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推理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推理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摘要: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换一种说法就是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就是对历史的认识在思想上、观念上、思想情感上,对历史的态度上的综合体现,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推理法对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活动。本文针对推理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推理法;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引言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新高考,在平常的教学中可能会经常遇到这些难题:(1)历史难记,没几天就忘;(2)虽然教师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清楚,但感觉很零散,理解起来很费劲。笔者经常被这些问题所困扰,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结合当今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的形势需要,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恰当运用“推理法”教学,是能够解决上述难题的。

一、在使用推理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前的准备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使用推理法教学,能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也有很大的帮助,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在顺利运用推理法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前,教师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1]。

(一)推理法的运用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运用推理法教学,首先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要探讨的这个主题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进一步推理。比如,《新文化运动》这节课,首先给学生进行“新文化运动”的概念阐释:它是1915年由资产阶级激进派在上海掀起的一场猛烈抨击封建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资产阶级文化;旧文化:封建文化。教师应先把握好“是什么”环节。当然,提供的信息要难易结合,太难会使推理无法继续,太易会使推理过于简单,要根据教材难度和学生的情况而定。

(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推理法对历史课程进行教学,教师通过教学生学习方法,将适当的历史知识呈现给学生,通过教师对知识的引导,学生需要花时间在课堂中进行思考。在高中历史推理法教学中,要想获得有效的教学成果,教师就需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抢答,分小组讨论问题的方式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历史课堂的知识推理中。

二、推理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了解推理法在使用时所需要注意的几点,下面通过一些例子来分析推理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所谓“推理法”,是以一定的材料信息为依据,经过归纳、概括、推理得出知识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

(一)推理法在高中历史《辛亥革命》中的应用

在进行《辛亥革命》教学时的大概思路就是,首先是讲辛亥革命的经过,接下来是辛亥革命的起因,最后是辛亥革命的结果,按“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的模式。通过对辛亥革命整个过程的全面了解,然后开始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性质。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推理法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呢?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对一场革命性质的推理有一个常用的公式存在,革命性质等于革命任务加革命领导阶级。通过公式就可以推理出最后的历史结论,辛亥革命的革命性质也就顺利推导出来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是在推理出革命性质以后又如何将革命性质与革命意义联系在一起呢?先不着急进行下一步的推理,需要对学生普及,每场革命的意义是由这场革命进行以后对社会造成的最终影响决定的,而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变化则是由这场革命最初开展的性质所决定的,通过思考发现这是一个圆圈结构。这样一来再对革命性质进行反向推理,我们就可以得出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建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使受压迫的人们获得了民主和自由,同时提高了老百姓的意识;辛亥革命后人们的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意识到不再受封建专制主义的压迫,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

(二)推理法在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中的实践教学案例

在进行《新文化运动》教学时的大概思路就是,首先是讲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主要内容,接下来是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最后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按“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的模式。比如,讲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之后,接下来讲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可用推理法进行层层设问,最终得出答案。

1.为什么新文化运动于1915年在上海兴起

从“1915年”推导,联系国际背景,得出经济形势:“1915年”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诞生了新文化运动。

2.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引导学生从“反对专制”入手,可以推导得出当时的政治、思想形势。政治上,国内形势: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思想上,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维新派和革命派没有彻底批判旧思想、旧文化。引导学生从“提倡民主”入手,可以推导得出: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后,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思想三方面归纳出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讲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时,教师可用问题引领学生,推理出来。如设问“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分析其积极影响”。从内容“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旧道德、旧文化”,可以推导得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封建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从“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迷信”的内容,可以推导得出: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可以推导得出: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从“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内容,可以推导得出: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平民化)与繁荣。从“新发展,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可以推导得出: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三、结语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发现推理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实用性非常广泛,求真务实是历史学科的底线,历史的探索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求真这一点上不谋而合。高中历史推理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去进行推理演绎,这是学好这门学科不可缺少的思维方式,也是历史学的思维真谛。每个学习历史的学生都应该对历史事件有自己的推理和认识,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建立历史思维基础。优秀的高中历史教师能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推理思考,不会直接将知识灌输进学生的大脑,优秀的学生会主动进行思考,对历史知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陈少谊.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素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02-103.

[2]刘芳芳.高中历史课堂“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21):67-70.

作者:叶阿瑜 单位: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