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浅述(8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科学教学浅述(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小学科学教学浅述(8篇)

第一篇:小学科学教学尝试教学法应用

摘要:科学课的“尝试教学法”要同“学讲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愉快地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尝试教学;学讲行动;基本程序;信息整理;方法指导

徐州市教育局提出的“学讲行动”,可以说与尝试教学法不谋而合,两者都是本着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交流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基本理念,放手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

尝试教学法基本流程如下(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减):1.提出尝试。科学课中的尝试题以思考题为主要形式,根据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可参考课本中的思考题,由教师编拟。由于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尝试题出现的形式也就不同。如果估计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相互讨论,大体上能理解教材内容,可以采用直接出示尝试题。例如“磁铁”一课,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动手实验,基本上能掌握新知,便可直接出示尝试题:“什么是磁铁?磁铁有什么性质?”如果教材内容较难,可采用先阅读课文,参阅有关资料,然后再出示尝试题。例如,“能源矿产”一课,由于煤是距今2~3亿年前形成的,学生对这些现象既摸不着又看不见,比较抽象,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然后再出示尝试题:“煤是怎样形成的?形成时需要哪些条件?”提出的尝试题必须紧扣教材,既要突出重点,又要深入浅出;既要讲究深度广度,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束手无策。2.自学课本。提出尝试题后,学生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愿望,他们渴望从课本中寻求答案,获取知识。如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让学生课前找到马铃薯和鸡肉等(这些实验材料都很容易找到),尝试观察探究。3.尝试操作。有些内容通过认真自学课本,学生可以有所理解;有些内容比较抽象,必须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尝试操作,加以验证,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4.学生讨论。讨论的前提是要有真问题,要防止搞形式主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各抒己见,使他们的观点得到统一,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讨论不要怕学生争论,也不要怕有错误的看法,相信学生会在争论中得到真知。5.教师讲解。通过以上几步,学生对教材内容已有所了解,但还不够系统全面,所以老师要作适当地讲解。但老师的讲解一定要有针对性,对学生在讨论中似是而非的问题要重点讲解。讲解时,教师应该针对上课开始提出的尝试题讲解,以便前后呼应。

二、运用尝试教学法应注意信息整理

科学课上有一些内容无法通过自己的亲自探究而获得,只能通过接受学习或者间接接受学习来获取,比如地球、宇宙方面的知识。那么我们就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在课外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我们课上应该做些什么呢?笔者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先产生一个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收集资料。课上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辨别我们在课前收集的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我们需要但是没有收集到的;哪些是自己没有收集到,但是别人收集到的。从而进一步地归纳、分析、交流、集中,使学生收集到的众多信息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重新整理。比如在教学“我们来造环形山”时,笔者布置给学生两项任务:1.在课前收集环形山的图片资料;2.收集月球环形山成因的资料。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制作电子卡片,用来说明自己的猜测。上课时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资料收集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结果很多学生就遭到了其他学生的质疑,比如有些学生认为月球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有些学生认为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可是他们却没有进一步的资料显示月球什么时候有过地质活动,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天体撞击,也不懂得用图片资料来辅佐文字资料来说明。课堂上我们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研讨,让大家不断地通过网络进一步收集能够说明自己想法的资料,使学生在自主先学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运用尝试教学法应注意方法指导

这里所说的“方法指导”特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这些方法和习惯不仅仅教会了学生如何自主学习,更是教会了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分享与交流。正如前面所述,开放式科学课堂必须以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作为保障。比如倾听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实验研究时提高效率的方法、发言的方法等。笔者把这些方法录制成微课让学生了解、掌握并且在课堂上尝试。笔者往往是一段时间训练一种方法。比如在如何提高实验效率的微课中,笔者录制了一段学生实验研究的录像,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反思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提高实验效率。笔者在微课中提出三点建议:1.用完的实验器材放到固定的地方,方便别人取用;2.独立开展研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在研讨阶段再合作解决;3.注意时间,最后应留出2分钟,整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想法。这样一来,学生明确了方法,在实验中大大提高了效率。总而言之,科学课的“尝试教学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课内的探究项目放到课外去,完全让学生“自己学”,更不能用视频或图像资料代替学生的“探究实践”,而是要同“学讲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愉快地开展“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作者:张丽 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城关小学

第二篇:小学科学教学多媒体应用

【摘要】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教学中也开始逐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种非常前沿的教学方式,能够生动形象的表现教学的内容,强化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的品质。文章主要概述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科学教学;实践运用

