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成语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成语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运用

摘要:成语故事既是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存在形态与表达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成语故事,有助于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全方位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成语故事;历史教学;运用

成语故事既是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的存在形态与表达方式。很多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意义深远的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成语故事,有助于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以及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全方位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一、运用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只有让学生对历史学科本身产生兴趣,他们才会自觉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成语故事,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充分关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求知欲与探索欲望,以提高教学效果,有效实现课程目标。例如,在七年级“秦王扫六合”一课教学之初,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图穷匕见”的视频。视频播放结束时提问:同学们知道视频的主人公是谁吗?学生回答是荆轲。你们还知道荆轲的哪些故事?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荆轲在离开燕国的时候,他的好友曾经在易水边为他送行,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说他的。在引导学生分析研讨后,继续问学生是否想知道荆轲死后燕国怎么样了?学生都表露出想一探究竟的神情,从而顺势开始讲授相关的历史知识。

二、利用成语故事,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现代历史教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成语故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课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让学生在这首豪迈的歌曲声中感受东汉末年的时代风云。待歌曲播放完毕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三顾茅庐”四个字,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个成语说的是谁的故事吗?”“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成语是关于三国时代人物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鞠躬尽瘁’说的是诸葛亮。”还有的说:“‘七步成诗’是说曹植的。”……追问:“你们知道这些人物所属的国家最后都怎么样了呢?”在学生思维处于“愤悱”之际,不失时机地开始讲授“三国鼎立”的故事。这样的引导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知识和历史人物的了解,而且还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促进了学科素养的提升。

三、利用成语故事,提升学习效果

除了利用成语故事辅助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成语故事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教师可将一些成语写在纸板上,然后将这些纸板放在一起,让学生随意抽取,根据抽取到的纸板回答相关历史问题。如抽到“四面楚歌”,学生就要回答秦汉时期的相关历史知识;如果抽到“入木三分”,就要回答三国两晋时期的历史知识等。这种做法,不仅让知识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还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在复习巩固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这些成语按照历史顺序进行排列,来记忆历史年代和历史知识。

四、利用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历史人物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事件的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学习到优秀历史人物的高尚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升。例如,在教授“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接着打开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视频:一位勇猛的战将正在带领着他的士兵浴血奋战,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钢矛刺穿了他的大腿,士兵不断倒在他的身边,但是他仍然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清晰的画面伴随着“满江红”的悲壮词曲,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似乎觉得自己正站在战场之上,保家卫国的勇士一个个倒在自己的身边。时间慢慢流逝,视频逐渐定格,学生的情绪也慢慢平静下来,只是眼中还有一丝愤怒。此时打开课本,讲述宋代抗金历史,学生对“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使用成语故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李长宝 单位: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