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浅谈(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浅谈(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浅谈(5篇)

第一篇: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历史课教学,理所当然也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创新。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堂效率;转变观念;创新教育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全国教育系统中的大中小各个级别学校中得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者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作为历史课教学,理所当然也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创新。

1.素质教育深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而提出的。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从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以来,课堂是教学的第一线,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学校的生命力就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实施可以直接体现出素质教育是否深入到学校中来,《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与岗位培训》中,明确了新型教师的角色定位、角色转变、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方式等,为教师指引了一条前行之路。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丰富教育改革的理论知识,还要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特别是在每节课的教学上,依据历史学科特点,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创造性的提出质疑,灵活运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好的大纲教材还要有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才能教好。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要了解历史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追求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调控课堂的能力。历史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其它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教师思维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师道尊严的角色转化为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指导者和朋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爱"是从尊重学生人格为依托的,没有侮辱、贬损,更没有威胁、体罚,"爱"与"平等"是转化角色的内涵,情感交流是角色转化的条件。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引导探究,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3.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素质教育

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将一系列有关的表象融合在一起,创造图文并茂、生动真实的环境,并能构成一幅新的景象,用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出来。同时它的直观、可视也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具有信息量大、范围广、摄取便捷和资源共享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图示等信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感知的手段自由地获取信息,从而有助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造性地为学生构建多途径、多方式和开放式教学环境,学生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和进行自主学习。初中历史教师如能正确使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素质教育离不开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能力又是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兴旺的动力,更是促使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所针对的重点所在,也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不但是历史赋予每个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整个教育部门所面临的重任。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素质教育的契机,不断探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人格、智力、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并以这些基本素质为基础,同时反过来可以巩固和丰富这些素质。可以说,创新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创新人格,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今后的创新、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它也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教育理念。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要增强学生对历史、对人类、对未来、对现实社会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让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而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并且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实践过程,才能形成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科学体系。

第二篇:在历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什么?《汉语词典》里将“素质”解释为“素养”,又将“素养”解释为“平日的修养”,所以素质教育应是“教育学生使其提高平日的修养”。而这“平日的修养”更多的就应该是指对历史、人类、未来、社会现实的理解、感悟和关心程度,并能够从前人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汲取到智慧和力量,从中学会交往,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进而学会做人。

历史教育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客观发展过程,包罗万象,有人物、事件,有政治、经济,有时间、空间等。其二,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学习过去,可以更好地理解现在。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是使学生很好地提升自我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历史上典型的人物进行情感教育

高素质的人才不但要有高“智商”,而且更要有高“情商”。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未来的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中的颗颗珍珠,通过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杰出贡献、生死抉择,结合实际,让学生自我体会,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精神、思想,达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坦诚、全面、不割裂地把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学生,正确引导。

如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用孔子的克己爱人、重义轻利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再如,讲孙中山讨伐北洋军阀时,首先假设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面对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学生会如何处理?如果多次失败,学生是否会继续奋斗?然后再和孙中山的行动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孙中山愈挫愈勇、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心存高远、立足中华的情操。当然,作为资产阶级的孙中山的软弱性也应该说清楚。这些措施就是通过历史上典型人物来完善学生的思想。

二、结合历史事件进行教育

利用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对比历史,联系现实,展望未来,进行国情教育,德育教育,让学生更好地结合历史,理解国家,关心国事,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如在讲述《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时,教师可以第25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取得的辉煌战绩讲起,然后寻找成功的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综合国力的提高又是30年来改革开放的贡献,最后说明,一个国家一次成功的改革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是这样,欧洲国家也无不如此。由此导入,不仅导入了新课,还说明了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值得肯定。

再如讲《亚洲革命风暴》时,教师可由“风暴”一词开口,从它形成的原因,再说到人类破坏环境导致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导入到亚洲人民对列强的反抗。由此导入,让学生意识到在自己的奋斗道路上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可贵。

三、利用新授课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留意捕捉适合德育教育的历史材料。如讲《宗教改革》时,引用马丁·路德的名言:“国家前途不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再联系现实,如“中日夏令营”《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尴尬的中国人》等,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进而让他们意识到素质提高的必要性与紧迫感。

四、注重历史基础知识教育

白寿彝先生认为:“历史知识,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增长智慧,培养历史感、时代感、民族自豪感,提高对祖国前途和人类前途的认识及信心的重要武器。”教师可利用平时的历史课及一些自习课,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知识辩论会。