作为具有启蒙意义的科学学科,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科技知识。而教学内容大多是科学资料以及图片,能够更好地展现出科学知识。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将图片、文字和声音联系在一起,提供近乎真实的虚拟情景。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现代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优化教学的方式。

一、能够降低教学的抽象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

兴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实物展示,单纯地使用图片不能够使学生有更好的理解和体验。一般教材的资料内容相对落后,而且内容比较抽象,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如果使用多媒体的方式能够将所有的图片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极高的视觉体验就能够提升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老师可以在网络中搜索相关的视频资料,通过在课堂中展示能够创建出良好的实验情景,提高学生对课本内容的实践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在视频播放完成之后,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探讨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的关键问题。此外,针对实验的具体内容提出有关问题,课堂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效果。对于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及时讲解,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教学的内容。

二、利用多媒体实验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技能

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优势在于生动形象,而且非常地直接。在进行科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够全面地展示实验的效果。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够提升展示的效果,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效果,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很多学生受限于课堂中位置的关系,不能够清楚地看到教学课堂中的实践演示。多媒体教学就能够全面地展示出所有的实验效果。

三、情景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多为图片,而且能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能够很好地将学习的内容与生活中的客观事实联系在一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加强学生学习的动机,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在进行科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实验操作往往需要多人相互配合,尽量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在讲解一杯水所能容纳多少食盐课程中,学生需要做出合理的计划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否则都会影响最终的实验结果。鼓励学生通过实物的方式展示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积极探究。

四、利用多媒体展示录像材料,引发学生的人文思想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以及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引发学生的人文思想,能够深化学生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例如课程中对地震的描述,通过网上的相关视频,向学生展示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环境破坏等等,能够更加形象生动,引发学生的共鸣。视频的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震的成因,然后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完整地展示出地震发生的条件。在讲解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唐山地震的相关资料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地震,以及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赈灾的精神和团结一心的画面。

五、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降低学习内容的难度

由于小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受到该条件的制约,小学科学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只是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不能够突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疑难问题。充分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就能够突破时空的制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简化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将抽象事物转化为具体又易于理解的内容,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在学习日食的相关课程是,最难的问题在于日食形成的原因,而且日食出现的机会又非常少,就会极大地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日食出现的整个过程,还原日食出现的真实情况。同时将教材中的图片转化成三维立体动画,演示出日食出现时星球的运动轨迹和位置,也就更好地掌握日食出现的原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动画画面,同时辅助于科学准确的解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

六、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的建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积极带领学生创建争取的科学观念以及对科学的思考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理解能力,学会启发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

七、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相对丰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难看出,多媒体的融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够更便捷地拓展学生的眼界,这种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和学习体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远远达不到的,对小学科学的教学有极大的帮助。形象灵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和学习效果,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合理充分地处理好教师,多媒体以及学生之间的联系,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对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旨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果,强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健.浅谈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

[2]周春艳.音形图直观情景意交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

[3]胡天芳.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的时机[J].甘肃教育,2014.

作者:刘瑞梅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镇中心校

第三篇:教育游戏与小学科学教学关系

摘要:教育游戏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育游戏得到广泛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教育游戏打破了单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了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见真理。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分析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教学;教育游戏

从古至今,我国教育界都很重视研究应用游戏的方法。国外有很多教育家十分重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当引入应用游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将教育理论和网络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游戏模式。教育游戏包括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和模拟等内容,它是一种游戏软件,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

一、教育游戏软件功能模块介绍

(一)交流模块

目前,我国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加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软件中应该包括交流模块,参与游戏的小学生必须和别人交流才能获得帮助。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增进学生之间的友情。游戏的发展可能会因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情况而发生变化。另外,交流模块还可以让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这对教师开展长期教学指导工作非常有利。

(二)学习模块

小学科学教育游戏软件的核心功能是学习。设计游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锻炼他们自己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同时拓展知识面。例如,笔者使用过的一个游戏软件中将知识点作为宝藏,学生们只有在游戏中探究学习,完成一个个游戏任务,回答相关的问题才能够找到宝藏。每当学生找到一处宝藏后,他的能力值就会提升,当提升到一定程度后,等级就会提升,然后学生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有很多选择,如学生可以选择科技达人、科学宝藏地图等求助方式来请求其他人的帮助,但是每求助一次是会消耗能力值的,这一部分减少的能力值将会作为酬劳支付给帮助解决问题的人。如果学生不愿意自己去探究,总是求助于人,那他的能力值将不断下降,最后当能力值为零的时候,就以为游戏失败。另外,在这个教育游戏中还有很多科学知识需要进行实验,学生们可以使用能力值去虚拟商店购买实验工具,还可以在寻宝过程中收集各种实验工具。当学生们收集到实验工具后,能力值会获得提升,如果是在商店购买的话,会消耗能力值。因此,很多学生只能去闯关找宝藏,自然而然地自己探究。

