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历史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历史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历史论文

摘要:中国自古就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学徒制的特点,提炼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以期能够更加深刻认识现代学徒制。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标准;师徒关系;构建;策略

随着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我国的深入推进和实施,我们意识到师傅标准以及师徒关系是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决定着学徒培养时间和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师傅标准的建立,良好师徒关系的维护,既关系着学徒本身的培养质量,更关乎试点工作的成功与否。

一、师傅标准及师徒关系在学徒制历史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家庭作坊式的学徒制的萌芽时期

中国自古就有培养学徒的传统,关于学徒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式生产时期。该时期培养的学徒大都的自己的孩子或家人,主要是为了教会养家糊口的基本技能或祖传的技艺或秘方。因此,师傅就是家长或长辈,徒弟就是孩子或家人,师徒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每天生活在一起,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耳濡目染的学,技术技能,为人处事,经营管理,职业道德等都得到了传承。

(二)基于契约规定的行会学徒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生产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家庭成员有限,于是有作坊开始对外招徒弟,随着作坊对外招徒弟需求的增多,就出现了一种专门的组织——行会,来管理协调生产者和打工者的利益关系,进而使得学徒制从原来的纯私人性质向公共性质过渡。[1]此时,师徒之间以口头或私人关系为主,学徒吃住在师傅家里,并向师傅支付一定的费用。并且由于师徒之间不存在对立的雇佣关系,因此,师徒关系融洽,师傅爱戴徒弟,徒弟尊重师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此时期形成的。行会学徒制的建立,从学徒期限、学徒评价、传授内容、双方权益等都做了规范,这是学徒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为今天的学校学徒制奠定了基础。

(三)机器化大生产模式下的近代学徒制

行会学徒制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经济的大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学徒成为劳动力,大量的廉价劳动力需求旺盛,流水线作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变得很低,追求的工匠精神的学徒制已经没有存在的土壤,仅在特殊行业存在的学徒制,由于工人众多,也使得师徒间的亲密关系被有利益冲突的雇佣关系所取代。行会学徒制奄奄一息。

(四)以学校和生涯发展为特点的现代学徒制

雇佣关系中的矛盾的逐步深化,民主意识的觉醒,使得劳动者对权利和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上德国“双元制”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近代,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技术人才,重视职业教育,并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业学校应运而生,学徒制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历经沧桑之后被重新带上舞台来。此时期的学徒制有别于传统的学徒制,它以学校为中心,通过学校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技能,另一半时间在企业跟着师傅进行岗位技术实训,学习内容不仅仅限于岗位知识和技能,还考虑学生(徒弟)的转岗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因此企业师傅和学校指导老师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导师”。这就是现代学徒制的“四双”特点:双主体、双身份、双场所和双导师。而且,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仅靠传统的私人关系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借助政府的政策调控、行业平台搭建和协调,企业积极参与和社会大力支持等“利益相关者”的互动。

(五)以企业和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新型学徒制

以学校为中心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导致学徒制人才培养流于形式,人社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8]66号)通过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唤醒职业教育“工学一体、师徒传承”的本性。[3]它改变提升了企业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积极性,有了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支持,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四双”(双主体、双身份、双场所和双导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现代学徒制中师徒关系的特征

现代学徒制如何区别于传统的学徒制?师徒关系如何体现“新型”?这是亟待明确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徒关系是平等的

现代学徒制的师徒关系与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关系性质不同、传授内容不同方面。第一,传统学徒制是带有雇佣色彩的、契约化的人身依附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是平等的,师徒合同存续时间应在学生在校学习期内,学生毕业以后的师徒关系由双方自愿结合;第二,传统学徒制只关注岗位实践技能,现代学徒制既关注岗位实践技能,还要考虑转岗能力,强化基础理论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现代学徒制区别于校企合作和订单培养

现代学徒制是针对现有各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缺乏深度校企合作,技术实践能力的学习不够精深等问题提出的。不能把现代学徒制简单地等同于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只是学徒制构建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但不是必备条件。在传统学徒制中,师傅在工作中带徒弟,可能存在着只会做会说,全靠学徒自己领会,很少讲解理论知识,或者不会考虑到学徒的后续职业发展,这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是不适应的。而且还存在着培养内容非常狭隘的问题,师傅传授的仅仅是自己小作坊的经验和技能,学徒后期转岗就比较麻烦,也不可能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新型学徒制必须与订单培养模式明确区分开来。如果一种学徒制只是满足某个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一时需求,那么这种学徒制不仅是不人性化的,而且也是不可能长久的。

三、现代学徒制师徒关系的发展的方向

(一)建立指导性的师傅标准

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师傅充当着关键性的角色,他自身的道德修养、管理能力、专业技能等对学徒影响很大。而目前缺乏全国性的或行业性的师傅指导标准。因此,需要制定职业标准来选择合适的企业人士作为师傅。师傅既要技术精湛,更要德高身正,善于传艺,懂得管理艺术,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心和实践操作的指导能力,同时能够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及学徒制的管理制度。

(二)搭建多方沟通平台

良好师徒关系的建立需要企业营造环境,创造机会,让师徒合力完成某项活动或任务,给其良好的沟通交流空间。作为学校,要引导学生,尊重师傅,虚心求教,并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师徒座谈会、学徒结业仪式,学徒回校经验交流,学徒拜师仪式,学徒谢师仪式等,增进双方的相关交流和了解,进而建立互信、营造良好的尊师爱徒之风,保障师徒良好关系的确立。总之,现代学徒制能否从试点转向制度,以及学徒培养质量的好坏与师傅本身及师徒关系密切相关,我们提倡建立师傅标准,就是要弘扬工匠精神,弘扬德技兼备,育人为本的职教理念,我们的制造业强国梦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关晶.西方学徒制的历史演变及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83-92.

[2]逯铮.论现代学徒制中“现代”新型师徒关系的构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1):29-31.

[3]人社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R].(人社部发[2018]66号).

作者:张海波 单位: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