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型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活动型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活动型学科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

摘要:活动学科课程是一种新型的学科课程,具有课程内容活动化、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实践性、采取整体性评价等特点。高中历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功能相通、核心素养培育相通、教学方式相通,因此,活动型学科课程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可行性。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的途径可从四个方面展开:教学手段信息化,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课程内容活动化,以议题设计为抓手;教师角色导演化,创设问题情境;走出校门制度化,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

关键词:活动型学科课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议题;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的界定。所谓活动型学科课程,“2017版标准”将其界定为:“本课程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1]2活动型学科课程是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改革而提出的新型课程类型,既不同于学科课程,也不同于活动课程。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朱明光指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塑造,不意味着改变其学科课程的属性,也不意味着赋予其活动课程的内涵,实质上是课程类型的创新。”[2]既然是“课程类型的创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理念和观点就有被引用到其他学科课程的可能,而鉴于历史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在学科素养培育、课程目标、课程性质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及其开展途径

(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点

1.课程内容活动化。将课程内容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征,这里的活动可以是思维活动,也可以是社会实践活动。但无论是在课堂上开展思维活动,还是走出校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都应根据课程内容做好细致的活动策划,并以培育学生的的核心素养为纲。活动策划应基本体现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实施方案、活动保障、评价方式等内容,社会实践活动还应做好相应的物质保障和安全保障。2.注重活动过程。活动型学科课程倡导过程思维,在活动中渗透课程内容,力求让学生在探究、讨论、调研等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因此,教师应关注活动的过程,精心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既要力求活动出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又要寓课程内容于其中从而把握活动的走向。3.注重实践性。传统的学科课程重理论轻实践,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脱节,是一种纯理论的灌输式课程。活动型学科课程倡导尽可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4.采取整体性评价。对学生采取整体性评价,是活动型学科课程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整体性评价要求教育部门及教师摆脱“标准答案至尊”的思维定式,不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敞开式发散思维;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在活动中行为表现的评价,而不是对活动效果的评价;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而不是课程知识点的记忆评价。

(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途径

1.改进教学方式。(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改进是活动型学科课程开展的关键。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00”后学生基本都是网络原住民,深受互联网影响,并掌握有较熟练的互联网运用技能。在课程实施中,活动型学科课程倡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通过丰富课件、播放相关纪录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线上和线下的学习。(2)设计议题。“所谓议题,既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引领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学习难点。”[3]教师要针对课程内容,精心设计议题,并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使教学在师生讨论的氛围中进行。2.改进学习方式。(1)问题情境创设。活动型学科课程鼓励教师以“导演”的身份创设课程内容的问题情境,而学生则以“演员”的身份参与到问题情境中,通过实景再现,使核心素养潜移默化进学生心中。(2)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课堂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较难懂或较枯燥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实践能力。

二、活动型学科课程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可行性

(一)课程功能相通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思想政治的课程功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当下中国政治制度及其体制的理解,即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二是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三是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高中历史的课程功能也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拓展学生历史视野,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三是培养学生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高中思想政治与高中历史的课程功能来看,两者虽知识内容不同,但在培育学生坚定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是相通的。

(二)核心素养培育相通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唯物史观与政治认同有一定的互通性。通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使得学生可以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可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科学精神相融相通。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才能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家国情怀与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相融。历史学科不仅传授学生历史知识,不仅培养学生形成唯物史观以及探究历史的科学方法,还培养学生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这与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培育是相融的。

(三)教学方式相通

活动型学科课程主要倡导以议题讨论为主的思维活动和以走出校园为主的社会活动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历史与思想政治是相融相通的学科,虽然历史更注重对真实史料的探究,但对于一件历史事件发生的缘由,教师也可以通过议题设计,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史料,积极讨论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对以后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活动型学科课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的途径