二、小学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探究

(一)教学目标分析

随着近几年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科学知识结构以及价值观的建立已经成为小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建立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之上。下文中,笔者将结合小学六年级的一节科学教学课堂教学内容举例分析一下“植物王国探险记”这款教育游戏的设计过程和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多种多样植物》这一课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叶子、枝干等部分,并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观察的植物,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小学生了解到大树属于木本植物、小草属于草本植物等科学知识。

(二)分析教学对象

笔者认为在开展小学生科学教学之前,必须先深入调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其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认知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具体描述来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多样的植物》教学时,必须考虑到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要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兴趣设计教育游戏。此外,还必须将学生的心理、思想方面的变化因素考虑进去。在运用教育游戏开展科学教学的时候,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作为教育游戏的核心目标,如此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三)课程设计的具体设计过程

小学科学教育游戏的设计过程包括确定游戏类型和游戏主题、设计和架构游戏结构、编制游戏任务和游戏情节、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进行整合。首先是游戏的主题和类型的确定,游戏主题贯穿于游戏的始终,它是游戏中构建各种各样游戏场景,使所有事件和问题都在游戏场景中发生的基础,而在确定游戏类型时,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如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来确定教育游戏的基本模式。通常来说,教育游戏的类型主要包括益智类、模拟养成类、策略类、角色扮演类、战争类、动作冒险类等。其次,制订游戏的基本架构,教育游戏的主要架构包括树状、网状、线性等结构。如笔者在开展《多种多样植物》科学教学时,设计的教育游戏为线性结构,也就是说学生在进行游戏时,如果没有完成游戏任务就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游戏。在设计游戏角色时,必须考虑学生具有学习者和游戏者的双重身份,充分融合教学目标,学习任务、游戏任务等。不同的游戏场景设置不同的游戏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这些游戏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多种多样植物》过程中,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来设计教育游戏。笔者将教育游戏分成植物园、校园外、能源植物种植园、特异功能植物区、灭绝植物展示区这五个场景。在不同的游戏场景中设置了相应的游戏任务,将游戏任务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如植物园场景中包含了四个主要游戏任务分别是:1.要求能区分陆生植物种植区中狗尾巴草等草本植物和大树等木本植物。2.能够准确回答出各种陆生植物的生长环境要求。3.可以根据游戏中NPC的指引认识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的形状特点并说出其生长环境要求。4.对玉莲这样的濒危植物有所了解。校园外场景种的主要游戏任务是认识大树的主要构成,如树冠、树干和树根。植物种植园、特异功能植物区、灭绝植物展示区这三个游戏场景的主要作用是在前两个游戏场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主要游戏任务包括:1.了解猪笼草、蜡烛树等具有特殊功能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如何利用玉米、水稻、向日葵等能源植物解决能源危机。3.环境污染造成的灭绝植物物种。通过这五个游戏场景中的游戏任务来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植物科学知识,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样的学生必须完成一个场景的游戏任务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阶段的游戏任务,以确保学生能达到相应学习目标。

三、结束语

小学生还是喜欢玩闹的孩子,游戏可以给孩子带来成就感和快乐,而教育游戏不单能满足学习者玩的需求,同时也使游戏者获得了知识。本文中探讨了现代教育理念与网络游戏的结合应用,从教育和游戏两个角度来讨论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剖析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过程和应用策略肯定了教育游戏应用于教学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一款好的教育游戏软件必须做到教学内容和游戏内容的平衡,使学生通过游戏学习知识的同时,不至于沉溺于游戏中,从而真正地实现小学科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红.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6):106-106.

[2]金小燕.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亚太教育,2015(12):32-33.

