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科学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灌输自主探索心理
自主探索心理一旦形成,也就预示着自我探究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学生面对科学时产生一种条件反射,那就是科学的学习要靠自己主动探究与摸索,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例,如下图,老师可以在课堂引入诸如火山爆发、地震、含羞草和雨后彩虹等自然现象,向学生揭示其中蕴含的科学规律,让学生知道科学不是被高高挂起的,而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然后老师告诉学生科学的学习要靠自己的主动探索与思考,要时刻怀有好奇之心,并要有成功的信心,探究自己身边的科学。这样做,从一开始就向学生灌注一种科学要进行自主探究的心理,让自主探究成为常态。接下来老师要时刻提醒学生这一点,有利于学生信心坚定。
二、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有关科学方面的创新集兴趣与能力于一身,对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有极其重要的助力作用。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从而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规律,这也正是学习科学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锻炼学生的横向思考思维,逐步形成在科学这一学科的横向思维模式。在学习“长度和体积的测量”这一课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规则的物体,让学生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创新体积的测量方式。然后,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奖励机制,对于敢于创新的学生实施奖励,以开发全班学生的创新思维,争取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创新氛围,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使知识的传授更得心应手。
三、借媒体持续激趣
学习科学是一个长期过程,这期间会有挫折,学生难免会有懈怠,这就需要老师耐心教导和引领,持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欲望。那么如何才能持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质量与效率。比如,老师在讲授“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一课时,便可事先找寻大量关于粒子模型的图片、动画视频之类的教学资源,随即将这些资源添加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生动详细地将与粒子有关的知识清楚地传授给学生,以此丰富科学课堂教学内容,切实给学生带来一种直观上的视觉享受,帮助学生增长科学知识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长此以往,定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建立开放式课堂
学生对于科学自主探究能力要在日常科学课堂逐步培养,在素质教育这一大前提下,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其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老师的参与度逐渐减少,更需要帮助学生确立起一种自主探究意识。老师要建立一种开放式课堂,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学生在一种开放式氛围中,有利于培养其对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科学课堂上,科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学习“摩擦的利和弊”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相关想象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对摩擦的利弊认知及日常生活中哪些事物运用摩擦力的知识,老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多加理解学生的观点,给予学生鼓励,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学习积极性。
五、依例促自主学习
对于初中科学来说,理论得出与科学实验密不可分,所有初中科学教材中囊括了大量科学实例,一是丰富科学知识内容,二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种情况,老师可以依据教材实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探究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以“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一课为例,老师可大致讲解整个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提供给学生一个大致的实验框架,随即鼓动学生依照自己讲解的知识内容完成整个实验,自行探索并得出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具体因素,得出相关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定然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初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也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可谓效果颇丰。
六、总结
总之,学生具备的自我探究能力对学习初中科学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所以,绝不可忽视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老师应主动向学生灌输自主探索心理,建立气氛轻松的开放式课堂,通过科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慧杰 单位:瑞安市滨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