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规模可行性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老年教育规模可行性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老年教育规模可行性探讨

一、以地域及老年人需求的不同来定位老年教育的模式

从老年大学的性质来看,老年大学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就传统大学来说,不论是专业设置、培养方向、学校的规模等都由政府宏观掌控,学生均来自全国各地,学校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而老年大学则不然,学员来源基本上是居住在当地的离退休老同志,这些老同志因受年龄、身体、家庭等因素的制约,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就近就地学习,因而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员管理等就不能简单地照搬传统大学的办学模式,必须要充分考虑并照顾到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就学习目的性来说,虽然老年人在体力、记忆力等方面远不如年轻人,但他们不是为了升学和就业而学,因而没有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进老年大学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更加健康快乐和丰富多彩。目前,各地各级老年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适应和满足了绝大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在大、中城市,由于老年人的阅历、文化修养、爱好等的不同,大多以学习书画、声乐、器乐、摄影、舞蹈等为主,体现了大、中城市老年人以乐为主的学习特点。大多数老年人通过在老年大学的学习,掌握了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后,还乐于主动参与当地的许多社会公益活动,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精神风貌,为社会增添了和谐的音符。也有部分老年人结合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了较为实用的电脑、中医、养生、外语等知识的学习。在小城镇,更多的老年人则选择学习专业实用技术知识,不仅能为自己和家庭增加一些经济效益,这些老同志还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反哺于社会、服务百姓,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好评。通过在各级老年大学的学习,大多数老同志既做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又体现了自身价值。因此,我们各级老年大学在定位自己的办学模式时,应把立足于当地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要不切实际地盲目攀比,对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学校规模等,也都要做到与之相适应。否则,偏离了这一宗旨,不仅难以受到老同志欢迎,也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以当地政府的经济实力来定位老年大学规模

各级老年大学除了承担为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和服务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为政府承担着做好稳定老年人工作的政府职能,这就是老年大学与普通高校的差别。基于这样一个因素的考量,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来认识办好老年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尤其要摒弃那种认为老年教育是只投入没回报,不愿意为老年教育事业花钱的思想认识。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制定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规划时,一并把老年教育事业也纳入其中,加大在财政上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要充分认识到建一所受老年人欢迎的老年大学,不仅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反映一个地方社会祥和稳定的标志。老年工作虽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不是中心,但影响中心。没有老年人的稳定,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只有做到让老年群体稳定,也才能够使得整个社会稳定,才能够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精神追求。今天,在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物质条件极大改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第一需求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便是寻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要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需要,政府只有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尤其要加大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才能满足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重视老年教育,乃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升的象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能否办好老年大学,并使其具有相应的规模也是一个地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体现。凡是老年教育办得好的地方,经济一定发展,社会也和谐稳定。只重视发展经济,忽视了老年教育,这样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圆满的。只有做到了使经济与老年教育事业同步发展,一个地方的社会发展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经济实力决定和制约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从总体情况来看,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政府对老年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也相对较多;在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政府对老年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制约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加之国家对于建设各级老年大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因此使得各级政府在对老年大学的资金投入上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甚至个别地方用于老年教育事业的经费少得可怜,这种状况谈何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由于缺少经费,因而使得这些地方的老年大学不论在课程设置、校舍规模、人员配备等方面都明显地滞后,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要落实到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投入上。要使老年教育事业走上正规发展之路,中央政府应把老年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地还要根据不同省(市)、市、县的人口基数,测算出未来老年人的人数、分布等情况,制定出适应当地老年人人口数量比例、应该具有的老年大学的数量、标准和规模。这样,就可使各地各级在建老年大学时有一个可参考的标准,并依此来规划和发展该地区的老年大学,避免盲目和重复发展。老年教育与国民教育一样,需要政府的投资。在个别欠发达的、政府财政收入较少的贫困地区,根本没有财力来办老年教育事业的情况下,就需要上一级政府酌情给予一定的老年教育财政资金支持,使其专款专用,用于发展当地老年教育事业。也可另辟蹊径,由政府出面,争取和吸引民间和外来资金办老年大学,以弥补政府财政资金的不足,使老年教育事业得以发展。

三、以人口结构未来老龄化趋势程度来定位老年大学规模

随着全球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未来的中国已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截至2013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突破2亿。当大量的老年人出现在社会上时,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设立相应的机构接纳他们,还要按照他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大力发展老年事业,尤其是办好老年教育,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更多的老年人在乐中学、学中乐,这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条比较好的途径。从中国大陆的人口出生结构情况来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口数量的增长便逐渐呈现出了回升状态,到上世纪70年代初,人口的出生率和人口数量的增长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期,这一出生高峰将成为60年以后人口老龄化的高峰。现在,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正逐步进入到老年人的行列,十几、二十年以后,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这样的一个人口特点,决定了我们各级政府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有前瞻性、有预见有目的地去积极应对老龄化高潮的到来,这也是历史赋予政府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各级政府在制定和规划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国民经济发展蓝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逐步加大对与老年事业有关的活动设施、教育设施等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重点是要办好与之相适应的各级老年大学,并逐步改进和完善已有的各级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做到对老年教育设施的投入与老年人需求相同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要做到有备无患,就能够做到在任何情况出现时都能应对自如。应对老龄化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的投入。当然,各级涉老部门,更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

作者:邵建忠 单位:陕西老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