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教育的老龄化问题解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区老年教育的老龄化问题解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社区老年教育的老龄化问题解析

一、社会老龄化为我国带来的问题

个人层面则涉及养老、医疗、生活质量、心理需求满足、个人价值实现等个人及家庭生活全方位的问题。个人层面的问题是我们日常社会生活中体会最为深切的问题。养老问题的困扰是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随着社会劳动力比例的下降,家庭子女的减少,失独老人的增加,老有所养,谁来养,已经成为当前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也成为每一个老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疾病的困扰即“老有所医”,收入减少、支出增加也是老年人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命与生活质量。老年人个人价值实现、社会关注、社会交往等心理需求的满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问题,较为普遍地存在于老年人群中。这需要社会给老年人提供更多机会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需要老年人转变思想观念,以更加开放、积极的状态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再有,老年人空闲时间较多,对于教育的需求和热情普遍较高。老龄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于年轻人而言普遍较低,这种情况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1.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原因

从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消失;二是经济发展不足,“未富先老”。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进而造成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诸多问题。人口红利:在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提高、人口抚养比下降的过程中,人口生产性有所增强,这种社会追加的人口生产性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一效应即为人口红利。我国随着老龄化的到来,人口红利也将随之消失,这将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未富先老”: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就显示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预测,从2020年开始,中国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2050年,中国将步入超高老龄化国家行列。然而,与其他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老龄化面临更为艰难的问题。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人均GDP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不足发达国家的20%,这种被称为“未富先老”的状况成为社会的隐忧。

2.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途径

要解决人口红利消失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单独家庭生育二胎和推迟退休年龄等相关政策,人口红利问题将得到一定好转。另一方面,需要转变老年人和社会全体成员的观念,倡导积极老龄化观念,实践人口转型红利即“老年人口红利”理论。“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积极老龄化既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人群。人口转型红利是指老年人口通过再社会化转变自身的社会角色,从赋闲的离退休人员转变为有所作为的工作者,通过再就业和续就业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广义来说,老年人对儿女的各种帮助、在社会上的善举(如从事公益事业、志愿者活动)以及在市场上的消费等等也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穆光宗,张团,2011)。在欧美,老年人的再就业、从事公益事业等活动已经成为常态。但目前在我国,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集中体现为对子女家庭的帮助,对社会其他方面的贡献还更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转变传统老年观念,将先进老龄化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老年人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使他们具有再就业和从事公益活动的能力。

要解决“未富先老”问题就要求国家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法律等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老年人权益。同时全社会也要行动起来,形成老年人保持心理和身体健康,家庭成员鼓励支持老年人以积极心态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氛围,探索多途径、系统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方式。从以上分析看,无论解决什么问题都涉及到社会观念转变和将先进老龄化理念付诸实践,以及老年人能力提升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将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老年人组织起来并进行教育的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开始担负起教育、娱乐、交往等多项功能,这些功能不断被强化,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日益加强,居民的社区意识逐渐增长。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区成为对全体社会成员实施终身教育的最佳平台。因此,发展社区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将成为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实践探索

1.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树立积极老年观

中国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基本态度和观点是:在物质上,老年人得到其子孙和全社会的赡养和扶助,在精神生活(包括社会地位,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见等)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其中,“赡养”,是这一老年观的基础部分,而“尊敬”则是在这一基础上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在社会生活中互相影响和互相渗透(倪跃峰,1998)。这种老年观体现的是家庭养老的基本观念,是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和多子多福的家庭追求与生活现实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施的情况下,这种老年观已经受到了严重冲击。社会情况的变革要求我国老年观也必须随之而变。社会的进步首先表现为社会成员观念的进步。

在以“赡养”“扶助”为基础的“家庭养老”这个中国传统的养老观念中,隐含着一种消极的老年观:当老年人达到一定年龄后,目前我们一般以退休为标志,即使仍然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也会退出工作岗位回到家庭,很少再就业或从事公益活动。他们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换为社会财富的消耗者,开始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即“老年人”等于“被供养人”。这种观念不仅是老年人,也是家庭、社会普遍接受的观念。这种观念作用的结果是,对于家庭而言,老年人开始成为子女精神和物质生活的负担。对于老年人而言,一是他们开始以家庭为中心,逐渐脱离社会,生活范围缩小,从而影响到他们精神生活的质量;二是他们的经济收入减少,从而影响到他们物质生活的质量。当代社会需要转变传统的老年观,对于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而不是把他们一律视为需要被供养、被扶助的对象。当我们不再将“老年人”与“被供养人”画等号,人们自立自强的意识就会增强,从而形成“积极应对老龄化”的良好环境。

为了促进老年人享有健康晚年、幸福晚年、积极晚年,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4月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口号。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的过程。它让人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按自己的权利、需求、爱好、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并得到充分的保护、照料和保障。以“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为原则,倡导健康、参与、保障。其中,“健康”,包括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等内容。“参与”,是指人退休以后,根据需要和可能,继续参与社会事务,使老年人的生活继续融入主流社会,参与创造收入和发挥作用的机会,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的积极因素。“积极老龄化”虽然提出,并在理论界得到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了解甚至是知道这个名词的老年人和其他社会成员寥寥无几。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面向全体居民的社区教育将这种积极的老年观宣传给每个老年人和社会成员,使积极老龄化深入人心,并逐渐转化为现实,从观念上引领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

