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和常规案例教学法的局限,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引入中医医案,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拉近理论与临床距离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选医案,并根据教学目的把握引入医案的时机,将其灵活运用于教学的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关键词】
中医医案;中医耳鼻咽喉科科学;中医教学
中医医案,又称为诊籍、脉案、方案、病案等,是中医医家对临床实践的记录,反映了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历代医家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中医药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药理论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引入中医医案,利用中医医案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意识,一直是中医耳鼻咽喉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
1精选中医医案,溯源逐流用于耳鼻咽喉基础教学
医案是什么?《汉语大词典》解释得十分扼要明确,谓:“医家的处方,前面书写症状、病机、脉象、舌苔和治法,后列药名、剂量、炮制法及服用法等,称为医案[1]。体现了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中医医案起源于周代,其雏形见于《周礼》及《左传》,其中已有关于医家诊治疾病的记载及对疾病病名和疗效的记录。现存最早有具体内容的医案,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扁鹊治赵简子、虢太子、齐桓侯三案及淳于意的诊籍。秦汉隋唐五代时期,医案数量稀少,内容简单,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宋金元时期医案专著逐渐涌现、名家立案之风盛行、医案风格多样,这一时期是医案空前发展的阶段。明代是医案发展成熟阶段,其特点是大量个人医案的出现,以及对医案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医案类书《名医类案》。医案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在清朝,大量医案不断涌现,医案内容更加详尽,理法方药更加齐备。《续名医类案》、《三家合刻医案》和《柳选四家医案》是这段时期代表性的医案汇编总结。近现代时期的医案发展更加迅猛,名家医案精华汇编层出不穷,如王永炎等主编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2],张文康主编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3]等,凭借现代化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中医医案的研究、整理与总结也出现了空前的飞跃。对历代医案源流的温习,使学生更加注重中医传承,了解中医发展史,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对中医医案的研读。如“心开窍于舌”、“心寄窍于耳”、“肾开窍于耳”的理论总结和临床验证已经被中医界广泛接受。通过引入生动、真实的中医医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法、方、药辨治疾病的能力,借鉴前人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经验,使基础教学更加生动化、具体化。
2分析中医医案特点,分层次设置医案
中医的基础理论来自古代哲学,注重整体观念,讲究“天人合一、辨证论治”。西方医学源于古希腊,代表人物是希波克拉底和盖伦。随时代的发展,古典医学的哲学思维逐渐被淡化,以实证医学为本的科学方法逐渐建立起来,以严谨的客观证据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医学模式。中医学从《皇帝内经》至今,一直以哲学思维与临证医学相结合,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体内部的各个脏腑、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由于人和自然的依存关系,在对人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必须研究人生存的环境因素,这就形成了中医治疗学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特点,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疾病的性质和成因,因症施治,也就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中医临证医学注重临床实践经验与诊治心得的总结,中医医家用详尽的医案来表述病症的分类、病情的证候、应用药物和组方治则等,以体现医家的中医思维和中医诊治特点。因此,围绕中医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重点疾病和常见证型,分层次设置和引入医案,以案明理,以法通则,促进学生对中医理、法、药的掌握。如失音案在《临证指南医案卷》(失音)中共记载有7例。华岫云在按后评论中说:“先生有金空则鸣,金实则无声,金破亦无声,此三言足以该矣。”说明了古人对失音的病机认识。金实不鸣,肺有实邪。寒束热郁者散寒解热,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或加射干、薏苡仁等,如吴六三案。精妙的用药技巧体现了中医整体辩证、认识病症的中医思维,深化了学生对理法方药一致性的理解,领略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学习兴趣。中医治疗疾病基于辩证诊治,推断预后。
3结合中医医案现代研究成果,解析教材
由于学生对中医相关理论知识的局限性,在教学实践中,选择的医案要难易适度,特别是结合中医医案的现代研究进行讲解。从古至今,从散在于各种史料记录的医案雏形,到医案专著,医案一直伴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医案记录和医案分析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借助网络传播技术,中医医案研究更是有了飞跃的发展。有学者[4]提出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对学生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技能培养有很好的作用。亦有学者[5]建议从古代医案和近现代医案、个案和类案、验案和误案、地域差异与医案特色等几个方面,从时代、数量、疗效、地域等角度对中医医案加以探讨,阐发其各自的特点及其价值,有助于认识中医医案特色,拓展医案研究思路,促进中医医案学的发展。孙燕[6]等将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应用于中医医案整理,认为医案整理和挖掘可以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亦有学者[7]对中医医案研究成果进行回归验证分析总结,其中包括学术思想的临床运用、规范性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有效方药的临床与试验验证等,挖掘中医医案中有价值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点等。有学者[8]探讨运用系统科学建立医案结构化模型并进行规律性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宏观上把握医家的学术思想和理论风格,使医案研究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医案研究引向更深的层次。大规模医案研究的开展,使学生对医案的理解更加直观,缩短了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距离,增强了学习中医的信心。中医医案浓缩、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方面的知识,可谓博大精深,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瑰宝。继承、学习和研究中医医案,可以丰富和深化中医理论知识、扩展中医临证思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将中医医案引入课堂教学,在医案的选择、医案的引入时机以及如何针对教学目的进行解读等方面,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强化中医医案的教学实践,才能使中医医案在中医药文化传承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艾建伟 冯玮 史爱兰 王俊阁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 广安门医院南区针灸科
参考文献
[1]李顺民,郭志武.医案的源流发展与研究概述[J].世界中医药,2015(6):809-812.
[2]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1-756.
[3]张文康.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1-320.
[4]郝微微,刘胜,王倩蕾,等.浅论中医医案案例式教学[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4(6):15-16.
[5]徐世杰,王国为.中医医案的特点及其价值[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5):7-11.
[6]孙燕,臧佳新,任廷革.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医案整理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1):106-107.
[7]郑刚,尤金枝,王永刚,等.中医医案研究成果的回归验证[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3):297-298.
[8]熊丽辉.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进行中医医案研究的可行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448-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