(一)教学手段信息化,拓展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

信息化教学并不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特色,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条件的中学已越来越多采用PPT教学。PPT教学集文字、图片、视频于一体,在技术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枯燥说教,增强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仅仅是技术上的提升,而要彻底改变灌输的教学方式,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PPT教学课件。活动型学科课程倡导信息化教学手段与多样化思维活动的融合。例如,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以剪辑的央视纪录片引入,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接着以图文的形式向学生讲授战争背景及战前清政府与日本的国情;随后,再播放剪辑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切理解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根源及战争对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最后,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优质课件、纪录片或者相关影视剧,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

(二)课程内容活动化,以议题设计为抓手

鉴于学科性质的不同,高中历史学科不适宜开展过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可以开展较多的思维活动,而议题是开展思维活动的有力抓手。议题的设计除了紧扣课程内容之外,还应具有开放性、可探讨性,且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紧密相连。例如,在讲解“人民解放战争”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这一议题,将教学分为如下四个环节:教学环节一:探寻人民解放战争之事迹。课前,笔者将学生每5人分为一组,并确定1人为小组长,布置学生收集与人民解放战争相关的图片、视频及英雄事迹。因此,课程的第一环节就是让小组长展示并讲解收集到的成果,时间控制在3分钟。学生们自主介绍了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等重点战役的图片及记录片视频,并讲解了一些感人的事迹;有的学生结合福州战役情况,介绍了自己探究到的图片和事迹。因资料丰富,学生们要求延长课时,考虑到学生的积极性及对接下来环节深入讨论的影响,笔者给每个小组的时间延长至10分钟。教学环节二:分析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基于上一环节的探究活动,学生只是在情感上对人民解放战争有了直观的了解,但对人民解放战争前夕的背景情况还不甚清楚。因此,这一环节笔者以讲授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一起分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解放战争初期双方的力量对比。笔者用PPT绘制了一张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图,分别列出拥有军队、拥有人口、拥有地区、武器装备,并在武器装备方面对比了双方拥有的飞机、坦克、大炮等。教学环节三:讨论共产党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年内打败国民党。在讨论前,笔者给学生绘制了一张渡江战役前夕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图,让学生深切认识到国共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进而,笔者让学生开放式讨论“共产党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年内打败国民党?”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结合课本及课前探究的史料发表自己的观点。笔者将学生的观点写在黑板上。当学生们想不出新的观点的时候,笔者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启发学生进一步探讨教学环节四:探究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结合上一环节的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分析国民党的专制与腐败,并进而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引导学生开放式讨论“人民为什么会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通过这一环节,旨在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让学生深刻理解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三)教师角色导演化,创设问题情境

德国历史理论家德罗伊森(J.G.Droysen)认为:“历史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历史问题的提出。”[4]虽然高中历史教学并不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但树立唯物史观并学会用历史思维分析历史问题,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钟启泉认为,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需要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而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5]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应做好“导演”的角色,即教师提出“剧本”———一个有探究价值的历史问题,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时代氛围;学生则做好剧本安排的“演员”,以所处的历史情境分析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一课时,由学生分演不同的思想派系,并阐述“为什么我要提出这样的观点?”各派系可以彼此辩论,并思考“如果我的观点被诸侯各国所采纳,历史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

(四)“走出校门”制度化,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

历史学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需以所在地域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色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将文化遗产分为古迹、建筑群和遗址三类。[6]董雪梅将历史文化资源界定为:“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使用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总和。”[7]总结学界的相关研究,历史文化资源可划分为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是实体存在的文化遗址、古建筑群、古墓葬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是非实体存在的民俗文化、历史人物、表演艺术等。针对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学科所能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1)考察当地的历史文化遗址,了解清楚其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探究其在当地发展中的历史意义;(2)考察当地的古建筑,了解其建造的历史背景,考察其来龙去脉,探究其存在的文化价值;(3)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所藏文物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价值;(4)参观当地的名人故居,了解其生平事迹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5)收集地方志,了解本地的发展历史;(6)收集整理本地的民俗文化,探究其发展历史及其历史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学校层面要给予大力支持:一是统筹思想政治学科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制定适用于历史学科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二是学校应积极取得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如教育部门、文化旅游部门、交通部门等;三是学校应与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遗址管理处及其他人文景区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以实现社会实践教学的常态化、制度化。

作者:戴秀春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