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改革效果显著,其中导学案的运用便发挥出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导学案,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学法渗透性、导学趣味性等设计原则,并且要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导学任务;引导课前预习,完成基础学习;倡导合作探究,开展互动研讨;学习目标检测,重视反思评价,通过导学案优化初中历史教学,为初中生历史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导学案;设计原则;运用策略

导学案遵循“学案导学”的教育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参与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促使学生依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有效设计与运用,可以辅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促使学生课前有预习、课上有任务、课后有反思,形成立体化、纵深化教学模式。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没有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基于这些问题,导学案的运用实现了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1]。

一、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设计原则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和应用导学案时,要转变教师作为主体的旧观念,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教师在设计和应用导学案时,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条件,要以教师指导为依托,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使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按照正确的学习逻辑,快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二)秉持学法的渗透性

导学案的设计,最终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秉持学法渗透的原则,在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疑问提示、合作探究等环节,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对比、分析和讨论问题,科学梳理教材内容,归纳和总结知识点,促使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逐渐养成正确思考历史问题的意识,增强的历史探究能力。

(三)重视导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动力,只有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快速提升学习成绩。因此,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设计导学案中的环节和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学习历史的乐趣,并且实实在在地收获知识。尤其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应该更具开放性和目的性,但是切不可让目的性过强,导致活动失去吸引力。所有活动设计的目的都是实现教学目的,最终使学生萌生课内外历史学习与探究的想法。

(四)异阶段异设计

初中历史导学案的运用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新授课和复习课两大模块。在这两个不同的模块中,学生对同一知识会有着截然不同的领悟与思考,因此导学案在设计上也应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进行分阶段设置,这样才能不脱离学生的实际,真正发挥导学案的引导作用。第一,新授课和复习课的目标不同。新授课的导学案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掌握新知。而复习课的导学案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消化旧知。第二,新授课和复习课特性不同。新授课的导学案应该更具探索性,重在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点的兴趣。而复习课的导学案应该更具总结性,侧重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归纳。第三,新授课和复习课内容有所不同。新授课的导学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从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影响、经验教训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而复习课的导学案则应该抽丝剥茧,明确那些重点需要掌握的知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策略

(一)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导学任务

一般来说,历史导学案应该按照“学习要求”“学习过程”“检测巩固”和“拓展探究”这四个板块来构建。“学习要求”板块主要由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等方面组成。以“科举制的创立”为例,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应明确如下内容:首先是学习目标。①掌握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过程;对科举制的影响进行客观的评价;②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其次是学习重难点。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和逐渐完善过程。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教师需在教学中借助导学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明白本课所要学习的重难点知识,这样才能使导学案与教学任务紧密结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

(二)引导课前预习,完成基础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基础知识,做到夯实基础,为课堂合作探讨环节做铺垫。导学案的设计应以引导学生自学为核心,设置的任务不能太难,要尽量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把握基础知识脉络与框架。如在“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的设计中,可以设计如下基础问题:①隋文帝开始用选拔官吏。②时,正式设置科,按选拔人才。③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④、、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利用这些梳理课本知识主干的问题,能促使学生在课前对本课所学基础内容进行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更加深入的问题时便会游刃有余。

(三)倡导合作探究,开展互动研讨

一个优秀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而且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知识探究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互动研讨,群策群力地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抛引问题、指导辅助的角色,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3]。如在“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中,笔者就创设了合作探究内容: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②凡事有利必有弊。科举制的长处与积极意义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它的不足之处和消极影响又有哪些?如何才能避免这些弊端出现?③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举措还有哪些?这些问题来源于课本,但是只查阅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描述得比较简单,没有具体论述,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搜集有用内容,并且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自主梳理答案。当然,这个学习过程相对复杂,教师要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一些尝试,搜集问题信息,然后再发挥集体的力量,在课堂上设置合作探究环节,这样小组分工合作便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对此,笔者便在下一次课开始时,利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梳理基础知识,抽查自学能力与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然后让学生分小组用十分钟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并整合一个小组学生的言论。然后用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小组在全班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的成果,同时教师将小组的疑问汇总起来,再让全班学生讨论,教师也需要及时点评,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最后由教师对本课做简明的小结,并且布置下一节课合作探讨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解决历史学习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四)学习目标检测,重视反思评价

导学案教学法是以“学案”为载体,“导学”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那么导学案最后部分的功能应该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也就是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测验与巩固,达到讲练结合的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检测一般都是围绕本课所学的主干知识,甄选一些选择题与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堂的最后阶段完成。如“科举制的创立”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检测部分,应该设置判断题、选择题、阅读题和探究题等几种题型,全面检测学生通过导学案学习的实际情况,巩固学生本课所学的历史知识。当然,拓展探究习题应该注重延展性与分析性,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迁移应用与综合分析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应该形成长效机制,教师要注重运用过程与效果的反馈,以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表现,要多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在运用导学案学习时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反馈情况,及时优化和调整导学案的设计,从而不断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导学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方法,可以促使初中历史教学更好地发展,历史教师应善于学习与思考,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联系初中生历史学习实际,重视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与合作探究,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德.谈初中历史导学案运行下的课堂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5(19).

[2]宋玉杰.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12).

[3]马红艳.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8).

作者:张敬军 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蠡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