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推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信息技术助推初中历史教学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信息技术助推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摘要】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与推进,当前的初中教学课堂全面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具体到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信息技术更是发挥了助推性的关键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多年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广泛施行,涉及了诸多课程改革内容,其中非常重要的要求指示就包括了提倡大力推广教育现代化,充分应用如网络技术、电子白板和多媒体技术在内的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工作的推进,为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传播和使用提供便捷,也丰富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让教学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初中历史课程,只有突破在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才能协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原貌。但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1.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深入应用,越来越多教师已经数量掌握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操作,也在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具备的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的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教师完全抛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要开展初中历史的讲学就必定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而一旦脱离信息技术的工具反而对教学内容无从下手。这些问题突出体现在一些历史公开课或示范课中,不少教师将教学质量的指标等同于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多少上,但纵观整堂教学课堂,很多都是直接套用网上课件或视频,甚至渗入了不适合的教学内容,生搬硬套,漏洞百出,导致整个讲学逻辑不流畅。这也是历史教师没能完全参透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忽略教育本质而产生的后果。

2.课堂教学简单化,教学过程与结果本末倒置

一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尝到了便捷性的甜头,导致每次进入课堂就开始利用PPT或影视资料进行播放授课,导致整个课堂成为了教师演示备课成果的舞台,学生走马观花地赏析历史影视作品和教师制作的PPT,没有引导性的直接教授和足够的时间思考消化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升反降。当前的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增大了不少,并且不同的内容只有有着承上启下的因果关系,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知识,寻求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官刺激,那么实际学生所得到的知识或水平少之又少。不少学生均反映一堂教学课完成后只记住了电影片段中的某些细节,却无法将整个历史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串联起来,这就导致了教学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3.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不明确,学生无法得到能力的提升

历史的学习有其特有的规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历史的发展知识,掌握认知规律和学习方法,还要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教师常态化地采用信息技术播放课件进行教学,学生无法在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相关问题的思考、处理与解决,也就失去了思维锻炼和能力提升的机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的目标不明确,不但违背了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发展规律,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包括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现实的历史情况,绝不能随意更改自由发挥,历史本身的真实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的发挥性,也很容易直接导致历史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单调而乏味,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认真重视这个问题,正确认识到历史课的性质和在此基础上可采用的教学手段,才能最大化地提高其教学趣味性。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历史教学课堂上,充分整合了声音、文字、视频和图片,将多种课程内容呈现方式融为一体,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营造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历史教学课堂增强趣味性,将学生自觉地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性。

2.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新鲜的事物感兴趣,尤其是动态化的高新技术。结合信息技术本身的应用特点,教师可以在历史教学课堂上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创设更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同时结合背景音乐的播放,为整个课堂渲染有历史感的氛围,带给学生一种新颖而有效的学习方法。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最明显的区别,即将教材中静态的文字与插图转变为可视化现场感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比如,学习中国古代史,教师在提到“伐无道,诛暴秦”内容时,教材以承上启下的形式讲述秦亡汉立的历史,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楚汉传奇》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感受秦末农民起义的情境,并提问学生“大家喜欢这个时期中出现的哪些历史人物?”并采用影视作品截图如刘邦、吴广、项羽、范增、韩信等人物的图片图片,这时学生往往会结合自身观影的感受思考这些历史人物吸引自己的特点,很快带入学习状态,实现情境教学的目的。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直观形象教学

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就是以其直观形象的呈现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其他教学方法难以企及的教学效果。那么,课堂上历史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以后,就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设置开展教学的形式,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以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展现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涉及到历史文物,也可以直接凸显历史人物的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将历史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传递给学生,除了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以外,还使其在情感的体验中领悟更深的内涵,从而产生特有的历史共鸣。

4.利用信息技术深度挖掘德育素材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来传承传统的美德,而初中生由于学习课程较多,教育者往往属于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而历史的学习则与学生的德育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我国初中的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关乎民族情感、民族礼仪、道德品质、气节情操的内容,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再对这些教材内容和其中隐藏的德育素材进行深度挖掘,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比如,学习“五四爱国运动”的内容,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在信息网络中搜索我国近代史上所有的国家受到侮辱的场景,整合为学生进行播放,从而导出爆发的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爆发的真正原因,尤其是掌握当时中国的局势,在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知识,认清背负在自己身上的富强中国的使命,最终提高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融入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既是时代背景下教学的需求,也是丰富学生学习手段,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历史的学科特点以及初中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掌握学生的学习个性与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将信息技术以丰富有趣的形式代入其中,与历史知识有效融合,从而为学生带来更直观和多元的教学方法,最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立申.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15,(1):111.

[2]杜婷.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读与算,2014,(16):256.

[3]韦兰.浅议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3,(19):210.

[4]王金莹.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4):46.

作者:吴淑玲 单位: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王滩镇新开口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