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脑健康科学教学方法浅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分析脑健康科学作为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并总结笔者数年来在本课程教学方面的经验,初步探讨本课程适当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一对多”“多对一”和“一对一”相结合,特色教学———“我和医生面对面”和翻转教学式教学探索与应用,旨在为将来更多的欲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脑健康;脑科学;通识教育;教学方法
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化、社会竞争的不断升级,人们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群体,面临多重诱惑,又缺乏处世经验,其身心健康问题累出不穷,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任何脑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的状态都属于脑非健康范畴,达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临床症状,发展成为脑相关疾病,特别是抑郁症、成瘾等,更是呈年轻化趋势[1]。为此,脑健康科学作为复旦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应运而生。脑健康,是指脑器质完整无损和生理、生化代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脑科学的根本任务是在传统的脑医学、心理学等基础上,采用新兴手段,深入研究大脑的微观结构及其功能差异、协作规则,系统分析人类理智的实质和规律[2]。脑健康科学,即利用科学的知识阐明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维护脑健康、提高自我预防能力的一门交叉学科课程。该课程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有其必要性,特别是针对医药知识相对缺乏的非医药专业大学生来说更显重要。而且适当的教学方法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需要进行摸索和探讨。笔者基于在复旦大学开设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脑健康科学并多次授课的教学经验,浅谈该门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全世界对于脑健康科学关注由来已久。然而,目前国内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据笔者了解,极少数学校针对非医药专业本科生开设关于脑健康科学方面的课程。而据笔者和学生的交流发现,本科生特别是非医药专业的学生渴求了解此方面的相关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在高校开设脑健康科学相关的课程,是符合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需要的,也是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的,具有必要性。脑健康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但目前又极少开设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前人教学经验报道较少,也没有固定的教材可供参考,需要教师多方收集资料,整理讲义,进行教学。笔者基于数年教授本课程的经验,不断摸索创新,现对教学方法做一总结,以供参考。
一、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方式。由于没有固定的教材,笔者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各种途径收集大量素材,并参考国外相关书籍,进行资料整理。同时,笔者在本课程开设之初积极进行调研,认真分析90后大学生成长环境特点、兴趣特点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建立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在每学期期末时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撰写教学成长记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内容。由于本课程主要针对非医药专业的本科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深入浅出,尽量避免过于专业的医药学词汇。选修学生虽然均属于非医药专业,但基础不一样,需要教师根据选课学生的专业基础情况,调整授课的专业难度,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本课程主要针对的是非医药专业学生,他们实际接触脑疾病患者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所以除课堂教学外,还应该结合课外实践。笔者通过学校相关部门联系到上海市一家精神卫生中心,作为本课程的实践基地。当学完理论课程之后,学生们有机会走出课堂,与实际生活中的患者接触,了解不同脑部疾病患者的生活状态和疾病进程,将课堂上所学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印象。笔者认为实践教学是必要的,而且效果很好。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通过接触实际患者后,均强烈意识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极大增强了保持身心健康的意识和决心,一致认为需要保持乐观情绪,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对学习生活中负面事件的抵抗力。笔者认为这是本课程一个重要的具有导向性的教学目的。
二、“一对多”“多对一”和“一对一”相结合
常规的“一对多”教学方式是指一个老师对多个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随着各种通讯工具如微博、微信、飞信等的出现以及学校针对课程教学设置的软件如elearning等,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笔者目前主要采用微信这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建立班级微信群,尝试“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多个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分析”的“多对一”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学生们时常通过微信群探讨上课的内容以及学习生活中的难题。研究显示,有效的压力释放、良好的人际关系会降低负面情绪造成的影响,也降低抑郁发生的概率[3-4]。因此,课上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寻找适当的方式释放压力,比如男孩子通过运动、女孩子通过倾诉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并且寻求人际自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课程的微信群无形中也成为了学生们的一个纾解情绪的场所。对于极个别学生,需要采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笔者曾经通过微信群发现有个别学生状态非常差,时常出现“好难过”“其实死也是一种解脱”之类的字眼,提示该学生可能存在抑郁情绪,甚至可能会产生自杀的念头。为此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和个别学生单独交流,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基于笔者的生活经历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途径,转移学生注意力,极大缓解了学生的压抑情绪,使其能正常学习和生活,收到良好效果。由此可见,基于本课程的相对特殊性,将“一对多”“多对一”和“一对一”多种方式相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同学真正领会本课程的精髓。
三、特色教学探索———“我和医生面对面”
这是一门需要跟临床相结合的课程,但又不像临床专业课程那样需要学生进入临床进行实际操作实践。除了走访临床相关单位的课外教学实践方式外,笔者积极拓展其他的特色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和医生面对面”就是笔者针对本课程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笔者利用复旦大学以及上海市强大的医学资源,联系三级甲等医院如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医生,参与到本课程的教学当中。所邀请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是大牌教授、知名专家,但一定是目前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的熟悉当前主流病例的医生。这样的临床工作者对目前的主要疾病发生类型、患者疾病进程和状态等了然于胸,对目前最新的治疗手段也是掌握和具有操作经验的,在和学生交流时能与时俱进地讲述临床情况。通常邀请的是年轻临床医生,他们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异相对较小,语言幽默,交流沟通更顺畅,更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容易引起互动和共鸣。本课程数次的“我和医生面对面”实践教学结果显示,此活动非常受学生欢迎,他们经常是有备而来,有些学生了解到亲戚朋友当中有患脑部疾病的,就拿真实病例和所邀医生探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此,这也是本课程一种值得采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课时以及教学经费的限制,此模式以一学期1-2次为宜,过多采用也会消磨学生的热情。
四、翻转式教学探索与应用
除上述教学方式外,笔者还尝试了当前非常热门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开始引入中国并广泛实践[5-6]。翻转课堂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7]。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也非常鼓励和支持翻转教学模式。因此,笔者紧密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尝试将翻转教学模式应用到本课程教学当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进行自学,可以制作PPT等多媒体材料,然后到课堂上进行汇报讲解和讨论。有一次笔者布置的主题是关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和自我预防”,学生们非常认真地完成作业,有位学生的家人刚好是帕金森病患者,他就收集了非常多的资料,还回家拍了一段微视频,课上和其他学生分享和讨论,这种认真态度令人感动。同样,基于课时和学生们精力的限制,此种教学方式以每学期1-2次为宜。笔者摸索并使用上述教学方法在复旦大学授课,在选课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总分为5分的情况下,本课程近两个学期在两个平行班所取得的平均评教分数分别为5、5、4.875和5,获得学生好评。同时,以本课程教学为基础申报的“多模式建设脑健康科学”项目获得了复旦大学本科教学研究及教改激励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为此,笔者总结数年来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脑健康科学作为大学本科通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可能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希望为将来更多的欲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教师提供借鉴。
作者:黄容琴 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
[参考文献]
[1]余强芳,林琳.青少年抑郁症治疗和护理的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1):141-142.
[2]李文管.脑科学任务及人脑客体的角色地位[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45-49.
[4]张冉冉,夏凌翔,陈永.大学生人际自立特质与抑郁的关系: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2):193-199.
[5]闵婕.教学新模式之翻转课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4):137-138.
[6]田爱丽,吴志宏.翻转课堂的特征及其有效实施—以理科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4(8):29-33.
[7]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