[3]冯国丽.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

作者:朱阿娜 单位:宿迁经开区黄河小学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摘要]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小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的能力和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提高国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素质从属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从幼儿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这样的情境下,本文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创新思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来源于对科技知识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有足够的科学知识,还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进行创新。小学科学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蒙学科,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传授给学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方法,促进学生品质的发展,进而发展智力,最后引起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那么应该如何在小学科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在此,笔者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创新思维培养的方式多种多样,由于思维的广泛性和多样性,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笔者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进行论述。

一、重视基础教学,挖掘学生创新潜力

任何创造的完成都是由基础作为铺垫的,换一种方式讲就是,知识是创新的源泉。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例如,带领学生观看科学教育视频,品读科技教育报纸杂志,刺激他们思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从学习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到自己动手去做这件事情。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带领学生去学校周围看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开拓视野。我们必须承认,知识面越广的人,越容易产生发明创造。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全面思考问题。对学生留一些发散思维的作业,例如,用各种树叶做一幅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在创新思维中占据及其重要的位置。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进而引导学生思维向多方面发展。

二、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适用与各个学科的教学,包括小学科学。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处处都在。例如,看见一只苍蝇飞进来就会有学生想要捉住它研究下有几条腿,看见一群搬家的蚂蚁就在想它们为什么要搬家,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也在纠结着为什么苹果会自己下来等等。所以,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对情境进行运用的例子有很多。下文笔者选其中的一个进行阐释。在学习《摩擦力》一课时,我会带几个气球去班级里,问学生,知道怎样能够将气球粘在身上吗?学生们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气球怎么能粘在身上呢。当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实践后仍旧不能粘在身上时,我就蹭了两下将气球轻而易举的挂在了身上。随后学生都照做也挂在身上。一个个惊奇的表情,特别可爱。接下来,我就告诉他们这是摩擦力引起的。为满足好奇心,学生们肯定都认真听讲,跟着老师思路进行思考,这使得学生对科学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它推动着你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知识。学生对科学有没有学习兴趣主要在于老师的引导是否恰当。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重视语言训练,促进学生展开想象

开展语言的训练,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联想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想象力是创新思维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课堂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口,对于喜欢回答问题、喜欢问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当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时,他就会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当老师鼓励孩子们找出异于他人的答案时,也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语言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比较活跃,进而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四、重视存异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抽象的思维方式,它的产生必须借助环境的刺激。在教师讲解完一课后进行恰当的提问,往往能够激起千万涟漪。在小学的教育中注重过程,结果并不是特别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提出能够多角度回答的问题,在学生提出质疑时,要鼓励而非批判。老师应该尽量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支持学生提问,进而引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在众多的方法中,笔者认为讲座、辩论、专题研讨都是促进学生创新的很好的办法。例如在学习《身边的材料》一课时,老师让学生对周围的物体进行猜测,分析他们是由上面哪些材料构成的。下课后留下作业,让孩子们对回家路上所看到的事物选取一两个进行研究,第二节课进行主题研讨。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又能开发学生的大脑,使其对周围的事物组能够主动进行猜测。当学生们在课堂进行表达时不仅得到了答案,也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学生大胆的想象,是引发学生创新思维重要的因素。

五、结语

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对任课老师的要求就有所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参考文献:

[1]杨颖丽.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8).

[2]王坤.浅谈在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教育,2015(13).

作者:刘静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知识范围广泛的学科,想要讲解好这门课程,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信息技术的结合是科学技术的信息更加直观,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老师借助信息技术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突破教学难点,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教学;作用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已经变成了必然结果。小学生的教学主要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教学中的要求。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所讲解的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资源,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概述

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技术的整合,他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抽象事物变得具象,也可以将复杂问题变得简单,这就使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个世界,使小学生的想法慢慢变成现实,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使小学科学的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生对自然想象认知不足,对教材内容缺乏兴趣,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本加粉笔”的教学方式是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的。而信息技术恰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它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具象,更具有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老师教学的效果。

二、作用

小学科学是一门具有各类知识的学科。把信息技术运用于这个学科,使单调乏味的知识形象化。此外,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对于信息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鉴于小学生的知识面不是很广,在课堂教学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当学生的知识不足时,运用媒体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强化学生的记忆,缩短学生掌握事物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将科学的抽象性的不常见的事物表现出来,部分事物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完全了解,进而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抽象的内容更加直观,有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自然现象可以很直观的用视频讲解。这样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使他们感同身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星球的讲解时,很少有学生能够将各大星球的位置想象出来。老师利用信息技术,形象立体的将各大行星的位置变化表现出来,使学生深入情境之中。

(三)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在科学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的要求,尤其是在重难点的突破上。之前,学生对于抽象的重难点都是采取机械记忆地方法,这样很容易出现听不懂、记不住、学不会的状况,严重了还会导致厌学。运用了信息技术之后,声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又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教学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例如,在学习《把种子传播到何处》时,对于种子的传播方式,小学生就觉得很难理解。当教师运用了信息技术后就可以直观的看到种子的传播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理解课程的内容,更能够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

