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学教学中学生出错原因及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概念不清引起的错误
科学中有不少相似概念,学生如果对它们的意义理解不清楚,容易把相似或者相近的概念相混淆。例如:重力和压力,学生常常把重力当做压力进行计算,而且认为重力越大,压力也越大。其实两者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并不完全相同,只有在水平面上重力和压力的大小相等。但是学生常常把概念混淆,把物体当做水平放置,而且把大小相同当做两个力也相同,没有考虑到力的三要素。
(二)审题不清引起的错误
在做作业、考试的时候,学生总会由于审题不清,简单地说就是粗心大意,从而将问题回答错,而且越是简单越容易出现这种错误。只要学生把题目再看一遍,就会答对了。这是因为学生从看题到动手做题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审题。如果答题时粗心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题,同时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通过题中图形、文字中的含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要求,就已经开始提笔答题,出现错误也就不奇怪了。例如:电解水,甲试管连接电源的负极,乙试管连接电源的正极,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结论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为2:1。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D、水是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学生答题时往往会选择B,而不选择正确的C,就是没有看清楚题目中到底是问体积还是质量就直接写出答案了。
二、错误产生的处理方法
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应该正视错误,分析出错原因,发现问题,正确利用错误这一可贵的教学资源,使教学焕发光彩。
(一)正视错误,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基础、表达方式一般不同,造成了他们的思维水平也是高低不齐,难免出错。学生从不懂到懂,从错误到正确,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学生出现错误是美丽的,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肯定学生的参与,用积极的态度去评价学生的错误,发现学生“错误”的做法中蕴含的火花,这样学生才能够没有顾虑的发表意见,师生间才能够有思维碰撞的火化出现,从而让课堂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二)分析错误,提高学生反思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出现错题在讲解过后,第二天再做一次,是可以不出错了,但是一个星期或者更久的时间之后,再做同样的题目,类似的错误又出现了。这主要是缺乏反思形成的。所以如果让学生在订正错题时,进行反思,并且把错误的思路进行剖析,记录在错题旁,这样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做题正确性。
(三)引导错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时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料的错误,如果能够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充分挖掘其中潜在的亮点,就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讲解“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时,要求学生做物体沉底时的受力分析。学生常常会认为物体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这时可以提问学生:物体为什么会沉底?浮力和重力哪个大?学生回答:重力大于浮力。继续提问:物体受到一对不平衡力的作用,能够在容器底部保持静止吗?学生回答:不能。这时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沉底的物体还应该受到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马上把受力分析图补充完整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友好的交流、互动。学生在找错、改错中,对力的分析理解更加深刻,使学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学习热情。由此可见,好好利用错误,可以触动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激发课堂生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错误在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在遇到学生的错误时,应该宽容对待,冷静分析,合理利用,带领学生纠正错误,走向正确,同时帮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得到提高。让错误变为一种资源,服务于教学发展。
作者:王云平 单位:杭州下沙中学