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对策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历史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有效地学习初中历史,可以获取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所以,教师掌握科学的教学技巧,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是学生真正学好历史、受益的关键。鉴于此,本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从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重视课堂任务导学、建立知识结构的联系、融入德育四个维度探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技巧和实施创新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德育
历史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过去,也指引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千年来,历史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价值,是人们展望未来的基础,是人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信心。所以,研究历史,用正确的历史观去看待历史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初读历史的中学生,会感到历史比较复杂,学习难度大,容易对历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初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历史教学,认识到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基础的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懂得唯物史观,正确分析历史、看待历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一、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历史课堂
开放式教学与初中历史课堂十分相适应,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理智地进行探索;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将不断改变自己的历史思维,同时也将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青年。
(一)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
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历史批判性思维,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开放式教学的出现完全改变这种现象,因为开放式教学会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让学生在历史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逻辑思维习惯形成一种明确的批判性思维,学生会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思考,当然学生犯错误时教师也同样需要主动引导。例如,在让学生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有关知识时,笔者开展了更为开放的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批判性思维。相对于现在而言,原始农耕生活比较落后,学生可能认为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是不正确的,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一些错误认识。而笔者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农耕生活,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是比较先进的,而且笔者也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先人有什么先进的思想,对后辈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产生批判性思维,也使学生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
(二)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开展开放式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兴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教师需要把课堂留给学生,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朝该问题的结果不断前进,学生在探索之后会获得满足感,对历史兴趣的激发有很大帮助。例如,在帮助学生理解“远古的传说”的相关知识时,笔者让学生试着收集与传说有关的故事以及展开故事比赛,尽管许多古代传说故事在民间流传,至今仍有真假之分,但这些传说故事所传递给人们的精神却是非常美好的,而且笔者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次公开的故事竞赛,让学生知道更多的传说、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与历史相关的知识。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学生也更喜欢探索的过程。
二、重视课堂任务导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任务导学是一种以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挥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达到学习效率与质量的双向提高。对此,教师应坚持任务指导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发展性教学模式为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一)以学定标,制订合理的学习任务
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采取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将知识安排为一种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全融入思想,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核心观点。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坚持“以学定标”的理念,为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掌握所学历史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时,这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电力应用”“内燃机和新型交通工具”“化学工业与新材料”,笔者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做了初步的评估,首先进行课堂导入提出问题:“通过电话联系远方的亲人和朋友,在电灯下学习,坐汽车去上班等,这些科技成果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还有哪些标志性事件?”带着这些疑问,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材中的内容,然后又把重点知识的学习任务安排给学生,并把历史故事讲给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
(二)导入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关键在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所谓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靠教材的内容适当地拓展和延伸,为学生营造一种适应教学内容和心理期待的课堂氛围。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产生较强的代入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对此,教师应在任务引导思想的引导下,根据教材的实际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时,这节课所讲的历史内容主要是“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城市化”“社会问题”等,这些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笔者会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看一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适合教学内容的情境。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学习材料,即“文明在这里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名人几乎又要变成野蛮人……”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会有这种看法。学生根据从“社会问题”中学到的知识,可以迅速回答这个研读任务。
三、建立知识结构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同一个时期或同一个国家,某些历史事件是相互关联的。分散学习历史知识点,不能把历史看为一个整体,学生很容易看不到历史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不能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历史学习发展。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整合与历史相关的历史事件,建立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网络。教师可借助于相关历史事件,通过介绍和分析事件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历史,正确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历史,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打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例如,在教学《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国家统一与中外交流的关系和历史影响,鼓励学生学习张骞身上敢于冒险、不惧艰难险阻的精神。接着,笔者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带一路”的视频,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一带一路”有什么相似之处,让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历史发展观念,将古今历史相结合,从多个层面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
四、融入德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历史中蕴含着强烈的人文素养和价值取向。在历史研究、古代战争中,人物的家国情怀是教师主要的取材途径。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的认同、使命感和归属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利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高尚情操和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性。鉴于此,教师应在教材的基础上挖掘情感教育的知识点,注意利用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情感的融入,熏陶学生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例如,在教学《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时,春秋两代诸侯之间大大小小的战乱纷争,许多人物保家卫国的情操和行为,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情感融入的重要内容。以烛之武为例,笔者会可先展示烛之武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对人物有一定的认识。然后,笔者会展示烛之武的视频资料。历史录像可以更加直观地表现人物特征,通过声音、绘画、文字感染学生。学生看完之后,笔者会和学生们交流:“视频中表现了烛之武什么样的精神呢?”互相交流时,引导学生感受烛之武过人的辩才,和临危受命、不畏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优化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要求,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核心。因此,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该真正跟随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把握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历史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为出发点,通过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重视课堂任务导学、建立知识结构的联系、融入德育等策略,全面优化历史教学过程,创新教学结构、方式与系统,有效开展初中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潘理强.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考试周刊,2020(76):141—142.
[2]李凤香.创新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18(29):37—38.
[3]韩雪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学周刊,2016(28):72—73.
作者:谢娅丽 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广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