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老年教育内容及模式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在“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育人成为生育意愿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本文将育儿的科学方法融入到老年教育中去是对老年教育传统内容的一种创新,并在必然性、可行性、教育模式和手段上进行探索与研究,为老年教育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思路,也为提高民众生育意愿提供可行性途径。
关键词:全面二孩;老年教育;育儿课程;教育模式
0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出台的全面二胎政策使得“生不生二孩”话题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社会学者对于生育意愿的调查和对策展开了诸多研究。有调查显示在影响生育二胎的不利因素中“花销过高、难以负担”“工作上压力大、空闲时间有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多项选择中,有82.98%的受访者认为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时间将关注放在孩子身上。尽管不少家庭中的老人愿意抚养小孩,但绝大部分老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现代优育的各方面要求,既培育不出高素质的孩子也可能因为与晚辈之间教育方法不一致而导致家庭的不和谐。因此,在老年教育内容上进行突破,有效地通过新的模式向老年人传达优育知识,既可以充实老年教育的内容、加强老年大学的课程建设,实现老人“老有所为”的社会价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众生育意愿,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1“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入到老年教育中的必然性研究
1.1“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入
到老年教育中是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质量和效益。质量表现在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教育方法的合理度等。在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以开放、宽容、理性、创新的胸襟和精神增添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重新确定老年教育的办学理念,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老年人个人发展。在实施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传统上主要是建立老年人科学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尊重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尽可能地满足他们自身兴趣学习的愿望和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国上老年大学的人群本身并不具备大众化,大部分乡镇的老年人们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认为老年大学的唱歌、跳舞、养花等“阳春白雪”与自己的生活完全不相干。而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人丁兴旺却几乎是每个中国老年人心中的念想。将育儿课程加入到老年教育内容中去可以提高大部分老年人学习的根本动力,使他们的热情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科学的育儿技能也会给他们带来家庭认同感及社会获得感。因此将培养老年人自身发展到培养他们成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保障之一,会使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更深入,更有持续性。
1.2“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入
到老年教育中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自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activeaging)的理念以来,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教育养老的有效途径。2016年,我国国务院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要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和发展老年教育,这是老年教育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五年规划之中,说明老年教育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老龄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中国老年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亟需发展。若能将育儿知识加入到老年教育中,让更多的老人有效地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会,将对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力量和支撑。
1.3“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入
到老年教育中去是家庭和谐发展的需要面对全面二胎,老年人的意愿是生,一则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二则小孩以后有兄弟姐妹照应,三则减轻独生子女以后赡养老人的压力。而绝大部分中青年表示不能生,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为何不能?80前后表示经济条件尚可,身体条件不能;90前后表示身体尚可,经济条件不能,尤其是正处在事业上升期,没有足够的精力抚养出优异的小孩。老人每天催促生与子女每天躲着不生的矛盾便是家庭不和谐的一根潜在的导火线。另一方面,有些人下定决心生了小孩,老人也请在跟前帮忙带小孩,奈何这边从科学角度要给小孩少穿衣,那边从传统角度要给小孩多穿衣,诸如此细节,处处摩擦,终于也只能红眼相对,天天闹心,家庭和谐无处可谈。在去年两会上,家庭教育问题是代表委员非常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吴正宪建议,将家庭教育纳入大学课程体系,著名企业家曹德旺委员则呼吁制定家长教育法,建议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若全社会高度重视将育儿课程加入到老年教育中去并扩大宣传,既能加强大多数人对老年人也能抚养出优秀小孩的信心,也能使全家人在科学育儿方法下达成共识,从而家庭和美,其乐无穷。
1.4“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入到
老年教育中去是老年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关于老年教育的研究论文日益增多,纵观国内外关于老年教育的内容,多为丰富老年人精神需求开设的文化、艺术等爱好相关内容或满足老年人实用需求的医学保健、电子科技内容,以达到提升老年人文化素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教学目的。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年满60后依然身体健康、有较强学习能力,若我们将老年教育的理念从满足服务老年人群体需求扩展到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增添更多的“老有所为”的内容,则会满足他们继续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需要。据笔者走访的七大社区近5000位老人的调查结果来看,老年人因为想学习育儿知识而愿意上老年大学的人数约为想学习艺术、科学而上老年大学人数的3倍,想带好小孩儿却不知道科学的育儿方法的老人几乎占了八成。他们迫切地想带好孙儿,因此学习这些实际有用的知识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见图1。
2“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入到老年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
2.1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能激发老年人学习兴趣
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的育儿知识丰富全面,从营养配餐到家庭护理,从亲子游戏到个性培养,有些APP甚至具体到了每一天怎么养育,如此海量的教学内容无一不满足老年人在育儿方面的知识需求。
2.2教学形式多种化,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现有的育儿资源除了文字,还有图片、视频,即便是身处乡村目不识丁的老人,只要想看,通过进微信学习群的形式也能随时随地学习到相关知识。因此,将育儿课程加入到老年教育中,不管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能满足所有老年人学习的需要,是可行的。
3“全面二孩”背景下育儿课程加
入到老年教育中的创新模式研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将近8亿,50岁以上群体占10.4%,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已经学会并正在学会使用互联网,成为互联网世界中的一员。考虑到老人带孩子没有时间频繁集体上课,因此可以采用“互联网+”互动式教学模式。互联网上主要以推荐优质育儿APP与建立微信群相互交流学习为主,也可以偶尔采用教室传统授课形式。另外,笔者认为老年人学习育儿课程必须要考虑考核制度并设立奖项。这样才能更大更广地激发老年人参与到相关老年教育中来的兴趣,也能通过考核对教育效果进行有效监控,为后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这样才能让老年人培养出家庭中的好孩子,使其成为社会上的好公民,才能有效缓解二孩时代面临的种种问题,使老年教育在社会化服务上取得成效。
4结束语
本文站在“二孩时代”社会和家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角度上,深刻剖析了育儿知识加入到老年教育中去的必然性,也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在社区调查基础上认为“互联网+”互动式学习模式是普遍被认同的最好教育模式,最后考核制度的提出则是为了激发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及让其学习结果最终为社会发展带来实效。
参考文献:
[1]庄国波,陈万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7(10):126-129.
[2]张丽萍,王广州.中国育龄人群二孩生育意愿与生育计划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5(6):43-51.
[3]洪秀敏.二孩时代:鼓励“生”更要解决“育”[N].中国教育报,2017-12-03(001).
[4]薛雅男,韩舒婉.公众对生育二胎意愿的调查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3)121.
[5]叶忠海.国际老年教育发展的特点、模式和未来取向[J].当代继续教育,2017,35(5)45-49.
[6]潘红玉.老年课堂教学中的“互惠学习”:内涵、特征、表现形式及推进要领[J].当代继续教育,2017,35(5)50-54.
[7]盛彦.快乐健康的老年大学休闲教育目标与方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7)123-125.
作者:周慧 单位:宜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