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关怀教育历史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如在教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人物展示来让学生回答“他们”分别提出了哪些先进的理论知识,而这些理论之间有何关联性,其中又有哪些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等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寻答案或是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
2.正确认识和处理师生间的冲突。
教师处于教育者、管理者的地位,而学生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这些关系构成师生关系对立和冲突,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首先,要防范于未然,重视出示矛盾的转化,把教的目的转化为学的目标,把教师的管理意图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区别对待。其次,一旦出现对立和冲突,教师一定要冷静沉着,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良好情绪来感染学生,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对一时解决不了的矛盾,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以后慢慢处理。这样不仅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实现了人文关怀教育。
二、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为人文关怀教育的途径
虽然高中历史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点比较多,但也不是单靠死记硬背就能获取高分,教学中要能体会到历史学科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比如康有为,梁启超,林则徐等爱国人士的行为,对学生而言都是精神的洗礼,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教育。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和留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很多教师只注重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关心成绩差的学生,认为他们成绩差是不努力造成的,跟自身的教学观念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如果教师多关心和鼓励成绩不好的学生,询问他们落后的原因,并由此根据学生的内心想法来教学,就能很好地实践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比如在讲“辛亥革命”时,教师以巩固以往所学知识为前提,提出近代历史上我国在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上做了哪些探索,结果是怎么样的,造成这样的原因又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完整的,那么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回答得越完整越好,其次是考虑到成绩较差的学生感受,给他们多点时间在书本上找答案,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差或是跟不上上课节奏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自习的时间进行询问,并给予辅导,通过教师关怀,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让其他学生学会自主关心他人。
2.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分层教学。
比如有的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而有的学生则是记不住详细的知识点,但分析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方面的能力较强,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分层进行教学。还是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对其要求是能熟悉掌握清朝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制度、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内涵、武昌起义事件等书本阐述的知识点;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则以考查他们依据史实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为重点,类似于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偶然还是必然进行探讨。除了书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外,关于历史事件所传达的精神也是教师需要重点教育的,在“辛亥革命”中烈士的鲜血,孙中山先生不怕挫折、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制订的“临时宪法”所体现的“法为国根,民为邦本”的理念都是教师不容忽视的内容,也是突显人文教育的内容。
三、以重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健全的人格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点
人文关怀教育的关键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互帮互助,合作式的学习模式,通过历史课本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要有责任心和社会使命感。如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让学生通过演讲的方式介绍为什么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反映了什么精神?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让他们各自在上课之前分工收集关于的资料,并讨论评价,这样在演讲时才能发挥自己小组的特色和对事件的独特见解。此外,经过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相探讨性学习,也能克服以往独立学习的弊端,学会乐于分享,当以后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能互帮互助,尤其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能主动去帮助成绩差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不仅有助于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让学生朝着乐观开朗的性格发展,而且受到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染,能有效地建立起爱国精神和社会使命感。
四、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和实践好人文关怀教育,需要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人文关怀教育的基础,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需求为人文关怀教育的途径,以重视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健全的人格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点。
作者:刘树亮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