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主体间性视域下历史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中学阶段,我们增添了历史,这门课程在学习历史的过程当中,主体间性问题是我们难以突破的一个问题,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我们更多强调绝对权威的知识传输,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情感态度培养,因此,在笔者的本次论文撰写过程当中,就围绕主体间性视域展开了历史教学过程当中的史料实证环节探讨。首先,详细针对主体间性的定义进行了解释,随后综合提出了多个实证策略。建议加强教师对史料实证的重视、围绕社会实践进行史料实证、以课本为基础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关键词:历史;史料实证;主体间性;教师;实践
当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抛却了其中的过程,单独的去看结果。换句话说,我们所学习的并不仅仅是朝代之间的更替和这些符号以及年份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更多的是从朝代更替之间去汲取其中的内涵和知识,也需要从这些历朝历代的伟人和帝王身上学习一些经验。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大部分的历史课程,在开设的过程当中仍然受到分数的影响,过度的追求,最后的成绩和分数,盲目地进行历史教学,这就使得历史课堂之上存在着重结论、轻论证、轻逻辑的问题。而我们从主体间性视域出发去探究历史教学过程当中的史料证实环节,恰恰就可以弥补现阶段历史课程当中的不足之处,使得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得以提升,更加深刻完整的了解到历史的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背会那些年份和朝代。
一、主体间性的定义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亦称主体际性,这是胡塞尔提出的和生活世界相关的概念。胡塞尔认为,由主体所构成的真理之所以具有客观性的意义,是由主体间性所决定的,即由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交相通相一致所决定的。换句话说,主体间性可以看作是一种“疏离感”。这种疏离,不只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更在我与我、我们与我们、我们与我之间得以较为明确的显现。如何感知和应对这种疏离感,是所有文化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西方哲学对此有着自身独特的一套话语结构与符号生成模式。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策略
(一)加强教师对史料实证的重视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拥有无穷的精力和好奇心,他们对于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懵懂,但又求知的,他们可能在前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当中已经积累了相应的知识,或者在父母和电视计算机的媒介当中已经获得了相应的历史基础。当他们再次听到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历史史料有着渴求之情。但是现实情况却是,由于教师盲目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对于学生的这种好奇心采取打压和漠视的态度,学生们萌生了好奇心,但是却得不到有效的反馈。久而久之,对就会对历史学科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和厌学心理,使得他们自身的热情和信心消磨殆尽。因此,现阶段如果我们想要从主体间性视域出发,尽可能的完善历史教学过程当中的史料实证环节,那么首先就需要教师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善,转变其传统思想,提高教师对于史料实证的重视程度。教师需要在历史课堂当中拨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讨论,从一个平等的视角出发,对于所学知识的史料进行相应的实证和讨论,现阶段信息化手段如此发达,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查阅到相关的史料信息和历史资料。除此之外,有一些对于历史十分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热衷于阅读正史和野史,在野史的记载当中有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史料,这些都是没有经过实证的。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史料进行相应的探究,在班级内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对这些野史当中的史料进行相应的实证,使得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当中,对历史知识更加充分的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关于历史史料实证方面的综合素养。
(二)围绕社会实践进行史料实证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目前中学的历史课堂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重知识、轻过程。历史课堂仍然是被围困在教室当中,采取一对多的教师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大班课堂会使得教师很难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在素质化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更多的社会实践课程,但是这些社会实践课程大多围绕着思想政治和道德课程展开,并没有从专业课和科学文化课方面展开,在这方面,笔者建议可以围绕社会实践进行相应的史料实证活动,在社会实践地点的选择上,不局限于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孤儿院、敬老院等地。可以开设一些与历史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本地的文物保护馆和博物馆进行活动,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这些已经出土的历史文物。举例来说,当教师在进行原始社会方面的知识讲解的时候,学生们如果看到新时期时代的三大特征时,必然会心存疑惑,尤其是在陶器的发明与使用者方面,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个知识点都是存疑了,他们认为陶器是要进入到封建社会才可以被生产出来的,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物保护馆和自然博物馆去亲自的观看,其中展览的这些陶器在展览的样品玻璃窗之下会张贴着一些标签,这些标签上就写着出土的年份和具体的时代等等;又比如说,在学习到清朝的历史时,学生们看着历史书上画的一个个清朝人物都是留着辫子,也会感到十分的不解,对于这一发型的由来会感到好奇,老师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们走进历史博物馆去观看满汉两族之间的文化习俗差异。学生们通过这种真听真感受的方式,可以突破主体间性的局限性。
(三)以课本为基础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我们在开设任何一门课程的过程当中,都必须要围绕着课本内容进行开展,对于历史这门课程来说,同样如此,所有的历史教学内容都需要按照课本和大纲的方向来制定,因此,我们在进行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培养过程当中,同样需要以课本为基础。每一位编制历史课本内容的专家教授都一遍遍地精挑细选着入选的内容,很多的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具史料实证价值,为学生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基础。尤其是在历史课本每一页的最下方,都会有一些小字的特别标注内容,而这些内容就是超出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内容,也是对课本内容和知识的一次补充。这些部分的内容大多数十分的新颖,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可以起到增广见闻和培养历史素养的效果。举例来说,当我们进行到洋务运动相关历史知识学习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历史书下面的小字部分,就提出了一个动脑筋的题目,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洋务运动是否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观点进行辩论。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将班级内的学生人为地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结成一对辩论对手,以抽签的方式选择正方和反方,要求每名辩论选手回家以后,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对于洋务运动的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搜索和整理。并且最终汇总成一篇完整的辩论稿,在下次上课的时候邀请各个小组在讲台上进行辩论。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每一个辩论小组的成员以PPT的形式将自己的辩论发言稿整理出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辩论过程丰富起来。在PPT当中可以增加相应的历史地图、历史战争场景,并且标注其具体的来源,同时也可以展示一些文物,标明其中的发掘地,出土时间或者是发掘单位。在整个辩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始终明确自己的辅助地位,应当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适当补充学生较难理解的历史规律、历史结论的相关史料,注明史料的出处,并注意所选史料要便于学生理解。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创造未来;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够从历史事件和人物当中汲取丰富的知识与力量;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以史为鉴。当然,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主体间性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开展教学活动当中一个最大的桎梏,我们想要突破主体间性的局限性,那么,就必须让学生真正的深入到史料实证的过程当中,让他们通过真听、真感受,深切的了解到历史的进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史料实证素养。
【参考文献】
[1]何敬平.浅析主体间性视域下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66.
[2]王世臣.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方略初探[J].新课程(下),2017(5):194.
[3]刘航.“史料实证”素养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7(8):126-127.
[4]李涛,李欣.论口述历史的主体间性[J].东方论坛,2019(1):11-20.
作者:任玮 单位:阿拉善盟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