此外,要在一些重要的有纪念意义的节日里,举行这类活动,如“建党80周年知识竞赛”“纪念12·9运动演讲比赛”等。学生在准备、参与这样的活动中,一方面增加了知识含量,另一方面培养了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情操。

总之,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几乎时时处处都是给学生提升素质的空间舞台,这就要求我们能结合自己所教科目,充分挖掘教材,拓展提升,从知识的容量、传授知识的技巧方面勤加研究,不断探求,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完善授课技巧,捕捉到适合推行素质教育的契机,不仅教给学生历史知识,更能让学生通过对历史科目的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成长为有知识、有胸怀、有眼光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进而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第三篇: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真正做到在历史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初中历史;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具体实施,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严重阻碍现代教育发展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是新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能力、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素质,而且,素质教育在不断深化、发展这为我们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在初中历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

历史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必须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顺应时代的要求,主动学习新课程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实践。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眼花缭乱的信息、无孔不入的传媒,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处在一个起跑线上,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发展,教学再也不是教与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教学双方“交互主体”,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只能是“平等中的首席”。

2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学习活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这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使学习取得好的效果,教师只能起主导作用,不能包办代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努力提高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要造成学生的积极思维,首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产生“爱学”和“乐学”。

2.2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创设历史情境,引发学生兴趣。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部分内容,传统的教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等方面,把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呈现给学生,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所以在教《两汉经济的发展》时,我虚拟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汉朝人,你将怎样生活呢?”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然后分组扮演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角色,这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教师只是穿插其中,略作评说,学生的发言大多抓住了汉朝经济的发展特点及都域繁荣的情况,学生自主性得到了发挥。

2.3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某某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4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正如“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历史教育对人的塑造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知识与技能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殿堂遨游。教师的社会责任是培养人的持续发展,形成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4.1创设情境:导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导趣,就是教师巧妙地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重点,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愤悱状态。可从历史典故、诗词歌曲、投影录像、图片资料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投入新课题学习,使教与学同步,以期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4.2精心设问:导思: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导思,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和思维。

4.3拓展思路:导议:所谓导议,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注意挑起矛盾,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如:我在引导学生分析殖民主义后果时,向学生指出殖民者的掠夺、屠杀和贩卖人口肯定是不道德的,但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又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究竟怎样看待这个历史问题呢?待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出一个论点: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不能混淆,也不相互替代,这个论点课本上没有,它对学生分析认识同类问题有一定的指意义。

总之,要实现初中历史课教学的素质教育进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真正做到在历史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第四篇:浅议历史教学与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理论已趋于完善,下一步的重点便是理论结合实践并指导实践的问题了。然而,许多人对素质教育却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认为“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因此,在实践中表现为单纯追求发展学生的文体特长,认为那就是素质教育。还有的热衷于“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使素质教育游离于表面。基于此,笔者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

重视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点,反映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中学教学注重素质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这就必须要求广大历史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环节中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

历史课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有: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包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综合、分析和归纳、判断能力、思想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等等。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各种能力的增减与训练,教师首先要有自觉意识和正确的科学方法,要把各种训练相互渗透在平时的读、讲、练、评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之中。

第一,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帮助学生做到读思结全,从插图到注释.从史实到史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找回答问题的正确答案。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熟练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这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第二,教师讲述时要“站得高,看得远”,着重提示历史现象与历史事物的本质,多角度审视、多层次挖掘、多形式设问,全方位分析,力求讲深讲透,使学生理解和领会。教师在讲述中提出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亲自指导学生从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做出评述,使其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和培养。

第三,在讲评时,应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失误与错误的原因。通过实例说明如何审题,如何史论结合,如何组织答案,如何准确表达。坚决摒弃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

二、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传统的教学行为在处理“两个地位”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采取“满堂灌”、“一言堂”、“填鸭式”的简单化办法。在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次要的地位,也会使学生发生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背书和背老师补充的知识,长此以往,学习既变成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学科能力培养也无法实现,因而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整个历史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全部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实现的外因。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一幕戏,学生就是演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第一,教师要时刻不忘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①备课不能单纯以教材为对象,而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方法。②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一味讲授,把知识强行“塞人”学生大脑,而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犹如图画使学生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③课后教师不能迫使学生陷入作业的大海或记忆的死胡同,而要促使学生主动地挖掘知识间或显或隐的联系,建立历史认知结构,使知识的加工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延伸。

