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21世纪什么样的人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体价值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核心素养”毫无疑问成为了当下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焦点。在我国,十八大以来“核心素养”也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正式启动,如何把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构建和谐课堂

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渗透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综合体,课堂教学有许多矛盾存在。从课堂主体来看,有老师和学生的矛盾。就教学过程而言,有教与学的矛盾,知识与素养的矛盾,讲与练的矛盾,目标与效果的矛盾,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等。这些矛盾错综复杂,不是简单化的存此去彼,也不能过分地厚此薄彼,如果能妥善协调各种关系,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更有利于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二、改变教育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要渗透核心素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固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种以教师的“教”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而应当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因此,要着重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从中找出掌握知识地规律,即获取知识的方法。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坚决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采用诱导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讨论、去发现,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能力、善于思考的人。唯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符合新时代标准的人才。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历史讲的是过去的人与事,历史课只有将时间和空间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历史,所以,历史课要强调时空观念。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课件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时空观念。应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历史时期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史料,把过去的历史鲜明、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诸多方面去感受历史,发现历史。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各种史料,教师创造学生参与式体验的情景或者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根据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树立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意识和理念,渗透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掌握好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技巧,必然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四、关注社会热点,引领价值观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再刻意回避社会热点,相反特意将历史与现实对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善于应用社会热点创设新关联、新情景,将所学历史知识和社会现实纵向联系,让学生在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结合时代特色加以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读史明智”的育人功能。高考历史试题突出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注重弘扬时代主旋律:渗透民主、法治的意识,创新、进取的精神,和平与发展的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于历史试题的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明白,现实问题的解决既是学习历史的出发点,也是历史的归宿。因此,历史课就应该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对热点问题的主流舆论导向,增强对时政材料的敏锐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五、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读懂的教材和材料教师应坚决不讲、不教,交给学生自主阅读完成。一个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思考力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应积极应用新材料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作答。表达能力也是很关键的一个能力。试卷呈现的是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成绩。对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老师在讲课或讲解试卷时,不要急于给出结论,给学生时间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予纠正或者点拨即可。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渗透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钟建玲 单位:山丹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