国近代史的血泪之中受到深刻的民族责任感教育,并立志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再比如在《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热点内容,无论是航天飞船上天,还是蛟龙号深潜海底,都是当今科技发展最前沿最尖端的成果,通过对比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油然而生。从古代科技的发展到现代科技的领先,学生感悟到了中华儿女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

三是在深刻分析之中运用社会热点拓展思维。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的角度与空间,达到加深理解的效果。比如在《人民军队的建立》一课教学中,笔者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延伸到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队,再到当前较为热点的军队反腐,一方面让学生从这些社会热点中感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在整治军队腐败、提高军队战斗力方面所采取的英明举措,另一方面也客观分析了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问题,如军队腐败、用人不当、实战能力不强等,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合社会热点的思考

将社会热点与初中历史教学结合起来,是活跃历史课堂、提高教育效果的一项创新。教师在将二者有效结合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要保证思想引领性,所选取的社会热点要适合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好以史为鉴、以古论今的作用。第二个是要保证素材的生动性,选取的社会热点最好能够有影音资料、图像、数据和文字等,这样的形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把握。三是要保证思维拓展性。所运用的热点要具有代表性,要广为人知,要对学生起到激发兴趣、提高思维分析能力的作用,使其成为历史教学的有效补充。

作者:张威 单位:江苏徐州市睢宁县梁集中学

第六篇:初中历史教学及图片教学

1.图片资料的合理使用

虽然图片资料在教学中使用会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历史教学中并不是有越多的图片就有越好的效果。教学活动就是以教学为主,并不是图片的展览,教师要努力的是使同学从图片中走到历史中来。所以可以做到以下事项:第一点要做到的是精选图片。我们使用的教学图片是浩瀚历史中的一小部分,所以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时间内接受历史知识呢?所以教师要筛选大量的图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图片,对历史能够真实的反应或是真的能表现历史过程的图片,不要弄一堆相似的图片来加入到学生教学中来,这样会使得学生找不到应该学习的重点。第二点就是要指导图片的使用。教师必须使学生知道怎么看图,指导学生在看图时注意事项和图片与课本的联系,也可以用图片来对课文进行一个补充。有很多的时候,课本上的图片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也是语言不能取代的,图片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较深的印象,不像文字留给学生的印象永远是乏味和枯燥的,比不了图片给人的亲近感。第三点是对学生主观性和能动性的调动。在课本中会有很多的复杂历史地图,这之中有很多的地理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无法接受的,学生也没有这么高的知识水平,出现这种情况之后就要老师利用所有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对这些图片可以有简化的解图方式。例如在郑和下西洋的这一课中,涉及到的路线图问题时,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也可以用世界地图来做辅导,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对这些内容学生可以知道什么知识,这样的适当发挥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是由学生描绘路线图,就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乐趣。

2.初中历史图片教学对老师的要求

2.1教师要能够驾驭课堂,把图片和历史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必须做到精彩和生动,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时不可以把图片代替文字教学,这就是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考验。历史教学中可能一次就用到五六张的图片,对这些图片在什么时候加入,加入的多少,如何解释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加入这些图片之后学生会有什么反应,这些都是细致的教学技巧。对于教师来说更要观察学生的反应,考虑会有什么问题来作为以后教学的经验。

2.2教学图片的针对性要强,切记囫囵吞枣。

历史教材图片众多,但是包含的内容却是长短不一,有的是对教学的重点有很好的表现,但是有的一些图片对重点就是没有帮助,只有一个说明的作用而已。在有限的教学课堂时间内,教师没有办法或是没有必要详细的对每一副图片进行解释,只要将学生引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就可以,依据的是这节课教学计划中的内容有多少,这些图片在教学内容中应该占据多大的比例和精力,如果搞不清这些,很可能在教学中就将教学的重点变淡甚至跑题,对学生来说是无用功,对教师来说就是没有按时的完成教学计划。

