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论文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历史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历史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一、中学历史课堂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就是问题。虽然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可同时问题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双方的互动和深入探讨,才可以使得教学进程顺利进行,从而完成课堂任务。而要想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变得顺利,关键在于师生把沟通的桥梁搭建起来。这就不仅仅需要教师会提问,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恰当的问题。教会学生提出问题主要在于教师的启发,可以启发学生从反面思考问题,可以通过表述历史事件的两面性和小组辩论的展开,既强化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正确认识,而且也启发学生如何思考问题。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历史场景的视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学生在看视频的过程中遇到不了解的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疑问,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如何提出问题的思维模式的方法。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还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并进行引导,教师的学法指导正是帮助学生认清什么是适当问题,并且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大方面的困难问题转化成小方面的简单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或者教导学生通过结组讨论的方式讨论解答。学生常在学习活动中发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会去向教师请教,教师要鼓励这种行为,而且需要更多地培养学生们的这种问题意识,这样学生就学会了自己提出问题。

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注意教师的地位是一位导师或者参与者,并不是一个拥有着绝对权威的不容置疑的独裁者。

(一)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启而不发”或者“启而乱发”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引路。而对于一些思维活跃、热爱表现自己的学生,不应该把他们的行为当做扰乱课堂秩序来处理。其实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和思考是把书本知识快速吸收和消化的有力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分辨哪些学生可以快速发现和探索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水平的分层引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进取精神给出鼓励地评价,帮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活动中努力创新,积极进取。

(二)轻松的平等教学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要想把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氛围营造得轻松、平等、和谐、自由。作为教师,不要以独裁者的身份定位自己,要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平等处之。无论学生提出了多么荒谬的、幼稚的问题,只要不是抄袭而来,是学生发自内心想知道的,作为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及时地对学生表达出你的肯定和认同,并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评价和严谨的解答,且在解答过程中一定要足够有耐心和细致。这样才能使得师生之间的友谊越来越坚固,从而促进学生亲近和信任自己,增多师生共同探讨的次数。

(三)学生在错误中自己领悟

在不断地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犯错肯定是难免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不要害怕犯错误,只要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不断地领悟和改正,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三、总结

总之,问题式教学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正了传统课堂的弊病。它点燃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热情,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它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作用,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更加的科学和有效。问题式教学真正使得教师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提出和解决问题,让教学充满了创造的活力。

作者:陈海艳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第二篇

一、教师应为课堂注入活力,使学生爱上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架构,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赢得更多学生的喜爱和尊敬。中学历史教学虽然以基础为主,但是教师们却不能以基础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教师可以通过穿插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印象。举例来说,在学习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时,单纯的讲解必然乏味,一味地揪着这些虚幻的东西“东讲西讲”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使学生失去了继续听下去的动力和兴趣。如果教师在讲解这些内容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了鼎盛的阶段?”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最后教师们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联系“文景之治”深度剖析汉朝强盛的原因,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讲几个关于汉武帝的小故事满足学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继续参与进去。

二、深入实际,以史为镜

提问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中学历史的课堂教学更应发挥好这个环节的作用,并加以创新。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培养思维能力。联系当下实事进行历史教学应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进行文科类学科教学时,老师如果只顾照本宣科,就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听讲的耐心。联系实际不仅能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寓教于乐,营造活泼融洽的课堂氛围。比如我们在讲述汉朝贵族文化时就可以联系前段时间南京挖掘出一座汉代古墓的新闻:南京六合一处施工工地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古墓中出土了一把锋利无比且保存完好的宝剑,表明墓主人可能是一名尚武的贵族。那么,为什么出土的宝剑能表明墓主人可能是一名贵族呢?于是,我们很自然地引申出这样一个文化现象:秦汉时期的贵族在穿着上都有一个显著的标志,他们通常会在腰间别一把宝剑,以此来表明他们的贵族身份或者是一名落魄的贵族。如果教师这样教授历史,我们相信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生参与教学似乎鲜有耳闻,但我们必须尊重这个客观事实,新课程改革中对此也有涉及。使学生参与教学是新形势下师生之间新的关系的诠释,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中来才能更加明白老师的不易,才能更加了解自身需要获得哪些知识,才能为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指导信息。学生被安排学习的状况必须加以改善,这也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题中之义。教学方法的研究也该着重考虑,其中,研究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应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只有使学生掌握了认识历史、辨析历史的方法,教师们才能真正带领学生探索历史星空中里更加耀眼的明星。

四、手脑并用,勤加练习

实践出真知,中学历史的学习也应该注重练习,实现手脑并用。理论学习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让我们明白“是什么”。要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应该适量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主要题型可以是填空、选择、判断以及分析题之类的。经过前期的一段时间练习后,教师设计题型时可以有所侧重,可以加大分析题的题量。填空、选择和判断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分析题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起到训练思维、拓展思维的作用。

五、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教师应保持与时俱进的心态,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教师还应充分尊重学生,提高教学水平,对他们的学习成绩负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中学历史的学习应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亲密互动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始终活跃和充满新奇。

作者:韩继林 单位:江苏省丰县欢口育英初级中学

第三篇

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学生思想逐步成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学生中间存在着贫富差异,那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历史人物来阐述。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引发他们更准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拥有健全的心理,让他们认识到历史并非过眼云烟,不是简单的几个故事的综合,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

二、情境创设的利弊

万事皆有利弊。好的情境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但是如果情境创设一味考虑趣味性、直观性和探索性等,而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走进了创设情境的误区,无法真正打造出高效课堂。笔者认为情境创设的误区有以下一些:

(一)情境创设没有考虑到知识性

活动情境要针对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来创设,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如果只创设情境却没有与知识挂钩,这样反而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

(二)情境创设有始无终

有的教师只把探究问题的情境化当做是课堂教学中的某种摆设或是点缀。课前的情境创设激起了非常活跃的课堂气氛,结课时对新课开始提出的情境问题却没有任何小结和说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看着热闹非凡,实际学习效果甚微,学生所得有限。

(三)创设的情境太多,导致“本末倒置”

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情境创设,一节课上堆积太多的情境设计,反而让学生眼花缭乱,在一阵喧闹中一无所获。所以说,情境创设不能一味求多,应该是以能否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为标准,否则只能是“本末倒置”。课堂上教师要把需要探究的问题情境化设计,激活学生的认知需要,把学生的学习建立在渴望学习的天性上,充分调动学生潜力,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和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也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三、总结

总之,教学历史,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认识到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智慧的华章,是文明的集结,是盛衰兴亡之鉴。认真的学历史,借鉴历史经验,省往昔,辨正误,考优劣,矫过错,预将来,裨益人生,造福天下。

作者:刘翠英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钦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