第二,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保障其主体地位。

第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辅以活动课的原则

活动课是学科教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学科教育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为主的前提下,辅之以活动课,让学生在模拟实际的历史情境中开展活动,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有助于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对综合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素质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注重思想教育

历史学科的教育功甚多,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首先就体现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总书记曾指出,从小学生(甚至幼儿园)、中学生直至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断地给以中国近代史及国情的教育。目的是为提高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使下一代人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历史教师,应当通过加强中国历史和国情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明白道理。例如,目前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一些学生由于对中国近代的历史缺乏了解,常常搞不明白:中国为什么在这些方面会落后呢?是制度有问题吗?不是;是路线、方针不对吗?也不是。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条:①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世界资本主义连续不断侵略我国领土、主权,掠夺我国的财富,压制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以来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②西方在16世纪就发展起资本主义经济,而我国却一直沿袭着封建制度,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封建势力还长期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此,封建思想、闭关锁国政策一直影响着近代中国。由此,我们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明确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挖掘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了国情,理解党的方针政策,也就帮助学生认清了是非功过,从而培养学生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思想等等,都已成为教育教学的共识,并且已是不可逆转的改革方向。愿同仁能携手共进,在历史教学园地中,为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巾,培养出更多、更合格、更优秀的人才,为素质教育踏出一条阳光大道!

第五篇:历史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课改的深入,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如何转轨,途径是多方面的,但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实现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1更新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突破口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必须更新观念。一是教育对象变“少数”为“全体”。面向少数尖子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分水岭。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常面对几个优生,因为课堂提问,优生反应灵敏,对答如流,后进生反应迟钝,语无伦次,中等生反应一般,欲言又止,所以教师常怕影响教学进程而把提问的焦点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这样课堂教学得到多方面训练,受到益处的只是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处于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应首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课堂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得到训练,不同程度地受益。二是教学目标变“片面性”为“全面性”。教学中教师常重视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偏重知识传授,却忽视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到方法,提高能力。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三是教学活动变“被动性”为“主动性”。常听有的教师说:“我班学生纪律真好,上课无一人乱动,乱讲话的,老师讲的东西听得可认真了。”不可否认,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到位了,可“好纪律”也常与爱积极动脑筋答问并存,强调学生的“纪律”,让学生一切按教师的模式去做,只会让学生被动地去把老师讲的知识记住,再去“死记硬背”,这也是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处理好“三个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更新教育观念,是否就意味着让全体学生均衡发展呢?是否意味着能力培养而轻视知识的传授呢?是否意味着培养学生个性而可以让学生放任散漫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排斥必要的考试,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培养特长生的关系,既要让每个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都受益,也应鼓励尖子生冒尖,对优等生在答问的质量,通过自悟,掌握学法等方面提出高要求。培养能力并非不重视基础知识,因为无知无能,没有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谈不上语文能力,该掌握牢的知识也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熟,并灵活运用。同时在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指导,自己自悟,找到学法。所以教师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培养学生个性与养成教育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探索,敢问敢答,以发展自己的个性,这种主动学习令老师感到满意,但同时也会使有些同学纪律涣散。因此培养学生个性的同时不能让学生放任散漫,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习惯,学习习惯。二者关系处理轻松,学生学得主动。

3做到“三个精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

3.1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促学生爱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以饱满的情绪去学习呢?我认为教师语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试想:教师的语言单调平乏,整堂课用一个语调说下去,怎能吸引学生,给学生的情绪以足够的营养?又怎能调动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要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教师则应精心组织好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

3.2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看过的电视、电影、历史小说的有关内容等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也从中细细体会积极思维的快乐。如在讲述“清朝文字狱”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看过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镜头:乾隆一次微服出巡,看到街上所有的店铺、饭店的匾额,清真寺的“清”字,门前悬挂的灯笼……所有与清朝犯忌的字都被贴住了;行人见面后,不说话,只是打哑语手势;刘罗锅奉旨修改《四库全书》,却把全书用毛笔几乎涂没了,乾隆问其原因,他也打哑语手势,急得乾隆龙颜大怒……这时提问:“这些镜头与我们本节课什么内容有关?”“此件事给当时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这样既把课本同学生日常接触到的联系起来,使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清朝“文字狱”给当时社会造成的恐怖,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3.3精心设置问题。古人云“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手段;是沟通师生思维交流,活跃课堂气氛的纽带;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得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方法;是诊断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反馈途径。设置悬念,可以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积极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以绝对权威自居,独占课堂,而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在历史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勇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把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