3.图片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教师在对图片资料的使用上,会经常的对一些误区犯错误,这些是必须要注意的,总结了下列几种情况:①选择的图片过多并且很复杂,这些图片并没有将真正的主题凸显出来。②教师对自己选择的图片并不能确保真实性,图片的不真实性在教学中是最大的忌讳,真实永远是历史的主题,对于这一点却没有被教师正式的注意到,有很多时候把一些漫画、电视剧、海报来作为辅助材料拿到课堂的讲解上来,但往往这些媒体资料是不够准确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教师在使用图片资料的时候要严格的注意这些问题,将图片资料真正的运用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来。

4.结语

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只要是这个活动会有很多的人参与进来,这就必须要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而教学工作更是多人参与进来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重要的桥梁。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有职责来指引学生去吸收课堂的知识,所以最重要的职责是让学生更好的来学习和吸收知识,这才是每一个教师应该考虑的事情。将图片教学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就是一大进步,也是较好的教学方式。

作者:刘希花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实验中学

第七篇:初中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研究

一、网络资源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积极意义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教学改革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及其资源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1.网络能够为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提供丰富参照。

教师在设计历史教学方案时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广开思路、博采众长,最为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网络搜集全国各地历史教学经验技巧,再与自身教学结合起来,使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够有效增强。

2.网络资源可以增加初中历史教学信息量。

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丰富的信息作为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史实、历史小故事等丰富课堂容量,能让学生对历史教学活动更加有兴趣,更加投入地参与其中。网络资源可以为历史教学提供海量信息,教学课件不仅演示方便,而且有效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3.网络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助手。

不管是上下五千年,还是各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浩瀚的互联网知识海洋中,学生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搜寻到答案。

二、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初中历史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重视网络的作用,并将其充分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就应重点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1.借助网络资源广泛搜集初中历史教改经验。

当前,初中历史教改百花竞艳、百家争鸣,教师要善于借助网络浏览历史教学网站、各地教育部门或是学校的网站、知名教育专家的博客等,搜集大量的信息,获得宝贵的经验,并恰当运用到自身教学工作中。

2.借助网络资源丰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只是一条大纲,这就需要教师增加大量的信息丰富其内涵,从而实现生动课堂的打造。笔者在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拓展历史教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学中,笔者分时间段展示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近十年等不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深切感悟到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有效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网络搜集大量的图像视频、图表资料,以制作辅助课件与教材内容的教学相配套,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把握。

3.借助网络操作手段吸引学生有效参与互动。

许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只发挥了其演示功能,却没有重视互动功能的发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互动环节加以突破,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而且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更要求学生走上台来进行演示。笔者在课件设计时专门设置了一些花絮,当学生点击正确答案时屏幕上立即出现了礼花四射以及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回答过程中受到鼓励。当学生点击了错误的答案时,画面上则出现了熊大熊二拿着榔头砸光头强的场景,学生哄堂大笑,回答错误的窘境也一扫而空。这样的操作手段较好地体现了趣味性,为枯燥的历史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4.借助网络手段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思维拓展能力培养,借助网络补充相关的背景信息、人物资料,形成充足的素材供学生分析研究,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例如在《秦末农民起义》一课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了秦末的社会发展状况、农民生活水平以及剥削制度等等。这些资料有文字叙述,也有影视作品中的图像资料,使学生对秦末社会的发展状况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和必然性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为接下来的分析研究扫清了障碍,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网络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应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网络与教材的关系。网络资源的补充要始终教材为中心,不能偏离教材。二是处理好网络与教师的关系。无论网络资源多么丰富,教学课件多么精美,师生互动始终是教学的主旋律,教师要着力发挥好启发引导的作用,不能被教学课件牵着鼻子走。三是处理好网络与创新的关系。网络资源并非拿来即用,要在消化吸收基础上把其中与教学关系密切的部分提取出来,与其他资料有机整合成为教学课件,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作者:任树娟 单位:江苏徐州市睢宁县第二中学

第八篇:初中历史故事历史教学论文

一、历史故事的选择和作用

历史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与生动启发性符合初中生的心理需求,对于偏好直觉感官的初中生来说,好的引导和启发也能树立巩固其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用心选择,既重要又有趣。