2.参与“时间银行”建设,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提出来的老年人权利保障目标。在人口流动加速,家庭小型化的背景下,“老有所养谁来养”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养老事业的基本共识,家庭和社区将成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主体。社区居家养老是建立在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上,以社区为平台,为居住在家庭中的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与养老资源和职能几乎完全依靠家庭的传统家庭养老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与其他养老模式相比,社区居家养老必将由于其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趋势,符合中国人对于养老的基本认识和习惯,而成为我国养老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模式。成功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我国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目前,社区居家养老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就当前各地发展情况看,除了居民观念转变和政府政策支持等问题,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源和服务质量保障问题。世界较为通行,在我国也开始试行的做法就是建立“时间银行”。从广义上看,时间银行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为自己以后享受同等时间的志愿服务积累时数;狭义上,时间银行是指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积累服务时数,待自己年老需要服务时,享受同等时数的服务(王泽淮,2003)。

就职能而言,建立并管理时间银行应属于民政部门的任务。但就现实看,时间银行在我国尚处于理论探讨和初步实践阶段,需要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这显然是民政部门人员难以完成的。担任社区教育任务的一般是高校,高校教师有着很强的研究能力,这恰好可以弥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不足。同时,高校的科研成果也应该通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完成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因此,高校与政府部门合作,社区教育参与到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之中成为一种现实需求。在时间银行的建立、运行和完善过程中,社区教育应参与的工作包括: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顶层设计;宣传先进老年观,转变社会传统养老观念;设计时间银行的建立模式,研究制定相关管理、运行机制和时间兑换等制度;宣传时间银行的理念和内容,培训时间银行管理人员,参与组建并培训志愿者等相关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队伍,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模式;研究提供和接受扶助人员的双向选择和信用评级等制度,形成科学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加强研究和实践,制定时间银行运行模式的评价体系,并付诸实施,等等。符合我国社会实际、运行科学的时间银行机制的建立,将有效开发社会闲散力量,挖掘低龄健康老年人的潜能,不仅使他们做到“老有所为”,还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机制的建立和实践,不仅可以解决当前需要扶助的高龄老年人的“老有所养”问题,还为目前低龄未来高龄的老年人解决了后顾之忧,最终可以为我国的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3.加强知识教育,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教”

在老年人的多种需要中,“老有所学”的地位举足轻重,它能够丰富“老有所养”的内涵,增进“老有所医”的效果,开发“老有所为”的能力,提升“老有所乐”的品位,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全国60岁以上老人文盲人口约为3 7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21%,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水平显著下降。调查显示,老年群体主观上接受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他们希望学习的内容广泛,涉及到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同知识层次的老年人对知识的需求内容不同,知识层次较低的老年人对于健身、养生、娱乐、生活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更感兴趣,要求教育内容简单易懂。原因在于,几乎所有老年人在这些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与生存、生活直接相关。知识层次较高的老年人兴趣相对广泛,他们的兴趣会延伸到个人爱好、国内外大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理财等多个方面。时间灵活,形式多样是老年人的普遍要求,这主要源于他们一般都会有照顾家庭和孙辈的任务。与他人交往,扩大社交圈成为老年人参与各项健身、娱乐活动的重要原因,也是对老年教育的期望。

“老有所学”和“老有所教”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老年人的学习欲望强烈,但是目前社会能够提供给老年人的教育资源极为有限。老年大学是由政府兴办的公益性老年教育组织,也是目前各地开展老年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更为普及的是社区或社区附近能够进行的一些体育、文娱活动,这些活动有些地区是有组织的,但大多数是由老年人自发组织的活动。从全国来看,由于地方政府的思想意识、经济能力不同等方面的问题,加之地区间、社区间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这些教育与活动显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中老年人的普遍需求。综合以上分析,要切实加强老年人的知识教育,实现“老有所学”需要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实现“老有所教”。教育的内容首先必须是老年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继而应该通过这些教育,宣传先进的老年观,并引导他们接受更为广泛和深入的教育。根据老年人对于教育时间灵活和形式多样的普遍要求,仅就加强知识而言,各地终身教育平台的建立是实现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佳途径。当然,这就需要对老年人进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4.加强技能教育,实现“老有所为”

“老有所为”是《十二五老年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老年人口红利”的通俗化表述。但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仅仅凭借老年人和社会观念的改变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加强老年人的技能教育。老年人的技能教育要根据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教育。对于某方面具有特长的老年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转变老年观的教育;对于具有一定劳动技能,有意愿再就业和续就业的老年人,重点应放在如何选择适当方向,提高实用技能的教育;对于急需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但又没有什么技能的弱势老年人群体,应该进行其力所能及的技能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育无法通过现有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而必将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通过这样的教育,“老年人口红利”才能从理论走入社会,“老有所为”也才能逐渐得到实现。

5.建立老年人学习组织,实现“老有所乐”

社区教育不仅要能够实现其对于社区成员的教育功能,还应该具有一定的组织功能。这种组织功能可以表现在“时间银行”的建立过程中,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中,也可以表现在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等的建设方面。面对社区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让他们参加到志愿者和学习组织中,进行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成就感、人生价值的实现感。进一步可以让老年人生命质量有所提高,生活体验更加快乐幸福,实现“老有所乐”。

四、总结

总之,当老龄化已成为困扰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挑战。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使之参与到解决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之中,帮助老年人转变观念,提高技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办社会、居民需要的教育,通过教育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样的发展方向,才能得到居民的接受,社会的认可,社区教育才能够有前途。因此,社区教育参与到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实践当中,也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李河均 单位:廊坊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