(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简单来说就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对教学好坏的评价不能仅仅靠一方面来评价。小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以小学生为主体,对课程进行讲解,让小学生能够从中学到一些知识。最重要的是传递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生提升很大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对《面包发霉了》一课进行讲解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面包发霉的原因及危害,但是从各个角度分析都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老师可以将面包进行实验分析并做出总结,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到面包发霉的过程。学生发现了什么进行小组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三、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能简单的认为信息技术水平就是教学的水平。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中心来完成教学任务。

(二)把持好运用的度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信息技术教学并不能全方位的讲解科学知识。过度的运用会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时,适可而止,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即可。这样才会使教学层次分明,学生更容易学会知识。

(三)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

信息技术不能代替老师进行教育。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教师应该适当的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使两种方法相互促进,进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它可操作性强、情境创造真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也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学方式,化抽象为具象,使小学科学课程更易于理解。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必将导致一场教育事业新革命。

参考文献:

[1]张永胜.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1).

[2]于水梅.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5(3).

作者:孔祥伍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南岗小学

第六篇:小学科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以及我国人民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变成了一种创新性人才的必须的基本功,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能够促进我国的教育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随着当前的教育体系的改革以及当前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变得非常关键,变成了衡量教学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小学科学教育作为一门开设的比较少,教学的方法的研究不够深入的课程,在当前的小学中的培养仍然比较薄弱,但是,如何培养小学科学中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仍然非常重要,需要加强重视,从而提高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积极开展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从过去的小学科学课堂来看,大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一个合理的认知观念,不能够使用一种比较系统化的方法来对新鲜的事物进行一个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因此,对于新的事物也就不能够具有一个比较好的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善于通过相关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的水平,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展开这些课堂活动,才能使得学生的水平得到综合的提高,才能使得学生自觉的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去,也才能使得学生自己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开展课堂活动的模式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的能力,使得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的水准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例如,在苏教版小学科学的教材当中,有一章关于认识自己的教学的教材,这个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科学的了解到人体身体机构的基本组成的部分。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这个教材的能力,教师就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比如专门额举办一次图画的比赛,分别让两位同学分成一组,使得学生画出来同桌的相貌,使得学生对于人体基本的结构和身体的特征有一个比较大的兴趣,对于同桌的绘画,也能对自己进行学习的能力有一个更大的兴趣。这样以来,就可以使得教学活动的展开更加顺利。在这个教学活动当中,很大一部分的同学还能够在图画比赛中获得成就感。

二、推进以玩促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能力

因为大部分的小学科目的教学过程中面对的主要对象往往是小学生的群体。小学生的群体主要的特征就是一个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容易分散注意力,比较喜欢玩耍,因此,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遵守并且利用好学生的这一个特性,必须突出科学和合理的教学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在玩耍中完成学习的过程,在事件的过程中学习,在使用的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从而使得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第一,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老老实实的学习和认识事物的方式,要使得原来比较肃然无谓的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不再运用。其次,必须充分的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者的有关的深层次的内容以及有关的玩的因素,要使得嘘声能够从玩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新事物,学习到新的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布置相应的有关科学教学的作业,让教师进行有关的相互对应的趣味性的设计方式。另外,还应该把握住学生的学习的特点,还应该使得学生的兴趣变化的特征牢牢把握住。在写作业的时候,必须把握好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点的学习的兴趣,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些重点,才能使得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求知欲望的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促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最好的一种教学的方式就是使得学生能够时时刻刻都明白教材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的重要性,能够使得这个联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比较鲜明的观念,并且,使得学生能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努力的寻找这两个之间的相互结合的必要联系点,在学生认知方面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科目的小学科目,就必须要使得学生能够综合的考虑相关的知识的背景和学生生活的经验出发,使得学生能够在自主的探索和联系实际当中能够快速的掌握知识,小学科学中的教学的环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必须要学会利用这个特点使得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实现一个比较紧密的结合,使得学生对于科学知识以及新鲜事物的理解得到提高。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科学“根和茎”部分内容的讲解中,主要的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对于根的形态的认识以及根的作用的了解,这个教材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为了使得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能够得到激发,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现代化新媒体的优势,利用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展先到学生面前,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激发,同时,提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了如何自主的安排学习的实践,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各种学习的方式,如何运用管理实践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对于提高小学科学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提高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我国当前的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子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3(12).

[2]杨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3(16).

[3]张翠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学习(下),2013(04).