具体的选取原则有几点:有趣是首先因素,每个学生成长经历不同,“有趣”的定义也没有标准,教师在选取故事前要对学生的接受情况了然于胸才能做到讲历史故事时挥洒自如;故事要引导正确价值观,积极向上富有感染力的历史故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因而选取故事时要留意故事本身具有的情感倾向;主题明确是故事是否发挥作用的基础,教师选择故事时不仅要考虑到其真实生动性,更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立足课本紧贴实际,以课本知识为核心,以史喻今可在教学课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其中。

(二)化燥为活,既理解又创新。

一是历史故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历史重在研究过去发生的人和事及规律,学习无法重演和复制的内容是历史学科的难点所在,将枯燥呆板的史实转化为鲜活的历史人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以生动真实的语言再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助于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其从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掌握学习难点。二是历史故事有利于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我们看问题首先要分清主次,选取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并不是目的。我们旨在以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来引导课本内容的发展,以故事来扩宽学生的思维。三是历史故事有利于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感情价值观,将历史故事穿插于历史课堂不只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为了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文章的思想与内涵,在增进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树立并巩固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情感倾向。

二、历史故事的运用策略

明确了历史故事的选择原则和积极作用后,我们所做的便是化理论为实践。教师在课堂以讲为主,他们必须保证自身对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深入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情节结构。

对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初中生,教师讲的趣味程度是吸引学生听课的首要因素。好的开头是吸引学生听故事的关键,开头一定要以最具特色的语言开头,例如,以生活中的实例引起下文,具体的人物故事情节要分层展开,教师可以凭借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思维紧跟自己,或是留下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合理的构建故事情节往往能让学生不自觉深入其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其独立地分析理解历史的能力。

(二)恰当地运用时机。

历史故事不能单单是提神的工具,它更应作为一种引导。历史内容繁冗复杂,一节课的时间也不会都用于讲故事来引发学生兴趣。我们这里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何时讲故事比较好。比如下午课学生一般困意来袭,教师可使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程,让学生在开篇就提起兴趣;讲到重难点问题时,可以通过历史故事为学生设置情境,比如在讲《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节时,设计了夏桀商纣、姜太公等历史故事,教师可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自导自演,配以历史思维,有利于学生记忆课本重点;教师要懂得把握历史情节与历史故事的逻辑性关系,在趣味的基础上多储备悬念性问题,有利于学生时刻保持新奇状态,认真听取上课内容并积极思考,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又会增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生动的语言艺术。

口头语言可以说是历史故事的牵引线,故事再生动如果教师语言苍白也会无力,非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这节课的精力付诸东流,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节课45分钟我们必须要选择短小精悍的故事来引导故事的发展,冗长复杂的语言会增加历史学科的枯燥性,按照凡事互补的原则,用凝练简介的语言来解释历史事实更能让学生加强理解。易中天教授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声情并茂的解说赢得了很多师生的青睐,教师应当学习他这种解说语言,让枯燥无趣的历史叙述变得鲜活有趣。教师在讲述时要注意爱憎分明的语调,历史故事主要展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在讲到外国侵略时可以用义愤填膺的语气,在讲到圆明园被毁时要用哀叹悲伤的语调,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解记忆时会对故事情节的价值观有个自我理解,在初中这个过渡阶段,好的教师的引导会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更为巩固。

(四)正确的道德引导。

在历史学科中,教师首先自身要有明确的价值观,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对人物做出分析和总论,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忧国忧民、舍身为国等正能量,同时引导学生摒弃骄奢淫逸、无恶不为的负能量,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同时在心里树立是非善恶的标准。历史要向前看,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的是非时,也要与当今时代的价值观相结合,看是否适合当下。

三、总结

如何提高当今时代初中历史教学水平,不仅是新时代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更是全社会应关注的重点。历史故事作为古往今来应用最广泛的载体,其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嘘,有趣而不失重要,简单而不脱离课本。提高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力,是保证初中生理解历史树立感情价值观的重中之重,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徐世波 单位:即墨市店集马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