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学起于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地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自主构建、质疑和批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以争辩性问题、连续性问题、挑战性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能从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既有利于升华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发现问题;能力培养;问题意识;核心素养

人们的能动意识驱使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其积极行为促使他们主动解决问题。何为发现问题的能力?具体说,就是具有主动思考的意识,能为对所学内容进行批判、质疑和提问的能力。发现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自主构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问题是一种情景,能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地发展。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造就了学生“零思考”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得他们体会不到历史学习的兴趣。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在还没有学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之前,他们会模仿教师的思维方式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时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点拨,所以,在历史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引导至关重要。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教学阶段,历史是一门相对特殊的教学科目。历史学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和结果以及影响意义,更加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人格。在此过程中,每一名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都有所不同。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则是让学生强化自我认识,提高初中历史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结合主观思维提出独特的问题意见,保持良好的问题意识,以此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潜在学习动力,让学生能够有效思考问题,尽最大可能打破传统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形成历史主流观念。与此同时,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也是在新课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引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如果能够带着问题对教学内容加以研究和探索,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针对性将会得到有效提高。以此确保学生全身心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为自主学习模式课堂,科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各方面主动学习能力。

二、以连续性问题,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历史是一门建立在思维基础上的学科,其中充满着人的思维。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人们常常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促进学生“刨根问底”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环环相扣的提问,此时,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某程度上来说就已经建立起来,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因为学生提问的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以《鸦片战争》教学为例,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就是通过深层次分析,了解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当提及这个问题时,学生给出了多种答案,比如,政府的腐败、制度的落后、武器的差距等等,很多教师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对学生说:“还不够全面,还有其他的因素等。”这样的处理方式过于敷衍,也难以启发学生思维,更加不用提及能使其发现问题。所以,当学生给出答案时,教师可以乘胜追击:“既然武器与西方国家有差距,假设当时中国的武器与英国的水平一样,中国是否就能赢呢?为什么我们的武器落后,而人家的武器先进呢?”学生顺着教师的提问产生了不同的思考轨迹,并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武器的差距呢?为什么别人有,我们没有呢?”因为英国有发达的工业,我国只有传统的手工业。接着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别人有发达的工业我们没有呢?”“因为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于是又有学生刨根问底:“为什么我国难以发生工业革命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英国继承的是希腊、古罗马文化,他们注重逻辑、哲学、实证,从而推动了科技的发展。而我国推崇的是儒家文化,注重人的道德,不重视逻辑,所以难以产生大规模的科技。”这样,在连续性的问题探究过程中,将鸦片战争的问题逐步延伸到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研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以挑战性问题,推动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历史学科本身具有的枯燥性、乏味性,使得学生养成了惰性思维,他们被动地听、被动地接受,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不用谈及主动地发现问题。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喜欢挑战,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利用挑战性问题,既可以吸引学生眼球,使其产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以《辛亥革命》教学为例,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就以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主动性,能取得意想不到教学效果。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发展、产生原因及丰功伟绩,显然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是不感兴趣的。于是,笔者将本课与《太平天国》进行对比探究。对比的目的是什么呢?大家知道太平天国起义参与人数达到了几十万,且经历了十四年的漫长时间,却依然没有推翻清朝统治政权。而辛亥革命仅仅只有几千新军,结果四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推翻了清朝。通过这样一对比,学生很快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并发现问题:为什么几十万人十几年时间没有完成的事情,结果就被几千人几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呢?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场怎么样的革命,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这样在复习《太平天国》相关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就会自主地探究辛亥革命的来龙去脉,当他们发现辛亥革命原来是这么一回事的时候,就促进了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四、以争辩性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交锋,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争辩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齐齐参与进来,并且通过各抒己见、尽情发泄不断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可以说,在争辩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唇枪舌剑是他们思维与智慧的闪现与碰撞,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以《独立战争》教学为例,美国的独立战争究竟是一场革命还是一场叛乱呢?翻阅教材、美国纪录片《我们的故事》中都认为“独立战争是一场革命”。但英国人却认为独立战争是一场大英帝国内部的叛乱,为此,BBC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电影,对独立战争的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独立战争美其名曰是为追求自由平等,但其实质却是华盛顿和少数有钱人为不交税而引发的经济问题。于是,在课堂中,笔者将这两派关于独立战争的观点、纪录片、电影等资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开展辩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有的学生认为美国有钱人为了不交税而发动了一场打着“自由平等”旗帜的独立战争,但是在独立之后,却依然保留了“奴隶制”,由此可见自由平等只是口号而已。对此,有的学生发现了问题:“分裂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就像我国的台湾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对于美国而言为什么就不敏感呢?”也有学生给出了解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敏感的话题,比如皇帝、女子贞洁等等,人们不能肆意地谈论,而在欧洲的中世纪,上帝同样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亵渎上帝同样会受到制裁。事实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逐步从“敏感”走向“不敏感”的过程,这就是一种进步,所以,这也间接地说明了我国离文明社会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学生在争辩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也是学生智慧与思维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以争辩性的问题引导与点拨学生,对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五、科学设置问题情境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主观学习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学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主观情感。在这样的教学基础之下,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探索欲望。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为学生多提出一些开拓性和开放性问题,保障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课堂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保障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例如,在有关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相关历史知识点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之前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究问题如:“经济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哪一次重要会议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重要影响?会议有什么样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设置自主探究和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学科预习。这样学生在预习期间就能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针对性和学习效率。再例如在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出历史探索性问题:“荷兰首先完成民主制度建设,但是却没有展开工业革命,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能够结合世界历史发展情况探索民主制度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脱离课本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有效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六、结束语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使其学会怀疑、学会提问,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满足感与成功感,从而对历史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其思维潜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发现问题能力的提升,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作者:张亮 单位:昆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