作者:吴锡娇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

第七篇: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摘要:科学是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做到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拉近自然科学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生活化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界中处处有科学,生活中到处是科学”。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许多教师还在沿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将书本上的内容一成不变地传授给学生。小学科学是一门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课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阐述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传统小学科学教学的困境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时候课堂都处于一种封闭、乏味的状态。教师只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形式单一。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或者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脱离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感觉这门科目晦涩难懂,所以丧失了求知的欲望,对于那些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熟视无睹。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而生活化教学理念给改革指明了科学方向。

二、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从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将科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利用他们的认知和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发现科学。这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于其充分契合了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从学科特点来看,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的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有效地综合了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教师必须结合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学科学、用科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并逐步发展为抽象思维逻辑,但抽象思维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一定的具体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感性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好学、易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施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要实现科学教学生活化,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把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例如,在学习“磁铁有磁性”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问大家“大家见过磁铁吗?”很多学生会回答“见过”,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平时看到磁铁时都会用两块磁铁,这两块磁铁一旦挨在一起就会粘合在一起。”这时,教师就可以拿出磁铁让学生亲自实验一遍。等学生实验过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他们会粘在一起呢?”这时就会引发学生一系列的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亲自实验看到现象,然后再设立疑问让学生去思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探究作业的生活化

作业本身就是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亲身体验的一个过程。因此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开展生活化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学习“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课下和自己的组员一起,使用放大镜去观察生活中见到的昆虫。给学生安排任务,让他们找出在用放大镜观察时看到的那些平时用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再如,在学习“水和食物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到家以后观察家里的食物油和水的区别,并做好记录。还有很多可以在让学生生活中自己去实践的,教师都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

3.开展生活化的课外活动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小学生有好玩的个性,注意力不易集中,没有教师带领和监督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忽略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比如,在学习“寻访小动物”这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引导学生寻找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等小动物,按照小动物的特征去探究它们的生活习性。教师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倡导学生要保护小动物。这样贴近生活的教学会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科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对科学充满兴趣,拥有探索科学的欲望。

参考文献:

[1]卢慧敏.生活化教学理念在小学科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6.

[2]张永福.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6(16).

[3]殷海斌.让生活化点缀小学科学教学[J].华夏教师,2016(4).

作者:连伟红 单位:福建省泉港第一中学

第八篇:小学科学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期,不仅包括身体上的,还有思想上的。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育学界越来越重视小学生阶段的教学。然而,自新课改以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了《科学》这门学科,其在课程设置中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很重要的位置。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这个年龄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重要的转型期,他们正逐步形成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在这个重要阶段,各门学科都不能忽视对于孩子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创新意识;培养;分析

《科学》作为一门活动性质的课程,是学生们创新能力的主要培养阵地,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索活动呈现在课程内容中[4]。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于课本中创新因素的挖掘和培养,并不断深层探索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切实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几种方式方法供为参考。

一、营造情境,培养创新氛围

我们知道“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和思想”,那么把这句话运用到教学中来,也是有道理的。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的打造,是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我们科学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一切学习潜能的激发,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和温馨的氛围。在此种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也要快速转变教学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包含独立的思想、观念、主见、想法和感情,教师字课堂上要予以尊重,要相信只有我们用真诚、热情、信任、理解和包容才能够唤醒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幼苗才能茁壮成长[3]。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强大的创造潜能,只要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迸发和成长。

二、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创新欲望

《新课标》提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并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广大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也都知道,《科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的知识不像地理、历史那么有声有色,相对来讲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必须要带领学生走出课本,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去。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的实验、制作、实践等各种活动传输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记得住,才会拥有较高的热情。

三、立足实验设计,培养创新意识

我们知道,科学和化学两门课程有相似的地方,那就是实验,只不过承载的主体不一样。科学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实验对于学生来讲意义非凡,它是学生们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助推器。另一方面,科学实现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在大量的科学实验中,教师要针对实验目的进行科学设计,这样的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2]。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我们也知道,在科学教材中有很多类型的实验,然而大部分的实验是通过演示实验验证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果教师逆向思维一下,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出发思考实验目的,那么教师可以这样做:在设定条件下将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去做、去想、去查、去发现、去探索,一定能收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科学》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能滞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通过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因此,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理解科学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展开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袁运开、蔡铁权.科学课程与教学论[J].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找许翠.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J].海外英语,2013.08.

[3]张晓山.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杂谈[J].2010.10

[4]徐方瞿.创新与创造教育[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张春亮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黑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