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包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与解释素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三个方面。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历史价值观

历史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理解与掌握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综合素养,让学生理解历史的辉煌成就与曲折发展,最终铭记历史,面向未来[1]。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不仅是因为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希望每一代人都能铭记历史,让历史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必须具备的品格与关键能力,也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与历史学科的具体化,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回答了与历史学科有关的责任与使命问题。当前,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关的研究仍然处于进行中,而且还未经教育部正式颁布确定[2]。但就近年来我国教育不断深化的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见,正确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历史价值观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中形成的价值观,这也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历史价值的目的。在教学中,笔者以历史事件为基础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从而主动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3]。以教学“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历史事件不那么陌生,笔者先让学生观看与之相关的视频,提出问题:“当时的条件那么艰难,红军战士为什么依然没有放弃?是什么精神让他们在艰难的条件下坚持下来的?”然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最终使学生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并主动弘扬长征精神。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与解释素养

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实际上属于核心素养的两个方面,将二者放到一起主要是因为历史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前提,即学生理解了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后才能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合理的分析。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评价历史人物,并且持公正、公开的态度进行评价,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素养[4]。比如,以教学“贞观之治”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李世民,在上课之前笔者让学生观看了“贞观之治”的小片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李世民这个人物,之后组织学生分小组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并进行理解,鼓励学生以阶段为切入点评价李世民。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评价的对象并不是“唐太宗”而是李世民,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历史解释,从而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核心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为此,教师应发挥史料实证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运用恰当的史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从而深入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运用实证精神处理历史事件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建立全面的认识,正确地看待历史事件,把握史实,从而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以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为例,笔者利用实证史料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堂上,笔者结合闻一多先生的诗句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紧接着笔者又借助多媒体展示了“旅顺大屠杀”的视频资料及文字资料,让学生能直观地分析当时的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地认识历史事件。可见,通过史料补充,学生在思考及分析的过程中理解了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无论是从历史学科考察的角度或是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历史教师都应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教师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綦岩.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J].教育科学论坛,2017(13):18-20.

[2]项维成,李蓉.培养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探索[J].基础教育研究,2018(11):66-67.

[3]高能.对初中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旬),2017(11):184.

[4]周爱芳.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7(4):88.

作者:张新民 单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